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才煒民(2013)。家的認同與自我生成:一位意外倖存者的自我敘說探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臺北市。
王榮錫(2003)。柔道與田徑十項全能選手葡萄糖吸收之差異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臺北市:五南。(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 2000)
王琳、牟少華(2005)。競走運動及競走運動員訓練。北京:民族出
版社。
王昇界(2006)。田徑場間歇跑步評量臨界速度的效度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王智賢(2008)。臺北市國小田徑運動代表隊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王姿勻(2009)。沙漠之花之進化-我從憤怒到放下到想要跟著大家一起長大的故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王意飛(2009)。一九八七大約在冬季-「金門前線」步兵之自我敘說與傳說。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王弈升(2010)。在困局中活出希望:既是現象學,也是自我敘說之家意義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王臻雅(2010)。在朦朧世界中出征:一個自我追尋的旅程。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王佩泓(2011)。一位幼兒教師初任國幼班巡輔員之經驗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王芷勻(2011)。雜草之生成與重生:關係中自我之再認同。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王郁惠(2012)。一位諮商學習者自我追尋之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王詠蕎(2012)。那些我沒有告訴你的事-一個單親獨生女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王姿琦(2012)。超越性別認同障礙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王建鈞(2013)。高中射箭、田徑及空手道代表隊選手的生理特性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王善豫(2013)。流浪的起點,漂泊的終點-一位性別不適應主體的自我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王婷婷(2013)。從自己原生家庭的遺棄經驗走向自我分化之路。未出版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王瀅捷(2013)。在家-出走-回家: 一位女性諮商學習者的自我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王正邦(2013)。射箭選手王正邦2004年到2012年三屆奧運參賽經歷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方美珠(2010)。從冷漠到關懷:分離臺海兩岸家人關係之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方智威(2013)。高中男子短距離選手與跳遠選手軀幹及下肢等速肌力
特徵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尹玉藍(2012)。回首與凝視- 一位女性教師生命經驗與課程意識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白曉芬(2009)。虔誠與勇氣,一個特教老師的生命故事探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石吉堯(2009)。跑步機訓練對短距離徑賽選手速度與肌肉能量代謝之
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申慧君(2011)。背影追尋到心理回家─一個船長女兒的自我敘說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古蕙蘭(2012)。大專田徑短距離選手不同訓練階段負荷對壓力與恢復
之監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安慶隆(2012)。應用灰色系統理論對聽障田徑十項選手比賽成績因素
分析與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江欣怡(2009)。在失落的一角遇見愛--關於家與愛情關係的故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江政安(2010)。完成與未完成的夢想:柔道訓練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江明秋(2012)。「與貓相伴──愛與自我的追尋」之自我敘說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朱儀羚(譯)(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嘉義,濤石。(Crossley,M.L., 2002)
朱芳德(2011)。臺北市中等學校田徑教練領導行為與運動員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朱家瑜(2012)。一個基督徒在福音心理劇靈性經驗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朱勝郁(2013)。我是朱老大:我與偏鄉小校孩子教與學的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余青忠(2002)。桃園縣中等學校田徑選手參與休閒活動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余章維(2003)。田徑運動會資訊管理系統開發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余秋恩(2009)。湯包歷險記—T的身體與認同。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臺北市。何涵君(2010)。日治時期臺灣田徑運動之研究─以全島性賽會為中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何武雄(2012)。青少年田徑專項體能訓練對比賽成績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何湘明(2013)。建構在e-learning平臺之田徑教學研究─以跳遠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聖約翰科技大學,新北市。何承諫(2013)。大專田徑選手運動傷害之調查與分析-以國立體育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吳秀英(2008)。「人生導師」:傑出運動教練潘瑞根老師之典範模式。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吳政鴻(2009)。一位手球選手霸凌經驗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吳宇立(2009)。屏東縣國中田徑選手知覺家長運動健康信念與運動社會支持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吳家華(2009)。在自我療癒的道路上─一位教師的生命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吳家全(2010)。從寂寞感的探索到學習做自己的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吳書瑋(2010)。高中男子田徑擲部及跳部選手的體脂肪及體能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吳鼎育(2011)。組織氣氛、運動承諾與運動員滿意度之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吳佩珊(2011)。夢想沒有終點:一位國小教師專業成長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吳哲維(2012)。沉默的戰術─一位儲備教師生命歷程的自我日常生活實踐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吳羚禎(2012)。晒晒我的不完美—從敘事中重構自我。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吳雅靜(2012)。女同志性別意識覺醒與親密關係學習之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吳依亭(2013)。增強式訓練對國小田徑隊男童起跑相關能力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吳源偉(2013)。新北市中等學校田徑運動代表隊教練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吳宸希(2013)。透過基督信仰尋找自我認同與生涯轉換之自我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吳品慧(2013)。靈性成長與關係轉化〜一個高中女老師的敘說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吳孟姿(2013)。一位愛滋社工之助人實踐與敘說反思。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吳文逸(2013)。夢想與現實的拉扯:一位籃球專長體育教師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呂碧琴(1990)。運動員退休經驗研究:以我國優秀田徑運動員為個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呂盈賢(2004)。田徑場心肺恢復指數評量高中男生心肺適能。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呂佳樺(2011)。愛的延續─一位單親媽媽對其母職形成與母職經驗之自我敘說與反思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市。呂姍姍(2012)。脫下孝女的麻衣~一段反思我與父親關係之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呂曉佩(2012)。從「弓」到「認受」─一個高職教師面對中輟學生的反身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宋函倚(2010)。漩渦中惑與豁—一位中年家庭主婦之自我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基隆市。李水碧(1992)。青少年男田徑選手大腿肌等速肌力分析與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李鴻江等(譯)(2001)。競走:青少年田徑技術訓練叢書。北京:人
民體育出版社。(黑羽義治,1992)。
李政道(2005)。國小田徑隊教練專業知能與進修需求-以臺南縣為 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李翠容(2006)。臺灣地區中等學校田徑選手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李承哲(2008)。熱身後不同伸展模式對國小田徑選手爆發力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李政樺(2009)。換個方向,生命變得不一樣-一位運動教練之個人經驗敘說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李玟萱(2009)。逆光回憶-一位失去摯愛的基督徒對其宗教經驗之自我敘說與反思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市。李姿儀(2010)。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組訓田徑運動代表隊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李惠蓮(2010)。基隆市中學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基隆市。李瑞琴(2011)。傀儡尪仔的蛻變─ 一位客家女教師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李建霖(2011)。臺南市國小田徑選手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李薇伶(2011)。女孩向前走!-從結婚歷程照見自己之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李美華(2011)。一位國中教師的情緒涵養探索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李宜樺(2011)。被禁錮的籃球魂:一位籃球愛好者的故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李政賢(譯)(2011)。質性研究寫作。臺北市:五南。(Harry
F. Wolcott,2009)
李貴美(2012)。一位資深社工員生命成長歷程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李慧賢(2012)。塵生命主題曲之反覆吟唱與重寫~敘說「我」在家庭中的模塑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李威(2013)。大江大海・斷裂的家~解構自卑的意義之旅。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李翊平(2013)。愛自己的病 - 內在英雄之旅。未出版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李雪萍(2013)。解開束縛,擁抱束縛~企圖從挫敗中重新看見與允許自己的自我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李雪瑩(2013)。我的回家之路—飄洋過海的追尋之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李世豪(2013)。認同的迂迴與實現:一位都會區體育教師與原住民「Dahu」的對話。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李秀治(2013)。田徑訓練對國中健康體適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汪哲緯(2012)。教育!讓學生與自己相遇一個七年級生平凡又特別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武博志(2012)。大學男子田徑及游泳運動員腿後肌與股四頭肌等速肌力與爆發力比之初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邱珍琬(2010)。學習成為一個諮商人:自我敘說研究。應用心理研究,48,141-180頁。邱文生(2010)。高中田徑運動員知覺轉型領導、交易領導對領導信任、動機氣候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新北市。邱瑞妏(2012)。突破生命的框架~一段療癒旅程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邱世玲(2013)。走出婚姻之後---成為一家之主的行動歷程反思。未出版碩士論文,玄裝大學,新竹市。邱上容(2013)。噓!我跟別人不一樣—一位女性教師疾病經驗之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邱琬婷(2013)。另一種愛的起點-從同伴動物死亡經驗探究成人生命轉化學習歷程之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市。林斐彬(2005)。靜態伸展訓練對國小學童柔軟度與田徑運動能力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林彥伯(2007)。青少年田徑選手情緒智力與體能商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林嬌娟(2007)。不同「週訓練頻率」對青少年田徑選手體能表現及其停止訓練一週後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林志男(2007)。永不止息的小羚羊:一位田徑教練的自我敘說。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漢龍(2008)。跳繩訓練對國小田徑選手運動能力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林丁國(2008)。觀念、組織與實踐:日治時期臺灣體育運動之發展(1895-1937)。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林玉恩(2009)。纏迴無路再立新局:拯救孤單的三段愛情故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林志明(2009)。一個籃球教練的自我敘說-我/MVP/板凳球員。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林國強(2009)。宜蘭縣高中田徑選手生涯發展與輔導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林羿汝(2009)。「生」:失愛、尋愛、拾回愛的生命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英儒(2009)。監.遇~我在女子戒治所的自我探索之路。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林小娟(2009)。一位女性體育教師的成長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林敬純(2010)。破繭而出-一個小學老師的重生。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林宏胤(2010)。田徑訓練介入對國小學童健康體適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林漢森(2010)。應用馬克操高抬腿技術進行八週訓練對國中田徑選手速度、爆發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臺南市。林庭鈺(2010)。藝術創造性過程的自我探究敘說:以工作室三部曲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林欣盈(2010)。高雄市田徑跑道材質與管理現況調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林旻良(2010)。放下:一位長期心理劇工作者的自我敘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林姿慧(2010)。走在愛與療癒之路─真實面對妹妹去世後的失落與憤怒。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林毓凡(2010)。瘦,夠了!─一趟與身體和解的冒險旅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林美如(2011)。回家路上─我的慢跑環島經驗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林麗觀(2011)。田徑選手社會支持、運動自信心來源對成績表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林鑫(2011)。在愛裡慢活─一個母職實踐和協同成長的生命故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林家立(2011)。臺灣視障男子田徑運動成績演進。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林伯聰(2011)。關於擁抱自由的勇氣。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有大學,臺北市。林貞燕(2011)。單親子女復原力生命經驗內容與意義之自我敘說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林皓敏(2011)。在黑暗中追尋微光:當助人專業學習者亦為自殺者遺
族。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林于仙(2011)。看見威權主義與權威之間的擺盪-國小級任教師一日
學校生活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
東市。
林正學(2011)。逃避抑或面對:社會流動下勞動家庭長子經驗之敘說。
未出版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
林怡君(2012)。逆境新聲——疾病、醫療與生命經驗的自我敘說。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春蘭(2012)。願為天使:走在安寧療護道路的自我建構與反思。未出
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林融榆(2012)。國小導師支持度與田徑運動代表隊學生參與動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林蕙姿(2012)。從土地到海洋:一位國小教師課程意識發展與公民教
育實踐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市。
林寶霞(2012)。從心找到回家的路─一位助人工作者自我追尋的故
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林志祥(2013)。田徑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之探討---以臺南市高中選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康寧大學,臺南市。林原德(2013)。雲林縣國小田徑教練領導行為、選手特質與訓練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林貞芬(2013)。茶葉蛋的裂痕與香味:一位國小低年級教師實施親師合
作歷程之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市。
林佩瑾、李建銓、楊正敏(譯)。強風吹拂。漫遊者文化出版。(三浦
紫苑,2013)。
林蘭美(2013)。失去爸爸女孩的故事-一個中學老師的反思。未出版碩
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林慧穎(2013)。一個女兒、媳婦、社工尋求自我實現的自我敘說。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周敏華(2010)。一位女性靜心探索者身心靈經驗的自我敘說。未出版
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紀朝文(2010)。我跑.故我在:一位田徑選手的自我敘說。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帥宗琪(2011)。辨障/識人:嵌卡明盲的工作紀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柯依萍(2009)。走在與自己和好的路上---從困境到重構的歷程。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柯维玲(2011)。飄浮的狙擊手--一名廣告創意工作者的筆記書。未出
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柯家榕(2013)。朝向希望的旅程-部落小學教師自我生命敘說探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洪國章(2007)。戰後屏東田徑運動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洪毅男(2010)。連續性與間歇性增強式訓練對青少年田徑選手運動能
力與運動表現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
北市。
洪麗雅(2011)。『真實!你在哪裡?』一個諮商專業學習者尋找真實自我的敘說旅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市。洪凌煙(2012)。回看我在教育體制內的受苦與自我療癒歷程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洪鈺釗(2013)。吸氣肌熱身對田徑選手耐力運動表現之影響。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范姜慧娟(2013)。返身觀照我生命中失語糾結與拉扯。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胡金榮(2005)。震動訓練對青少年短跑選手步頻及速度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胡惠貞(2008)。國民小學田徑運動代表隊教練參與組訓動機、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胡嘉君(2009)。「我服務,故我在」-志願服務經驗之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玄裝大學,新竹市。胡瑋婷(2013)。從舞蹈、寫作與建立網路社群重構乾癬秘密的自我療癒旅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胡淑貞(2013)。生命教育的流轉--一位國小女老師中年探索的旅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胡展誥(2013)。從替代役開始的移動與返家:一位助人工作者的覺察與行動。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高永盛(2009)。另類的冒險-「冒險諮商」專業實踐之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高珍妮(2012)。洋蔥與粗胚的對話-「我」和我的社工路。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翁文卿(2005)。我國優秀女子田徑中距離選手訓練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唐甫光(2011)。告別哀傷-重拾生命意義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市。夏筠婷(2013)。大腳行——從女性足部敘事談家族身體與行遊。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孫嘉孺(2010)。從流浪到回家─一位青年女性追尋自我生命的旅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徐文星(2006)。臺北市高級中學田徑運動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績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徐麗玲(2009)。生命中歡喜承受之愛---一位媽媽的自我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徐明佑(2010)。自己的路,勇敢的走: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徐鳳娟(2012)。從虔誠到醒覺——一位法行者皈信歷程的敘說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馬家祥(2012)。桃園縣國中教師兼任田徑隊教練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康雅藝(2013)。非人:漫畫創作者的自我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張蕙麟(1999)。1999年世界盃田徑錦標賽男女400公尺欄成績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張滄彬(2002)。桃園地區國中田徑代表隊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張仲秋(2005)。公立運動場服務品質之研究:以臺北體育館、臺北田徑場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新北市。張晉祥(2006)。臺北縣中等學校田徑選手休閒認知與參與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張君賢(2007)。田徑訓練對國小學童動作協調能力表現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張評傑(2008)。不同負重增強式訓練對國中田徑選手下肢爆發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張志豪(2008)。臺北市國小田徑選手之家長支持子女參與田徑代表隊之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張峻詠(2009)。增強式訓練配合口服肌酸增補對國小田徑隊學童下肢瞬發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張雅苓(2009)。教師女兒龜速成長手記~沉默死寂中的愛與憤怒。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張依婷(2009)。劃破纏縛之繭:重新編織生命中的死亡意義。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花蓮縣。張義平(2010)。於幽微邊境上巡禮--建構自我療癒之道。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張玉誠(2010)。「態度、執行、成就」敘說一位田徑教練的故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張佳雯(2010)。「輔導」性交易少女之挑戰:工作者的實踐與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市。張志豪(2011)。從遊民到遊牧:一個「心理專業」助人者朝向「基督信仰」實踐工作者的移動軌跡。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張家豪(2011)。國中、高中、大學-籃球教練歷程之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張慧美(2011)。我愛童軍終身不渝~一位幼稚園教師投入幼童軍教育的親身自述。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張詩涓(2011)。當櫻花盛開.落下.重生~從母女依附的生命中尋找自我主體之敘說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張智翰(2012)。增強式跳躍訓練對高中田徑擲部選手的速度與下肢爆發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張怡蘋(2012)。職場新藍海:一位女性船員的自我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張祥琳(2012)。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生突破生涯阻礙的探索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市。張嘉哲(2012)。不同背景變項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田徑中長跑選手身體意象及運動自我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張真睿(2012)。一位醫務社會工作者處理醫療爭議的告白。未出版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市。張秀楓(2013)。石頭遊記。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張秀蓮(2013)。ㄧ位護理人員經歷SARS之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張瓊云(2013)。幼兒園教師不是機器一份重拾專業認同的自我敘說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張馨怡(2013)。“狗子肥了”- 一位客家女教師/助人工作者之自我生命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曹文傑(2011)。有蘊含且自律的心靈~以自我敘說與行動研究探詰。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許惠明(2005)。中國田徑教練崗位培訓制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許雪琴(2008)。田徑技術報告書-以許雪琴選手參加2009年大專運動會女子撐竿跳高項目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許怡麗(2010)。紅鞋女孩的生命旅程:在失落中尋回自我價值之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許秋賢(2011)。亞斯伯格幼兒母親母職壓力之自我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許佳文(2011)。百年流轉的邂逅:百歲臺灣東洋畫女畫家與我生命故事的交織。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許毓玲(2011)。在旅途中找尋回家的路----一位國小教師專業與生命統整的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許瑋倫(2012)。諮商學習者於安養中心的實務經驗探究:我的看見與實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許唐漢(2012)。臺灣速度女王陳雅莉運動歷程(1981-2001)敘說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臺南市。梁明(2008)。高中田徑教練的家長式領導行為對運動員的向心力及滿意度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梁蕙蘭(2013)。高雄市國小田徑選手知覺教練家長式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莊訓炘(1994)。田徑場上無線配速訓練系統。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莊瑞龍(2008)。臺南市國中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莊婷然(2011)。我停(婷)、我看、我見─看見自己的一段了然探索之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莊懷親(2011)。男男自語-一位幼教男教師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莊茂雄(2012)。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滿意度研究-以臺北市公立國中田徑代表隊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育體學院,臺北市。莊淑娟(2012)。個案研究-以莊淑娟參加2009年全國運動會田徑女子100公尺項目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莊勝堯(2013)。潛水鐘與蝴蝶:尋找遺失的社會工作拼圖。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郭懷謙(2006)。國小田徑選手知覺與喜愛教練領導行為及與成績表現滿意度之研究-以臺南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郭子元(1999)。我國優秀女子田徑運動員訓練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郭鴻明(2007)。優秀臺灣原住民參與田徑運動賽會發展之研究(1946-2006年)。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郭雅嵐(2010)。一位女性美術才藝教師生命史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郭珮琴(2011)。桃園縣高中職田徑選手訓練動機與訓練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郭曉嵐(2012)。更衣室裡的秘密:嚴厲訓練下運動員情緒之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郭懷慈(2013)。我和我的淋巴癌間的你儂我儂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陳金盈(1994)。中共田徑運動員選材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陳弘振(2009)。臺北縣國中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陳淑娟(2009)。田徑技術報告書-以2009年香港東亞運動會陳淑娟選手二百公尺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思懿(2009)。対話と書き物を通して表れた私の日本語と漢人意識/對話與書寫之我的日本語與漢人意識。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花蓮市。陳宥澐(2009)。滿懷恩典:走過懷孕失落的悲傷療癒旅程之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蘭鳳(2009)。2009「無聲的力量」:「鹿之女」奮鬥歷程。未出版
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陳琨木(2010)。新北市高中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陳瑋琳(2010)。2010年臺北國際田徑邀請賽觀眾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教育大學,臺北市。陳淑娟(2010)。影響優秀田徑運動員成功生涯轉換的關鍵因素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伊芳(2010)。「蛻變」:一位表演藝術教師的生命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陳龍志(2011)。新竹市國高中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參與動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陳乃綾(2011)。參與脈輪舞蹈的身心回歸之旅:從蛹蛻變為蝴蝶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陳怡儫(2011)。田徑擲部選手喊聲經驗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陳柔秀(2011)。那一年一個諮商學習者失戀的故事--一段陪伴自己與諮商靠近的旅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陳玉粉(2012)。母女關係的結與解:一位金門女子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陳佩茹(2012)。光華再現--經歷離婚衝擊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陳嘉琳(2012)。田徑下肢訓練對棒球投手推臀能力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有大學,桃園市。陳佳宜(2012)。桃園縣國小田徑代表隊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陳香珍(2012)。雲林縣高中體育班田徑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陳偉元(2012)。一條回家的路-一個諮商專業學習者重新理解與追尋生涯定向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市。陳瑞慶(2012)。斷裂的意義:由母親的逝世說起。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陳姿君(2012)。網網相連-與百分之二相遇。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陳郁婷(2012)。「擲出師徒情」:一位女性田徑運動員之生命故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陳琦芬(2012)。從燈蛾到青鳥-從早年剝奪經驗走出生命的幽谷。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蕉(2012)。「一位助人工作者的反思」-之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陳淑蓮(2012)。與巫對談:一位濟公筆生的自我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陳佩妤(2013)。中部南海競翔常勝軍:一位資深賽鴿教練的教練經驗與哲學。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陳昱蒨(2013)。羽翼下的風:透過書寫家庭的自我轉化與實踐。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陳偉婷(2013)。從自卑到自信- 一段看見、接納到擁抱生命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臺北市。陳郁婷(2013)。「擲出師徒情」:一位女性田徑運動員之生命故事。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陳惠美(2013)。面具下的婚姻-一位婚姻受挫女性之敘說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宛彤(2013)。由戰而和—一個目睹兒從事家暴工作的自我修練之路。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陳潤智(2013)。武術太極拳運動員–陳潤智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陸巧嵐(2009)。921・我・921~地震之創傷與失落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陸玉佳(2011)。踏上諮商之路,與我相遇-療人療己的實踐。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彭貴賢(2003)。高地運動訓練對於田徑全能運動員身體葡萄糖吸收能力與耐力運動表現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彭景堂(2011)。結合RFID以設計田徑訓練之時間雲端監控系統,以國小學生200公尺競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彭鈺雯(2011)。從獨舞到雙人舞 –「原生家庭」與「基督信仰」對親密情感發展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曾秀芳(2009)。「穿梭虛夢實相間」~一段探究喪父歷程與讀夢經驗之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曾建盛(2012)。鋼鐵人生:一位田徑全能運動選手的生涯轉換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曾泰雄(2013)。國小田徑隊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嘉義縣國小
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曾得文(2013)。一位國小特殊教育男性教師自我追尋之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傅美玉(2011)。流轉於教、學之間「變」與「辨」的教師自我敘說---從輔導一名拒學學生說起。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興大學,臺中市。游麗華(2009)。長大的秘密~一位女兒/準老師尋找自我的故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游婉婷(2011)。渴望熟成的中年轉換之旅。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辜茹黴(2010)。情比姊妹深:女性田徑教練與選手的師徒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斐立安(2010)。Miqumisang:一個來自部落原住民青年的敘說與實踐開展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黃勝全(2005)。國小田徑教練工作生活品質與團隊承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黃邦仁(2013)。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田徑選手對教練領導行為、運動動機與團隊凝聚力的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黃柏儒(2005)。青少年運動員休閒參與、休閒利益與自覺訓練效果關係之研究-以臺南縣國中田徑代表隊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立德管理學院,臺南市。黃佩菁(2009)。無言而言的交會--陪伴漸凍人經驗的自我敘說。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臺北市。
黃惠娟(2010)。解怨結~一段身心靈療癒歷程之自我書寫。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黃仁宏(2011)。田徑場跑道材黃芝鳳(2006)。我國優秀女子鏈球選手投擲技術之運動學分析-以黃芝鳳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黃義忠(2011)。臺灣地區國中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黃玫貞(2011)。敘說汗水中的笑與淚:走過峰與谷的青少年桌球國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黃斐功(2011)。走出自我囚籠的迴圈:一趟用畫敘說生命的旅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黃惠敏(2011)。應用易經於行為偏差國中生之伴行一位教師之自我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北市。黃雅雪(2011)。在水與石之間~一位勞動家庭幼教師尋找自信與親密感的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黃伯姒(2011)。親密關係裡的失落與解結-一個中年女子的回觀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黃昱瑄(2012)。「獨」言自語:七年級獨生女自我與家的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黃信景(2012)。理性與科學的網球人生。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黃政紘(2012)。雲林縣國小田徑選手運動參與動機、社會支持與運動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黃怡華(2012)。我與生命教育的相遇-我的成長與學習。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黃立婷(2012)。我在社會工作的誤讀與漂流。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黃佩茹(2013)。基隆市高中職田徑選手參與田徑運動動機、社會支持與競技倦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質演變與使用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黃玉臻(2013)。三十而立─學習重新「長大」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黃峻賢(2013)。通過敘說研究成為一個負傷的療癒者。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黃訢慈(2013)。教師圖像的回溯之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黃曄芳(2013)。跳舞的葉子~一位私立幼兒園教師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黃燕茹(2013)。少女Brenda的奇幻旅行---家的圖像追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敬龍軍(2013)。中國優秀競走運動員訓練內容體系研究。北京理工
大學出版社。
楊世達(1995)。熱適應對熱環境中運動表現與生理反應之影響。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楊崑壬(2000)。國民小學田徑教練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楊孟姍(2010)。自閉症者母親的失落與轉化~~一個星媽的自我敘說。
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楊香珍(2011)。追尋內在自我和尋找被瞭解---超越婚暴的自我敘說。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楊祐綸(2012)。新北市國小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
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市。
楊程媛(2012)。大手和小手:一位母親與嬰幼兒的親子律動歷程敘
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楊惠伃(2013)。困境與重生-罹癌慢性病患以藝術療癒的自我敘說。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市。
楊淑涵(2013)。走在成為教師的路上:師道上的結、詰、解。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溫惠純(2012)。走過莫拉克風災~八八水災經驗的自我敘說。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葉依婷(2008)。「與群鹿共躍」:一位人種誌研究者對田徑欄架選手訓
練生活之研究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
市。
葉子菁(2011)。電影、諮商、我:從螢幕走向真實人生。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葉麗貞(2012)。穿梭幻境與現實之間---靈修者之靈性發展危機與轉機
的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葉金茹(2012)。走過:一位國小英語教師夢想與專業成長之自我敘
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詹寶珠(2010)。自己的路,勇敢的走---一位學前特教實驗班教師自我
敘說故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詹均苑(2011)。從母女共生關係中發現屬於自己的故事─一位戴假眼
鏡的女孩。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詹敏芬(2011)。我的母女糾結。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詹孟如(2012)。山迴路轉:一位特教助人工作者的生命追尋。未出版
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賓夢婕(2012)。一位女性拳擊選手的經驗與反思。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廖維偉(2001)。奧運田徑項目演近與各國奪牌實力之分析。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靜君(2009)。鑽出牛角尖--從期望到看見的自我敘說探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廖悅婷(2012)。從親子同校邁向畢業的自我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怡瑄(2013)。與我重新相遇-從分手又復合的親密關係尋找自我。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熊芳鶯(2012)。臺北市國小學童田徑運動選手的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
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趙子文(2008)。以全球資訊網為基礎之田徑競賽資訊管理系統開發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趙威銘(2012)。桃園縣國中教師兼任田徑隊教練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
度。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
臺北市:心理。(D. Jean Clandinin, F. Michael Connelly, 2000)
蔡憲國(2004)。不同級別田徑比賽對我國未來田徑競技策略佈局之研究與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蔡秀娟(2008)。田徑跳部選手運動傷害情境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蔡平賢(2009)。以田徑場標示法進行速度控制之跑步訓練對小學生之
心肺適能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蔡馨儀(2009)。當豬遇見會計:敘說一位會計系學生轉化的歷程。未
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花蓮市。
蔡文峰(2010)。高強度間歇訓練對青年田徑選手有氧與無氧運動能力
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蔡敦浩、劉育忠(2010)。組織敘說:組織研究的敘說轉向。應用心理
研究,47,21-40。
蔡敦浩、施進忠、利尚仁(2010)。敘說創業故事:察覺、學習、與再
詮釋。組織與管理,3,67-91。
蔡詠琳(2011)。探尋受困的生命-從為生存而無我至走出有我的生命
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臺北市。
蔡宜鈞(2011)。一位社區保母系統輔導訪視員的自我探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蔡妙玫(2011)。運動代表隊選手社會支持、參與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
研究-以新北巿國小田徑選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新北市。
蔡宜恬(2011)。我瘦夠了-一位三十五歲單身女教師邁向自在的旅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蔡孟霖(2012)。田徑項目技術報告-以2010年廣州亞洲運動會中華男子4#westeur024#100公尺接力項目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蔡承恩(2012)。三十而「獲」:一位三十男性的自我重塑歷程。未出
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蔡婷婷(2012)。拖出塵封的抽屜,揚起失落的記憶—父女關係之自我
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韻如(2013)。從學習助人中看見自己變化的軌跡:一個研究生的自
覺與轉化。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蔡宜秀(2013)。奇幻世界之旅-靈性修行之心靈轉化歷程自我敘說探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鄭毓全(1995)。1995年世界田徑錦標賽短距離跑反應時間分析。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宗晏(2005)。臺北市國小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
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鄭淑真(2011)。不同輔助器具訓練對於田徑標槍選手投擲成績影響之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鄭童(2011)。一位取得原住民身分者對身分認同的自我敘說。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市。
鄭珮瑜(2012)。成為有勇氣老師的自我敘說-阿德勒鼓勵對幼師生涯歷
程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鄭君萍(2013)。我一直努力的在呼吸─找一個有我有部落的社會工
作。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潘文生(2001)。我國九十年全運會短距離跑成績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潘雅媚(2009)。野百合也有春天—一位國民小學原住民教師之自我敘
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潘毓仁(2010)。臺北市國小田徑及游泳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
凝聚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潘世毅(2010)。生之欲-一位慢性病者生病經驗之自我敘說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潘裕昌(2010)。探討大專院校田徑項目選手心理技能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潘雅汝(2013)。「順」中有叛,「從」中長逆—一個教會學生輔導的自
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
劉恆毅(1996)。田徑場上無線測速系統。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劉秀玲(2005)。國小兒童田徑運動員與一般兒童心率變異度之比較。
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劉彥含(2007)。不同海拔國小田徑選手皮膚含水量與皮膚彈性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劉家宏(2008)。田徑教練工作滿意度、社會支持與工作倦怠相關之研
究-以彰化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
縣。
劉尚敏(2009)。走在五十歲的路途中-看見生命失落與轉折。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劉榮德(2009)。擁抱自我中心的我─真實的與他人相遇。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劉詠甄(2010)。從淨土走向淨土的人生旅程。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劉鶴雅(2010)。一艘很屌的守護船-一位教育系研究生看見自我力量並
航向自己的路的行動敘說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
大學,新竹市。
劉映蘭(2011)。蕃薯園裡的老芋仔:一個外省人的『家』之敘說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劉心怡(2011)。菱形格外 ~ 踏尋自我的敘說旅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市。
劉均如(2012)。國內與國際視障女子田徑競賽成績發展之比較。未出
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劉淑芳(2012)。一個NPO工作者的自我敘說~看喪子母親的悲傷調適
歷程與轉化。未出版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臺南市。
劉瑪麗(2012)。父親的海葬與母親的寡婦樓-一個生命的敘說探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劉秀蘭(2013)。教學實務知識的傳承與探索:一位國小實習輔導教師
的自我敘說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蕭美慧(2009)。一位舞者經歷離婚、罹癌與宗教信仰之自我敘說。未
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賴峻男(2006)。間歇訓練方式對青少年田徑選手生理之影響。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賴夢婷(2009)。擁抱自己—一段自我內在的朝聖之旅。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賴維政(2010)。「樂」在其中、「樂」此不疲的棒球:一位教師兼樂樂
棒球教練追求榮耀與挑戰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
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盧樺熠(2013)。社工員對於兒童少年保護工作之自我敘說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薛國信(2008)。八週振動訓練對國小田徑選手爆發力與敏捷性的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謝宣瑩(2009)。臺北市國、高中職田徑校隊選手知覺教練家長式領導
與選手訓練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臺北市。
謝惠馨(2009)。母女情緣:一位國小教師母職經驗之敘說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謝佳靜(2010)。婚姻與家庭中的我們--警察配偶角色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謝宏旻(2013)。馬克操訓練對B國小田徑隊員健康體適能之影響。未
出版碩士論文,真理大學,新北市。
謝得燦(2013)。從生命跌倒處爬起:運動老兵的築夢之旅。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謝玉汝(2013)。「我所穿的這一雙鞋」~一位選擇視障配偶女性的自我
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
鍾秀貞(2009)。從一人社工出發~朝向返家之路。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鍾佳慶(2011)。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國小田徑選手60公尺快速跑之行
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鍾千昭(2012)。當音樂遇上華語文—教師專業追索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簡春在(1993)。田徑場上無線測速微電腦訓練系統。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簡佳慧(2009)。卸下盔甲的戰士-一個回歸自身與看見選擇的敘說探究故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簡宏益(2010)。動作分析模式應用於國小田徑教學學習成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簡茂容(2012)。在品評中成長-師生一場,關係永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顏家元(2012)。田徑不同訓練特性對血液動力學、身體組成及心律變異度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闕麗卿(2013)。面對家人連續遭逢罹癌末期心路歷程之自我敘說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魏與晟(2012)。從幻想中誕生的現實-御宅族自戀告別。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羅振財(2003)。苗栗地區國小田徑代表隊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蘇倩雯(2011)。走過漫漫長路──隱藏在表象下的真實伏流:以拍攝紀錄片《回家》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臺南市。蘇明雪(2011)。苦難是化妝的祝福─一位基督徒的自我敘說。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蘇瓊月(2013)。臺中市青少年田徑運動選手運動傷害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顧浩然(2012)。我的第三度出生---經歷母親遽逝後自我轉化之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龔旻育(2010)。模糊化重要表現程度分析法在國小田徑運動技能評量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英文部份
Brickman, L, &; Rog, D. J. (eds)(1998). Handbook of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