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文文獻
[1] Cao, L.J.and Tay, F.E.H , 2003, “Support vector machine with adaptive parameters in financial time series forecast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vol. 14(6), pp.1506-1518.
[2] Suykens J. A. K., Gestel T. V., Brabanter J. D., Moor B. D., and Vandewalle J ,2002,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3] Vapnik, V. N. ,1995,“The Nature of 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 Springer- Verlag, New York.
[4] Jang, J.S.R., 1993, “ANFIS:Adaptive-Network-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Vo1.23, No.3,665-685.
[5] Ask, K. & Eikvil, L. (1999). “Text categorization : A Survey.Technical report,Norwegian Computing Center”.
[6] Mahdi Shariati*, Nor Hafizah Ramli-Sulong, Mohammad Mehdi Arabnejad K. H.,
Payam Shafigh and Hamid Sinaei(2011),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ssays Vol. 6(1), pp. 213-220.
[7] S. Biondi & E. Candigliota(2008),Taylor & Francis Group, London,P1037-P1039.
[8] Raffaele Pucinotti(2015),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Vol:75,P 331–341.
[8] Lucio Nobile(2015),Meccanica,Vol:50,P411-417.
[9]Chamkalani, A. , Zendehboudi, S., Bahadori, A. , Kharrat, R., Chamkalani, R., James, L. & Chatzis. (2014). “Integration of LSSVM technique with PSO to determine asphaltene deposition”,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Vol. 124, pp. 243-253.
[10] WEN Fenghua., XIAO Jihong., HE Zhifang., and GONG Xu. (2014). “Stock Price Prediction based on SSA and SVM”,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Vol.31, pp. 625–631.
[11D. Breysse,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of concrete strength: An historical review and a new perspective by combining NDT method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Volume 33, August 2012, Pages 139–163
(二)中文文獻
[1] 黃威龍、張進益、陳文俊、伍振男(2011), 臺灣公路工程第37卷第2期,頁40- 42。
[2]王嘉聖 (2002),「反彈錘有效性之研究」,逢甲大學土木及水利工程所,碩士論文,臺中。[3] 林彥余、沈永年(2008),「混凝土版抗壓強度與反彈錘數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報 第37期。
[4] 李家政 (1999),「反彈錘配合類神經網路推估混凝土強度可行性之研究」,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新竹。[5] 蔡連池 (2010),「應用複迴歸分析提高混凝土反彈錘準確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土木與水資源工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6] 張玉瑛 (2007),「以支援向量機預測台灣地區營造工程物價指數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7] 許峰源(2008),「支援向量機於降雨逕流預報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8] 江博昱 (2011),「以基因演算法和粒子群演算法為基礎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機法預測通訊產業之市場趨勢」,國立清華大學,通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9] 陳益軒 (2013),「以決策樹為基礎之支援向量機模型於信用評等之研究」,暨南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南投。[10] 陳靜文(2015),「應用支援向量機與集成學習法改善反彈錘測試之強度預測」,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防災科技研究所,高雄。
[11] 羅尉綸(2015),「運用遊客偏好探討旅遊目的地之吸引力」,宜蘭大學,碩士論文,宜蘭。[12] 秦聖昌(2015),「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新竹。
[13] 陸相賢 (2014),「應用支援向量機改善反彈錘測試之強度預測」,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防災科技研究所營管組,碩士論文,高雄。[14] 陳偉柏(2015) ,「以多變數迴歸與類神經網路模式模擬水庫水質」,國立聯合大學,碩士論文,苗栗。
[15] 吳杰成(2014),醫療資訊雜誌,23卷3期,1-11。
[16] 許慶安(2003),「應用類神經網路推估混凝土之抗壓強度」,成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台南。[17] 陳昌捷(2015),「以倒傳遞類神經網路預測股市指數」,宜蘭大學多媒體網路通訊數位學習,碩士論文,宜蘭。[18] 曾智鴻(2014),「類神經網路模式用於推估邊坡破壞面積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碩士論文,屏東。[19] 郭仕堯(2010),「類神經網路於飛航網路運量預測之應用」,航空太空及民航學刊.系列B ; 42卷1期, P67 – 72。
[20] 賴建成(2010),「類神經網路於香港跨境台灣ETF股價預期能力之研究」,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 ; 29卷2期, P9 – 20。
[21] 葉進儀(2012),「使用適應性類神經模糊推論系統於台灣加權股價之預測」,嘉義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嘉義。
[22] 曾國立(2014),「整合資訊擴散技術之適應性類神經模糊推論系統」,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南。[23] 林哲甫(2015) ,「以適應性類神經模糊推論系統預測建築工程專案績效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防災科技研究所,高雄。
[24] 魏士翔(2012),ANFIS應用於混凝土抗壓強度預測模式,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防災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