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獻
1. 王孟茜(2014)。埔里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早餐飲食現況調查。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台中。
2. 王明妤、林玠恒、方治文、凃安蓉、張甄育、林倩如(2011)。農民持續採用有機耕種行
為意圖之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台灣農學會報,12,68-88。
3. 米山公啟(2015)。讓大腦變年輕的53 種妙招。台北:商周出版。
4.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4)。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年報。台北:行政院主計總處。
5. 行政院衛福部(2013)。每日飲食指南。台北:行政院衛福部。
6. 何智靖、賴香如、姚友雅(2009)。某技術學院學生飲食行為與其學校飲食政策和環境認
知關係之研究。學校衛生,55,67-86。
7. 吳正雄、李坤城(2012)。親子外食消費行為與餐廳選擇因素之研究:以南部地區為例。
嘉南學報,38,302-312。
8. 吳佩玲(1987)。學童期飲食注意事項。台灣衛生,16。
9. 吳源美(2010)。桃園縣某國中學生飲食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
與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10. 吳明隆(2009)。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五南出版社。
11. 吳幸娟、洪淑怡、葉乃華、張新儀、潘文涵(2012)。國高中學生飲食攝取狀況。台灣營
養健康調查2010-2011 資料分析與成果發表會。
12. 李明禹、李蘭、潘文涵、林薇(2001)。臺灣地區青少年的飲食型態。健康促進通訊,15,
1-7。
13. 李虹霓(2014)。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中高齡者與高齡者戒菸行為意向之研究。南開科技
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南投。
14. 李桂芳(2009)。台灣家庭外食消費支出影響因素之世代分析。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
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15. 李雅庭(2010)。母親飲食行為對國小學童早餐攝取之影響—以桃園縣中山國小高年級學
童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16. 林佑真(2015)。我們的孩子健康幸福嗎?從世界衛生組織兒童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談起。
88
國民教育,55(1),43-52。
17. 林志豪(2012)。高雄市居民外食消費行為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台中。
18. 林育慈(2000)。外食型態轉變與速食消費的形成。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51-58。
19. 林芳美(2003)。國小四年級學童的飲食行為與其父母飲食行為配對類型之關係。台灣大
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20. 林昱伶(2009)。台南縣某國中學生早餐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台灣大學健康促進與衛
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21. 林珮萱(2013)。國人外食與蔬果攝取量現況報告。遠見雜誌。
22. 林素娟(1993)。家計單位時間價值與外食消費支出之研究。中興大學休閒事業與管理研
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23. 林葳、杭極敏、楊小淇、潘文涵(2003)。台灣國小學童飲食營養知識、態度與行為調查
結果。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台北。
24. 邱曉瑜(2011)。家庭生命週期與外食消費支出關係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25. 洪上祐(2013)。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影響消費者購買食品類伴手禮之因素─以台南安平
老街為例。康寧大學餐飲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26. 袁智芬(2004)。某醫校護理科學生每日吃早餐意圖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台北。
27.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2013)。高雄市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與需求調查─兒童調查報告。高
雄市政府社會局。
28. 張師豪(2011)。完全中學學生健康生活型態相關因素之探討—以臺北市某私立完全中學
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29. 張載陽(2006)。屏東縣國中學生升學意向形成及態度發展研究。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
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
30. 梁素娟(2009)。ㄧ輩子最重要的飲食習慣:享受生活,從早餐開始。台北:晶冠出版。
31. 陳宗玄(2010)。台灣家庭外食消費支出影響因素之研究─世代分析之應用。朝陽學報,15,45-68。
32. 陳素芬、林美聲、何忠鋒、胡雲雯、黃松元(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健康生活型態之研
89
究─以新北市某國小為例。學校衛生,60,101-122。
33. 陳瑞燕(2009)。提升兒童大腦功能四部曲。香港:中華書局。
34. 陳慧媛(2010)。桃園縣某國民中學學生飲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健
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35. 曾美娟、高毓秀、李裕菽(2007)。桃園縣國中生外表取向、身體滿意度與飲食行為。衛
生教育學報,27,1-26。
36. 黃仁華(2013)。應用TPB 理論探討青少年選擇流行音樂的消費意向。南華大學企業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37. 黃麗津(2014)。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青少年參與藝文活動之行為意向─以雲林縣某高中
為例。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38. 楊世瑩(2009)。SPSS 統計分析。台北:碁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39. 熊鴻鈞(2009)。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眾消費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
系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
40. 鄭金寶(2000)。早餐100 分。台北:聯經出版社。
41. 鄭慧娟(2012)。運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準備早餐之行為意圖─以基隆市國小高年級學生
家長為例。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基隆。
42. 盧昭燕(2008)。賣早餐─卡位千億大市場。天下雜誌。
43. 蕭靜雅、傅安弘、蕭雅美(2010)。休閒農場業者與其消費者對飲食觀之認知、態度與行
為差異之研究。農業推廣文彙,55,97-115。
44. 顏廷諭(2011)。消費者外食價值與選擇夜市之關係─以臺中市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90
英文文獻
1.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50,179-211.
2. Ajzen, I., & Madden, T.J. (1986). Prediction of goal-directed behavior: Attitude,intentions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2,373-453.
3. Ajzen, I. (1985).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In Kuhl, J., &
Beckmann, J. Heidelberg: Springer-Verlag.
4. Armitage, C. J. & Christian, J. (2004). From attitudes to behavior: Basic and applied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New Brunswick, Canada: Transaction Publishers.
5. Betts(2014).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6.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Mas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7. Godin, G., & Kok, G. (1996).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 review of its application to
health-related behaviors.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11,87-97.
8. Johnson, S. L. (2002). Children’food acceptance patten:The interface of ontogeny and
nutrition needs. Nutrition Reviews.
9. Kerner, M. S., & Kurrant, A. B. (2003). Psychosocial correlates to high school
girls’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a test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sian Nursing
Research,3,75-83.
10. Lin, B. H., Elizabeth, F. & Joanne, G. (1999). Away-From-Home Food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Quality of American Diet.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USDA, 749, 1-22.
11. Maslow, A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50(4),370–396.
12. UNICEF(2013). Child well-being in rich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overview. Innocenti Report
Card 11. Florence: UNICEF Office of Research.52.
91
網路資料
1. 李永勝(2011 年10 月4 日)。早起吃早餐 心情好又苗條。
2015 年10 月4 日擷取自大紀元新聞網: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10/4/n3391288.htm
2. 王長偉、慈蕊、郭靖康(2013 年7 月24 日)。國外學生早餐攝取現況。
2015 年10 月18 日擷取自大紀元新聞網:
http://www.epochtimes.com/b5/
3. 行政院主計處(2010 年7 月)。2009 年社會指標統計年報。
2015 年10 月16 日擷取自行政院主計總處電子書平台:
http://ebook.dgbas.gov.tw/ct.asp?xItem=33675&ctNode=5971&mp=103
4. 楊伶雯(2011 年4 月19 日)。統一超推優惠早餐組合搶千億元早餐市場。
2015 年10 月16 日擷取自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n/2011/04/19/521496
5. 兒童福利聯盟(2014 年8 月27 日)。2014 年在家吃飯最幸福調查報告。
2015 年9 月22 日擷取自兒童福利聯盟研究調查報告:
https://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72/729
6. 董氏基金會(2012 年10 月22 日)。全國小學生早餐調查大公開。
2015 年9 月22 日擷取自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特區:
http://nutri.jtf.org.tw/index.php?idd=1&aid=44&bid=333&cid=2149
7. 行政院衛福部(2013 年1 月24 日)。2011 台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
2015 年9 月26 日擷取自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https://consumer.fd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597
8. 教育部統計處(2015 年7 月31 日)。104 學年各級學校名錄及異動一覽表。
2016 年2 月28 日擷取自教育部統計處:
http://depart.moe.edu.tw/ED4500/News_Content.aspx?n=63F5AB3D02A8BBAC&sms=1FF
9979D10DBF9F3&s=F90792DD2350F3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