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內政部全球資訊網(2014)。鼓勵民眾擔任志工,活化民間人力資源。取自http://www.moi.gov.tw/print.aspx?print=IPmoi_note&sn=21。(2014,07,30)
中華民國就業服務協會 (2014)。志工服務須知。取自http://employ.org.tw/employwork/helpevent.html。 (2014.08.01)。
內政部(2011)。取自http://www.moi.gov.tw/print.aspx?print=IPmoi_note&sn=21。(2014,08,01)
尹衍樑(1988)。組織變革策略對組織承諾之影響研究-以潤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電腦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方祥明(1984)。不同性質機構志願服務人員影響離職意願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方賢盟(2012)。不同宗教信仰之志工人格特質對參與動機、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嶺東科技大學,台中市。王世榕(2000)。台灣參與全球公民社會的策略:台灣如何營造對全球公民社會的影響力。亞太公共事務論壇。
王良泰(2004)。服務志工留任因素之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王順民(2006)。當代台灣非營利組織的一般性考察:概況、趨勢及其相關的問題意識。國政研究報告,社會(研)095-002 號。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王曉菡(2008)。華人工作動機與工作滿意度及組織承諾之關聯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王錦福(2014)。企業組織承諾及領導風格對員工離職意圖之影響-以H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龍華科技大學,桃園縣。王寶英(2012)。志工工作壓力、組織承諾與服務品質關係之研究-以北部公共部門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基隆市。台灣志願服務國際交流協會(2014)。認識IAVE世界總會。取自http://www.iavetaiwan.org/?page_id=50。 (2014,08,01)
石淑惠(1997)。公共圖書館義工個人特質、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行政法(2014)。 取自http://law33.blogspot.tw/2011/10/blog-post_17.html。 (2014,08,01)
吳佳錚(2012)。魅力領導、組織承諾、工作滿意度等相關性研究-以中部區域醫院護理職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吳坤良(1999)。老人的社區參與、參與程度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吳坤良(2006)。社教志工的參與動機、服務學習、參與程度與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吳承訓(2010)。企業志工與非企業志工之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吳旻靜(1999)。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對志願工作者組織承諾之影響─以台中市青少年福利機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吳泓儒(2013)。社群資訊分享模式之研究-正向情感之干擾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市。吳建明(2008)。非營利組織志工參與動機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台東縣救國團所屬社會基層團務組織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市。吳英明、張其祿(2006)。組織變革-論述與實踐。台北市:商鼎。
吳珮瑀、施建彬、高旭繁、翁崇修、陳欣宏(譯)(2006)。人格理論。台北市:洪葉文化。
吳國君(2009)。大學生參與校園志願服務的動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南區大學院校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宋世雯(2000)。成人參與志願服務之工作投入與滿足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宋志龍(2013)。空軍志願役士兵人格特質與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宋佩珊(2011)。女性成人如何走上志工道路的? ─女志工創始成員之生命歷程、人格特質與社群特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宋廣英(2009)。大專生工讀參與動機及工作表現對就業力影響之研究-以暑期社區產業工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志工人力銀行(2014)。http://www.volunteermatch.org.tw/about/about_us.asp。(2014,08,01)。
李子聖(2011)。臺灣籃球運動參與及觀賞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李育成(2013)。人格特質、旅遊動機和知覺風險對海外自助旅遊意願之影響─以 府城居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市。李麗美(2011)。大學圖書館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興大學,台中市。沈澐(2013)。大學教育體系研究生人格特質、生活壓力與壓力因應策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易慶玲(2013)。自殺防治熱線接線人員人格特質、參與動機與工作滿足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林杏諭(2009)。非營利組織轉換型領導、參與動機、志工人格特質與服務績效關係之研究─以「中國大智慧靈氣研究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台南市。林秀眉(2003)。基隆市公部門志願服務管理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林秀美(2012)。國際扶輪社社員人格特質、參與動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林秀英(2004)。婦女參與志願服務動機與工作滿足之研究-以花蓮地區祥和計畫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林秀瑋(2010)。國小特殊教育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林俊傑(2005)。國民中學校長道德領導行為與教師組織承諾及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林南(2010)。臺北聽障奧運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林紀東等(1998)。新編六法參照法令判解全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林淑女(2011)。警察機關協勤民力工作價值觀、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以雲林縣守望相助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林淑芬(2007)。中輟生輔導志工的人格特質與工作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高雄縣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林祥順(2013)。導遊志工參與動機、工作滿意度與持續服務意願之研究─以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林雅卿(2010)。臺中縣國小打擊樂團學童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林達瑤(2007)。國家森林解說志工參與解說服務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新竹林區管理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林寶珠(2007)。臺北縣區域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志工參與志願服務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林鑫琪(1993)。文化中心主任領導型態與成員組織承諾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台北市。邱朝基(2008)。婦女參與志願服務經驗之研究~以學校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邱維祥(2008)。解說志工參與動機、工作投入與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縣。邱麗如(2010)。志工工作價值觀、工作滿意與工作壓力對持續服務意願影響之研究—以高雄縣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非營利組織(2014)。維基百科。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D%9E%E7%87%9F%E5%88%A9%E7%B5%84%E7%B9%94 。(2014,07,28)
洪孟劭(2010)。事件適配、賦權與心理契約對運動賽會志工工作滿意度與再服務意願之研究-以2010年全國身心障礙運動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台中市。洪國順(2009)。國民小學志工參與校務工作投入與工作滿足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洪菁君(2012)。志工參與動機、組織承諾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以福智文教基金會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洪貴蘭(2014)。我國大專校院青年國際志工之人格特質、動機與自我期許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洪聖恩(2013)。道親人格特質、參與動機、涉入程度與靈性健康之研究-以一貫道新竹安東道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洪靖婷(2009)。大專學生志工參與動機、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逢甲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若水&TNS(2014)。志工參與關鍵報告(上)志工市場輪廓篇。取自: http://www.flow.org.tw/news/somethingNewsShow/221?articleOffset=1 。(2014.08.10)。
凌明清(2013)。台中市國中代理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凌牧傑(2013)。中年規律慢跑者之參與動機、阻礙因素及持續涉入之因應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唐美芝(2008)。人格特質透過組織承諾對組織公民行為之跨層次研究-以轉換型領導風格為干擾變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孫啟志(2011)。生命線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孫國強(2004)。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之轉型策略--救國團青(少)年服務事業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縣。孫譽瑋(2009)。員工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之研究-以北部地區國際觀光旅館餐飲部員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翁招玉(2010)。成人教育志工工作價值、工作投入、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高鳳詩(2007)。政府部門派遣勞工組織承諾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張月芬(2004)。家庭教育中心志工參與動機、內外控信念與其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張卉中(2012)。人格特質對志願服務參與之影響-以高雄市所轄客家文物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張志弘(2011)。「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教師參與動機和工作滿意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張志榮(2008)。醫療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地區醫學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12)。心理學概論。台北市:五南書局。
張麗雲(2012)。台中市大學校院環保志工參與動機、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救國團全球資訊網(2014)。認識我們。取自http://www.cyc.org.tw/AboutUs.asp。(2014,08,03)。
救國團的轉型展望與創新(2014)。取自http://cyc60.cyc.org.tw 。(2014,08,02)。
莊依綾(2013)。臺南市國中學生霸凌行為與人格特質、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許東讚(2008)。人格特質、創業精神與創業績效之關連性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許庭耀(2011)。人格特質與人際網絡對大學生消費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郭主恩(2013)。由營養師現行就業狀況探討人格特質、核心職能及專業承諾對個人與組織契合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陳永禎(2014)。新竹縣市特色學校內部行銷、組織承諾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陳忠光(2012)。花蓮縣義勇消防隊員參與動機與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陳明達(2012)。五大人格特質、志工參與動機和義勇消防隊的投入情形:以屏東縣義消里港中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陳冠英(2006)。國小志工家長參與動機、工作滿意度與持續服務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陳美華、許銘珊(2010)。以五大人格理論探討學生喜愛之教師人格特質。休閒暨觀光產業研究(期刊),5,13-28陳淑美(2006)。臺北市國小圖書館志工制度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陳毓婷(1999)。消費者人格特質與餐廳服務失誤反應行為及期望挽回措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陳麗君(2011)。志願服務工作內容與實習。取自 yspswf.yungshingroup.com/mt/file 。(2014,07,30)
彭意維(2006),旅行業領隊人格特質、幽默風格與工作滿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台中市。曾士雄(2001)。學校義工個人特質、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曾咸超(2008)。工作滿意與績效關聯性之研究-以刑事警察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曾淑珍(2013)。嘉義縣環保志工參與動機、工作滿意度與組織忠誠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曾詠郎(2007)。學校變革公平性與國小教師工作滿意度及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程國展(2014)。女性志願服務者參與動機、組織承諾對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以救國團真善美聯誼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程紹平(2003)。縣市救國團社會義工參與志願服務凝聚力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馮文彬(2010)。臺北縣國民小學志工參與動機及工作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馮星瑜(2014)。電話輔導志工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馮燕(2005)。導論:非營利組織之定義、功能與發展。載於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頁1-40)。臺北:巨流。
黃永明(1999)。大學生參與少年福利志願服務機構之選擇與工作滿足之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黃志弘(2004)。成人參與志願服務工作其人格特質、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黃芳謙(2003)。組織文化、組織承諾與組織變革態度之研究─以綜合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黃美琪(2005)。志願解說人員參與動機、組織承諾與神馳體驗間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黃振愷(2008)。非營利組織青年志工管理之探討-以救國團大專服務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黃琦茹(2010)。紅十字會水上安全工作大隊志工參與動機、工作滿意度對持續服務意願之研究~以臺北縣分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黃意雯(2012)。非營利組織志工社會資本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黃新元(2008)。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及工作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化工產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楊飛龍(2013)。中小企業創業家人格特質、創業精神、領導風格、動態能力對創業績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楊素卿(2013)。碩士論文非營利組織政策倡導功能之研究─以中華民國學校護理人員協進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楊雅雲(2011)。非營利組織志工參與動機、組織承諾與工作滿足感之研究─以新竹縣慈濟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新科技大學,新竹縣。楊新興(2013)。人格特質、工作特性、組織氣候及工作壓力對組織承諾之影響-以台南區太陽能及LCD面板等危機產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溫雪蓉(2008)。半導體業員工之工作動機、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葉正弘(2012)。非營利機構醫護人員留職意願、組織認同與工作滿意度之關聯- 以台灣血液基金會捐血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葉至誠(2009)。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台北市:秀威資訊。
葉育秀(2008)。非營利組織員工人格特質、組織承諾與工作投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蒼開強(2004)。組織氣候與工作滿足之探討-以中國青年救國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趙威銘(2013)。桃園縣國中教師兼任田徑隊教練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劉明宗(2011)。中國青年救國團南部職工對組織目標與績效衡量認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劉家吟(2013)。人格特質、社會網路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市。劉翠芬(2005)。大專生參與校園志願服務的動機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大專院校諮商中心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市。潘可綺(2009)。大台北地區女性活動志工之人格特質、休閒效益與生活滿意度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潘佩苓(2011)。中等學校餐飲科教師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潘玟諺(2005)。博物館義工個人背景、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潘淑蘭(2006)。志願服務者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之關係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解說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蔡天生(2001)。非營利組織志工人力資源管理之研究-以管理滿意度與組織承諾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蔡明宏(2008)。花蓮縣觀光大使志工隊志工參與動機與持續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蔡明秀(2004)。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金錢倫理觀與工作生活品質重視度對生涯導向影響之研究-以台南縣高中職應屆畢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蔡梅燕(2007)。學校志工領導與志工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3)。取自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x?f_list_no=312。(2014,08,02)。
鄭復源(2010)。人格特質、自我導向學習、組織承諾與工作績效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盧盛忠、余凱成、徐昶、錢冰鴻、蘇哲仁(1997)。組織行為學: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盧嗣仁(2014)。花蓮縣非營利組織發展社會企業之研究-以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 大學,花蓮縣。蕭幸妙(2010)。人格特質對組織承諾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育達商業科技大學,苗栗縣。賴慧仙(2009)。醫療機構員工組織承諾、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台中市。薛秀宜、陳利銘、洪佩圓(2006)。人格理論新紀元:人格五因素模式之測驗工具。研習資訊,23:1,109-118。
謝文全(1996)。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文景。
謝沛儒(2012)。非營利組織專職人員參與動機、組織承諾與工作滿足之研究ㄧ以臺灣儲蓄互助社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謝秉育(2001)。玉山國家公園解說志工參與動機、制控信念與工作滿足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市。謝淑芬(2009)。觀光心理學。台北:南圖。
謝琬菱(2005)。旅館從業人員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台灣國際觀光旅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高雄市。謝薰儀(2011)。公立就服機構派遣員工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鍾立君(2009)。義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花蓮縣與臺東縣生活美學協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魏宗豊(2008)。參與動機、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以弘道老人福利服務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羅龍雲(2009)。非營利組織志工的溝通滿意度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蘇文彬(2010)。社會交換觀點下之志願服務(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東海大學,台中市。蘇麗秋(2013)。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縣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二、英文參考文獻
Adams,J,S.(1963).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Inequity.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logy,67(5),422-436.
Alderfer, C.(1969). An Empirical Test of a New Theory of Human Need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4, 142 - 175.
Allport, G.W. (1961). 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ecker,H.(1964).“Notes on the concept ofcommitment. "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6:32-40.
Brilliant, E. L. (1997). Voluntarism. 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19th ed., Vol. 3, 2469-2482). Washington D.C
Brindley, T. A. (1999). The china youth corps in Taiwan. New York: Peter Lang.
Costa, McCrae and Dye.(1991).(NEO-PI-R) and NEO five-factor inventor(NEO-FFI)Professional Manual.Odessa.
Cranny, C. J., Smith, P. C., & Stone, E. F. (1992). Job satisfaction: How people feel about their jobs and how it affects their performance. New York, NY: Lexington Books.
David V. D. & Stanley B. S. (1989). Personality and Job Performance:Evidence of Incremental Validity. Personal Psychology, 42, 25-36.
Ellis, S. J. & Noyes, K. K.(1990). By the People:A History of Americans as Volunteers(revised ed.),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Friedman, M. & Roseman, R. H.(1974). Type A and Your heart. NY:Knopf.
Gaskin, K., and Smith, J. D.(1997) . A New Civil Europe? A Study of the Extent and Role of Volunteering, The National Volunteering Centre, London
Green, R. G. (1995). Human Motivation: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Kantor R. M.(1968). Commitmen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33,499-517.
Kiesler,C.A.(1971).The psychology of commitment.New York:Acamdic Press.
Komarraju, M., Karau, S. J., & Schmeck, R. R.(2009). Role of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traits in predicting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Learning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1), 47-52.
Locke, E. A.(1969). What is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4, 309-336.
Lydon,J.E.,& Zanna,M.P.,1990,“Commitment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Avalue-affirmationapproach."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8(6):1040-1047.
Maehr, M. L. & Nicholls, J. G.(1980). Culture 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 second look. In N. Warren (Ed), Studies in crossculturalpsychology(Vol. 3),(pp.221267).New York: Academic.
Meyer, J.P. & Allen, N.J. (1991). A three-component conceptualiz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1(1), 61-89
Morrison, E. W.(1994).“Role definitions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behavior: The importance of the employee’s perspectiv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7. 6.pp.1543-1567.
Mowday, R. T., Poter, L. W. & Steers,R. M(1982). Employee organization linkages: The psychology of commitment, absenteeism and turnover. New York:Academic Press
Pervin, L. A., Cervone, D., & John, O. P.(2005).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NJ: Wiley.
Pervin, L. A.(1970).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Wiley
Petri, H.L.(1996). Motiv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4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Porter, L., Steers, R., & Lawler(1968).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Satisfaction,And Trunover Among Psychiatric Technicia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59,603-609.
Porter,L.W.,Steers, R.M.,&Mowday, R.T.,& Boulian,P.V(1974).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among psychiatric technicia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9(5), 603-609.
Reichers, A. E.(1985). A review and reconceptualiz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0, 465-476.
Salamon, L. M. (1995). 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 Government-Nonprofit Relations in The Modern Welfare State, Baltimore,Marylan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Salancik, G.R. & Pfeffer, J. (1977). “An examination of need-satisfaction model of job attitud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8, pp.346-358.
Salancik,G.R.& Pfeffer,J.(1977),“An examination of need satisfaction models of job attitude."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2:427-456.
Steers, R. M. (1977).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2, 46-56.
Wann, D. L.(1995). 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the Sport Fan Motivation Scale. Journal of Sport & Social Issues, 19, 377-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