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6 04:3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曾美琴
研究生(外文):Tseng, Mei Chin
論文名稱:在地老化與社區照顧資源整合之研究 - 以竹北市竹義里社區發展協會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the Resources Integration of the Community Care of the Aging People - A case of Zhubei Chu-i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指導教授:潘東豫潘東豫引用關係蔡錦裕蔡錦裕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Pan, Tung-YuCai,Jin-Yu
口試委員:潘東豫蔡錦裕田昭容
口試委員(外文):Pan, Tung-YuCai,Jin-YuTianzhao Rong
口試日期:2016-06-0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系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3
中文關鍵詞:在地老化社區照顧高齡化社會社區資源老人安養
外文關鍵詞:Aging in placecommunity careaging societycommunity resourceselderly nurs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102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7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在地老化與社區資源整合之研究,係探討社區老人照顧資源之分配、獲得、與使用等議題。文中擷取新竹縣竹北市竹義里社區發展協會為例,針對該社區發展協會為服務在地老人之關懷照顧所獲資源為重點,嘗試從產、官、學等三個構面,研究分析國內老人照顧資源如何獲得、如何分配、以及如何使用等問題,以期了解國內社區老人關懷資源是否具備整體整合性的分配、應用等效益之疑慮。
研究中,首先自文獻中了解社區老人關懷的發展模式,然後聚焦於老人關懷資源的獲得途徑,以及資源使用的政策與方法,作為本研究的研究架構之基礎,以及相關研究提案。其次,採取質性研究方法中的個案研究法。針對研究主題分別自政府檔案、民間組織、協會、等文件獲取資料,配合深入訪談的資料獲取,進行研究分析,最後再根據內容分析法的編碼與探討,逐步建立本研究的結論與建議。
研究結論希望能夠針對國內社區老人關懷之資源分配、獲得、與使用之議題,了解社區老關懷資源的獲得使用與評估,觀察是否能夠有效的運用等研究課題,滿足文獻中無探討此一議題之缺憾,並作為政府未來老人資源與社區關懷一體分配之參考。

The research on local aging and resource integration is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the accessto, and the use of community resources, and the community-based care for the elderly as well as other related issues. This thesis takes the Hsinchu County Zhubei Chu-I aera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association on her service in caring for the elderly, and makes the use of the resources available from the Association. The thesis tries, from three facets of view points, i.e, the industr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academia, to analyze how to acquire the resources to take care of the elderly, how to allocate them, and how to use these resourc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 domestic community geriatric care resource allocation meets with the overall integration, and of application fficiency.

In this study, firsty to understand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model from the literature in the elderly care and then focus on the ways to acquire the elderly care resources, policies and methods and the use of resources, as the basis for this study, as well as related research proposals. Secondly, tak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case study. Get themes for research from government records,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associations, and other documents, with in-depth interviews to obtain data, research and analysis, and finally discuss the coding and content analysis, and gradually establish the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this study.

Conclusions hoping for the allocation of domestic resources of community care for the elderly, access to, and use of the subject, about getting old with the assessment community care resources can be effectively utilized to observe whether the research topics and meet no literature to explore this issue of defects, and as a future government resources and community-based care for the elderly one of the reference distribution.

審 定 書 ----------------------------------------------------------- I
中文摘要 ------------------------------------------------------------- II
英文摘要 ------------------------------------------------------------ III
謝 誌 -------------------------------------------------------------- IV
目 錄-------------------------------------------------------------- V
表 目 錄---------------------------------------------------------------- VII
圖 目 錄------------------------------------------------------------- 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對象------------------------------------------- 8
第四節 研究流程---------------------------------------------------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在地老化的相關發展---------------------------------------- 12
第二節 社區照顧的意涵與要素---------------------------------------- 14
第三節 社會支援系統的相關理論------------------------------------------- 18
第四節 社區資源整合的核心概念-------------------------------------------- 20
第五節 竹北市竹義里社區發展在地老化的狀況------------------------- 21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5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提案--------------------------------------------- 27
第三節 深度訪談大綱----------------------------------------------- 29
第四節 資料分析步驟與方法----------------------------------------- 31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33
第一節 社區關懷據點投入的資源與服務輸送的情形-------------------- 33
第二節 社區關懷據點投入的資源與服務輸送討論 --------------------------------66
第三節 老人接受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服務情形討論------------------------ 70
第四節 老人接受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服務情形---------------------------- 83
第五節 綜合性討論分析---------------------------------------------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9
參考文獻 ----------------------------------------------------------- 103
一 中文部分--------------------------------------------------- 103
二 英文部分---------------------------------------------------- 104
附錄一 ---------------------------------------------------------- 109
附錄二 ------------------------------------------------------- 110
附錄三 -------------------------------------------------------------- 112

(1) 中文文獻
(甲)期刊

黃源協(2000)。社區照顧團隊的建構與管理。社區發展季刊,92,141-159。
徐震(2004)。臺灣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的異同-論社區工作中微視與鉅視面的兩 條路線。社區發展季刊,107,22-32。
舒昌榮(2008)。由積極老化觀點論我國因應高齡社會的主要策略~從「人口政策 白皮書」談起。社區發展季刊,122,215-235。
曾孆瑾(2004)。由家庭結構與功能變遷之影響論老年社區照顧之問題,社區發展 季刊,106,頁 150-159。
劉弘煌(1999)都市型社區的社會福利社區化~以臺北市文山區的經驗為例。社會發 展季刊,87,60-65。
高淑貴、周欣宜(2008)。推動在地老化策略之研究-以「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計畫」為例。農業推廣文彙,53。
張秀玉(2006)。正向角度的思維:發展遲緩兒童家庭優勢評量之概念. 與面向的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14,173-190。
生活科技教育月刊(2004)。 三十七卷 第四期 18

(乙)書籍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8)。中 華民國臺灣 97 年至 145 年人口推計報 告。台北: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徐學陶(2009)。社會福利台灣的經驗。台北:松慧。
莊秀美(2008)。長期照護機構服務變遷發展之研究:單位照顧、團體家屋的實踐理念及前瞻趨勢之分析。台北:松慧。
莊秀美、趙碧華、賴兩陽(2008)。台灣地區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現況分析,以家庭、社區為基礎的福利社會建構與社區福利專業人才培育 台灣、日本 的比較研究國際研討會。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系主辦。
陳正芬、呂寶靜、王彥雯(2008)。家庭照顧態度之代間差異分析,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成果發表暨學術研討會─高齡化社會的來臨:為 2025 年台灣社會規劃之整合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高齡社會研究團隊。
陳燕禎(2007)。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臺北:雙葉。
黃松林(2005)。如何建立社區關懷據點-理念與實務。南投:內政部社會福利工作 人員研習中心。
黃松林(2010)。多元功能社區照顧據點之探討,遽變時代中多元與活力的社區工 作研討會。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主辦。
黃源協(2006)。社會工作管理。台北:揚智。 黃源協、蕭文高(2006)。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台北:雙葉。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第三章。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淑瓊、莊坤洋(2001) 。在地老化:台灣二十一世紀長期照護的政策
翁毓秀(2000)。高齡化社會社會工作辭典。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
內政部(2008) 。社區關懷據點實務操作手冊。台北:內政部。
丸尾真美(1984)。日本型福祉社會。日本:放送出版協會。
林萬億(2003)。以社區為對象的社會工作實施。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臺北:五南出版社。
陳燕禎(2007)。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 —本土的觀點。臺北市:雙葉出版社。
李美枝(1998)。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本土心理學研究,9,3-52。
詹火生、林青璇(2002)。國政研究報告:老人長期照護政策:國家干預觀點之分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賴兩陽(2007)。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實施成效分析,少子高齡社會的福祉政策之 實踐與發展-台灣、日本的比較與研究-國際研討會。東吳大學社會工作 學系主辦。
賴兩陽(2009)。社區工作與社會福利社區化。台北:洪葉。

(丙)碩博士論文

李庭志(2008)。宗教團體投入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資源運作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
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
邱憶惠(1999) 。個案研究法:質化取向, 教育研究,7,P113-127.
吳竹芸(2009)。以優勢觀點探析新竹縣關西地區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作為。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小燕(2008)。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形成過程分析:以桃園縣蘆竹鄉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姿伶(2005)。「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碩士論文。
陳姵璇(2008)。高齡者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參與態度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 高雄縣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丁) 網路

內政部(2009)。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便民入口網站。網址: http://sowf.moi.gov.tw/care/chart.asp。
內政部戶政司(2009)。歷年年底人口數三階段年齡結構、依賴比、老化指數以及扶養比。網址: http://www.ris.gov.tw/ch4/static/yhs209700.xls。
內政部社會司網頁。http://www.moi.gov.tw/dsa/
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內政部社會司老人福利服務網頁。http://sowf.moi.gov.tw/04/new04.asp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網頁。http://sowf.moi.gov.tw/care/index.asp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