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王乙婷(2003)。自我教導策略增進ADHD兒童持續性注意力之效果。特殊教育學報,18,21-54。
王文科,王智弘(2012)。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朱經明(1999)。多媒體與身心障礙兒童。特殊教育季刊,72,10-12。朱慶雄(2012)。結合數位學習與桌上遊戲對國小海洋教育學習興趣影響之研究-以天才小釣手之開發與設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含玩具與遊戲設計碩士班),臺北市。向煜(2011)。桌遊,不插電的綠色遊戲。現代蘇州,2011(2),98-99。
吳善和(2010)。數學課堂教學中調控學生注意力的策略。龍岩學院學報,28(2),96-99。
吳承翰(2011)。桌上遊戲參與型態對人際溝通改善之研究-以臺北地區桌上遊戲專賣店顧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臺北市。杜正治(2006)。單一受詴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何華國(2004)。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何美慧(2010)。前言: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的注意力教學。載於鄭楹蓁(主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教戰手冊-專注力訓練教材。臺南縣:臺南縣政府。
林秀蘭(2004)。如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文教新潮,9(2),18-26。
林鋐孙、周台傑(2010)。國小兒童注意力測驗之編製。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5(2),29-53。
林鋐孙(2011)。國小兒童注意力量表。台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林鋐孙、劉國政、張文典、洪福源(2012)。特殊需求學生之注意力表現探究。身心障礙研究,10(3),179-195。
林宜親(2008)。學齡前兒童之視覺注意力發展及電腦化注意力訓練效果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桃園縣。林宜親、李冠慧、宋玟欣、柯華葳、曾志朗、洪蘭、阮啟弘(2011)。以認知神經科學取向探討兒童注意力的發展和學習之關聯。教育心理學報,42(3),517-542。
林子淳(2014)。運用桌上遊戲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人際互動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研究所,臺北市。胡永崇(2001)。如何因應學生的注意力缺陷。國教天地,146,3-11。洪麗媖(2012)。影帶示範教學策略對國小普通班之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專注行為之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中市。洪慈徽(2014)。故事創作類桌上遊戲對中班幼兒詞彙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市。洪郁堂(2015)。桌上遊戲應用於中學圖書館之探討。2015 年5 月18 日,取自http://shslc.ltsh.ilc.edu.tw/epaper/epaper125/%E5%B0%88%E9%A1%8C%E7%A0%94%E7%A9%B6%E5%85%A8%E6%96%87.pdf
段慈婷(2014)。桌上型遊戲融入國中數學課堂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學碩士班,高雄市。侯惠澤(2014)。愈玩愈愛學,達人教你挑「桌遊」。親子天下,60,208-211。
高秀玲(2012)。奧福音樂教學方案對國小輕度與中度智能障礙兒童注意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臺北市。高珮芩(2014)。自我教導策略之工作樣本訓練課程對高職智能障礙學生工作專注力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翁巧芬(2014)。應用van Hiele 幾何思考層次理論於幼兒幾何圖形教學桌上遊戲設計之開發(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含玩具與遊戲設計碩士班),臺北市。陳介孙(2005)。寓教於樂的桌上遊戲。師友月刊, 458,69-71。
陳介孙(2010)。從現代桌上遊戲的特點探討其運用於兒童學習的可行性。國教新知,57(4),40-45。
陳介孙(2013)。從早期桌上遊戲看臺灣。師友月刊,547,77-82。
陳建全(2011)。桌球教學對智能障礙學生注意力與手眼協調能力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陳虹儒(2013)。比較兩種課前注意力訓練 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課堂學習介入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臺北市。陳逸之(2014)。以桌上遊戲課程促進國小智能障礙學生與普通班同儕融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許永清(2015)。桌上遊戲附加價值高,開啟八大智能。2015年5月16日,取自http://pchomekids.pixnet.net/blog/trackback/ae0c9fc551/35282631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靜美(2014)。遊戲教學融入自然科課程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學習成就與環境覺知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資訊學院碩士在職專班,桃園市。張瓊芳(2014)。藝術教育教學對智能障礙兒童注意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班,新北市。
陸莉、黃玉枝、林秀錦、朱慧娟(2000)。智能障礙學生輔導手冊。臺南市: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印製。
教育部(2013)。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
黃心玫(2013)。桌上遊戲在國小資源班的教學應用。桃竹區特殊教育,22,28-41。
黃詵婷(2014)。健身運動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及注意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臺北市。
鈕文英(2003)。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臺北市:心理。
鈕文英(2010)。美國智能和發展障礙協會2010年定義的內容和意涵。國小特殊教育,49,21-32。鈕文英、吳益裕(2011)。單一個案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洪葉文化。
鄒小蘭、李惠藺(2002)。國小兒童專注力量表指導手冊。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楊斐雯(2014)。圖卡式桌上遊戲融入國小五年級作文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含玩具與遊戲設計碩士班),臺北市。詹元碩、何金山、吳湘涵(2011)。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的心理生理機轉與運動訓練效益。大專體育,114,69-75。鄧兆軒(2008)。奧福音樂活動治療對一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不專注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身心障礙教育組,臺北市。鄭燕心(2010)。自我教導策略對增進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童專注行為及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臺北市。鄭詠蔚(2010)。快走訓練對國小高年級中度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與注意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系碩士班,高雄市。劉力君(2011)。專題式合作學習在教育桌上遊戲設計課程之應用-以師資培育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桃園縣。蔡昀家(2010)。應用奧福音樂治療教學方案於改善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童不專注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所),臺東市。蔡佳玲(2013)。應用van Hiele 幾何思考層次理論於國小平面幾何圖形概念桌上遊戲開發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含玩具與遊戲設計碩士班),臺北市。鍾玉玲(2013)。桌上遊戲對國小ADHD學生注意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身心障礙特教教學,臺北市。薛雅文(2014)。設計自製桌上遊戲以提升國小學生對蛙類生態課程學習興趣之行動研究:以「膨風水雞」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臺北市。
魏妤珊(2014)。桌上遊戲融入國中視覺藝術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碩士班,臺北市。蘇首銘(2013)。扯鈴課程對智能障礙學童知覺動作能力與注意力影響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體育教學碩士在職專班,臺東市。蘇昱暘(2013)。設計桌上遊戲做為國小自然科教學輔助工具之研究—以「昆蟲的一生」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含玩具與遊戲設計碩士班),臺北市。西文部分
Caldwell, M. L. (1998). Parents, board games, and mathematical learning. Teaching Children Mathematics, 4(6): 365-367.
Cavanagh, S. (2008). Playing Games in Class Helps Students Grasp Math. Education Week, 27:43-46.
Cherry (1953). Some experiments on the recognition of speech with one and with two ears. Journal of acoustical social of America, 25, 975-979.
Copeland, T., Henderson, B., Mayer, B., & Nicholson, S. (2013). Three Different Paths for Tabletop Gaming in School Libraries. Library Trends, 61(4), 825–835. doi:10.1353/lib.2013.0018
Crane, L. (2002). Mental retardation: A community integration approach. Belmont, CA: Wadsworth/Thomas Learning Group.
Crews, A. (2011).Getting Teachers on “Board”. Knowledge Quest,40(1):10-13.
Drew, C. J., Hardman, M.L., & Logan, D. R. (1996). Mental retardation: A life cycle approach(6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Fan, J., McCandliss, B. D., Sommer, T., Raz, A., & Posner, M. I. (2002). Testing the efficiency and independence of attentional networks.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4, 340–347.
James, W. (2007).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Vol. 2). New York: Cosimo Classics.
Johnston, W. A., & Heinz, S. P. (1978). Flexibility and capacity demands of atten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07, 420-435.
Kahneman. D. (1973). Attention and effort.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Mayer, B., & Harris, C. (2010). Libraries got game: Aligned learning through modern board games. (pp. v–134).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Posner, M. I., & Petersen, S. E. (1990). The attention system of the human brain.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 13, 25-42.
Robert, T. K. (2000). Board game for teaching fundamental aspects of personal finance, investing and accounting. United States Patent. Patent Number: 6032957
Schalock, R. L., Borthwick-Duffy, S. A., Bradley,V. J., Buntinx, W. H. E., Coulter, D. L.,Craig, E. M., Gomez, S. C., Lachapelle, Y.,Reeve, A., Shogren, K. A., Snell, M. E.,Spreat, S., Tassé, M. J., Thompson, J. R.,Verdugo-Alonso, M. A., Wehmeyer, M. L., &Yeager, M. H. (2010). Intellectual disability: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systems of support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on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Shallice, T. (1982). Specific impairments of planning. In D. E. Broadbent and L. Weiskrantz (Eds.). The neuropsychology of cognitive function (pp. 199-209). London: The Royal Society.
Steinmayer, R., Ziegler, M., & Trauble, B. (2010). Do intelligence and sustained attention interact in predicting academic achievement.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 14-18.
Treher, E. N. (2011). Learning with Board Games: Tools for Learning and Retention. The learning Key, Inc. Retrieved from: http://www.thelearningkey.com/pdf/Board_Games_TLKWhitePaper_May16_2011.pdf
Tryon, W. W. (1982). A simplified timeseries analysis for evaluating treatment interven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15, 423-429.
van Zomeren, A. H., & Brouwer, W. H. (1987).Head injury and concepts of attention. In H.S. Levin, J. Grafman, & H. M. Eisenberg (Eds.).Neurobehavioral recovery from head injury (pp. 399-415).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ygotsky, L. (1976). Play and its role in the ment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In J. Bruner, A. Jolly, & K. Sylva (Eds.), Play: Its role i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 New York: Basic Books.
Zimbardo, P. (1985). Psychology and life. Boston: Scott Foresman and Co. Bos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