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2 12:3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薛亦凡
研究生(外文):I-Fan Hsueh
論文名稱:居民觀光衝擊認知與觀光發展態度相關之研究─以澎湖西嶼地區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relationship of cognition on tourism impact and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 development by residnets in Shiyeu of Penghu
指導教授:蘇維杉蘇維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ei-San Su
口試委員:李宗鴻徐茂洲
口試委員(外文):Zong-Hong-LiMao-Zhou-Xu
口試日期:2015-05-1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休閒運動研究所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休閒及休閒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4
中文關鍵詞:澎湖西嶼鄉觀光衝擊認知觀光發展態度
外文關鍵詞:PenghuShiyeu CountyCognition on TourismimpactAttitudes toward Tourism Develop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70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摘要
澎湖是一個美麗的島嶼,西嶼是澎湖旅遊環島之主要路線,觀光發展可以帶來居民經濟面的效益,相對的亦會使地方實質環境與社會文化產生許多負面影響。本研究以澎湖西嶼社區居民為調查對象,以SPSS18.0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分析探討,探討西嶼地區居民對於地方的觀光衝擊認知及觀光發展態度的差異,內容包含觀光衝擊認知的三種面向,包括實質環境、經濟面與社會文化等;以及觀光發展態度的二個面向,包括未來觀光發展態度及居民與遊客互動性。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背景的居民,在觀光衝擊認知與觀光發展態度上是有差異的。在觀光衝擊認知上,不同的性別、年齡、職業教育程度與自己或家人是否從事觀光相關產業的居民,有顯著差異;認為發展觀光能為地方帶來正面的經濟利益,同意地方發展觀光產業,相對的亦會影響當地的實質環境。在觀光發展態度上,不同的性別、年齡、職業、自己或家人是否從事觀光相關產業的居民及不同家庭的月收入,有顯著差異。居民之觀光衝擊認知對觀光發展態度顯示為正相關,並且認為「經濟」層面的影響最大,「經濟」所反映的觀光衝擊知覺越正面時,他們對於支持未來繼續發展觀光的態度就會越正面。由研究數據可知,澎湖西嶼鄉之居民對於經濟的知覺較高,而社會文化也影響西嶼鄉居民對觀光發展的態度,反之,西嶼鄉居民在環境方面,覺得負面衝擊大於正面,居民意識到觀光發展對於環境衝擊會造成傷害。綜上所述,居民的觀光發展認知對觀光發展態度具有影響以及預測效果。


abstract
Since Shiyeu is the main route of island hopping of the charming island-Penghu, tourism development brings economic benefit for local residents, but also some negative impact on loc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culture.This study is a survey on residents of Shiyeu, Penghu. Data analysis is based on SPSS18.0 statistical software, discussing the diversity of local tourism impact perceptions and development attitude of Shiyeu local residents. Dimensions of tourism impact perceptions includes essence of environment, economy and social culture. And dimension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ttitude includes attitude toward approaching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local residents and tourists.According to this study, the diversity of tourism impact percep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attitude exist in local resident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Tourism impact perception of local residents differs on gender, age, occupation, educa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field. Some claims that tourism development can bring positive economy benefit, but, in contrary, brings impact on essence of environment. Tourism development attitude of local residents differs on gender, age, occupation,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field, and family income. Generally, tourism impact perception positively related to tourism development attitude of local residents. “Economy factor” has the most influence that the more positive tourism impact perception is, the more positive tourism development attitude is.According to the data analysis, the residents of Shiyeu have higher perception on economy than other factors. Social culture also influence tourism development attitude of local residents. In the other hand, the Shiyeu residents claims that there are negative impact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n environment.In summary, tourism development cognition of local residents can affect and predict tourism development attitude.
Keywords: Penghu, Shiyeu County, Cognition on Tourismimpact,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 Development

目 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3
第四節 名詞解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西嶼地區現況 5
第二節 西嶼的觀光資源與景點 11
第三節 觀光衝擊認知 21
第四節 觀光發展態度 26
第五節 相關研究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40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1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 42
第五節 研究工具 44
第六節 資料處理 5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4
第一節 研究樣本背景資料分析 54
第二節 不同背景之居民在觀光衝擊認知上差異之分析 60
第三節 不同背景之居民在觀光發展態度上差異之分析 75
第四節 居民觀光衝擊認知與觀光發展態度之相關分析 84
第五節 居民觀光衝擊認知與觀光發展態度之迴歸分析 8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8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2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95
參 考 文 獻 96
附錄一 預試問卷 106
附錄二 正式問卷 111


表目錄
表一 西嶼鄉人口統計表 8
表二 觀光衝擊認知之相關研究表 30
表三 觀光發展態度之相關研究表 35
表四 澎湖縣西嶼鄉觀光衝擊認知量表項目分析 46
表五 澎湖縣西嶼鄉觀光衝擊認知量表因素分析 48
表六 澎湖縣西嶼鄉居民對觀光發展態度量表項目分析 50
表七 澎湖縣西嶼鄉居民對觀光發展態度量表因素分析 51
表八 澎湖西嶼居民樣本資料彙整表 58
表九 性別在觀光衝擊認知之t檢定分析摘要表 60
表十 年齡在觀光衝擊認知因素之ANOVA檢定分析摘要表 62
表十一 婚姻在觀光衝擊認知因素之ANOVA檢定分析摘要表 63
表十二 職業在觀光衝擊認知因素之ANOVA檢定分析摘要表 65
表十三 教育程度在居民在觀光衝擊認知因素之ANOVA檢定分析摘要表 67
表十四 自己或家人是否從事觀光相關產業在觀光衝擊認知因素之t檢定分析摘要表 68
表十五 居民居住時間在觀光衝擊認知因素之ANOVA檢定分析摘要表 70
表十六 居民家庭月收入在觀光衝擊認知因素之ANOVA檢定分析摘要表 72
表十七 性別在觀光發展態度之t檢定分析摘要表 75
表十八 年齡在觀光發展態度因素之ANOVA檢定分析摘要表 76
表十九 婚姻在觀光發展態度因素之ANOVA檢定分析摘要表 77
表二十 職業在觀光發展態度因素之ANOVA檢定分析摘要表 78
表二十一教育程度在居民在觀光發展態度因素之ANOVA檢定分析摘要表 79
表二十二 自己或家人是否從事觀光相關產業在觀光發展態度因素之t檢定分析摘要表 80
表二十三 居民居住時間在觀光發展態度因素之ANOVA檢定分析摘要表 81
表二十四 居民家庭月收入在觀光發展態度因素之ANOVA檢定分析摘要表 82
表二十五 觀光衝擊認知與觀光發展態度之相關 85
表二十六 以觀光發展態度為依變項之多元迴歸模型顯著性考表 86
表二十七 觀光衝擊認知各自變項之多元迴歸參數檢定結果表 87

圖目錄
圖一 西嶼位置圖 6
圖二 西嶼鄉觀光景點圖 7
圖三 研究架構圖 40
圖四 研究流程圖 41

參 考 文 獻
一、中文文獻
方培文(2013)。離島居民對觀光發展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北市,真理大學休閒遊憩事業研究所。
王國裕(2007)。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澎湖縣:澎湖縣文化局。
王國裕、蔡志楓、洪春免(2010) 。澎湖行腳。澎湖縣:澎湖縣文化局。
王昱元(2014)。觀光衝擊、觀光發展態度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伊達邵社區居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
石明輝(2013)。國道六號通車後埔里居民對觀光衝擊認知與觀光發展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市,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
西嶼鄉公所(2015,5月20日)。西嶼鄉現況。資料引自 http://www.shiyeu.gov.tw/tw/Default.aspx
西嶼鄉公所(2015,5月20日)。西嶼鄉位置圖。資料引自http://www.shiyeu.gov.tw/tw/CP.aspx?s=31&n=10048
西嶼鄉公所政事務所(2015,3月20日)。人口統計。資料引自http://ris.penghu.gov.tw/hsiyu/ch/
吳旻蓉(2013)。生態觀光社區居民永續觀光發展態度對負責任環境行為的影響:兼論社區參與的中介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縣,國立嘉義大學觀光休閒管理研究所。
何秉燦(2004)。觀光衝擊認知與觀光衝擊管理策略之研究-以奮起湖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縣,國立嘉義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
李美枝(1981)。社會心理學。台北市:大洋出版社。
李若平(2008)。阿里山地區居民對觀光發展影響認知之研究—社會再現理論的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李佳諭(2008)。地方依附與觀光發展態度之研究-以澎湖縣西嶼鄉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
李佳玲(2010)。苗栗縣南庄鄉居民觀光衝擊認知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縣,屏東科技大學。景觀暨遊憩管理研究所。
吳宗瓊(2003)。觀光發展階段與產業依賴程度對觀光衝擊認知影響之探討。戶外遊憩研究,16 (1),45-61。
邱皓政(2011)。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分析範例解析,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沿著菊島旅行(2015,5月21日)。景點攻略。資料引自http://www.phsea.com.tw/travel/index.php/Main_Page
周佳雯(2006)。當地居民社區依附與其觀光發展態度關係之研究-以三峽老街周邊居民為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
林皓純(2007)。南州鄉居民對南州糖廠觀光發展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縣,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研究所。
林松杰(2010)。王功地區觀光衝擊認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研究所。
林延宏(2012)。社區居民之社區依附與觀光發展態度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
林怡君(2011)。觀光衝擊知覺對居民觀光發展態度之影響-以潭南村發展生態旅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
林佩蓉(2013) 。島嶼居民對觀光發展態度與遊憩資源維護願付價值之研究-以台灣澎湖群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研究所。
洪心蓮(2008)。澎湖地區居民對海洋運動觀光發展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研究所。
洪國雄(2011)。我來澎湖扮於夫。澎湖縣: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洪秀玲(2011)。居民觀光衝擊認知、觀光發展態度與觀光管理策略支持之研究--以台南後壁菁寮聚落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市,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
洪慈憶(2012)。當地居民對觀光發展的衝擊認知與態度之研究—以台南市安平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北 市,真理大學休閒遊憩事業研究所。
胡俊傑(2010)。由服務創新及資源基礎觀點探討休閒漁業營運模式-以澎湖海上平台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嘉義 縣,國立嘉義大學管理研究所。
旅遊資訊王(2015,5月20日)。西嶼資料。資料引自http://travel.network.com.tw/main/travel/point/showpage/1234.html
許孟云(2007)。居民對觀光發展衝擊影響認知與態度之研究-以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市,逢甲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許閔淳(2014)。探討觀光利益對社區觀光發展態度影響之研究-以社會資本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東縣,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研究所。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3)。心理學原理。台北市:東華書居。
張美紅(2005)。澎湖旅行書。台北市:愛書人雜誌社。
張莉汶(2008)。社區居民對社區觀光發展態度之研究-以馬太鞍溼地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市,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研究所。
陳怡秀(2014)。逢甲夜市居民觀光衝擊認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研究所。
陳秋玉( 2004)。居民對遊樂園觀光衝擊態度及其回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
陳佩君(2005)。居民對觀光發展態度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研究所。
陳皇志(2006)。鄉村社區之社會聯繫力對觀光衝擊認知之影響-以新埔鎮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
陳珮琿(2007)。島嶼觀光環境負荷量、觀光衝擊認知分析:以澎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旅遊健康研究所。
陳美金(2010)。台灣離島居民社區依附、觀光衝擊認知與觀光發展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市,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
陳福海(2011)。金門居民對觀光發展之認知、衝擊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研究所。
郭美君(2012)。當地居民對觀光衝擊認知與觀光發展態度之研究-以清境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市,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
彭美娟(2007)。觀光產業發展下居民認知之研究—以新竹縣橫山鄉內灣地區為個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研究所。
曾喜鵬(2008)。王功地區觀光發展與居民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市,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研究所。
黃建勝(2012)。居民對節慶活動觀光衝擊認知之研究-以彌陀虱目魚文化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市,康寧大學休閒管理研究所。
葉重新(1999)。心理與教育測驗。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葉源鎰、高育芸(2006)。原住民與觀光客社會交換模式之研究—以日月潭國家風景區邵族為例,觀光研究學報,12(4),295-324。
楊明賢(1999)。觀光概論。台北市:揚智出版社。
楊文燦、葉冠瑩 (2001)。原住民對其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態度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4(4),27-49。
楊慧貞(2013)。出磺坑周邊地區居民觀光發展態度之研究。苗栗縣,國立聯合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廖雅瑛(2007)。馬祖地區居民對觀光衝擊認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北市,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研究所。
蔡小雀(2002)。精打細算遊澎湖。台北市:禾馬文化出版社。
劉義忠(2011)。臺中大坑風景區觀光衝擊認知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
鄧亦容(2012)。埔里鎮居民之觀光資源認知、觀光衝擊認知與觀光發展態度。台南市,康寧大學休閒資源暨綠色產業研究所。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11)。澎湖縣清末四大古砲臺歷史研究。新北市:新數位出版社。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網站(2015,5月21日)。文化資產。資料引自 http://www.phhcc.gov.tw/ch/index.jsp

二、英文文獻
Allen, L.R., Long, P.T., Perdue,R.R., & Kieselbach, S. (1988). The impac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n 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community life.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7 (1), 16–21.
Andereck, K. L. (1995).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Tourism: 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In Linking Tourism, the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Recreation and Park Association, 77- 81, General Technical Report No. INT-GTR-323.
Andereck, K.L., Valentine, K.M., Knopf, R.C., & Vogt, C.A. (2005). 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community tourism impact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2(4), 1056–1076.
Ajzen,I.(2005). Attitudes,personality and
behavior.England:Open University Press.
Ap, J. (1992). Residents' perceptions on tourism impact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 665–690.
Bachleitner, R.,&Zins, A. H. (1999). Cultural tourism in rural communities: the resident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44: 199-209.
Baum,T.(1997).Making or breaking the tourist experience:the rol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 , in Ryan,C.(Ed.),The tourist experience:a new introduction.Cassell,London.
Boston,Allyn and Bacon,Inc.(1997).Environmental psychology:Principles and practice.
Brunt, P., & Courtney, P. (1999). Host perceptions of sociocultural impact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6(3), 493–515.
Butler, R. W.,(1980). The Concept of a Tourist Area Cycle of Evolution: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Canadian Geographer. 24(1), 5-12.
Byrd, E. T., Bosley, H. E., & Dronberger, M. G. (2009) . Comparisons of stakeholder perceptions of tourism impacts in rural eastern North Carolina. Tourism Management 30, 693–703.
Davis, D., Allen, J. & Cosenza, R. (1988). Segmenting local residents by their attitodes, interest, and opinions toward tourism.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Fall, 2-8Gifford,R.

Gursoy, D. & Rutherford, D. G. (2004).Host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An improved structural model.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1(3), 495-616.
Jurowski, C., & Uysal, M., & Williams, D.R. (1997).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host community resident reactions to tourism.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6(2), 3–11.
Kasarda, J. D., & Janowitz, M. (1974).Community attachment in mass society.American Socilological Review, 39(1), 328-339.
Keller, S.(2003).Commubity: Pursuing the dream, living the reality. Princeton University:New Jersey.
Ko,D-W., & Stewart, W.P. (2002).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f resident’attitudes for tourism development.Tourism Mangement,23(5),521-530.
Landford, S.V. & Howard, D.R.(1992)Developing a Tourism
Impact Attitude Scal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1,121-139.
Lankford, S. V., Howard, D. R. (1994). Developing a tourism impact attitude scal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1(1), 121-139.
Lee, C.K. & Back, K.J. (2006).Examining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 among perceived impact,benefit,and support for casino development based on 4 year longitudinal data.Tourism Mangagement,27(3),466-480.


Lindberg K., & Johnson,R.L.(1997).Modeling resident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4(2),402-424.
Li,W.J.(2006).Community decisionmaking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ment.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33(1),132-143.
Long, P.Perdue, R.& Allen, L(1990).Rural resident tourism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by conununity level of tourism,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4)3-9.
Mbaiwa, J. E. (2003). The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n Okavango Delta, North-western Botswana.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54, 447-467.
Milman,A., &Pizam,A.(1988). Social impacts of tourism on central Florida.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5,191-204.
Perdue, R. R., Long, P. T., &; Allen, L. R. (1987). Rural resident
tourism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4(3), 420-429.
Perdue, R.P., Long, L., & Allen. (1990). Resident support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7, 586–599.
Putnam. (1995). Bowling alone: 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Democracy(6), 65-78.
Rohe, W.M.(2004).Building social capital through community development.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15,158-164.
Tosun, C. (2006). Expected nature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 Tourism Management,(27), pp. 493–504.
Weber,A.L.(1991).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Harper Collins College:New York.
Yoon,Y.,Gursoy,D., & Chen,.S. (2001).Validating a tourism development theory with strutural equation modeling.Tourism Management,22(4),363-37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