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華民國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文獻資料。
2. 張有恆(2005),「現代運輸學」,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 台中市政府,「台中市市區汽車客運營運與服務評鑑計畫」,98
年度、99 年度、100 年度,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
4. 李福諒(2009),「遊覽車「靠行營業」安全管理之研究」,逢甲大
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5. 王鈞暐(2012),「不同類型公路客運偏遠路線補貼營運績效之評
估」,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
6. 鐘豐益(2011),「臺鐵客運服務系統關鍵績效指標之研究」,逢甲
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7. 羅乙棋(2010),「公車動態資訊系統關鍵績效指標評估之研究」,
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8. 顏文寬(2011),「國道客運營機制最佳化 -以台中朝馬轉運站為
例」,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9. 廖勝裕(2004),「應用SBM-DEA三階段模式於都市客運營運路線績
效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10. 楊家郡(2009),「都會區人行步道與自行車道共構之可行性研究」,
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11. 楊婷婷(2011),「酒後駕車防制策略之研究─應用層級分析法」,
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12. 陳雅惠(2000),「捷運接駁公車營運績效評估-以淡水線為例」,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宋怡君(2005),「先進大眾運輸系統之效益評估研究」,國立交通
大學交通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吳安妮(2000),「績效評估之新方向」,主計月報,530期:43-52。15. 謝國松(1997),「淺談企業經營績效評核與控制」,會計研究月刊,
133期:17-23。
16. 鄧振源、曾國雄(民七八),「層級分析法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
中國統計學報,第廿七卷,六期,頁5-22。
17. 鄧振源、曾國雄(民七八),「層級分析法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下」,
中國統計學報,第廿七卷,七期,頁1-20。
18. 褚志鵬(2003),「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ory 層級分析法
AHP」。
19. 李書行(1995),「務實創新的策略性績效評估」,會計研究月
刊,113 期:15-23。
20. 許士軍(1999),「走向創新時代的組織績效評估」,天下文化
哈佛商業評論-績效評估導讀:3-9。
21. 顧乃桓(2007),「研發管理關鍵績效指標之研究-以機械業為例」,
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2. 褚秀敏(1998),「關鍵成功因素與績效評估制度關連性之研究-
以郵局為例」,臺灣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23. 李儀龍(2005),「以BSC結合AHP建立穩健營運策略-以LCD個案公
司為例」,逢甲大學工業工程與系統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