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2.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4/01 16:4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馥薇
研究生(外文):TSAI,FU-WEI
論文名稱:原住民飲食文化帶動當地觀光之探究 -以尖石鄉泰雅族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n Exploration of How Aboriginal Food Culture Drives Local Tourism-A Study of the Atayal Tribe in Jianshi Township
指導教授:李沛溱李沛溱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EE,PEI-CHEN
口試委員:傅麗玉賴文仁李沛溱
口試委員(外文):FU,LI-YULAI,WEN-JENLEE,PEI-CHEN
口試日期:2016-07-0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華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航空運輸研究所
學門:運輸服務學門
學類:航空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7
中文關鍵詞:原住民泰雅族飲食文化飲食特色地區觀光
外文關鍵詞:IndigenousAtayalFood cultureFood specialtiesLocal touris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20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台灣是多元族群的國家,具有多元文化的特色。有感於近年泰雅族飲食文化正慢慢地流失,身為泰雅族的我有責任負起飲食文化保留的傳承,因此進行本研究。台灣原住民族有16個族群,每個群族的文化各不相同。本研究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飲食文化為研究對象,採用質性研究觀點以文獻回顧法及深入訪談法加以整理探究,並透過相關文獻回顧進行研究與實證之用途。在訪談耆老及收集文獻的過程中,發現泰雅族傳統文化的體驗及泰雅族飲食文化中的基本特質包括就地取材食材新鮮及料理養生具生態環保價值。此外,研究中也發現泰雅傳統飲食具高度創意潛力,因此探討泰雅傳統美食對尖石鄉地區的觀光遊憩成為本研究的主軸。本研究以在地觀點深入探討紀錄尖石鄉泰雅族傳統飲食文化內涵以利文化傳承、以遊客觀點,了解泰雅傳統文化美食給遊客的感受,以利在地觀光發展以紀錄保存泰雅族部落飲食文化所蘊含的豐富自然資源及文化資源、以提升在地的文化發展與深度旅遊,引導大眾能體驗正確深入了解泰雅族文化,並親身至部落體驗及品嚐泰雅族傳統料理,在收集、調查、探究在地食材及傳統料理文化內涵與傳統民俗概況及如何帶動當地觀光的相關效益。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可供相關單位發展原住民族部落在地飲食文化與觀光遊憩之參考。
Taiwan is a multicultural nation with 16 indigenous tribes each with their own distinct cultures. In recent years, the food culture of the Atayal has been disappearing. We hope through this research to pass down and create new indigenous food cultures. The subject of this study is an exploration of Atayal food culture research in Hsinchu’s Jianshi Township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e have conducted research and found empirical evidence through review of the related literature. In interviewing elders and collecting documents, we discovered that the essential qualities of traditional Atayal cultural experience and food culture include the following: healthy cuisine using local ingredients which are fresh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In addition, this research found that there is great value for village tourism in the traditional Atayal food culture, therefore an exploration of tourism and recreation in Jianshi Township area traditional Atayal food culture became the primary focus of this research.
This study engages in deep exploration of local sights to record the meaning of Jianshi Township traditional Atayal food culture in order to aid in cultural continuation. Through collection of records and interview surveys, we explore and analyze local ingredients,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raditional cooking, the general state of traditional customs, and how to drive related local tourism in beneficial ways. From a tourism perspective, reseacher wants to understand how tourists feel about traditional food culture in order to develop local tourism. At the same time, reseacher hopes to record and preserve the abundant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contained within Atayal tribal food culture in order to increase local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n-depth travel. This will guide more people to experience accurate and deep understanding of Atayal culture, personally going to villages to experience and taste Atayal traditional cuisine. This study proposes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can provide these results to relevant institutions for reference in developing indigenousal tribe local food culture and tourism.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i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研究目的 2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對象 2
第四節研究流程 9
第二章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泰雅族的起源與文化 10
第二節泰雅族的飲食文化 27
第三節尖石鄉的概況及觀光發展 36
第三章研究方法 48
第一節研究資料蒐集方法 48
第二節文獻回顧法 48
第三節深入訪談法 49
第四節參與觀察法 50
第四章研究結果 53
第一節部落耆老對於泰雅族飲食文化的觀點 53
第二節尖石鄉遊客對於泰雅族飲食文化的觀點 60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67
第一節研究結論 67
第二節建議 69
參考文獻 71
中文文獻 71
英文文獻 73
網路資源 74
附錄 76


中文文獻
田哲益(2002)。台灣省各姓淵源研究學會,海南.台灣少數民族族源理論研討會。海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
尤瑪.達陸(2003)。織起一座祖靈橋,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宮本延人(1992),台灣的原住民晨星出版社。
馬騰嶽(2003)。分裂的民族與破碎的臉:「泰雅族」民族認同的建構與分裂。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馬騰嶽(1998)。泰雅族文面圖騰。台北,攝影天地雜誌社。
官銓輿、楊智荃、羅子建(2013)。消失的彩虹橋-經歷殖民統治的泰雅族。原住民族研究論文,入選社會組論文。
田哲益(2001a)。台灣的原住民:賽夏族。台北市,臺原出版社。
田哲益(2001b)。台灣的原住民:泰雅族。台北市,臺原出版社。
尖石鄉天然原味旅遊護照(2014)。新竹縣尖石鄉公所。
孫大川(2010)。山海世界:台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摹寫臺北市。台北,聯合文學。
唐振常(1999)。《中國飲食文化散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管。
王寶荭(2014)。文化飲食與飲食文化對消費者行為模式影響-以煲湯在台灣的消費市場為例。碩士論文。中國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林妙娟、黃山內 (1996)。自然農法,有機農產品的特質。
古屏生、祝文君(2011)。山裡來的健康原味,大寫出版。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載於謝臥龍策劃,質性研究,81-126,台北: 心理。
鍾倫納(1992)。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廖守臣(1984)。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徒與拓展。臺北市: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科。
趙金銘(1997)。《漢語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北京:語文出版社。
李亦園(2009)。文化與修養。新北市,專業學術出版社。
侯巧蕙(2012)。台灣日治時期漢人飲食文化之變遷:以在地書寫為探討核心。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鄧宗聖(2014)。屏東地方特色飲食文化探究。美和學報,第三十三卷第一期。
羅雪柔(2014)。台灣部落深度旅遊(北部篇)。台北市: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梅花國小(1993)泰雅族傳統文物。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英文文獻
1.Publisher.Elsevier(2016). Appetite96 p.399-407
2.Jorgensen , Danny L(1999)參與觀察法,王昭正等譯。台北:弘智。
3.Cornell, S, D. Hartmann(1998) A Construction Approach. In Ethnicity an Race-Making Identities in a Changing World. pp72-101,Pine Forge Press.
4.Marvin Harris.(2004)Good to Eat: Riddles of Food and Culture,韓良憶譯,台北:左岸。
5.John Urry(2007).The Tourist Gaze。台北:書林出版。
6.Hetzer,N.D.(1965)Environment,Tourism,Culture,Links(July):Reprint in (1970)
Ecosphere 1(2),1-3.

網路資源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取自: http://www.tacp.gov.tw/home02.aspx?ID=$3041&IDK=2&EXEC=L
原住民族委員會。取自: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FAD81C01A21CEFD8&type=D0BD0AE75F4158D0D0636733C6861689
內政統計通報。取自: http://www.moi.gov.tw/files/news_file/week10507_1.pdf
台灣原住民社會變遷與政策評估http://tips.sinica.edu.tw/tips/plan_06.html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取自http://www.tipp.org.tw/aborigines_info.asp?A_ID=9
台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取自http://www.dmtip.gov.tw/event/fas/htm/05culture/05culture.htm
台灣原住民泰雅族。取自
http://teacher.aedocenter.com/mywebB/Newbook-7/kc-10.htm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全球資訊資源網。取自:
http://www.apc.gov.tw/portal/index.html
明信片集之原住民肖像(1993)。臺北,創意力文化。取自:
http://210.240.125.35/citing/citing_content.asp?id=2916&keyword=%
C2%AE%C3%89%C2%B6%C2%A1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取自: http://www.museum.org.tw/031_2_02.htm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取自: http://www.mlc.gov.tw/TraditionalArt/index-1.asp?Parser=99,6,127,28,,,3
台灣人文社會電子影音數位博物館http://proj1.sinica.edu.tw/~video/
尖石鄉旅遊影音網。取自: http://akaigz.ehosting.com.tw/
尖石鄉公所全球資訊網。取自: http://www.hccst.gov.tw/
新竹縣戶政服務網。取自: http://w3.hsinchu.gov.tw/houseweb/main/webpage/PeoCount/List.aspx
新竹縣政府統計資訊服務網。取自: http://stat.hchg.gov.tw/
GOLIFE新竹生活網。取自: http://golife.tw/
維基百科。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9%A6%96%E9%A1%B53
奇摩圖片網。取自: https://tw.images.search.yahoo.com/images
奇摩旅遊網。取自: https://tw.travel.yahoo.co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