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濟部工業局,“環保技術輔導計畫“,(2004)。
2.經濟部工業局,“經濟部工業局工業區環安人員培訓班“,(2002)。
3.李中光,劉新校,侯佳蕙,“淺談電鍍廢水處理“,桃園縣大學校院產業環保技術服務團,萬能科技大學環境工程系,環保簡訊20期,(2013)。
4.經濟部工業局,“化學混凝處理單元設計與操作“,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手冊,(1994)。
5.陳見財,“金屬表面處理業污染防治改善技術及案例分享“,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2014)。
6.張章堂,“廢水化學處理之常見問題與對策,(2012)。
7.林正祥,“污水處理物化單元設計概要及常見缺失與解決對策“, (2005)。
8.李東峰,“中水系統處理原理、規劃要點實例介紹-提高水資源有效利用“,節約用水季刊第27期,(2002)。
9.經濟部工業局,“廢水污泥減容減量技術研析“, (2008)。
10.周珊珊,“Fenton家族高級氧化處理技術,工業技術研究院與安全衛生技術發展中心“,(2002)。
11.行政院環保署,“印染整理業、農藥業、印刷電路板業及晶圓製造與半導體製造業等四行業之廢水特定物質前處理及管理制度評估計畫,(2003)。
12.翁煥廷,“廢水處理系統操作問題排除“,台北科技大學水環境研究中心(2012)
13.李思儀,“化學混凝污泥回收應用於臭氧異相催化反應之觸媒備製與氧化研究”,碩士學位論文,逢甲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學系,台中市(2009)。
14.楊國卿,“印刷電路板業廢水處理系統化學混凝效能提升之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桃園市(2006)。15.黃耀輝,“以電芬頓技術處理無電電鍍鎳廢液之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研究所,台南市(2006)。
16.陳宇揚,“Fenton 程序改善染整廢水有機物特性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研究所,新北市(2002)。
17.林佳雯,“礫間接觸曝氣氧化處理設施成本效益評估分析(以臺北市基隆河成美場為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台中市(2011)。18.陳易新,“已馴化活性污泥處理難分解有機物能力衰退探討” ,碩士學位論文,大葉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彰化市(2005)。19.陳泰祥,“複合式電芬頓與電吸附法處理染整廢水之研究” ,碩士學位論文,大同大學化學工程系台北市(2013)。
20.顏幸苑,“Fenton程序氧化及混凝染整廢水之研究” ,碩士學位論文,高苑科技大學化工與生化工程系,高雄市(2013)。
21.張錦松、黃政賢,“環境工程概論”,高立圖書有限公司,(2006) 。
22.石濤,“環境微生物”,鼎茂出社,(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