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97.14.9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2 13:54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論文連結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廖玟楓
研究生(外文):
Liao, wen-feng
論文名稱:
臺北市永樂國民小學校史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The Reasearch of History of Taipei Municipal Yong-Le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
張弘毅
口試日期:
2015-07-03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
歷史與地理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班
學門:
教育學門
學類:
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70
中文關鍵詞:
臺北
、
永樂國民小學
、
大稻埕
、
校史
、
大眾史學
外文關鍵詞:
Taipei
、
Municipal Yong-Le Elementary School
、
Dadaocheng
、
School history
、
Public History
相關次數:
被引用:
6
點閱:1018
評分:
下載:131
書目收藏:2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永樂國民小學校史發展,研究方法採歷史研究法,並結合大眾史學的角度多元記錄,呈現學校發展的歷程。在研究的過程中,整理學校自創校與建校以來的校名、校舍建築的沿革外,並介紹戰後歷任校長經營學校的特色,利用校園榮譽榜記錄,試圖呈現永樂國小的發展歷程及特色。
並以日常生活記憶為主題,參考歷屆學生刊物、畢業紀念冊、校園老照片,畢業紀念冊等資料,做深入之探討研究,並輔以校長、主任、教師、職工及校友的口述歷史訪談內容,呈現具有歷史情感的學校校史,也透過共同的記憶而建構出校園與童年空間的歷史回憶。
人們歷史記憶的呈現,往往會努力在其過去、現在與未來間尋求一種平衡、互動,面對併校的衝擊,本文試圖提出校園空間再利用,進行校史研究與融入教學,旨在讓孩童認識自己的校園,更擴及社區空間,期待孩童除了能認識自己,也能認識周遭的生活環境;因為了解與認同,才能愛自己的家園。
Abstract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history of Taipei Municipal Yong-Le Elementary School and th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historical research, combined with oral history from interviews. In this research, the author collects the school names and the history of the building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is school, and also introduces the specialties of each principal. In order to display the development of Yong-Le, the study uses the Reward Charts to distinguish its feature.
Its topical subject is based on daily life which includes students’ publication, collection of old photographs and souvenir albums and inquiries oral interviews of school staff, including principals, directors, teachers, and school workers. This research illustrates the school history together with historical emotions, and concentrates common memories.
The presentation of historical memory usually leads to a new balance of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Facing the impact of being merged, this study recommends reuse of school space to do school history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 In that way, students can know more about their campus and communities. Besides, it can help students know themselves and surroundings. As only real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can let people love their hometown.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分析……………………………………………… 6
第三節 研究理論、方法與限制……………………………………… 27
第二章 大稻埕與永樂國小………………………………………………… 31
第一節 大稻埕的自然關係…………………………………………… 33
第二節 大稻埕的歷史變遷…………………………………………… 37
第三節 永樂國小校史沿革…………………………………………… 46
第三章 永樂國小的校務經營…………………………………………… 83
第一節 學校歷任校長………………………………………………… 84
第二節 校務經營與學校榮譽………………………………………… 116
第三節 學校特色與校園名人………………………………………… 122
第四章 日常生活與歷史記憶……………………………………………… 138
第一節 日常生活憶往………………………………………………… 139
第二節 校園空間……………………………………………………… 178
第三節 學校週邊文化資源…………………………………………… 213
第五章 在地文化資源融入教學…………………………………………… 225
第一節 在地文化資源融入教學之校本課程設計…………………… 226
第二節 校本課程「大稻埕在地遊學」戶外解說…………………… 237
第六章 結論……………………………………………………………… 249
參考文獻…………………………………………………………………… 258
附錄一 口訪名單……………………………………………………… 265
附錄二 訪問許志榮老師之提問大綱 ………………………………… 266
附錄三 永樂國小各時期校名………………………………………… 269
附錄四 永樂國小校長任期 ………………………………………………… 269
附錄五 日日新報導永樂公學校………………………………………… 270
參考文獻
(一)學校史料
《慶祝創校九十周年校慶專刊》,臺北市大同區太平國民小學,1996,太平國小圖書室。
《慶祝創校九十周年校慶專刊》,臺北市延平區太平國民小學,1986,太平國小圖書室。
王光毅,〈懷念一位勇敢不凡的生命小鬥士〉,年代不詳,文章校史室留存。
永樂公學校卒業紀念帖,昭和十七年三月。
永樂公學校卒業紀念帖,昭和十三年三月。
永樂公學校畢業生臺帳四冊
永樂兒童校刊創刊號,民國74年3月創刊號至五十四期。
臺北市永樂國民學校,《創立二十週年紀念-學校概況》,1950,校史室留存。
臺北市永樂國民學校第十二回畢業兒童學籍簿一二冊,民國三十五年
臺北市延平區永樂國民小學《第二十六屆畢業生概況報告》,民國59學年度,校史室留存。
臺北市延平區永樂國民小學《第三十四屆畢業生概況報告》,民國67學年度,校史室留存。
臺北市延平區永樂國民小學《學校概況》,民國64學年度,校史室留存。
臺北市延平區永樂國民小學《學校概況》,民國64學年度,校史室留存。
臺北市延平區永樂國民小學《學校概況》,民國65學年度,校史室留存。
臺北市延平區永樂國民小學《學校概況》,民國66學年度,校史室留存。
臺北市延平區永樂國民小學《學校概況》,民國67學年度,校史室留存。
臺北市延平區永樂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幼稚園概況》,民國65學年度,校史室留存。
臺北市延平區永樂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幼稚園概況》,民國67學年度,校史室留存。
(二)專書
Donald A. Ritchie,王芝芝譯,《大家來做口述歷史》。臺北:遠流出版社,1997。
E. Patricia Tsurumi著,林正芳譯,《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宜蘭: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1999。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99。
王國璠,《臺北發展史(一)》。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1。
王德威,《臺灣:從文學看歷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
王鑫,《國民小學「鄉土及環境教學元活動」教師自行設計參考手冊》。臺北: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1997。
田中一二著,李朝熙譯,《臺北市史-昭和六年》。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8。
池宗憲,《臺北市大同區貴德街史》。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3。
吳明澧,《曾辛德校長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屏東:屏東縣政府文化處,2011。
吳密察、陳板、楊長鎮編輯《村史運動的萌芽》。臺北:唐山出版社,1999。
吳密察、黃智偉、林欣宜,《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
李乾朗,《百年古蹟滄桑-臺灣建築保存紀事》。臺北:遠流出版,2014。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1999。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臺北:南天書局,2000。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
林玉体,《臺灣教育史》。臺北:文景,2003。
林育淳,《25年典藏精粹》。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8。
夏黎明,《清代臺灣古地圖演變史》。臺北:知書房出版社,1996。
島嶼柿子文化館編著,《臺灣小學世紀風華》。臺北:柿子文化事業,2004。
島嶼柿子文化館編著,《臺灣百年小學故事》。臺北:柿子文化事業,2004。
徐南號,《臺灣教育史》。臺北:師大書苑,1993。
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譯》。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
高傳棋,《古地圖看臺北》。臺北:玉山社出版社,2014。
高傳棋,《穿越時空看臺北 臺北建城120週年》。臺北:玉山社出版社,2014。
張瓈文總編輯,《剝皮、蛻變》。臺北: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2005。
莊永明,《大稻埕逍遙遊-臺北文化搖籃地采風》。臺北:臺北霞海城隍廟,2007。
莊永明,《臺北大加臘風雲三百年》。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1。
莊永明,《臺北老街》。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2。
莊展鵬,《臺北地質之旅》。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1。
莊展鵬,《臺北地質之旅》。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
莊展鵬,《臺北歷史散步》。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出版社,2005。
郭雄軍、蔡淑玲,《在地遊學:臺灣生活與文化全體驗》。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年10月23日。
陳正祥,《臺北市誌》。臺北:南天書局,1997。
陳芳明,《探索臺灣史觀》。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2。
陳芳明,《探索臺灣史觀》。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2。
陳柏璋、許添明,《學校本位經營的理念與實務》。臺北:高等教育,2002。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
陳培桂篡輯,《淡水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彭煥勝等,《臺灣教育史》。臺北: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湯志民,《臺灣的學校建築》。臺北:五南,2006。
湯熙勇主編,《臺北市第名與路街沿革史》。臺北:臺北市文獻會,2002。
黃武達,《追尋都市史的足跡》。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0。
黃富三,《臺北建城百年史》。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5。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臺北市志 卷七 教育志 學校篇》。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1。
臺北市役所編,《臺北市政二十年史》。昭和15年9月28日發行。
臺灣教育會,《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南天書局,1995。
臺灣教育會,《臺灣教育會雜誌》,第一O七號漢文版,1911年。
臺灣教育會,《臺灣教育會雜誌》,第一O七號漢文版,1911年2月。
劉美蓮,《臺灣兒歌與民謠之旅》。臺北:臺北音樂教育學會,1999。
(三)期刊論文及研討會論文
王明珂,〈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卷3期頁,1996。
何義麟,〈校史研究與教學的重要性〉《臺北:國民教育 第53卷第2期》,2012。
何濟民,〈稻津國民教育的搖籃〉《臺北市文物大稻埕專號》第2卷第3期,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53。
李騰嶽,〈大稻埕茶業的今昔〉,《臺北文物大稻埕專號2卷3期》,臺北:臺北文獻委員會,1953。
周愚文,〈近五十年我國教育史學門研究之探討:1942-2002〉,《師大學報》教育類48(1),2003年4月。
周愚文,〈近五十年我國教育史學門研究之探討:1942-2002〉,《師大學報》教育類48(1),2003年4月。
周樑楷,〈大眾史學:人人都是史學家〉,《當代》206期,2004。
周樑楷,〈大眾史學的定義和意義〉,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人人都是史家:大眾史學研習會論文集》第一冊(講義版)。
洪孟啟,〈從草根寫歷史〉,吳密察、陳板、楊長鎮編輯《村史運動的萌芽》。臺北:唐山出版社,1999。
胡彥君、陳木金、邱馨儀著,<修復百年紅樓再現日新風華>《修復百年紅樓再現日新風華》2013 學校建築研究年刊。
高新建,〈建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推展情境〉《初等教育學刊》8,2000年4月。
張弘毅,〈大眾史學、影是史學和日常生活中的禮史〉,收錄於臺北市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2011年史地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2011年12月。
張弘毅,〈日常生活中的歷史〉,收錄於龍華科技大學「96年歷史教學研討會」會議手冊,2007年5月。
張明雄,〈臺北地區平平埔族的興起與衰落〉《臺北文獻》直字第72期,1985。
莊永明,〈我聽我唱 我寫你讀〉,《文訊》:314期。臺北:文訊雜誌社,2012。
莊永明,〈童年歲月 所記一二〉,《文訊》319期。臺北:文訊雜誌社,2012。
陳淑美,〈日治篇-社福制度引進臺灣-張暮年〉,《臺北慈善四百年-百年救濟機構 臺北仁濟院》 臺北:經典雜誌社,2006。
陳嘉謀,〈光復初期臺北市國民學校棒球發展研究〉,《體育學報》30輯,2001。
彭煥勝,〈近60年來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1,2009年3月。
黃啟仁,〈校史編輯實務〉,《師友月刊》421卷,2002年7月。
臺北市政府,「變更臺北市大同區大稻埕附近地區主要計畫為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主要計畫案」(2000)。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迪化街歷史街區公共環境更新改善規劃設計》,大稻埕地區都市計畫圖(2000)。
(四)學位論文
江佳瑾,〈學校歷史與歷史記憶-戰後校史撰寫之析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8。
吳玉瑩,〈從講堂到禮堂-臺北縣深坑國民小學百年校史之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09。
李慧津,〈認識你自己 新北市秀朗國小學校史之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大學碩士論文,2013。
林建棕,〈一所百年老校活化創新-永續校園經營之個案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林曉雯,〈在歷史街區合作創業--以大稻埕為場景的大藝埕實踐計畫〉,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13。
邱臺生,〈桃園縣內壢國民小學發展史(1940-2001)〉,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論文,2003。
洪進東,〈歷史街區活化之研究-以大稻埕迪化街為例〉,臺北: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3。
高如萱,〈臺灣地區文化帶動區域再生之研究-以「都市再生前進基地」進駐大稻埕為例〉,臺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11。
康鴻裕,〈從河圳旁到捷運邊:臺北市中正國小百年校史之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12。
張家佳,〈大眾史家的歷史書寫:以綠的海平面與拓南少年史為例〉,臺中: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張舜傑,〈後初期臺灣之中國化教育:以出等教育為例〉,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張雅雯,〈臺中縣霧峰國民小學校史研究(1898~2003)〉,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
莊金永,〈桃園縣龍德國小之研究(1957-1995)〉,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許雅芬,〈戰後臺北市老松國民小學校史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10。
陳銘珍,〈宜蘭縣宜蘭國民小學學校發展史之研究(1918-2007)〉,花蓮: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楊智璇,〈花蓮縣明恥國小再生之研究(1993-2000)〉,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葉俊憲,〈二次世界戰後初期臺灣之中國化教育:以出等教育維利〉,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蔡佩錞,〈大稻埕變大藝埕:文化創業者的中介與拼湊作為〉,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11。
魯藝文,〈社子島我的家-臺北市富安國民小學校史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大學碩士論文,2013。
賴韻如,〈戰後桃園縣南勢國民小學校史之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10。
鍾環如,〈臺東縣電光國民小學校史〉,臺東: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簡信斌,〈卓越風華-百年羅東國小之探究〉,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學校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五)報紙及網路資料
中央研究院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aspx
修復百年紅樓再現日新風華,胡彥君、陳木金、邱馨儀,http://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63590/2/5-64.pdf,2013。
自由時報,<小3童泳池溺斃 家長痛罵沒看護好>,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427676, 2010年。
自由時報,<北市首座陸橋 議員籲留存活化>,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73155/print,104年4月23日。
自由時報,<見證大稻埕輝煌 北市首座陸橋將活化>,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48679,105年1月19日。
自由時報,<蔣渭水孫蔣朝根 聲援大稻埕>, http://news.ltn.com.tw/news/entertainment/paper/753740。
莊永明,臺北之歌網路影像詳請參考:莊永明唱臺北市民歌,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Wvs-0iiBTw。
許錫慶,〈國語傳習所學生對日語教育的向心力問題〉,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網站,http://www.doe.gov.taipei/。
臺北市大同區公所網站: http://www.dtdo.taipei.gov.tw/ct.asp?xItem=1605482&;CtNode=41199&;mp=124031
臺北市大龍國小網站,http://www.dlps.tp.edu.tw/editor_model/u_editor_v1.asp?id={D6BA0D3D-E7EE-C7BA-11E4-5E66BCE1FBE7}。
臺北市太平國小網站,http://web.tpes.tp.edu.tw/enable/modules/tinyd/index.php?id=1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網站,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HeritageAction.do?method=doFindAllCaseHeritage,最後瀏覽日期:2015年5月12日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網站,http://www.doe.gov.taipei/。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九年一貫課程結合分析〉,http://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9-year/9index.htm。
臺北霞海城隍廟,「大稻埕逍遙遊」網站,http://tpecitygod.org/tourism-guide01.html,
聯合新聞網,〈活化校園 校長宿舍變身鄉土教育館〉,https://video.udn.com/news/312316,最後瀏覽日期:2015年5月12日。
國圖紙本論文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
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一所百年老校活化創新~永續校園經營之個案研究
2.
花蓮縣明恥國小再生之研究
3.
桃園縣德龍國小之研究(1957-1995)
4.
台東縣電光國民小學校史
5.
卓越風華-百年羅東國小之探究
6.
大眾史家的歷史書寫:以《綠的海平線》與《拓南少年史》為例
7.
台灣地區文化帶動區域再生之研究-以「都市再生前進基地」進駐大稻埕為例
8.
宜蘭縣宜蘭國民小學學校發展史之研究(1918-2007)
9.
學校歷史與歷史記憶-戰後校史撰寫之析論
10.
從講堂到禮堂-台北縣深坑國民小學百年校史之研究
11.
戰後臺北市老松國民小學校史研究
12.
戰後桃園縣南勢國民小學校史之研究
13.
從河圳旁到捷運邊:台北市中正國小百年校史之研究
14.
大稻埕變大藝埕:文化創業者的中介與拼湊作為
15.
臺中縣霧峰國民小學校史研究(1898~2003)
1.
李乾朗,《百年古蹟滄桑-臺灣建築保存紀事》。臺北:遠流出版,2014。
2.
王明珂,〈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卷3期頁,1996。
3.
陳嘉謀,〈光復初期臺北市國民學校棒球發展研究〉,《體育學報》30輯,2001。
4.
彭煥勝,〈近60年來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1,2009年3月。
5.
黃啟仁,〈校史編輯實務〉,《師友月刊》421卷,2002年7月。
1.
認識你自己:新北市秀朗國民小學校史之研究
2.
社子島我的家-臺北市富安國民小學校史研究
3.
戰後臺北市老松國民小學校史研究
4.
從講堂到禮堂-台北縣深坑國民小學百年校史之研究
5.
從河圳旁到捷運邊:台北市中正國小百年校史之研究
6.
臺北市立大學校史研究:以個人「市北師」學生時期為書寫場域(1992-1995)
7.
戰後桃園縣南勢國民小學校史之研究
8.
宜蘭縣武塔國民小學校史之研究--兼論原住民初等教育之發展
9.
桃園縣新屋國小校史之研究(1905-2003)
10.
臺中縣霧峰國民小學校史研究(1898~2003)
11.
台東縣電光國民小學校史
12.
大家來寫都會史-臺北朱厝崙歷史文化之研究
13.
電影《賽德克‧巴萊》的歷史書寫與歷史意識
14.
學校歷史與歷史記憶-戰後校史撰寫之析論
15.
馬祖東莒島之村史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