中文
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2013年10月1日)。國术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環境教育-基本理念【文字資料】。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discuss/discuss3.php
王順美(1994)。解決環境問題教學模式之探討。環境教育季刊,22,38-45。富安環境教育資訊網(2013年11月24日)。教育部環境教育課程綱要(97年修訂)【文字資料】。取自:https://sites.google.com/site/fuanhuanjingjiaoyuzixunwang/jiao-yu-bu-huan-jing-jiao-yu-ke-cheng-gang-yao-97nian-xiu-ding
王懋雯(1997)。師範學院學生環境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生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王立君(2005)。大學力學概念圖的製作。安徽省覺育學院院報。23(3),27-30。
王詩妤(2010)。花蓮縣原住民小學學生環境素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7)。加強學校環境教育三年實施計畫。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環保署(2013)。環境教育能力指標暨全民環境素養調查專案工作計畫結案報告。台北,行政院。
李咏吟(1998)。認知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市:心理
李崑山(1999)。落實國民小學環境教育之策略與方法。環境教育季刊,40,63-70。李偉文(2003)。正宗愛台灣的10個遊戲。台北縣: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李彩瑩(2007)。不同概念圖形式融入生態議題電子故事繪本對不同先備知識國小學童之學習成效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余民寧、潘雅芳、林偉文(1996)。概念構圖法─合作學習抑個別學習,19,93-124。
林均珊(2013)。校園自然體驗對國小學童環境素養之影響─以高寮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含環境教育與資源碩士班,臺北市。
林清文(2004)。概念地圖法。教育研究月刊(117),129-131。林人龍(1999)。概念構圖--科技認知學習的另一種方法。生活科技教育,32(11),10-19。
林達森(2005)。不同導入訓練歷程之「概念構圖教學法」對國小階段生物能量概念學習與態度影響之實徵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家凌(2002)。島嶼公民環境素養之探討─以金門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周儒(2000)。行動研究與教師環境教育能力之發展。台灣教育,589,22-28。
洪麗卿(2002)。社會科概念構圖教學策略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花蓮市。
陳惠娟(2003)。國中綜合活動領域實施概念構圖教學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惠娟、洪久賢(2005)。九年一貫綜合活動領域實施概念構圖教學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許世璋(2001)我們真能教育出可解決環境問題的公民嗎?─論環境教育與環境行動。中等教育,V52(2): 52-75。
許民陽(2011年11月)。環境概念與環境覺知。新北市100年度環境教育人員認證研習。教育部,新北市。
黃朝恩(1993)。如何指導學生透過模擬遊戲學習地理。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廿一期。台北市中國地理學會出版。楊冠政(1993)。環境素養。環境教育季刊,19,2-14楊冠政(1998)。環境教育。台北:明文書局。
劉中玉(2004)。我國國民小學階段環境素養內涵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賴冠樺(2014)。 學生生態社環境教育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新北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含環境教育與資源碩士班,臺北市。賴慶三(2014)運用概念構圖於國小六年級學生動物繁殖概念學習之研究。台南人文社會學報,11期,1-32頁。
梁世武、徐榮崇、蔡慧敏、方偉達(民101)。民眾環境素養調查專案工作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綜合計畫處,(編號:EPA-102-EA03-03-A260),未出版。
鄭麗玉(2000)。認知和教學。台北市:五南。
羅敏華(2004)。國小教師利用校園資源發展環境教育教學模組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謝富榮(2006)。概念構圖策略和認知型態對國小自然科網路化學習影響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鐘敏綺、張世忠(2003)。以概念圖探討國小學生於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STS學習成就之研究。中原大學,中壢市。
英文
Dixon-Krauss, L. (1996). Vygotsky in the classroom.: Mediated literacy
instructionand assessment. New York: White Plains, Longman.
Hauf, M. (1971). Mapping : a technique for translating reading into
thinking. Journalof Reading, 14, 225-230.
Marcinkowski, T. J.(1988).An Analysis of correlates and Predictors of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9(12),3677-A.
Marcinkowski, T. (1989).An analysis of correlates and predictors of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9(12),3677-A.UMINo.DEE89-03716
Novak, J. D. &; Gowin, D. B.(1984).Learning how to learn. Cambridg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th,C.E.(1968).On the road to conservation. Massachusetts: Audubon.
Roth,C.E.(1992)Environmental Literacy: It’s Roots, Evolution and Directions in the Eric Clearinghourse for Science, Mathematics,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lumbus, Ohio. ED348235.
WriteDesign.(1998, November 6 ). Re: Graphic Organizers [web blog message]. Retrieved from
http://www.writedesignonline.com/organizers/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