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一)專書
1.尹章華,「消費者保護法與你」,新北市中和,旭昇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
2.王千維,由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至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之三—以違法性的思考及客觀證據負擔的倒置為中心,民法70年之回顧與展望論文集—總論、債編,2000年
3.王伯琦,「民法總則」,台北,正中書局,1963年。
4.王澤鑑,「民法概要」,台北,台大法學院福利社,2013年。
5.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一)」,台北,三民書局,2009年。
6.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一)」,台北,博客來書局館, 2009年。
7.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二)」,台北,元照網路書店,2009年。
8.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三)」,台北,三民書局,2009年。
9.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三)—不完全給付之基本理論」,自印,1984年。
10.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五)」,台北,三民書局,1879年。
11.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不完全給付之基本理論」,自印,2002年。
12.王澤鑑,「民法總則」,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
13.王澤鑑,「民法總則」,台北,台大法學福利社,2004年。
14.王澤鑑,「侵權行為法」,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
15.王澤鑑,「侵權行為法」,台北,三民書局,2011年。
16.王澤鑑,「商品製造人責任與消費者之保護」,台北,正中書局,1988年。
17.王澤鑑,「誠信原則僅適用於債之關係?」,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一),台北,三民書局,2009年。
18.史尚寬,「不完全給付之研究」,收錄於民法債編論文選輯(中),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984年。
19.史尚寬,「債法總論」,台北,三民書局,1980年。
20.甘添貴,「刑法各論」,台北,三民書局,2013年。
21.朱柏松,「消費者保護法論」,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增訂第二版。
22.朱柏松,「消費者保護法論」,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23.朱柏松,「消費者保護法論」,台北,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增訂版。
24.朱柏松,「商品製造人侵權行為責任之比較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25.吳水丕,「多層次傳銷—理論、概念、實務」,台北,青春出版社,1987年。
26.吳光明,「民法總則」,台北,三民書局,2008年
27.呂榮海、謝穎青、張嘉貞,「公平交易法解讀」,台北,月旦出版,1997年三版。
28.李延禧,「損害他人營業信譽及其他欺罔、顯失公平之行為,實用稅務」,台北,三民書局,1994年。29.汪度村,「公平交易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第三版一刷。
30.汪度村,「公平交易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
31.卓秋容,「認識公平交易法」,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編審小組,增訂二版。
32.周德旺,「透視公平交易法」,台北,大目書局,1992年。
33.林山田,「刑法總論」,台北,三民網路書店,2008年。
34.林怡璇,「商品責任理論與實務」,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35.林洲富,「公平交易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
36.林益山,「消費者保護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37.林益山,「消費者保護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三版。
38.林益山,「商品責任及保險與消費者保護」,台北,六國出版社,1987年。
39.林菊瑛,「出賣人之瑕疵擔保責任」,民法專題研究,第1輯。
40.林菊瑛,「契約責任」,民法專題研究,第2輯。
41.林誠二,「民法債編各論(上)」,台北,三民書局,1994年。
42.林誠二,「民法債編總論(上)」,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
43.林誠二,「民法債編總論(上)」,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
44.邱錦添、李根永,「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之理論與實務」,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14年。
45.邱聰智 ,「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台北,輔仁大學法學院法律服務中心,2003年。
46.邱聰智,「科技發展與危險責任法制」,收錄於民法研究(一),2000年增訂版。
47.邱聰智,「新民法債編通則(下)」,台北,輔仁大學出版,2001年。
48.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各論(上)」,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8年。
49.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台北,輔仁大學法學院法律服務中心,2000年。
50.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台北,輔仁大學法學院法律服務中心,2003年。
51.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台北,輔仁大學法學院法律服務中心,2004年。
52.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上)」,台北,99書城,2006年。
53.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上)」,台北,輔仁大學法學叢書,元照出版社,2002年。
54.姚志明,「侵權行為法」,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
55.姚志明,「侵權行為法」,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
56.姚志明,「侵權行為法研究(一)」,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
57.姚志明,「侵權行為法研究(一)」,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
58.姚志明,「債務不履行—不完全給付之研究」,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
59.施啟揚,「民法總則」,台北,三民書局,2010年。
60.柯芳枝,「公司法論(上)」,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
61.范建得、莊春發,「公平交易法第三冊—不實廣告」,台北,合興書局,1994年。
62.范建得、莊春發,「破解公平交易法—獨占、結合、聯合市場力量之管制」,台北,建新書局,1992年。
63.范建得、莊春發,「獨占、結合、聯合市場力量之管制」,台北,建新書局,1991年。
64.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下)」,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
65.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十版。
66.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67.孫森焱,「新版民法債編總論(上)」,台北,三民書局。
68.孫森焱,「新版民法債編總論(上)」,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999年。
69.孫森焱,「新版民法債編總論(上)」,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修正版。
70.張仁福,「食品衛生學」,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
71.張正明、蔡中和,「食品安全衛生法規實務」,台北,威士曼文化公司,2005年。
72.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合著,「經濟學理論與實際(上)」,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
73.莊勝榮,「解讀公平交易法」,台北,書泉書局,2003年二版一刷。
74.郭麗珍,「產品責任與消費者保護(一)產品瑕疵與製造人行為之研究-客觀典型之產品瑕疵概念與產品安全注意義務」,台北,神州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75.郭麗珍,「產品瑕疵與製造人行為之研究—客觀典型之產品瑕疵概念與產品安全注意義務」,台北,神州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76.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台北,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77.陳自強,「無因債權契約論」,台北,博客來書籍館,2005年。
78.陳聰富,「侵權歸責原則與損害賠償」,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
79.陳猶龍,「民法債編總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
80.曾世雄,「非財產上之損失賠償」,台北,三民書局,1989年。
81.曾浩洋、林麗悅、陳淑莉、何中平、黃乃芸、劉慧蓉、陳建元、劉伯康、李貽琳、黃寶雄、蔡順仁、柯源悌合著,「食品衛生與安全」,台北,華格那企業有限公司,2011年最新二版。
82.曾隆興,「詳解損害賠償法」,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修訂初版二刷。
83.曾隆興,「詳解損害賠償法」,台北,三民書局,2011年。
84.馮震宇、姜志俊、謝穎青、姜炳俊,「消費者保護法解讀」,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二版一刷。
85.黃立,「民法債編總論」,台北,三民書局,2008年。
86.黃立,「民法債編總論」,台北,博客來書局,2006年。
87.黃茂榮,「公平交易法理論與實務」,台北,元照網路書店,1993年。
88.黃蔭樨、陳錫秋,「食品衛生學」,台北,文京圖書有限公司,2003年修訂二版。
89.楊偉文、胡浩睿,「新公平交易法」,台北,華泰書局,2004年。
90.葉全益,「食品衛生與安全」,台北,華香園出版社,1996年。
91.詹森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二)」,台北,元照網路書店,2003年。
92.劉孔中,「公平交易法」,2003年。
93.劉孔中,「公平交易法」,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
94.劉春堂,「民法債編通則(一)契約法總論」,台北,金石堂書局,2001年初版。
95.劉春堂,「民法債編通則(一)契約法總論」,台北,金石堂書局,2011年。
96.劉春堂,「判解民法債編通則」,台北,三民書局,2010年。
97.劉得寬,「民法總則」,台北,五南書局,1996年修正三版。
98.蔡墩銘,「刑法各論」,台北,三民書局,2008年。
99.鄭玉波,「民法債編各論」,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
100.鄭玉波,「民法債編總論」,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
101.鄭玉波、陳榮隆,「民法債編總論」,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
102.賴源河,「公平交易法新論」,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
103.錢國成,「不完全給付與瑕疵擔保」,收錄於民法債編論文集,2009年。
104.簡榮宗,「公平交易法」,台北,書泉書局,2002年。
(一)期刊
1.方照明,中外產品責任訴訟中抗辯事由之比較研究,法學研究第3卷,第4期,2005年。
2.王澤鑑,「民法總則在實務上最新發展(二)--最高法院91年度判決的評釋-」,台灣本土法學,第53期,2003年。
3.向賢敏,論產品責任的抗辯事由,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 卷,第4期。
4.朱柏松,「論不法侵害他人債權之效力(上)」,法學叢刊,第145期。5.朱柏松,「論公平交易法與消費者保護法之交錯」,公平交易法施行十週年,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健昇設計印刷有限公司,2002年。
6.何建志,懲罰性違約金之法理與應用,台大法學論叢,第三十卷,第三期,2002年。
7.吳景欽,從食品被害訴訟探討因果關係證明之困難-以塑化劑案的刑事判決為說明,「食品安全跨部門法制之省思與展望」學術研討會,真理大學法律學系,2014年5月15日。
8.林冠汝,我國產品責任制度與消費爭議處理體制之探討,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4卷,第4期,2001年。
9.林紅英,三聚氰胺現象的原因分析與對應措施,江蘇農業科學,第4期,2010年。
10.林誠二,商品製造人責任之法律適用—以洗臉盆爆炸案為中心,台灣本土法學,第四十一期,2002年。
11.林德瑞,商品責任之懲罰性賠償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1999年。
12.林德瑞,論懲罰性賠償,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1期,1998年。13.林德瑞,論懲罰性賠償金可保性之法律爭議,中正大學法學集刊,1999年。
14.林德瑞,懲罰性賠償金適用之法律爭議問題,月旦法學,2004年。15.邱聰智,商品責任釋義-以消費者為中心,當代法學名家論文集,1996年。
16.姚志明,《論民法商品責任—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之一之評析》,法學叢刊第一百八十一期。17.姚志明,「消費者爭議與民法及消保法適用之問題—以商品買賣責任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110期,2004年。18.姜志俊,「消費者保護法」,新北市蘆洲,國立空中大學www.nou.edu.tw,2005年。
19.段仁元,產品責任主體研究,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7卷,第1期。
20.翁汩、陳茂彬,乳品安全與對策,農產品加工學刊(中國),第1期,2009年。
21.郭麗珍,「論產品責任中之產品安全問題(下)-民法債編通則修正草案第一百九十一條之一及消費者保護法暨施行細則相關規定之研究」,中興法學第四十期,1996年。22.郭麗珍,我國產品責任法十年來之發展概論,月旦法學第一百一十期。23.陳忠五,「不實廣告與夾層屋買賣契約(上)-實務上相關判決之綜合評釋」,台灣本土法學,第2期,1999年。
24.楊俐,從三聚氰胺事件反思我國奶業發展,中國食物與營養(中國),第三期,2009年。
25.楊政,論產品責任中的懲罰性賠償,市場論壇,第12期,2005年。
26.楊凱,質疑標準在產品缺陷認定中之地位,淮海工學院學報,第12卷,第1期。
27.劉春堂,台灣地區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研究,中華法學,2002年。28.蕭雅毓,產品侵權責任損害賠償保護範圍之探討—以純粹經濟上損失為中心,第47期學員法學研究報告。
29.錢國成,不完全給付與物之瑕疵擔保責任,法令月刊,1991年,第31卷,第10期。30.錢國成、施智謀,民法研究修正委員會第803次會議記錄-財產法組第408次會議之發言紀錄。民法修正研究實錄-債編部分(一)。
31.謝哲勝,懲罰性賠償,台大法學論叢,第三十卷,第1期,2000年。
(二)論文
1.王秀慧,「論我國民事產品侵權責任規範之競合」,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2.江燕鴻,「懲罰性賠償制度之研究-以美國懲罰性賠償判決之承認與執行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3.李秀梅,「兩岸產品責任制度之比較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2007年。4.李英正,「商品責任規範與實務之研究-以消費者保護法第七條至第十條之規範為中心」,銘傳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2003年。5.李憲佐、吳翠鳳、沈麗玉,「公平交易法第十九條規範之檢討—(以有限制競爭或妨礙公平競爭之虞)為中心」,「論公平交易法與消費者保護法之交錯」,公平交易法施行十週年,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健昇設計印刷有限公司,2002年。
6.林忠儀,「論我國消費者保護法(服務無過失損害賠償責任)之適用」,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7.林美惠,《侵權行為法上交易安全義務之研究》,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8.林嘉盛,「從消費者保護法上論建築產品之責任」,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9.徐億茹,「從消費者保護法論預售屋買賣建築業之民事責任」,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10.康文毅,「論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之一與消費者保護法相關規定之關係」,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11.張志僑,「商品之瑕疵擔保責任與品質保證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12.張瑞平,「產品責任法制度研究」,華東政法學院碩士論文,2003年。
13.梁哲偉,「足以影響交易秩序之欺罔或顯失公平之規範理論與實務檢討」,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14.第十二屆競爭政策與公平交易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編制,2005年7月,第57頁。
15.莊麗檬,「論食品企業經營者的民事責任」,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16.黃茂榮,「買賣法」,台北,植根法學叢書編輯室,2004年。
17.黃銘傑,「公平交易法第十九條之規範原理與架構」,月旦法學,69卷,2001年。18.廖義勇,「公平交易法施行九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
19.蔡逸品,「論我國法上之商品責任」,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20.蔡靜華,「兩岸商品責任之比較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21.羅潔,「產品責任法比較研究」,雲南大學法律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二、網路及官方資料
(一)官方單位
1.公平交易委員會,1999年12月30日,公法自第03543號函。
2.公平交易委員會,2002年,3月14日,公壹字第0910001896號函。
3.公平交易委員會,2002年,8月20日,公法字第0910008126號函。
4.公平交易委員會,2006年5月4日公處字第095048號處分書。
5.公平交易委員會,2006年6月14日公處字第095085號處分書。
6.公平交易委員會,2007年6月23日公處字第096112號處分書。
7.公平交易委員會處分書,82年公處字第007號:公平交易委員會公研釋第035號。
8.公平交易法1992年3月23日公研釋字第8號函。
9.王甲乙教授於民法研究修正委員會第500次會議記錄—財產法組第105次會議,民法研究修正實錄—債編部分(一)。
10.台北地方法院,87年訴字第2253號判決
11.台北地方法院,91年訴字第4301號判決。
12.台灣板橋地方法院,民國91年,重訴字第22號民事判決。
13.市售包裝食品有效日期評估指引,食品法規條文查詢,食品藥物消費者知識服務網,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011年12月13日。
14.民法研究修正委員會第122次、124次、136次會議記錄,民法研究修正實錄—債總部分(一)。
15.立法院公報第92卷,第三期院會記錄。
16.立法院圖書資料室,《消費者保護法立法報章資料專輯》,第十六輯,台北,自印,1988年,5月。
17.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認識公平交易法」,台北,國家書店松江門市,2011年,增訂第十三版年。
18.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認識公平交易法」,台北,國家書店松江門市,2011年出版一刷。
19.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2006年,3月21日公處字第095023號處分書。
20.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1992年11月30日,公壹自第04799號函。
21.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與教育部及直轄市、縣(市)政府處理補習班涉及不實廣告案件之協調結論,2009年6月25日公平會第920次委員會議通過。
22.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與衛生署關於不實廣告案件協調結論,2009年9月9日公平會第931次委員會議通過。
23.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編審小組,「認識公平交易法」,台北,國家書店松江門市,1995年。
24.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編印,《立法院審議「消費者保護法」審議紀錄彙編》,台北,自印,1995年,7月。
25.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編印,《消費者保護法判決函釋彙編(一)》,台北,自印,1998年,12月。
26.林明珠、朱麗真,懲罰性賠償金之理論與實務-以消費者保護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為中心,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編印,2004年。
27.邱聰智,「消費者保護法上商品責任之探討」,消費者保護法律問題研討會第三場專題演講講義,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主辦,1995年。
28.邱聰智,消費者保護法律問題研究實錄-消費者保護法上商品責任之探討,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編印,1997年。
29.邱聰智,商品責任、消費者保護法專案研究實錄,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2009年。
30.姚志明,消費爭議與民法及消保法之問題-以商品買賣責任為例,收錄於消費者保護法制論文集,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編印,2004年。
31.最高行政法院88年度判決字第4312號判決。
32.最高法院,18年台上字2041號判例。
33.最高法院,19年台上字第1152號判例。
34.最高法院,33年台上字第884號判例
35.最高法院,39年台上字第987號判例。
36.最高法院,42年台上字第864號判決
37.最高法院,42年台上字第865號判例
38.最高法院,42年台上字第90號判例。
39.最高法院,47年台上字第1221號判例。
40.最高法院,47年台上字第1934號判例
41.最高法院,48年台上字第1221號判例
42.最高法院,49年台上字第625號判決。
43.最高法院,50年台上字第1114號判例。
44.最高法院,55年台上字第2053號判例。
45.最高法院,56年台上字第1016號判例。
46.最高法院,56年台上字第3380號判決。
47.最高法院,61年台上字第1987號判例。
48.最高法院,61年台上字第413號判決。
49.最高法院,62年台上字第2806號判例。
50.最高法院,63年台上字第1394號判例。
51.最高法院,66年台上字第2759號判例。
52.最高法院,73 年台上字第182號判決。
53.最高法院,73年台上字第1173號判例。
54.最高法院,73年台上字第1173號判例。
55.最高法院,77年台上字第2399號判例。
56.最高法院,78年台上字第200號判決。
57.最高法院,84年台上字第2143號判例。
58.最高法院,85年台上字第125號判例。
59.最高法院,87年台上字第1289號判例。
60.最高法院,87年台上字第548號判決。
61.最高法院,92年台上字第2356號判決。
62.詹森林、馮震宇、林明珠合著,認識消費者保護法,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2005年。
63.劉孔中、王海南、吳綺雲、蕭文生,公平交易法第二十四條影響交易秩序之欺罔顯失公平行為執行標準之研究,公平交易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1994年,12月。
64.劉春堂,「我國消費者保護法之若干問題」,收於氏著譯「消費者保護與消費者保護法」,消費者保護叢書之四,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編印,1996年。
(二)新聞媒體
1.中國時報,毒奶精竄全台,製品已流入市面,2008年,9月24日。
2.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2008中國奶製品汙染事件。
3.劉春堂譯,「歐洲共同體產品責任指令,外國消費者保護法(三)」。www.cpc.ey.gov.tw/New_content.aspx?n=B0678B15D68E262D&sms=DOE7C.
4.聯合報,第3版,2005年5月18日,保力達B公司商品遭千面人下毒,造成多人傷亡。
5.聯合報,衛生署:使用大陸毒奶精,金車8產品下架,2008年9月22日。
6.中國華新網,衛生部:現有12萬餘名嬰兒因食用毒奶粉而住院治療,2008年9月23日。
7.BBC中文網,毒奶粉餘波未了,受害港童又增兩名,2008年9月24日。
8.亞洲時報,港證實患腎結石兒童升至5人,2008年9月26日。
9.黃巧雯、姚南宏LP33含塑,Nownews今天新聞網,2011年6月15日。
10.戴安瑋,蘋果日報,塑毒申訴515件,最高求償一億元,近半退貨遭刁難,消基會公布黑名單,2011年6月15。
11.中央社,毒塑品加速銷毀,以處理2千噸,2011年07月04日。
12.黃國樑,聯合晚報,塑化劑風暴下檔,下月食藥品免附檢驗報告,2011年7月25日。
13.吳秉蒿,Nownews今日新聞,塑化劑案 昱伸負責人判刑15年定讞,2011年12月27日。
14.戴安瑋,蘋果日報,金果王公司負責人判刑14月定讞,2013年5月16日。
15.中國時報,黃君儀,食藥署及各縣市衛生局,2014年9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