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David W. Stewart、Michael A. Kamins. (2000). 次級資料研究法(董旭英、黃儀娟,譯). 臺北: 弘智.
Jon Pierre & B. Guy Peters. (2002). 治理、政治與國家(謝宗學等,譯). 臺北: 智勝文化.
PfaltzgraffL.&Dougherty, J. E.R. (1995). 國際關係理論導讀(胡祖慶,譯). 台北: 五南.
何招凡. (2013). 全球執法合作機制與實踐. 台北: 元照出版社.
孟維德. (2012). 跨國犯罪. 台北: 五南出版社.
張亞中、左正東. (2011). 國際關係總論. 新北市: 揚智文化.
張亞中. (1998). 歐洲統合:政府間主義與超國家主義的互動. 臺北: 揚智文化.
林志鴻、呂建德. (2001). 全球化與社會福利. 臺北: 巨流.
林碧炤. (1990). 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 臺北: 五南圖書出版.
畢恆達. (1996). 詮釋學與質性研究. 台北: 東大.
袁方編. (2002). 社會研究方法. 臺北市: 五南.
趙秉志、錢毅、郝興旺等. (1996). 跨國跨地區犯罪的懲治與防範. 北京: 中國方正出版社.
二、學位論文
林彥君. (2007). 政府間主義與超國家主義對歐盟高等教育整合政策之影響. 新竹: 國立交通大學.
柳冠宇. (2013). 兩岸警察共同打擊跨境犯罪問題之研究. 桃園: 中央警察大學.
洪勝堃. (2006). 大陸地區人民在台犯罪之特徵與防制對策之研究. 臺北: 臺北大學.
張惠玲. (2012). 歐盟「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之整合談判過程與台海兩岸協商經驗之比較. 高雄: 國立中山大學.
許瑞山. (2009). 兩岸警方共同打擊跨境犯罪偵查之研究. 臺北: 國立政治大學.
陳慶昌. (2003). 國內政治與歐洲整合研究. 臺北: 國立政治大學.
陳曉宜. (2005). 報社記者抵抗資源之研究. 臺北: 國立政治大學.
傅芝琦. (2013). 兩岸四地執法合作模式發展之研究. 桃園: 中央警察大學.
溫金沐. (2013). 我國駐外警察聯絡官跨境執法合作影響因素之研究. 桃園: 中央警察大學.
劉承嶽. (2002). 國際刑事司法互助理論探討涉及兩岸刑事司法案件之實踐.基隆: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蔡嵐蕎. (2011). 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對旅遊產業國際化影響之研究. 臺北: 銘傳大學.
鄭傑竑. (2011). 建構兩岸警察共同打擊犯罪機制之研究. 桃園: 中央警察大學.
魏書馨. (2011). 愛爾蘭歐盟政策之研究. 臺北: 國立台北大學.
三、期刊論文
朱金池、蔡庭榕、許福生. (2010). 兩岸共同打擊跨境犯罪之回顧與展望. 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四十七期, 頁 1-22.吳鵬翼、薛榮祥. (2012). ECFA與兩岸關係的制度化建構:新自由制度主義的觀點. 龍華科技大學學報第三十二期, 頁 143-159.林金定、 嚴嘉楓、 陳美花. (2005). 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 身心障礙研究季刊, 頁 122-136.林若雩. (2001). 東協整合發展與兩岸關係. 新世紀智庫論壇第十三期, 頁 52-60.信強. (2008). 權力政治、制度建構與未來兩岸關係:一種制度主義的分析邏輯. 全球政治評論第二十一期, 頁 45-60.唐賢興. (2000). 全球治理與第三世界的變革. 國際關係核心期刊.
梁文韜. (2012). 何謂政治學. 科學發展480期, 頁 6-10.
章光明、張淵菘. (2010). 從全球治理觀點論兩岸共同打擊電信詐欺犯罪. 展望與探索, 頁 74-93.許耀明. (2012). 未內國法化之國際條約與協定在我國法院之地位. 司法新聲第一零四期, 頁 20-27.
曾怡仁、吳政嶸. (2009). 密特蘭尼的功能主義國際關係理論. 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五卷第四期, 頁 143-167.
曾怡仁、張惠玲. (2000). 區域整合理論的發展. 問題與研究, 頁 53-71.黃秀端、林政楠. (2014). 移民權利、移民管制與整合. 臺灣民主季刊, 頁 83-133.
黃錫璋. (2009). 「整合理論之新功能主義」模式建構兩岸共同打擊犯罪之可能性. 海巡雙月刊.
顧志文. (2010). 兩岸關係的分歧與匯合:新功能主義的分析觀點. 國防雜誌第二十五卷第四期.四、研討會論文
王孟平、張世強. (2006). 自由主義民主政體中的移民規制與整合困境:從晚近歐美的辯論談起. 移民政策新視野學術研討會. 桃園: 中央警察大學國境學系.
余達松、梁德光、羅越榮、曹偉祺. (2013). 雲端年代的開始:論雲端運算為執法部門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第七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 (頁 122-132). 澳門.
林信雄、洪培倫. (2014). 臺灣警方防制第三、四級毒品之挑戰與策進. 第九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 (頁 12-13). 昆明.
林德華. (2010). 防制電信網路跨境詐欺犯罪新策略. 第五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 (頁 4-5). 蘇州.
金長平、張承先. (2012). 兩岸四地跨境有組織犯罪刑法規範即適用之比較研究. 第七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交流論文, (頁 232-243). 澳門.
章光明、王智盛. (2014). 《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之執行評估與策進. 第九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論文集, (頁 665-687). 昆明.
廖訓誠. (2010). 兩岸警察共同打擊跨境犯罪之探討. 涉外執法政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頁 147-164). 桃園: 中央警察大學外事警察學系暨研究所.
廖維元. (2012). 兩岸共同打擊人口販運犯罪分析與策進─以跨境人蛇販運集團為例. 第七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 (頁 244-259). 澳門.
劉介宇. (2012). 台灣地區健康相關次級資料庫. 臺北: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劉禮信、廖劍峯. (2012). 臺灣地區犯罪組織跨境洗錢的現況與預防─以賭博所得為例. 第七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 (頁 330-340). 澳門.
鄭樟雄、黃錫璋. (2009). 從衝突管理理論觀點分析兩岸協商歷程:以兩岸共同打擊犯罪為例. 第四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察學術研討會, (頁 333-348). 臺北.
蘇中山、薛寶樹. (2014). 兩岸緝毒合作機制之發展與前瞻. 第九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 (頁 69-80). 昆明.
五、其他
何春蕤. (2015). 關連性──文獻探討的創造性思考. 擷取自 論文寫作網站
曹爾忠. (2015). 金門協議的歷史定位及對金馬發展的影響. 擷取自 馬祖雲台暸望網.
貳、英文部分
Ernst B. Haas. (1964). Beyond the Nation-State: Func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Ernst B. Haas. (1961).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The European and the Universal Proces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 366-392.
Ernst B. Haas&Philippe C. Schmitter. (1964). Economics and Differential Patterns of political Integr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 705-707.
Harrison, R. J. (1974). Europe in Question:Theory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 pp. 44-45.
Joseph S. Nye . (1971). Peace in Part: Integration and Conflict in Regional Organiza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Lasswell, H. D. (1979). Political Writings: Psychopathology and Politics; Politics Who Gets What, When, How : Democratic Character. California: Greenwood Pub Group.
Leon N. Linberg&Stuart A. Scheingold. (1970). Europe's World─Be Polity: Patterns of Change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N. J.: Prentice-Hall.
P. Wilding & V. George. (2002). Globalization and Human Welfare. New York: palgrave.
Padcal P. ,Le Symptome Le Pen. (1997). Radiographie des Electeurs du Front National. Paris: Fayard.
Pascal F. ,Jean M. (1988). l'inspirateur. Paris: Jacques Grancher.
Pentland, C. (1975). Functionalism and Theories of Internaitonal political Integration. Functionalism:Theory and Practi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 12). N. Y.: Crane, Russak&Company, Inc.
Pierson, P. (1996). The Path to European Integration: A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t Analysi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 p. 126.
參、其他
中央社網站:http://www.cna.com.tw/
中時電子報網站:http://www.chinatimes.com/
內政部出入國及移民署網站:http://www.immigration.gov.tw/welcome.htm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網站:http://www.cib.gov.tw/Default.html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自由時報網站:http://www.ltn.com.tw/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http://www.mac.gov.tw/
法務部網站:http://www.moj.gov.tw/mp001.html
淡江大學歐盟研究中心:http://www2.tku.edu.tw/~eurc/ch_index2.htm
維基百科網站: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9%A6%96%E9%A1%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