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1.王榮祖(2013),服務業管理,第二版,新北市:新文京開發公司。
2.王晟融(2011),台北捷運票證系統服務品質、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真理大學休閒遊憩事業學系,碩士論文。3.文崇一、楊國樞(2000),訪問調查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4.台灣加盟促進協會,2014年4月30日,取自http://www.franchise.org.tw/
5.台灣連鎖店年鑑(2014),台北:社團法人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
6.朱柔譯(2000),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分析,台北市:揚智文化。
7.余政隆(2013),台灣餐旅連鎖國際授權力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8.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9.李美華等譯(1998),( Earl Babbie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下),時英出版社。
10.李天任、藍莘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臺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11.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出版公司。
12.林敏益(2005),生活服務類連鎖體系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以資源基礎理論為實證,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3.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14.邱筱婷((2011),美髮連鎖業競爭力分析,美容科技學刊,第8卷,第2期,295-315頁。15.高淑清(2000),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高雄:麗文文化出版。
16.莊德琪(2009),組織間連結性對連鎖加盟體系經營績效之影響─以連鎖加盟餐飲業為例,開南大學企業與創業管理系,碩士論文。17.莊維欣(2007),技術性與功能性服務品質在顧客忠誠度上之角色研究-以保險業為例,淡江大學國際貿易企業系,碩士論文。18.許立中(2005),連鎖加盟店凝聚力之研究,大業大學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19.許展嘉(2009),生活服務型連鎖加盟店與總部間不合作關係之研究─以顧客交易關係觀點,逢甲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許瑞林(2011),美髮沙龍創業一本通,初版,新北市:金塊文化公司。
21.連鎖暨加盟協會,2014年4月30日,取自http://www.tcfa.org.tw/
22.郭正慶(2012),美髮經營管理精要,初版一刷,高雄市:威信經營諮詢公司。
23.陳萬淇(1992),個案研究法,台北市:萬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4.陳妙淑(2008),產業應用導向的轉型─以某國家技術研究機構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科學組,碩士論文。
25.張夢芸(2010),美髮產業人力派遣經營的探討,佛光大學經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6.張德瑩(2012),家庭理髮與連鎖美髮店中的性別分工與演變,應用倫理教學與研究學刊,第7卷,第1期,129-144頁。27.曾彥賓(2002),台灣連鎖產業連鎖體系成長模式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碩士論文。28.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29.黃建文、賴宛俞(2014),美髮業服務品質、專業能力、關係品質與顧客忠誠度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第16卷,第1期,1-17頁。30.黃耀祥(1995),美容院經營必勝秘訣,初版,台北市:創元文化公司。
31.黃瑞琴(1994) ,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32.楊文欽(2009),餐飲服務類連鎖加盟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崑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3.楊菁菁(2011),美髮連鎖品牌從業人員其品牌認知與在職教育訓練相關之研究─新竹以北地區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農學院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
34.溫清富(2006),髮廊主管教戰手冊,初版一刷,新竹:東亞國際美容事業有限公司。
35.溫智翔(2014),台灣磁磚產業競爭策略之探討-以A公司為例,萬能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6.廖敏榮(2009),台灣美髮業競爭優勢及關鍵成功因素探討─以大桃園地區美髮沙龍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管理,碩士論文。37.劉巒珠(2014),美髮連鎖店經理人管理職能量表之建構,國立師範大學事業經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38.劉嘉穎(2008),台東老人養護中心經營管理之比較研究,南華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9.蔡隆坤(2007),.美容院競爭優勢的決定因素探討-以區域型連鎖店經營模式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系,碩士論文。40.鄭淑慧(2011),美容師專業成長之研究Tough的自我導向學習觀點,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41.鄭耿芸(2009),從組織間信任與連結關係探討影響連鎖加盟企業經營績效之研究,開南大學企業與創業管理學系。
42.蕭博益(2006),運用資料包絡分析法對美髮連鎖業者經營效率之研究,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後勤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43.蕭靜雅,柯文華,蕭雅美(2008),兩岸餐飲連鎖業經營現況與市場發展之探討,北台灣學報, 第31期 ,193頁。
44.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45.盧泊均(2004),連鎖店的展店策略架構之研究─以服飾業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46.蘇淑華(2002),連鎖加盟之緣起與未來發展趨勢之分析研究,大業大學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47.鐘麗玉(2003),飯店業應用顧客關係管理之比較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二)、英文文獻
1.Carvin, D.A. (1984), What Does Product Really Mean?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6, 25-43.
2.Dawkins, P., Reichheld, F. (1990), Customer Retention as a Competitive Weapon, Directors and Boards, 14, 42-47.
3. Deming, W.E. (1982), Out of the Crisis, Cambridge: MIT Center for Advanced Engineering Study.
4. Etzel, M.J., Bruce, J.W., William, J.S. (2001), Marketing Management, Decembered, McGraw-Hill, Irwin.
5. Feigenbaum, A.V. (1983), Total quality control: 3rd edition, McGraw Hill: NY, USA.
6. Garvin, D.A. (1984), What Does Product Quality ReallyMean?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6(1), 25-43.
7. Gronroos, C., Service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3rd ed. New York: John Whiley & Sons, 2001, pp. 330-335.
8. Hamel, G., Prahalad, C.K. (1993), Strategy as stretch and leverag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1(2), 75-84.
9. Hunt, S.D., John, R.N. (1974), Power in a channel of Distribution: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1, 187.
10.Hunt, R.G. (1989), Cognitive Style and Decision Mak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44(3), 436-454.
11.Kadushin, A. (1990), The Social Work Inetrview:A Guide for Human Service Professionals.
12.Kotler, P. (1991),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7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3. McCammon, B.C. (1970), Perspectives for Distribution Programming, in Louis P. Mucklin eds., Vertical Marketing System, pp. 43.
14. McCarthy, J.E., Perreault, W.D. (1988), Essentials of Marketing, Homewood, Ill. Irwin.
15. McClintock, C.C., Brannon, D., Maynard-Moody, S. (1983), Applying the logic of sample surveys to qualitative case studies: The case cluster method. In J. Van Maanen (Ed.),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pp. 149-178. Beverly Hills, CA: Sage.
16. Morris, M.H, Brunyee, J. Page, M. (1998), Relationship Marketing in Practice: Myths and Realistic,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7(4), 359-372.
17. Parasuraman, A., Zeithamal, V.A., Berry, L.L. (1985),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49, 44.
18.Parasuraman, A., Zeithaml, V.A., Berry, L.L. (1988), SERVQUAL: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Journal of Retailing, 64, 12–40.
19.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CA: Sage.
20. Spiggle, S. (1994),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Qualitative Datain Consumer,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1(3), 491-504.
21. Stern, L.W., El-Ansary, A.I. (1992), Marketing channels, 4th Ed, N.J: Louis P. Mucklin eds, Vertical Marketing System, pp. 43.
22.Taylor, S.J., Bogdan, R. (1984),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New York: JohnWiley & Sons.
23. Wakefield, R.L. (2001), Service quality, The Cap Journal, 71(8), 58-60.
24. Yin, R.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Sage Publications,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