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九年國民教育實施條例(1968):中華民國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三日公布。
王百享(2011)。特殊教育教師工作要求與工作壓力之研究-以自我效能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甘佳茹(2013)。中部地區特殊教育巡迴輔導教師工作現況及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編者。
何素華(2013)。新修訂特殊教育課程綱要實施之挑戰與因應措施。特殊教育季刊,126,1-8。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武典(2013)。臺灣特殊教育綜論(一):發展脈絡與特色。特殊教育季刊。129,11-18。吳俐錦(2006)。高雄市國民小學兼任組長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吳信良(2012)。台南市國中、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首府大學:臺南市。吳晨妤(2005)。台北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吳淑妙(2007)。高雄市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吳菁蕙(2013)。新特殊教育課程大綱試辦國小資源班教師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吳夢萍(2012)。金門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吳慧君(2011)。屏東縣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對學校組織文化的知覺與工作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呂綉婷(2012)。國小特殊教育教師情緒智力對學校組織氣氛及工作滿意度的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李方薰(2012)。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相關之研究—以桃園市公立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市。李世同(2007)。台北市國民小學兼任組長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李怡芬(2007)。國小教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桃竹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李冠瑾(2008)。高雄地區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首府大學:臺南市。李淑靜、王明泉、吳永怡(2009)花蓮縣國中小資源班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之研究。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 11,101-128 。李勝彰(2003)。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退休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李嘉玲(2013)。臺北市國小特教教師工作壓力與運動休閒參與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李碧瑤(2006)。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沈儀方(2004)。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價值觀與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私立惠明盲校(2015)。惠明學校學校沿革。取自http://www.hmsh.tc.edu.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6&Itemid=87。
周世傑(2006)。國民中小學教育階段身心障礙類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之研究-以基隆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周佳佑(2005)。工作壓力的認識與改善。飛訊,37,1-5。
周俊良、李新民、許籃憶(2005)。特殊教育學報,21,79 – 102。
林立真(2012)。中臺灣國民小學不分類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彰化縣。林君蓉(2009)。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社會支持與工作壓力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教育大學:臺東縣。林信言(2013)。新修訂特殊教育課程綱要推動經驗之分享-以一所國小為例。國小特殊教育,55,42-54。林素卿(2005)。高雄市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與工作壓力之長期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林鈺玫(2010)。國民中學不分類巡迴輔導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邱上真(2003)。從特殊教育課程設計理念的演變談如何幫助特殊需求學生在普通課程中進行有效的學習。載於 2003 特殊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19-28 頁,臺灣師大特教系。
侯依廷(2013)。雲嘉南地區國小特殊教育教師教學效能、工作壓力 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侯蓉蓉(2014)。臺中市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彰化縣。姚藺方(2015)。臺南市國中小特教教師實施新修訂特殊教育課程綱要現況與問題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查憶華(2010)。臺中縣市身心障礙特殊教育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洪瑞峰(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兼行政主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韋怡蓉(2013)。臺北市國小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孫淑柔、呂綉婷(2008)。從情緒勞務與工作壓力談特教教師之情緒管理。臺東特教,27,12-16。涂純瑜(2013)。屏東縣國小特教教師對新特殊教育課程綱要認知現況、感受及需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張文賢(2006)。國中電腦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嘉茹(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張鳳倩(2013)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縣。
張德聰(1992)。教師工作生涯壓力的調適。教師天地,57,40-48。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身心障礙教育報告書:充分就學、適性發展。臺北:編者。
教育部(2008b)。特殊教育發展報告書。臺北:編者。
教育部(2011)。特殊教育課程教材教法及評量方式實施辦法修正條文。中華民國 99 年 12 月 31 日臺參字第 0990218743C 號令修正公布。
教育部(2013)。特殊教育法。中華民國102年1月23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200012441號令修正公布。
教育部(2014)。特殊教育法。中華民國103年6月18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300093311號令修正公布。
教育部(2014)。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大綱。取自http://sencir.spc.ntnu.edu.tw/site.
教育部特殊兒童普查執行小組(1993):中華民國第二次特殊兒童普查報告。臺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莊淑灣、呂錘卿(2005)。中部地區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19 (2),127-150。
莊貴枝、邱鈺庭(2010)。淺談特教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之省思。教師之友, 51(2),104-111。莊蕙伊(2005)。台灣地區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許琇雲(2015)。高雄市不分類巡迴輔導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郭子毓(2012)。桃園縣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郭香玲(2007)。中部地區國民中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秀蓉、何雪綾、林淑圓、鄭逸如(2007)。身心壓力的因應。臺灣家庭醫學研究 ,5(2),53-60。陳居春(2010)。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退休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陳明宏(2014)。臺北市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盈穎(2013)。啟智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之相關研究-中介與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陳美慧(2013)。特殊教育教師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陳美麗(2011)。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情緒勞務及工作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陳怡臻(2013)。桃竹苗四縣市國民中學資源班工作特性與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陳思儀(2008)國小特殊教育教師離職傾向相關因素之 研究-以國立台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畢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教育大學:臺東縣。
陳俞伶(2015)。臺中市國小特教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陳健彰(2010)。嘉義縣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陳淑貞(2014)。我國北部地區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對實施新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大綱之認知與態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陳淑瑜(2014)。音樂治療應用於特教老師職業倦怠與工作壓力之探究。國小特殊教育,57,1-12。
陳雍昌(2010)。彰化縣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傅聖坤(2007)。桃園縣國小教師壓力因應方式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曾媖楟(2007)。國小融合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調查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教育大學:臺東縣。游富媄(2013)。臺中市國小特教教師對新修訂特殊教育課程綱要認知與態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黃志欽(2010)。特殊教育學校兼任行政工作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黃志雄(2005)。特殊教育教師的壓力調適與成長團體之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3,121 -148。黃姿綾、李子貝(2012)。淺談新特殊教育課綱與在國民中小學特教班可能實施之困境。網路社會學通訊,105,取自http://society.nhu.edu.tw/e-j/105/a13.htm
黃淑榕(2004)。幼稚園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黃瓊瑤(2015)。新修訂特殊教育課程綱要執行問題之研究-以台中市國民中學集中式特教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葉子明、楊健炘和白凢芸(2011)。彰化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之關係研究。工作與休閒學刊,2(2),125-138。葉瑛儒(2008)。心評教師工作壓力來源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葉興華(2006)。教育部中小學新課程實施配套措施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25,37-62。
廖子瑩(2013)。中部地區國民中學特教教師對實施新特殊教育課程綱要意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1999):臺北市資優教育白皮書。臺北:編者。
劉秀鈴(2011)。桃園縣國民中學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劉秀鳳(2009)。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劉姿絹(2013)。高中職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雅慧(2007)。國小特殊教育教師生涯轉換至普通班教師之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蔡敏芝(2007)。高雄縣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蔡朝現(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蔡惠芳(2007)。國小特殊教育班教師工作滿意度量表之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海洋大學:基隆市。鄭媛文、任麗華(2005)。桃園縣國小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4,205-233。鄭崴隆(2013)。特殊教育學校兼任行政教師工作滿意度、工作壓
力及工作/家庭衝突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
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鄭雅芬(2008)。高雄縣特教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教育大學:臺東縣。盧台華(2011)。從個別差異、課程調整與區分性教學的理念談新修訂特殊教育課程綱要的設計與實施。特殊教育季刊,119,1-6。盧台華(2013)。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及課程大綱(102.1修訂草案)。臺北市:教育部。
盧柏全(2005)。國小教師兼任學校有無給職行政職務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蕭惠文(2009)。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蕭詩凡(2013)。中部地區國小教育階段特殊教育教師對新特殊教育課程綱要之認知與意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諶淑婷(100年12月30日)。營造優質教育環境 保障特教生學習權益。特殊教育-國語日報社網站。取自: https://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
戴漢彬(2015)。臺灣五都地區國小特殊教育巡迴輔導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謝孟珂(2013)。國民小學特殊教育教師的社會支持與其工作滿意度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鍾佳雯(2012)。國小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鍾鏡輝(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簡美蘭(2011)。啟智類特殊教育學校與高職特教班教師教學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簡莉蓉(2014)。臺中市國民小學特教教師面對新特殊教育課綱實施的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羅文興(2006)。國小教師職業倦怠、因應策略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蘇昱蓁、王欣宜、過修齊(2013)。臺中市國民中小學試辦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大綱遭遇困難之研究。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7,1-21。
蘇郁雅(2010)。國中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職業倦怠及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蘇瑋婷(2014)。彰化縣國民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二、英文部分
Alderfer, C. P., & Guzzo, R. A. (1979). Life experiences and adults' enduring strength of desires in organization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47-361.
Antoniou, A.S., Polychroni, F. & Kotroni, C (2009). Working with student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 Greece: Teachers’ stressors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24,(1), 100-111.
Auerbach, S.M., & Gramling,S.E. (1998). Stress management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Englewood Cliffs , NJ:Prentice Hall.
Basaran, İ. E. (200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Production Power of Human. Ankara: Ekinoks Publishing.
Chang, M-L. (2009). An appraisal perspective of teacher burnout: Examining the emotional work of teacher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1, 193-218.
Chris ,K. , & Pei-Yu, C.(2004). Teacher stress in Taiwanese primary school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Enquiry, 5 (2).86-104.
Dedebali, K. (2010). In-service training of police officer job satisfaction and performance effects of staff. Unpublished master thesis. Kirikkale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Institute, Kirikkale.
Dincer, O. ,&Osman, T. (2015). The effect of school dministrators’ decision-making styles on teacher job satisfaction.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197 ,1936-1946.
Dinham, S., & Scott, C. (1998). A three domain model of teacher and school executive career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6, 362-378.
Ebersohn, L., & Eloff, I. (2002). The black, white and gray of rainbow children with HIV/AIDS. Perspectives in Education,20(2) ,77-86.
Einar M,S. & Sidsel ,S. (2015). Job Satisfaction, 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the Teaching Profession—What Do Teachers Say?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ies, 8(3),181-192.
Endler, N. S., & Parker ,J. D. A. (1990).Multidimensional assessment of coping:A critical evalu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5),844-854.
Eren E., (1989). Yönetim psikolojisi. Yön Ajans, Genişletilmiş 3. Baskı, İstanbul. Geçtan, E.;1. Psikanaliz ve sonrası. İstanbul: Remzi Kitabevi.
Fadia, N. A.A.(2015). Teacher stress and coping: The role of personal and job characteristics.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85, 374 - 380.
Guarino, C. M., Santibañez, L., & Daley, G. A. (2006). Teacher 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A review of the recent empirical literatur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6, 173-208.
Hong, J. Y. (2010). Pre-service and beginning teachers’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its relation to dropping out of the professio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6, 1530-1543.
Ingersoll, R. M. (2001). Teacher turnover and teacher shortages: 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8, 499-534.
Johnson, S. M., & Birkeland, S. E. (2003). Pursuing a “sense of success”:New teachers explain their career decision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40, 581-617.
Kaplan, M. (2007). Motivation theories under the application of special program and equipments to measure performance of employer and a case study. Unpublished master thesis. Atilim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Institute, Ankara.
Kayikci, K. (2005). Professional contentment and discontentment of the education supervisor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11(4), 507-527.
Koca, B. (2010). Motivation. Journal of Inonu University Health Services Vocational School, 1(1), 23-35.
Kyriacou, C. (2001). Teacher stress: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Education Review, 53(1),27-35.
Kyriacou, C., & Sutcliffe, J. (1978). Teacher stress: Prevalence, sources, andsymptom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48, 159-167.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NY: Springer.
Locke, E.A. (1976).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Job Satisfaction. Marvin Dunnette (Editor).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s.1297-1350. Chicago: Rand McNally.
Marcela,V. & Dana,M. (2012)。Stress, Proactive Coping and Self- Efficacy of Teachers.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55 ,294 - 300.
Markham (1999). Stressor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ESL teachers. The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26(4), 268-280.
Markham, P., Green, S. B., & Ross, M. E. (1996). Identification of Stressor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ESL/Bilingual, Special Education, and Regular Education Teachers.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80, 141-150.
Michaelowa,K. (2007). Teacher job satisfaction,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the cost of Primary education – evidence from francophone sub - sub -saharan africa. University of Zurich and Hamburg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HWWI).
Mohd, Z.G., Aznan, C.A., & Suzana, I. (2014)。Stress among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Malaysia.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14 , 4 - 13.
Neves de Jesus, S., & Lens, W. (2005). An integrated model for the study of teacher motivation. Applied Psychology, 54, 119-134. http://dx.doi.org/10.1111/j.1464-597.2005.00199.x
Onaran, O. (1981)。Motivation Theories at the Work. Ankara: Sevinc Publishing.
Pervin (1983). Characterristice of staff burnout in metal health setting. Hospital&Community psyuchiatry , 28 , 233-237.
Robbins, S. P.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9th.Ed. N.J.: Prentice Hall.
Scott, C., Stone, B., & Dinham, S. (2001). I love teaching but…International patterns of teaching discontent.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Archives, 9(28), 1-18.
Selye, H. (1956). The stress of the life. New York: McGraw Hill.
Skaalvik, E. M. & Skaalvik, S. (2010). Teacher self-efficacy and teacher burnout: A study of relations. I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6(4) , 1059-1069.
Stoeber, J., & Rennert, D. (2008). Perfectionism in school teachers: Relations with stress appraisals, coping styles, and burnout. Anxiety, Stress, & Cop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1, 37-53.
Watt, H. M. G., & Richardson, P. W. (2008). Motivations, perceptions, and aspirations concerning teaching as a career for different types of beginning teachers.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8, 408-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