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7 10:4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廷輔
研究生(外文):Ting-Fu Chen
論文名稱:為善不欲人知、不如好事道相報- 社區型慈善團體之立案與發展
論文名稱(外文):To Cast our Bread on Waters, Telling People Good News is Much Better-Exploring Local Charity Group's Registering and Development
指導教授:楊泰和楊泰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ai-Ho Yang
口試委員:李政隆陳世穎
口試委員(外文):Cheng-Lung LiShih-Ying Chen
口試日期:2016-06-0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崑山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5
中文關鍵詞:慈善團體政府立案公益活動非營利組織質性研究 
外文關鍵詞:charity groupregistering at local governmentcharitable activitiesnon-profit organizationsqualitative researc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43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文以「好緣善意會」這個慈善團體為研究個案,該組織自篳路藍縷草創階段開始,至今已成功地在地區累積了不少的慈善成果;惟渠等之善行義舉卻因該團體尚未登記立案、僅能以口耳相傳的方式來組織及運作,其所能提供的慈善服務效益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這樣的狀況使本文研究者不禁好奇,此類慈善團體,是否可以因為向政府申請立案,來結合各方資源,以擘劃出合宜的發展方向,進而提高其貢獻社會的能量與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準此,為深入探究其發展脈絡,本文研究者透過焦點群體訪談,邀請已立案慈善團體理事長現身說法,藉由訪談提綱的提問、交流對話,讓理事長們透露出對於自身團體運作的法門以及罩門,就像是為「好緣善意會」舉辦一場立案說明會,使各方人馬互相省思腦力激盪,也為本文研究者提供了各種多元想法與考量的蛛絲馬跡,進而整理其可能的發展脈絡。
本研究以詮釋現象學的視框,針對立案與不立案歸納出以下七個主要的脈絡意涵:(一)人多好辦事、水大好行船;(二)相互幫襯引資源、推動公益不是夢(三)為善應讓人知、得道方能多助;(四)志願服務得榮譽、慈善教育向前行;(五) 減少外來干擾、達成單純成就;(六)樹大易招風、人多難管理;(七)掌握資源以自肥、不在其位卻謀其職。最後,本研究亦提出五點管理建議:(一)上下同心多溝通、內外齊步使命達;(二)穩定基石踏實走、政府立案起步衝;(三)善款物力不易得、點滴資源應珍惜;(四)行善結緣情義挺、地方公益帶頭行;(五)量己之力恆有心、逐步踏實善舉成。


This is the case study of “Goodwill Association”, a charity group. The association started hard but it has accumulated many charitable deeds in local district so far. However, it can only organize and operate by word of mouth because it didn’t register at local government. Thus, their commonweal activities and developments are somehow confined. This situation triggers the investigator curiosity about if this kind of charity groups can increase the attribution to the society and have the possibility to develop perpetually by registering at local government, gathering the resources from different sides and plan out the proper way to develop.
In terms of the study of if the registered charity groups and private charity groups, I concluded the seven meanings of it under the frame of explaining current situation:(1) more people, more strength to help others.(2)helping one another with resources, it won’t be hard to promote local commonwealth.(3)doing good should be known, thus people will acquire more assistance.(4)take being a volunteer as a glory and promote charity education further and wider.(5)decreasing the disturbances from outsiders, we can achieve our goals purely. (6)fame coms a price and it’s hard to manage a lot of people.(7) grasp the resources to graft them. Not being at the position but mind the business.
Last but not Least, This study can provide some pieces of advice:(1)united teamwork and communication is the key to make a goal to be accomplished well.(2)step on a stable basis, and then register at local government.(3)it’s not easy to gather donations, people should cherish them.(4)doing good with love and friendship, we can promote the local commonwealth from ourselves.(5)by measuring your ability and give aims with perseverance, philanthropic acts can be done step by step.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2
第三節 個案簡介-好緣善意會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探討 5
第一節 慈善團體與非營利組織 5
第二節 社區型慈善團體的發展與轉型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4
第一節 質性研究方法的選定 24
第二節 研究設計 26
第三節 資料的蒐集與分析 28
第四章 發現與討論 31
第一節 人多好辦事、水大好行船 31
第二節 相互幫襯引資源、推動公益不是夢 32
第三節 為善應讓人知、得道方能多助 34
第四節 志願服務得榮譽、慈善教育向前行 35
第五節 減少外來干擾、達成單純成就 37
第六節 樹大易招風、人多難管理 38
第七節 掌握資源以自肥、不在其位卻謀其職 3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2
第一節 總結 42
第二節 對管理實務之建議 43
第三節 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47
第四節 研究限制 48
參考文獻 50
一、中文部分 50
二、英文部分 51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53
附錄二 脈絡視框匯聚與主題命名 54
表目錄
表2-1慈善組織差異比較表 7
表3-1研究參與者概述表 27
圖目錄
圖2-1關懷弱勢育愛、豐德教養院 4
圖2-2關懷弱勢-五甲教養院 4
圖2-3獨居老人居家環境整理 4
圖2-4協助獨居老人居家環境整理 4
圖2-5關懷弱勢送愛心-安仁家園 4
圖2-6整體社會的三大部門 9
圖2-7線性規劃模型 12
圖2-8整合型規劃模型 12
一、中文部分
1.王秉鈞(2000) 《管理學》,台北:華泰書局。
2.王順民、郭登聰、蔡宏昭(1999) 《超越福利國家?!社會福利的另類選擇》,台北:亞太圖書。
3.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遠見。
4.江明修(1994)。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
5.江明修(1999)。第三部門 ,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
6.江明修、陳定銘(2000 )。台灣非營利組織政策遊說的途徑與策略
7.何永福、楊國安(1996),人力資源策略管理,台北:三民書局。
8.李伯岳(1997)。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粹要。台北:洪建全基金會。
9.官有垣、林辰穎( 2000)〈地方非營利組織的社會救助功能之研究〉,發表於《非營利組織研究本土化》學術研討會。
10.邱孟堯(1989)。未立案民間慈善團體的志願服務,社會福利。
11.孫本初(1994)。非營利組織管理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登記有案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為對象。台北市政府研究會委託研究計劃。
12.徐木蘭等三人(1998)。非營利組織公關策略之研究民意研究季刊。
13.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http://www.is-law.com/summary.php
14.高淑清(2000)。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95-132。高雄:麗文。
15.張英陣(2000) 〈慈善基金會的社會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社會教育學刊》,29 期,153-170。
16.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5-49。高雄:麗文。
17.陳定銘整理(2000)〈非營利組織小百科〉,Taiwan NPOs Network(TNN)。http//npo.pad.nccu.edu.tw/
18.陳政智(1999)。非營利組織中志願工作者之管理:從人力資源管理觀點社區發展季刊 85 期。
19.陳政智(民 88)。非營利組織中志願工作者之管理:從人力資源管理觀點。社區發展季刊, 85,117-127。
20.傅麗英(2000 )。《非營利組織與公民參與:民間教育改革團體個案研究》
21.黃彥宜(1991)〈台灣社會工作發展〉,《思與言》。
22.黃英忠(1996)。現代管理學。台北:華泰文化
23.楊岱容(1997)。非營利組織管理之研究:以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為例。國立師大家政教育系。
24.楊泰和(2007)。華人商業交易場域中的應酬經驗與“關係流”管理-有關係、沒關係?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嘉義市。
25.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http://www.pwc.tw/。
26.鄭文義(1989),公益團體的設立與經營。
二、英文部分
1.Drucker, P. F.and Rossum ,C.(1993) How to Assess Your Non-profit Organization: User Guide and Participant’s Workbook, Jossey-Bass, San Francisco.
2.Hall P. D.( 1987) “A Historical Overview of the Private Nonprofit Sector.” In Powel , W.W.(ed.).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Institutions.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3.Jame , E.( 1990) “Economic Theories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in Anheier H. K. and Seibel W. (eds.) The Third Sector : Comparative Studie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New York : Walter de Gruyter .
4.Knauft, E. B., Berger, R. A. and Gray, S. T.(1991)Profiles of Excellence-Achieving Success in the Nonprofit Sector, California:Jossey-Bass Inc.
5.Lester M. Salamon(1987)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Sector Economy” , in Rose—Ackerman S. (ed.). The Economic of Nonprofit
6.University Press .
7.Weinbach,R.W. (1998) The Social Worker As Manager: a practical guide to success (3r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8.Weisbrod , Burton A.( 1986) “Toward of the Voluntary Nonprofit Sector in a Three
9.Weisbrod , Burton A.( 1989) The Nonprofit Economy. Cambridge , MA. : Harvard
10.Wolf, T(1990) 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Y. :Simon & Shuster.
11.Young, G. R., Beekun, I. & Ginn, G. O. (1991). Governing board structure, business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 of acute care hospitals: A contingency perspectiv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