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份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網,取自 http://12basic.edu.tw/
內政部,2015,《戶政司統計月報》。
王婉俐,2014,《運用設計思考模式 探討攜手計畫學生之需求 -以台中市某國小為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論文。丘昌泰,2013,《公共政策:基礎篇(五版)》,高雄:巨流圖書公司。
吳定,2000,《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吳勁甫,2003,《競值架構應用在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吳政達,2002,《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吳清山、林天佑,2003,《教育新辭書》,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吳惠珠,2012,《「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歷程之研究~以高雄市一所國小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呂美枝,2006,《提升弱勢族群教育機會──找尋當前教育策略與多元文化教育理想的平衡》,臺北教育資料館。
李允傑、丘昌泰,2009,《政策執行與評估(三版)》,台北:元照出版社。
李怜慧,2012,《新北市國民中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現況與成效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林水波、張世賢,2006,《公共政策(四版)》,台北:五南。
林宜靜,2015,〈3萬國中生畢不了業〉,《中國時報》,6月12日。
林珊婷,2013,《由政策執行觀點探討攜手計畫的執行過程與困境─苗栗縣兩個案研究》,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班論文。林純雯,2005,《教育政策合法化理論建構與實際運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林清江,1991,《教育社會學》,台北:台灣書店。
林媛玲,2015,〈北市753人拿不到國中畢業證書〉,《蘋果日報》,7月1日。
邱盈禎,2015,《桃竹苗國民中學教師參與補救教學實施方案態度與實施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柯三吉,1998,《公共政策》,時英出版社。
范麗娟,2007,〈台灣弱勢者教育的現況分析與未來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台灣文化與社會之回顧與展望特刊。
翁聿煌,2015,〈國中畢業門檻提高 3779人沒證書〉,《自由時報》,7月20日。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科技化評量,取自https://exam.tcte.edu.tw/tbt_html/index.php?mod=news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資源平台,取自http://priori.moe.gov.tw/index.php
張沛軒,2012,《基隆市國中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及其成效之評估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張芳全,2001,《國家發展指標之探索》,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張新仁,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張藝璉,2015,《國中補救教學政策執行現況及改良途徑之探討─以桃園市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碩士論文。教育部,2013,《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補救教學作業要點》修正版。
教育部國教司,2006,教育部辦理攜手計畫課後扶助補助要點。
曹俊漢,1990,《公共政策》,台北市:三民。
許如芬,2010,《攜手計畫政策的執行過程與學校回應-以彰化縣國民小學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郭詠廷,2015,《高雄市國民小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執行現況、問題困境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教育視導與評鑑所碩士論文。陳世彬,2009,《警察機關執行防制危險駕車政策之評估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碩士班碩士論文。陳智華,2014,〈12年國教門檻嚴 2成國中生畢業難〉,《聯合報》,1月22日。
陳伯璋,2009,《融通教育方法的美學走向》,課程與教學論研究會。
陳珍瑤,2015,《臺中市國民中學推動補救教學實施方案之現況與成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陳麗珠,1993,《國民旅遊決策行為之探討》,靜宜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麗珠,2007,《我國網路交易營業稅課稅問題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曾瑞星,2011,《防災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以國民小學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專案計畫學校為例》,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班。楊世璋,2007,《我國大學實施共同助學措施及清寒獎助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
新北市教育局,2015,新莊區國中學校基本資料。
新北市補救教學資源網,取自http://help.ntpc.edu.tw/default.asp
甄曉蘭,2011,<教育研究發展現況的省思>,中華民國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
蔡慧美,2015,《臺中市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實施現況之研究》,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5,《社會福利統計月報》。
鄭崇趁,1998,《整合導向評估模式之運用-以「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畫」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戴文柱,2004,《影響學校層級調整教育政策執行因素之研究—以屏東縣原住民鄉之學校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謝幸真,2015,《「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實施現況與執行成果之個案研究-以桃園市一所國小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班在職專班碩士論文。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高雄:巨流圖書公司。
顏國樑,1997,《教育政策執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蘇郁惠,2009,《桃園縣永續校園政策執行現況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貳、西文部份
Dye, T (1995).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8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Edwards, G. C.(1980). Implementation Public Policy. Washington, D. C.: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
Foorman, B. R., & Moats, L. C. (2004). “Conditions for Sustaining Research-Based Practices in Early Reading Instruction.”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25(1), 51-60.
Jones, Charles O. (1984).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3rd ed.). Monterey, Calif. Brooks/Cole Pub. Co.
Lerner, J. W. (1976)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2nd ed.). Boston:Houghtton Mifflin Co.
McLaughlin T. F., & Vacha, E. F. (1992) “The At-Risk Student: A Proposal for Action.”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19, 66-68.
Mazmanian, D. A. & P.A. Sabatier (1989) Implementation and Public Policy. Maryland: Univ. Press of America.
Rawls (1981)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imm, S.B. (1997) “Underachievement Syndrome: A National Epidemic”. In Colangelo N. & Davis, G.A. (Ed.) Handbook of Gifted Educatioon (2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Sabatier, P. A. & D.A. Mazmanian (1980). “The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Policy:A Framework of Analysis,” Policy Studies Journal, Vol..8, No.4:538-560.
Torgesen, J. K. (2000)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Response to Early Interventions in Reading: The Lingering Problems of Treatment Resisters”. Learning Disabilities Research & Practices, 15(1), 55-64.
Vaughn, S., Gersten, R., & Chard, D. J. (2000) “The Underlying Message in LD Intervention Research: Findings from Research Syntheses,” Exceptional Children, 67(1), 9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