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John Mearshemimer著,張登及、唐小松、潘崇易、王義桅譯,大國政治的悲劇(台北:麥田出版社,2014年9月,一版二刷)。
Ronald L.Tammen、Jacek Kugler著,向駿譯,權力轉移:二一世紀的戰略(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 年)。
王威,「中越海軍314海戰」,現代船艦(2002年10月)。
王振南,「中共解放軍南海艦隊」,尖端科技(2000年5月)。
巨克毅,當代戰略思想之省思與前瞻(台北:時英出版社,2008年12月)。
向駿,「權力轉移理論與美國的中國威脅論」,2050中國第一?權力轉移理論下的美中台關係之迷思(台北:博楊文化,2006年)
吳玉山「權力轉移理論:悲劇預言?」包宗和主編,國際關係理論(台北:五南,2011年)。
吳定,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三版,2006年9月)。
林文隆、李英豪,鷹凌亞太-從美國的再平衡戰略透視亞太軍演(台北:獨立作家,2015年1月)。
林正義、宋燕輝,南海情勢與我國應有的外交國防戰略(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8年)
柳惠千,透視美國向亞太再平衡政策(台北:勒巴克顧問,2014年8月24日)。
胡錦山,「1996年台海危機對美國海軍戰略的影響」,世界經濟研究(2003年3月)。
倪世雄、包宗和,當代國際關係理論(台北:五南,2010年6月)。
秦克麗,「四次台海危機及其啟示」,軍事歷史(2002年1月)。
區肇威,「中國建造航艦的最新發展與評析」,軍事連線(2008年12月)。
彭懷恩,政治學(台北:風雲論壇出版,1996年)。
黃傳會、舟欲行,南海征戰實際(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0年10月)
葉至誠,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0年3月)。
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出版,2002年)。
劉復國、吳士存,「2010南海情勢評估」,2010年度南海地區形勢評估報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11年7月)。
劉復國、吳士存,「菲律賓南海政策立場」,2011年度南海地區形勢評估報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12年6月)。
劉復國、吳士存,「菲律賓南海政策立場」,2012年度南海地區形勢評估報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13年6月)。
劉復國、吳士存,2010年南海地區形勢評估報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安全研究中心,2011年7月)。
劉復國、吳士存,2012年南海地區形勢評估報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安全研究中心,2013年7月)。
劉復國、吳士存,2013年南海地區形勢評估報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安全研究中心,2014年1月)。
劉復國、吳士存,2013年南海地區形勢評估報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安全研究中心,2015年1月)。
劉復國、吳士存,2014年南海地區形勢評估報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安全研究中心,2015年8月)。
蕭曦清,南海風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0年1月)。
賴岳謙,「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執行」,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對亞洲權力結構的影響(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14年11月)。
蘇冠群,「南海主權、能源與航道安全的重要性」,中國的南海戰略(台北:新銳文創,2013年4月)
(二)專書篇章
李瓊莉,「東協對南海情勢的回應與影響」,收錄於何思慎、王冠雄主編,東海及南海爭端與和平展望(臺北:遠景基金會,2012年〉,頁128。
林正義,「第六章 中國大陸的南海政策」,收錄於何思慎、王冠雄主編,東海及南海爭端與和平展望(台北:遠景基金會,2012年12月),頁105-106。
(三)期刊論文
丁永康,「冷戰後的美國大戰略」,美歐季刊,第13卷第2期(1999夏季號),頁161-180。
王高盛、王信力,「東亞權力變遷與美中關係發展」,全球政治評論,第39期(2012年7月),頁41-62。
王慧英,「從孤立主義到全球主義的演變看美國『重歐輕亞』外交戰略的形成」,湛江師範學院學報,第17卷第3期(1996年9月),頁9-14。
巨克毅,「當前美國的東亞戰略分析」,全球政治評論,第21期,(2008年6月),頁19-44。江暢,「中國海軍戰略思想演進之研究」,海軍學術月刊,第36卷第2期(2002年2月),頁25。李文志,「海陸爭霸下亞太戰略形勢發展與臺灣的安全戰略」,東吳政治學報,第13期(2001年9月),頁129-174。李金明,「美國重返亞洲與南海複雜化」,新東方,第189期(2012年),頁1-6。
李金明,「美濟礁事件的前前後後」,南洋問題研究,第101期(2001年1月),頁66-75。
李金明,「從東協南海宣言到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東南亞南亞研究,第3期(2004年),頁31-36。
李瓊莉,「美國重返亞洲對區域主義之意涵」,全球政治評論,第39期,(2012年7月),頁87-103。
林東杰,「十八大後中國對外政策走向:區域與全球挑戰」,全球政治評論,第47期(2014年7月),頁56-79。
孫大川,「一九八二年聯合國海洋公約對我國南海島礁主權之影響」,國防雜誌,第21卷第2期(2006年2月),頁52-60。孫國祥,「東協的南海政策作為」,問題與研究,第53期第2卷(2014年6月1日),頁31-66。
張立德,21世紀美「中」權力關係檢視與展望,戰略與評估,第5卷第二期(2014年7月),頁91-118。
張國城,「從現實主義看中國航母的外交和軍事影響」,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9卷第3期(2013年秋季刊),頁138。
張凱銘,「多重平衡觀點下的美國亞太戰略」,APEC通訊,第157期(2012年10月),頁8。
莊捷,「美國參與南海爭端之途徑與作為:強化南海周邊區域的軍事存在」,國防雜誌,第28卷第5期(2013年9月),頁23-44。陳亮志,「尋找解釋美中戰略競爭的驅動力量:安全困境,權力平衡,或是權力轉移?」,中國大陸研究,第52卷第1期(2009年3月),頁87-124。
陳鴻瑜,「美國、中國和東協三方在南海之角力戰」,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2卷第1期(2011年1月),頁43-80。黃一折,「美中在南海海域競逐之研究」,國防雜誌,第27卷第1期(2012年1月),頁3-17。
楊昊,「美-越關係近期發展的戰略意涵」,戰略安全研析,第88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12年8月),頁38-47。劉啟文,「前進印度洋-中共珍珠鍊戰略」,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5卷5期(2011年10月),頁44。
蔡昌言、連弘宜,「中國崛起對中美與中俄關係發展之戰略含意」,遠景基金會季刊,第9卷第9期(2008年7月),頁81-128。鄭竹園,「美國債務危機的成因及影響」,海峽評論,第246期(2011年6月11日),頁47。賴榮偉,「霸權穩定論與歐巴馬政府的亞太戰略發展」,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第7卷第2期(2013年6月),頁87-118。鞠海龍,「南海爭端中的美國因素及其影響」,當代亞太,第3期(2011年),頁76-114。
(四)研討會論文
林文隆、劉復國,「國家海洋政策制定中的海洋外交與海軍」,第二屆海洋與國防學術研討會(桃園八德:國防大學,2010年11月8日)。
(五)報紙新聞
李傑,「經略海洋」,解放軍報,1995年11月28日,第6版第7條。
胡念祖,「不軍不警如何捍衛東南沙」,中國時報,2011年4月26日,頁A15。
「美「中」關係發展影響亞太情勢我應審慎面對」,青年日報,2011年6月14日,版2。
「美譴責中,南海使用武力」,青年日報,2011年6月29日,版5。
(六)網頁資料
「『轟』出第一島鏈 陸展戰略意涵」,聯合新聞網,2015年4月4日,http://udn.com/news/story/7339/815690-%E3%80%8C%E8%BD%9F%E3%80%8D%E5%87%BA%E7%AC%AC%E4%B8%80%E5%B3%B6%E9%8F%88-%E9%99%B8%E5%B1%95%E6%88%B0%E7%95%A5%E6%84%8F%E6%B6%B5,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7日。
「2010 美國國防部「中國軍力報告書」研析」,台灣智庫,2010年9月10日,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page/chinese_attachment_1/1752/012_20100910.pdf,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7日。
「人民海南60年:西沙開發,從挖鳥糞開始」,中新網,2009年9月4日,http://big5.chinanews.com.cn/gate/big5/www.hi.chinanews.com/hnnew/2009-09-04/38548.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2月29日。
「中共珍珠鏈戰略佈局之軍經圖謀」,青年日報,2007年4月28日,http://news.gpwb.gov.tw/mobile/news.aspx?ydn=ZLj3y8V8mxQ4Iba8xzfcgaFboBc%2flWE4wwTd71Ng21adnDJKXo4PCgLjmgayBvoooz9wHRKAirC%2f1aYEk7HQKeyJEsYixCgA3EOeYefLa6bISrdJ8bkMyUBgSgHF7WNU,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2月24日。
「中美APEC再交鋒 歐巴馬登鑑挺菲 砸3億美元利誘東南亞盟友」,鉅亨網,2015年11月18日,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51118/20151118122029297663210.s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3日。
「中國2015年GDP不保7%,增速創25年最新低」,科技新報,2016年1月9日,http://technews.tw/2016/01/19/china-2015-gdp-growth/,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7日。
「中國GDP超越日,躍升全球第2」,中時電子報,2011年2月15日,https://tw.news.yahoo.com/%E4%B8%AD%E5%9C%8Bgdp%E8%B6%85%E8%B6%8A%E6%97%A5-%E8%BA%8D%E9%80%B2%E5%85%A8%E7%90%83%E7%AC%AC2-20110214-103449-939.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15日。
「中國在海南建核潛基地,威脅南中國海」,南方快報,2008年5月,http://www.southnews.com.tw/china/02/00403.htm,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2月23日。
「中國或將面臨大衰退,你準備好了嗎?」,綜覽中國,2015年2月8日,http://www.chinainperspective.com/ArtShow.aspx?AID=36168,最後瀏覽日期:2015年8月1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表關於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問題的備忘錄」,人民日報,1988年5月13日,http://www.nansha.org.cn/history/2/1988-05-13.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2月29日。
「日美澳三國9日展開聯合軍事演習」,大紀元,2011年7月9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11/7/10/n3311063.htm,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2月24日。
「民間智庫:未來美國60%軍力將駐亞太」,文匯網,2014年7月23日,http://news.wenweipo.com/2014/07/23/IN1407230085.htm,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11日。
「全球央行拋售美國國債 中國一馬當先」,大紀元,2016年2月16日, http://www.epochtimes.com/b5/ncChineseCommunity.htm,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11日。
「各國總體經濟數據指標」,經濟部全球台商服務網,http://twbusiness.nat.gov.tw/home.do,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7日。
「安全環境與國防挑戰」,中華民國102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http://qdr.mnd.gov.tw/chap1.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22日。
「年終報導﹕回顧2012年美中關係」,美國之音,2012年12月31日,http://www.voacantonese.com/content/year-ender-us-china-relations-2012-20121231/1575008.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11日。
「即將逝去的勇姿」,環球網,2012年2月12日,http://mil.huanqiu.com/zhuanti2/2012-02/2444089.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1日。
「東協想明年簽南海行為準則」,東方早報,2011年7月18日,http://www.dfdaily.com/html/51/2011/7/18/632539.shtml。
「社評:南海爭端 中國須慎談用兵」,中國評論新聞網,2009年3月31日,http://hk.crntt.com/doc/1009/1/6/1/100916151_2.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916151&mdate=0331001832,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1日。
「南海,美國欲拿下第17條海上要道」,國際在線,2015年6月5日,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42071/2015/06/05/8211s4987196.htm,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1日。
「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中國外交部,2011年7月21日,http://www.fmprc.gov.cn/web/wjb_673085/zzjg_673183/yzs_673193/dqzz_673197/nanhai_673325/t848051.s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2月29日。
「南海爭霸:從海洋戰略看另一場美中衝突的開始」,轉角國際,2015年10月30日,http://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1280120-%E5%8D%97%E6%B5%B7%E7%88%AD%E9%9C%B8%EF%BC%9A%E5%BE%9E%E6%B5%B7%E6%B4%8B%E6%88%B0%E7%95%A5%E7%9C%8B%E5%8F%A6%E4%B8%80%E5%A0%B4%E7%BE%8E%E4%B8%AD%E8%A1%9D%E7%AA%81%E7%9A%84%E9%96%8B%E5%A7%8B,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3日。
「相互尊重:不挑戰各自核心利益」,觀點中國,2013年7月16日,www.cssn.cn/35/3514/201307/t20130716_382377.stml,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22日。
「美中關係發展影響亞太情勢,我應審慎面對」,青年日報,2011年6月14日,http://news.gpwb.gov.tw/mobile/news.aspx?ydn=w2u5S9CJZGAXB%2FzPg%2Fq7ahBURwZ%2FxCkoH%2BRnvuMETFzU6i18Bf9rbb9Hqcn7a9IrGvwJcOj39ew0WIHZ7rC0LwhrZMA6JoRhjnCCYIXFeTo%3D,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15日。
「美副總統:2020年前 6成海軍部署在亞太地區」,自由時報,2015年5月25日,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327836,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15日。
「美國2+2部長會議歡迎兩國防務協議新進展」,美國之音,2016年3月14日,http://www.voacantonese.com/content/us-phillippines-20160112/3143041.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14日。
「美國不久將取消對越南的武器禁運」,BBC中文網,2014年9月23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4/09/140923_us_vietnam_arms,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2月22日。
「美國自動減支啟動 哪些領域最遭殃?」,大紀元,2013年3月20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13/3/20/n3827344.htm,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11日。
「美國自動減支影響軍事能力」,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2013年3月4日,http://www.ctdf.org.tw/print_preview.php?event_no=953&event_category=times,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11日。
「美國官員:美澳正磋商北領地設轟炸機基地」,BBC中文網,2016年3月9日,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2016/03/160309_us_australia_bombers_base,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11日。
「美國的西南太平洋—印度洋新安全戰略」,中國評論月刊,2012年2月2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mag/docDetail.jsp?coluid=28&docid=101997476,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20日。
「美國的南海政策:目標與戰略」,美麗島電子報,2015年6月22日,http://www.my-formosa.com/DOC_82672.htm,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1日。
「美國軍事科技主導地位受中俄挑戰」,BBC中文網,2014年9月3日,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2014/09/140903_us_hagel_china,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22日。
「美國重返亞洲之路將面臨的挑戰」,美國之音,2012年10月23日,http://www.voacantonese.com/content/challenges-us-china-oivot-to-asia-aprt-6-20121023/1531549.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11日。
「美國重返亞洲對兩岸關係的挑戰與對策」,中國評論新聞網,2012年2月27日,最後瀏覽日期:2015年5月21日。
「美國重返亞洲對兩岸關係的挑戰與對策」,中國評論新聞網,2012年2月27日,最後瀏覽日期:2015年5月21日。
「美國重返亞洲與中國因素」,台灣安保協會,http://www.wufi.org.tw/%E7%BE%8E%E5%9C%8B%E9%87%8D%E8%BF%94%E4%BA%9E%E6%B4%B2%E8%88%87%E4%B8%AD%E5%9C%8B%E5%9B%A0%E7%B4%A0/,最後瀏覽時間:2016年2月20日。
「美國國防預算與軍事戰略最新情勢研析」,國政研究報告,2016年3月18日,http://www.npf.org.tw/2/15750,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22日
「美國部分解除對越南40年武器禁運,否遏制中國」,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2014年10月3日,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79623/,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14日。
「美國部分解除對越南武器銷售禁令」,BBC中文網,2014年10月2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4/10/141002_us_vietnam_arms_sales,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12月23日。
「美國經濟二次衰退的可能及台灣的因應之道」,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0年10月11日,http://www.npf.org.tw/2/8223?County=%25E8%258B%2597%25E6%25A0%2597%25E7%25B8%25A3&site=,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11日。
「美國與菲律賓達成十年防務合作條約」,BBC中文網,2014年4月27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4/04/140427_philippines_us_military,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12月29日。
「美國簽署「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之影響及我國因應措施」,國政分析,2009年9月22日,http://www.npf.org.tw/3/6485,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2日。
「美媒:美軍超過八成反導艦艇部署太平洋地區」,中國評論通訊社,2009年11月17日,http://hk.crntt.com/doc/1011/3/8/9/101138972.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138972,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15日。
「美貿易代表訪越 聚焦TPP談判」,大紀元,2014年10月2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14/10/22/n4277752.htm%E7%BE%8E%E8%B2%BF%E6%98%93%E4%BB%A3%E8%A1%A8%E8%A8%AA%E8%B6%8A-%E8%81%9A%E7%84%A6TPP%E8%AB%87%E5%88%A4.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2月22日。
「美越聯合軍演 南海局勢再升溫」,BBC中文網,2010年10月8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0/08/100810_usvietnam,最後瀏覽日期:2015年3月14日。
「美艦重返金蘭灣,越大幅報導」,大紀元,2012年5月25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12/5/25/n3597070.htm%E7%BE%8E%E8%89%A6%E9%87%8D%E8%BF%94%E9%87%91%E8%98%AD%E7%81%A3-%E8%B6%8A%E5%A4%A7%E5%B9%85%E5%A0%B1%E5%B0%8E.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2月22日。
「軍事同盟愈箍愈緊 招招指向中國」,新新聞,2015年5月11日,http://www.new7.com.tw/NewsView.aspx?t=&i=TXT20150506175115W6J,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11日。
「軍演,射飛彈越印衝著大陸來」,聯合新聞網,2011年6月12日,最後瀏覽日期:2015年5月21日。
「現代化共軍 後發制人」,中時電子,2015年5月31日,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31000356-260109,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16日。
「陸核潛艦3基地曝光 全球聚焦」,中時電子報,2014年1月29日,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129000741-260301,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2月23日。
「菲律賓大增軍費,推動現代化」,大紀元,2015年12月24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15/12/22/n4601861.htm,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2月21日。
「菲艦赴黃岩島 向中國示威」,昔日東方新聞網,2011年6月22日,http://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rld/20110622/00178_008.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5年12月31日。
「義大利西北風級巡防艦 防空、反潛性能突出」,青年日報,2012年8月24日,http://news.gpwb.gov.tw/mobile/news.aspx?ydn=ZLj3y8V8mxQ4Iba8xzfcgcOlZGhQsHzwLxzQBPSn0kKvlK85VoIVHpFEzZ1PTeq4PeOlSWmmsX9LmLB0tXvExM1v%2BPw0InM8KkDMqdroVpSUaJLJeEzVArFVwkI3mM1M,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2月21日。
「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指導方針」,中國外交部,2011年7月21日,http://www.fmprc.gov.cn/web/wjb_673085/zzjg_673183/yzs_673193/dqzz_673197/nanhai_673325/t848050.s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1日。
「解決南海爭端,陸爭取主導」,中央社,2011年6月3日,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106030156-1.aspx,最後瀏覽日期:2015年5月21日。
「澳大利亞政府緊急計劃加強海軍力量 抗衡中共」,大紀元,2015年7月2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15/7/27/n4489660.htm,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2月25日。
「澳美舉行部長級會議 兩國加強合作」,大紀元,2013年11月21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13/11/21/n4016117.htm%E6%BE%B3%E7%BE%8E%E8%88%89%E8%A1%8C%E9%83%A8%E9%95%B7%E7%B4%9A%E6%9C%83%E8%AD%B0-%E5%85%A9%E5%9C%8B%E5%8A%A0%E5%BC%B7%E5%90%88%E4%BD%9C.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2月25日。
「瞭解印度的外交及東望策略」,台灣獨立建國聯盟,http://www.wufi.org.tw/%E7%9E%AD%E8%A7%A3%E5%8D%B0%E5%BA%A6%E7%9A%84%E5%A4%96%E4%BA%A4%E5%8F%8A%E6%9D%B1%E6%9C%9B%E7%AD%96%E7%95%A5/,最後閱覽日期:2016年2月24日。
「聯邦政府關閉 歐巴馬取消APEC行」,中時電子報,2013年10月5日,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005000903-260108,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22日。
GDP 國內生產毛額(國內生產總值),StockQ.org,http://www.stockq.org/economy/gdp.php,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7日。
中國國家統計局官網,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宋燕輝,「美國與日本介入南海爭端的策略與作法」,台北論壇,2014年11月18日,http://140.119.184.164/view/172.php,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2月23日。
林正義,「美國『自動減支』的國防衝擊」,自由評論網,2013年9月2日,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710294,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22日。
花俊雄,「中國經濟世界第一真的毫無意義嗎?」,海峽評論,289期(2015年1月),http://www.haixia-info.com/articles/6865.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1月1日。
前美軍司令: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不包含南海」,中國評論新聞網,2012年7月19日,http://hk.crntt.com/doc/1021/7/2/6/102172632.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2172632,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22日。
美防長對中國軍事科技進步表關注」,BBC中文網,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1/01/110109_us_china_military.shtml,最後瀏覽時間:2016年2月20日。
郭育仁,「解構 2015 年美日防衛合作指針」,台北論壇,2015年7月14日,http://140.119.184.164/view_pdf/228.pdf,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3月11日。
蔡榮峰,「澳大利亞「北」上南海:脫歐入亞的第一道考題」,轉角國際,2015年11月6日,http://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1295495-%E6%BE%B3%E6%B4%B2%E3%80%8C%E5%8C%97%E3%80%8D%E4%B8%8A%E5%8D%97%E6%B5%B7%EF%BC%9A%E8%84%AB%E6%AD%90%E5%85%A5%E4%BA%9E%E7%9A%84%E7%AC%AC%E4%B8%80%E9%81%93%E8%80%83%E9%A1%8C#prettyPhoto,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1月2日。
二、英文部分
(一)書籍
Gilipin Robert,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Gilipin,Rober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7)
Goldstein S Joshua, and Jon C. ,Pevehouse,International Relations,9 ed(New York:Russak&Company,2010)
Guzzini,Stefano,”Robert Keohane:The Realist Quest”,in Iver Neumann and Ole Wæver(eds),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asters in the Making
Hobson,John M.,The Stat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London:Cambridge Univeristy Press,2000)
Hughes Barry B..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The Clash of Perspectives.(New Jersey:Prentice-Hall,1991)
Joffe Josef,”Defying History and Theory: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Last Remaining Superpower.”in G. John Ikenberry(ed)America Univaled:The Future of the Balance of Power.(Ithaca:Comell University Press,2002
Keohane,Robert O.,After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Princeton ,N.J.:PrincetonUniversiy Press,1984)
Modelski George; Thompson William R.”Long Cycles and Global War.”in Manus I.Midlarsky(ed)Hanbook of War Studies.(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9)
Modelski George; Thompson William,Seapower in Global Politics:1494-1993.(Hampshire:Macmillan,1987)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Militar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10.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Militar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11
Rourke Ronald O’,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Implications for US Navy Capabilities-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Washington DC:Library of Congress,2009).
Snida Duncan, l ,”The Limits of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Autumn1985.
Wallerstein,Immanuel,The Politics of the World Economy:The State,the Movement and the Civiliz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Waltz, Kenneth N.,1979,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MA: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pp96-97.
(二)期刊論文
Holly Haywood, “New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s in ASEAN: Towards a More Effective Security Architecture?” NTS Alert, No.2 (September 2011)
Kristof ,Nicholas, ,”The Raise of China”,Foreign Affairs,Vol.72,No.5(1993),pp.59-74.
Waltz,Stephen M,”Alliance Formation and the Balance of World Power”,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9,No.4(Spring,1985)
(三)網頁資料
"Secretary Clinton's October 29-30, 2010 Visit to Vietnam",U.S Department of State,October 2010, http://www.state.gov/r/pa/prs/ps/2010/10/150147.htm,Last Accessed on February 22,2016.
“SIPRI Yearbook 2009:Armaments,Disarmament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Stockolm Inter 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http://www.sipri.org/yearbook/2009.
“Turnbull government considering Australian involvement in ‘freedom of navigation’ exercises challenging China’s push into South China Sea”,News.com.au, JANUARY 26, 2016http://www.news.com.au/national/turnbull-government-considering-australian-involvement-in-freedom-of-navigation-exercises-challenging-chinas-push-into-south-china-sea/news-story/eefc427d58cfaac02b1b97253ec2380b,Last Accessed on Febuary25,2016.
Clinton Hillary, “Intervention at the East Asian Summit,” http://www.state.gov/secretary/rm/2010/10/150196.htm.
Clinton Hillary, “Remarks at Press Availability,”http://www.state.gov/secretary/rm/2010/07/145095.htm.
Clinton Hillary, “Remarks on Regional Architecture in Asia: Principle and Priorities,”http://www.state.gov/secretary/rm/2010/01/135090.htm.
Clinton Hillary, “Sovereignty of South China Sea,”
http://www.state.gov/secretary/rm/2011/07/169010.htm.
Ian Storey, “ASEAN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Movement in Lieu of Progress”, Jamestown, April 26, 2012.
Naval War College,” A Cooperative Strategy for 21st century Seapower”, October 17, 2007, https://www.ise.gov/sites/default/files/Maritime_Strategy.pdf.
三、日文部分
(一)政府文件
平成25年度外務省外交・安全保障調査研究事業(総合事業)「インド太平洋時代」の日本外交-Secondary Powers/Swing Statesへの対応-,http://www2.jiia.or.jp/pdf/resarch/H25_Indo-Pacific/H25_Japanese_Diplomacy_in_the_Indo-Pacific_Ag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