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72.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7 17:4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嘉玲
研究生(外文):Chen, Chia-Ling
論文名稱:臺灣拳擊國手生命歷程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Life Course of TaiwanNational Boxing Players
指導教授:王于寧王于寧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ang, Yu-Ning
口試委員:呂崇銘張志銘
口試委員(外文):Lu, Chung-MingJhang,Jhih-Ming
口試日期:2016-01-2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大葉大學
系所名稱:運動健康管理學系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休閒及休閒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5
中文關鍵詞:生命拳擊質性研究
外文關鍵詞:LifeBoxingQualitative Researc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33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拳擊國手的生命歷程,以12位曾經入選我國拳擊國家代表隊之拳擊國手為研究對象,採深度訪談法進行資料蒐集,研究結果發現:
一、拳擊國手參與拳擊運動的緣由主要是活潑好動的個性、好奇心、所處環境以及拳擊台上雙方搏鬥後取得勝利的光榮時刻,讓人著迷與嚮往。持續參與拳擊運動的動力,則是來自家人支持與教練鼓勵。
二、拳擊國手的誕生,歷經啟蒙教練、階段教練及國家教練或外籍教練的指導,影響最深遠的則是啟蒙教練。
三、拳擊選手對於能夠當選國手,披著國家隊戰袍出賽是一件崇高的榮譽。入選國家隊後,當選手選擇積極挑戰時,方能穩定心智、設立目標,排除所有不安,專心投入拳擊運動。至於國際賽事失敗,歸因為自己本身努力不足,選手皆能更加督促自己的拳擊技能提升;反之,將失敗歸因為外在因素,往往會讓選手對於未來的比賽失去信心與動力。
四、臺灣拳擊運動的推廣普遍低迷,導致參與及支持拳擊運動的人口偏低。拳擊國手參與國際賽事的訓練時間不足,導致準備不夠就上場,以致獲取勝利的機率亦偏低,長期的培訓制度,才能提升選手參賽素質。
五、由於過去接受嚴峻的拳擊訓練與磨練,拳擊國手認為自己對於社會的挫折容忍力有所提升,面對人生諸多逆境時,往往選擇繼續堅持不放棄的正向迎接挑戰。

關鍵詞:生命、拳擊、質性研究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life of Taiwan national boxing. Twelve members with boxing national champion of China's boxing team were recruited for the study. Depth interviews was used to collect data. The results were shown as follows:

I. The reasons for national boxer to engage in boxing exercise included energetic and out-going personalities, curiosity, the environment and enjoying their moment of glory after winning the competition which are fascinating and desirable. The motivation for keeping boxing came from family support and coach encouragement.
II. Boxing National Champion is generated from the instruction of enlightenment coach, stage coach and the national coach or the foreign coach. The most profound impact is from the first one--enlightenment coach.
III. It is a great honor for the boxer to be elected for the national team, dressed in the national team shirt race. When the national team player chooses a positive challenge attitude, he will have the stable mind to set the goal and to devote himself to the sport. When he failed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if the player attributed campaign's failure to the inherent, he will continue to get higher sophisticated boxing techniqu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one attributed the failure to extrinsic will lose confidence and motivation for future competition.
IV. The low promotion of Taiwan boxing sport results in the low population and support of the boxing sport. The training time for the national boxer is not enough, and then the player is not well prepared for the game, so that the chances of victory also get low. The long-term training system would be able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contestant.
V. Due to the tough boxing training and temper, the boxing player thinks that it is improved on the social frustration tolerance. He will choose to insist on forward to meet the challenges when he faces the adversities in life.
Keyword: Life, Box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 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6

第貳章 臺灣拳擊運動發展
第一節 臺灣拳擊運動推展現況………………………………… 8
第二節 臺灣國內及國際拳擊賽事……………………………… 14
第三節 臺灣拳擊選手生命歷程相關文獻探討………………22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6
第二節 研究流程………………………………………………… 2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2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2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臺灣拳擊國手參與拳擊運動的源由與動力………34
第二節 拳擊教練對於臺灣拳擊國手之影響……………………41
第三節 臺灣拳擊國手參與國際賽事的歷程與感受………53
第四節 臺灣拳擊國手對於臺灣拳擊運動發展的見解……66
第五節 拳擊運動對於一位拳擊國手的人生啟示……………69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78
第二節 建議……………………………………………………… 84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88
二、英文文獻……………………………………………………………96

附錄
附錄一、臺灣拳擊國手生命歷程之訪談大綱………………… 98
附錄二、訪談同意書……………………………………………… 99
附錄三、訪談檢核表……………………………………………… 100
附錄四、受訪者訪談同意書…………………………………… 101
附錄五、受訪者訪談檢核表…………………………………… 114

表次

表1 臺灣拳擊發展……………………………………………… 9
表2 全國性賽事………………………………………………… 15
表3 地域性賽事………………………………………………… 17
表4 正式國際賽事……………………………………………… 19
表5 非正式國際賽事…………………………………………… 21
表6 臺灣拳擊選手發展歷程之文獻……………………………22
表7 受訪者基本資料…………………………………………… 28

圖次

圖1 研究流程…………………………………………………… 27
圖2 資料效度的建構模式……………………………………… 33



一、中文文獻
中華民國拳擊協會(2012)。成績公佈,取自:http://twboxing.myweb.hinet.net/web/a2.htm
中華民國拳擊協會(2012)。101年全國精英賽暨國手選拔賽競賽規程,臺北市:作者。
中華民國拳擊協會(2012)。2012年世界女子拳擊錦標賽國手選拔賽競賽規程,臺北市:作者。
中華民國拳擊協會(2013)。2014年亞洲青年男子拳擊錦標賽代表隊選手選拔賽競賽規則,臺北市:作者。
中華民國拳擊協會(2013)。中華民國101學年度全國中等學校拳擊錦標賽暨2013年具潛力優秀選手資格及2014年仁川亞運培訓選手選拔競賽規則,臺北市:作者。
中華民國拳擊協會(2013)。中華民國102年全國總統盃拳擊錦標賽大會手冊,臺北市:作者。
中華民國拳擊協會(2015)。2016年世界女子拳擊錦標賽代表隊對抗賽競賽規程,臺北市:作者。
中華民國拳擊協會(2015)。中華民國103學年度全國大專盃拳擊錦標賽競賽規程,臺北市:作者。
中華民國拳擊協會(2015)。中華民國104年全國總統盃拳擊錦標賽競賽規程,臺北市:作者。
中華民國拳擊協會(2016)。2016年里約奧運亞洲區資格賽代表隊國手選拔賽競賽規程,臺北市:作者。
中華民國奧林匹克委員會(2015)。104奧亞運運動員第五期轉職輔助簡章,臺北市:作者。
王雲東(2012)。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臺北:威仕曼。
吳三中、顏克典(2011)。女子拳擊運動專項體能素質之探討,屏東教大體育,14,363-372。
吳萬福(1970)。體育心理學,臺北市:臺灣商務。
肖天(2004)。力爭雅典佳績放眼北京練新人,中國體育教練員,2004(2):80-81。
林正常、蔡崇濱、劉立宇、林政東、吳忠芳(譯)(2004)。運動訓練法,臺北市:藝軒。(Tudor O. Bompa, 1999)。
林佳蟬(2011)。探討優秀拳擊選手運動生涯發展的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林明佳、林國瑞(2007)。女子拳擊金牌得主陳嘉玲之生命故事。北體學報,15,92-104。
林明佳、謝采慈(2012)。淺談台灣拳擊運動發展及推動困境之改善策略。大專體育,89,2-7。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 –136
林將(2007)。職業拳王的心路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林清河(2001)。教練心理學。臺北市:文史哲。
邱睿昶、韋磊(2014)。台灣運動教練成功領導要素之探討。運動健康休閒學報,5,200-206。
屏東縣體育會拳擊委員會(2012)。101年屏東縣體育會理事長盃拳擊錦標賽競賽規程。屏東縣:作者。
洪政代(2013)。我國拳擊運動選手生涯發展之研究─N個個案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縣: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范雅玲(2012)。我國優秀女子拳擊選手訓練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新北市:輔仁大學體育系碩士班。
桃園市政府(2015)。104年桃園市運動會─市長盃拳擊錦標賽暨104年全國運動會桃園市拳擊代表隊選拔賽競賽規程。桃園市:作者。
翁志成(1999)。學校體育。臺北:師大書苑。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15)。104年高雄市運動會暨全國運動會拳擊代表隊選拔賽競賽規程。高雄市:作者。
國際拳擊總會(2012)。2012年秦皇島世界女子拳擊錦標賽秩序冊。洛桑:國際拳擊總會
張文哲譯(2005)。教育心理學。臺北市:台灣培生教育。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培超(2012)。彰化縣拳擊發展史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市: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運動管理學系碩士班。
教育部(1984)。體育大辭典。臺北:商務。
教育部(2014)。中華民國104年全國運動會競賽規程。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4)。推動企業贊助體育運動專冊。臺北市:作者。
曹偉(2008)。奧運來了─Boxing。科學大眾(中學生),2008(5),44-44。
梁振吉(2007)。重武不輕文;敘說一位拳擊選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系碩士班。
許立宏、洪世才、陳明達(2009)。開臺拳王-洪欽懋。臺灣百年體育人物誌。4:48-65。
許明彰(2005)。運動社會學。臺中市:華格那。
陳盈志(2008)。「臺灣洛基」拳擊領域發展歷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技術研究所。
陳能陞、黃泰源(2013,11月)。臺灣近代運動教練領導行為之評析。2013年兩岸運動訓練科學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南市:長榮大學
陳偉東、李仁佐(2014)。運動教練的領導特質。彰化師大體育學報,13,109-126。
陳國偉(2015)。陳嘉玲奪金 我30年首例。蘋果日報2005年08月12日,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sports/20050812/1971748/
陳楷(2015)。世青女子拳擊賽 五月進擊新莊。中廣新聞網。2015年3月31日,取自:http://www.bcc.com.tw/newsView.2539792
傅志群(2010)。臺灣拳擊運動現況與發展。臺中學院體育,6,56─65。
黃渟鈺(2008)。男性海洛因成癮者生命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
新北市體育總會(2015)。新北市104年精英盃拳擊錦標賽競賽規程。新北市:作者。
新竹市政府(2015)。中華民國104年風城盃國際程式拳擊邀請賽競賽規程。新竹市:作者。
新竹市政府(2015)。新竹市104年市長盃拳擊錦標賽競賽規程。新竹市:作者。
新竹市體育會拳擊委員會、新竹市風拳教育會(2014)。新竹市103年主委盃拳擊錦標賽競賽規程。新竹市:作者。
新竹市體育會拳擊委員會、新竹市風拳教育會(2014)。新竹市103年風城盃全國拳擊邀請賽競賽規程。新竹市:作者。
楊勝裕(2013)。高一瘦男 世界拳擊賽奪銅。蘋果日報。2013年09月16日,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0916/35297878/
彰化縣政府(2015)。彰化縣104學年度「教育盃」拳擊錦標賽競賽規程。彰化縣:作者。
彰化縣政府(2015)。彰化縣104學年度「縣長盃」拳擊錦標賽競賽規程。彰化縣:作者。
臺中市政府(2015)。104年臺中市市長盃拳擊錦標賽競賽規程。臺中市:作者。
臺中市政府、臺中市體育總會(2015)。104年臺中市拳擊全國菁英邀請賽暨洪欽懋盃拳擊邀請賽秩序冊。臺中市:作者。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4)。臺北市103學年度教育盃中等學校拳擊錦標賽競賽規程。臺北市:作者。
臺北市政府體育總會拳擊協會、臺北市立百齡高級中學(2015)。104年臺北市青年盃拳擊錦標賽競賽規則暨規程。臺北市:作者。
臺灣原住民拳擊協會(2015)。第一屆全國原住民拳擊錦標賽競賽規程。新竹市:作者。
賓夢婕(2014)。一位女性拳擊選手的經驗與反思(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體育與健康學系暨碩士班。
劉一民(1997)。運動經驗的現象學考察─透過運動觀照生命本體。體育研究,3,83-100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盧心炎(2003)。舞蹈休閒活動參與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
蕭琮琦(2013)。臺灣家庭經濟安全探析─生命歷程與貧群動態觀點的詮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賴明輝(2010)。我國優秀男子拳擊選手訓練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戴月方主編(1990)。20世紀全記錄。臺北:錦繡。
薛雲道(2002)。全國運動會之歷史變遷(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
謝文全(2007)。教育行政學(三版)。臺北市:高等教育。
鍾伯光(2009)。如何成為一位成功的教練。運動教練科學,15,1-10。
顏伽如(2003)。認真休閒之參與歷程與相關因素之研究—以 臺北市立圖書館「林老師說故事」之志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新北市: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二、英文文獻
2014 Incheon Asian Games Organizing Committee (2014). Boxing Sport Technical Handbook. Incheon Korea.
AIBA(2014).AIBA Youth World Boxing Championships Sofia 2014 Entry List by NOC. Lausanne Switzerland.
AIBA.(2015). AIBA World Boxing Championships Doha 2015 Qualification. Lausanne Switzerland.
Australian Coaching Council (1990). Beginning coaching-Level 1 coach’s manual. AustralianSports Commission.
Chelladurai, P. (1978). A contingency model of leadership in athletic. Unpublished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Dishman, R. K., Sallis, J. F., &; Orenstein, D. R. (1985). The determina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Public Health Report, 100(2), 158-171.
FISU(2010). 2010 WUC Boxing – Results. Lausanne Switzerland.
FISU(2013). Regulations for the 27th Summer Universiade 2013 Kazan-Russia 6 to 17 July 2013. Lausanne Switzerland.
IOC(2014). Official Report of the 2nd Summer Youth Olympic Games — Nanjing 2014.LausanneSwitzerland.
Miller, S. (2004). Ancient Greek Athletics. New Haven, CT, &; London, England: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uman, W. L. (2006). Social research method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Boston:Allyn and Bacon.
Piaget, J. (1964).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Reading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Second Edition, Edited by Mary Gauvain and Michael Cole,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c1997.
Strauss, A., & Corbin, J. (1998).Basic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 2nded .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