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2.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08 07:4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佳霏
研究生(外文):WU,CHIA-FEI
論文名稱:情緒智力對工作績效之影響-以彰化縣國小教師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Effect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n Job Performance:Using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Changhua County as Examples
指導教授:羅潔伶羅潔伶引用關係林栢章林栢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O,CHIEH-LINGLIN,PO-CHANGE
口試委員:蔡智勇謝廷豪
口試委員(外文):TSAI,CHIH-YUNGHSIEH,TING-HAO
口試日期:2016-06-1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明道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高階管理碩士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2
中文關鍵詞:情緒智力工作績效國小教師
外文關鍵詞:Emotional IntelligenceJob Performance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23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旨在探討彰化縣國小教師情緒智力與工作績效兩者間的關係,並探討情緒智力對工作績效的預測力。以彰化縣30所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使用改編之「彰化縣國小教師情緒智力與工作績效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共發出510份問卷,有效問卷467份,有效回收率91.57%。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以及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如下:
一、彰化縣國小教師情緒智力感知佳,以「自我情緒評估」層面最高。
二、不同性別、年齡的彰化縣國小教師在情緒智力的感知有顯著差異。
三、彰化縣國小教師對工作績效感知佳,以「脈絡績效」層面較佳。
四、不同年齡的彰化縣國小教師在工作績效的感知有顯著差異。
五、彰化縣國小教師的情緒智力之「自我情緒評估」、「情緒的調整」與「情緒的運用」三個層面對工作績效之「任務績效」有顯著的預測力;情緒智力之「自我情緒評估」與「情緒的運用」二個層面對工作績效之「脈絡績效」有顯著的預測力,「情緒的運用」構面之預測力皆為最高。
本研究根據其結果,建議教育主管機關在師資培育階段納入情緒智力課程、提高教師員額編制以及教育政策的制訂應謹慎;學校單位建立教師輔導支援體系與辦理情緒智力研習活動;教師應充實情緒智力知能以提高工作績效。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job performance among Changhua County’s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hereunder as “the teachers”) and examines the predictive power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n job performance. We selected research subjects from the 30 elementary schools in Changhua, employ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using adapted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Job Performance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Changhua County” as the main research tool. A total of 510 questionnaires were delivered, of which 467 returned copies were effective. Effective response rate reaches 91.57%. We then conducted analysis using descriptive analysi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Research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The teachers have a good awarenes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core the highest in the dimension of “self-appraisal of emotions”.
2.There is an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e awarenes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the teachers of differing sexes and ages.
3.The teachers have a good awareness of job performance, especially in the respect of contextual performance.
4.There is an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e awareness of job performance among the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age groups.
5.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teacher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namely, “self emotion appraisal,” “regulation of emotion,” and “use of emotion” have a significant predictive power on the “task performance,” an aspect to job performance. On the other hand, “self emotion appraisal,” and “use of emotion” have a significant predictive power on the “contextual performance” under the category of job performance. “Use of emotion” holds the most significant predictive power among all dimensions.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authorities concerned stipulate that a course entitle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hould be taken by all prospectiv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ncrease the number of teaching staff, and educational policies must be undertaken with deliberation. We also advise all elementary schools establish a support system for teaching staff’s counseling and conduct study activities o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ilst a teacher should try to improve his/her awarenes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the hope of improving his/her job performance.

摘要---------------------------------------------------I
Abstract----------------------------------------------II
誌謝--------------------------------------------------IV
目錄---------------------------------------------------V
圖次-------------------------------------------------VII
表次------------------------------------------------V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流程-----------------------------------------3
第二章 文獻探討-----------------------------------------5
第一節 情緒智力-----------------------------------------5
第二節 工作績效----------------------------------------17
第三節 情緒智力與工作績效的關係--------------------------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36
第一節 研究架構----------------------------------------36
第二節 研究假設----------------------------------------37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38
第四節 問卷設計----------------------------------------42
第五節 預試的實施與分析---------------------------------45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53
第四章 資料分析----------------------------------------55
第一節 問卷樣本分析------------------------------------55
第二節 彰化縣國小教師情緒智力和工作績效之現況-------------58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教師在情緒智力與工作績效之差異分析-63
第四節 彰化縣國小教師情緒智力對工作績效之迴歸分析----------8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6
第一節 結論-------------------------------------------86
第二節 研究建議----------------------------------------90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方向---------------------------92
參考文獻----------------------------------------------94
中文部分----------------------------------------------94
西文部分---------------------------------------------102
附錄一 彰化縣公立國民小學學校規模、班級數和教師數統計表---104
附錄二 專家意見彙整表---------------------------------106
附錄三 預試問卷--------------------------------------109
附錄四 正式問卷--------------------------------------111
中文部分
刁晏喬(2011)。情緒智力對工作動機、工作滿意及工作績效之影響-以人力資源工作者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文惠慧(2006)。國小兼任行政職務女教師情緒智力、親子關係與家庭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王心怡(2002)。國中校長情緒智力、轉型領導風格與辦學績效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王文中、陳雪珠(1999)。新進國中教師主要工作內容之分析。教育與心理研究。22。87-112。
王宏益、黃德祥、魏麗敏(2014)。國小教師運動參與、情緒智力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9(4)。88-102。
王春展(1999)。兒童情緒智力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博士論文。
王財印(2000)。國民中學學生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博士論文。
王健仲(2009)。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知覺對工作績效之實證研究-以台灣中部地區試辦學校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王健原(2013)。工作偏好對消防員性別與工作績效關係之中介效應。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9(2)。29-36。
王雅倫(2010)。空服員之情緒智力、服務態度與退卻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王穎駿、周萍芬、黃心品(2014)。台灣高速鐵路站務員情緒智力與工作壓力之研究。Journal of Crisis Management。11(2)。47-68。
江文慈(2001)。透視教學中的關鍵張力-教師情緒。師友月刊。408。43-47。
江文慈(2003)。教育改革中的教師情緒。師友月刊。436。0-5。
江文慈(2009)。“和顏悅色”與“忍氣吞聲”的背後:國小教師情緒勞動的心理歷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40(4)。553-576。
江明洲(2006)。桃園縣國民中學體育教師情緒管理與教師效能信念之研究。臺北巿立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江美姈(2007)。組織氣候、主管情緒智力及領導者與部屬交換關係對員工工作滿意及工作績效關聯性之研究-以營建產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池文海、楊宗儒、呂正雄(2008)。內部行銷與情緒智力對員工績效之影響。中華管理學報。9(3)。1-22。
何淑惠(2015)。百貨公司專櫃人員情緒智力、生涯適應力、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何獻霖(2013)。台鐵司機員人格特質、情緒智力、工作特性對工作熱情與工作績效之影響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余德成(1996)。品質管理人性面系統因素對工作績效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未出版博士論文。
吳妮妮(2009)。定期貨櫃船公司員工人格特質對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宗祐(2008)。主管威權領導與部屬的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信任的中介歷程與情緒智力的調節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30。3-63。
吳宗祐、鄭伯壎(2006)。工作投入、調節他人情緒能力與情緒勞動之交互作用對情緒耗竭的預測效果。中華心理學刊。48(1)。69-87。
吳軒瑤(2008)。國小教師教學工作特性、動機與績效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慧君(2010)。大學行政人員知覺組織支持、組織創新、工作活力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獲教學卓越計畫大學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博士論文。
吳豐旭(2007)。國際觀光旅館員工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情緒智力的干擾效果。南台科技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明隆(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數位科技。
吳明隆(2014)。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明隆、涂金堂(2014)。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呂國維(2009)。營建業技術工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呂重毅(2010)。花蓮地區國民中學兼任行政教師成就動機、情緒智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慈濟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美玲、周萍芬(2003)。員工認知對工作態度與工作績效之探討。遠東學報。20(4)。869-882。
李進鴻(2010)。主管情緒智力、員工工作績效與員工離職傾向之關聯性研究。義守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瑞玲、黃慧真、張美惠譯(1998)。EQ Ⅱ。(譯自丹尼爾•高曼原著,"EQ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李岳錞(2014)。教師5年退2萬3千人:簡單四點讓你看懂為何教師爆退休潮。瀏覽日期:2015年9月25日。取自: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81077/。
沈坤鴻(200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內容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周少凱、沈琬雯、王介楷(2015)。部門主管領導風格與領導效能對於員工工作績效之影響-以建設公司為例。嶺東學報。37。43-70。
周彥君、王全興(2013)。國小教師的工作情緒經驗之探究。教師專業研究期刊。5。49-84。
林子超、簡君倫、劉旭冠(2013)。人口統計變數在工作生活品質、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之差異性分析:以臺灣的國際觀光旅館櫃檯人員為例。餐旅暨觀光。10(1)。1-26。
林天印(2008)。國民中小學行政人員人格特質、資訊素養對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以高屏地區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未出版博士論文。
林志華(2008)。高雄縣國小兼任行政職務教師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勝聰(2010)。臺北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知識管理與工作績效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邱從益(2005)。組織氣氛與學校經營。學校行政。36。71-86。
侯玉祥、陳心懿(2011)。研發人員情緒智力、知覺轉換型領導與績效關係之探討。第 14 屆科際整合管理研討會。16-30。
侯禎塘、張妤婷、曹傑如(2010)。臺灣中區國小資優生情緒智力與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4(1)。195-219。
洪明中(2011)。以情緒智力與知覺主管支持為調節變項之修護人員工作倦怠與工作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花蓮空軍基地為例。國立國防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洪靜惠(2005)。高雄縣市國民中學專任行政人員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高毓晰(2012)。定期海運業業務人員轉換型領導、情緒智力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展嘉(2014)。主管教練行為對員工工作績效之關聯性探討─以員工工作焦慮為調節變項。國立中央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永杰(2006)。台中縣市高中職教職員之人格特質、主管領導行為與工作績效關聯性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松山、孫仲山、陳冠年(2011)。績效評估指標、組織溝通、評核方式與工作績效關聯性之實證研究。工業科技教育學刊。4。57-64。
張芳瑜(2014)。國小學童家庭氣氛、情緒智力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以新北市公立國小高年級學生為例。臺北市立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美惠譯(1996)。EQ。(譯自丹尼爾•高曼原著,"EQ")。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公司。
張峯銘(2002)。薪資制度、組織承諾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學善(2004)。情緒管理課程對提昇教育學程學生情緒智慧之成效研究。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6(2)。37-56 。
張曉慧、李君如(2006)。領導型態、員工成熟度與工作績效、組織承諾關條之研究一以台中市國際觀光旅館為例。餐旅管理學術與實務研討會。44-45。
教育部(2014)。教師法。臺北:教育部。
梁珀華、陳崇慧(2011)。教師班級經營風格與情緒教育對國小一年級學童情緒智力之影響。朝陽人文社會學刊。9(1)。199-233。
莊朝勝(2012)學校兼行政教師對工作投入、工作壓力、工作滿意與工作績效相關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許智芬(2006)。情緒智力、關係品質與工作滿足之相關性研究- 以客服人員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郭冠宜(2015)。雲林縣國民小學教師情緒智力、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大葉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明堂(2006)。臺南縣國民小學教師情緒智力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俊誠(2014)。基層員警情緒勞務對工作績效關聯性之研究—以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和第二分局為例。世新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素雅(2012)。情緒智力與工作績效之關係-探討工作動機的中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燕如(2013)。人資專業人員的情緒智力與服務績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彭于萍(2012)。探析大學圖書館員工作滿意、工作自主性與工作績效之關係模式。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9( 4)。563-608。
游育如(2010)。臺北市國民小學內部行銷對教師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游明原、謝欣宏、袁建漢(2013)。組織公民行為與工作績效-南部某區域醫院之實證研究。寶建醫護與管理雜誌。1(2)。30-43。
游恆山、李素卿譯(2000)。心理學。(譯自Philip G.Zimbardo和Richard J.Gerrig原著,"PSYCHOLOGY AND LIFE")。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黃子紜(2015)。新竹市國小兼任行政教師情緒智力與工作活力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英忠(2007)。人力資源管理。台北:三民書局。
黃郁涵(2014)。教育場域對情緒智力的影響。諮商與輔導。338。29-33。
黃培文(2004)。工作適性的組織、群體及職務層次對工作滿意、工作績效與工作轉換意圖的同時效果—以台灣旅館業餐飲部員工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未出版博士論文。
黃鐘陞(2014)。國小教師主觀幸福感、組織公民行為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大葉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楊惠雯(2015)。台中市國小教師休閒參與、工作績效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大葉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楊慧美(2007)。情緒智力、職能與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之相關研究-以P 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楊輝南(2012)。工作壓力源對工作績效的影響—社會支持與情緒智力的干擾角色。建國科大社會人文期刊。31(1)。1-20。
葉榮椿、盧美束、陳宜檉、林怡倩(2013)。教師情緒智力、工作壓力和工作滿意度影響關係之研究。美和學報。37(1)。177-194。
廖瑞鳳(2004)。人格特質、情緒智力對工作績效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趙國斌(2013)。大學教職人員休閒態度、休閒參與、工作活力與工作績效關聯性之研究。工作與休閒學刊。4(1)。33-48。
劉美姿(2002)。健康學校組織氣氛之探討。學校行政。17。64-69。
蔡仁政、龔心怡(2012)。中部五縣市國民中學教育人員權力運作與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21。21-47 。
蔡如雯(2007)。情緒智力對組織公民行為與工作績效之關聯性探討-以圖書行銷通路從業人員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蔡雅玲(2013)。嘉義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對工作壓力與績效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鄭伯壎、洪光遠、張東峰譯(1991)。心理學。(譯自艾金森、西爾格德原著,"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鄭宗郁(2013)。高雄捷運系統控制人員工作壓力、情緒智力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鄭惠琴(2008)。教師知覺處室主任僕人領導、工作績效與教師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以台中縣市國民中學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鄭麗珍(2011)。大學教師工作壓力、情緒智力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賴建維(2015)。轉換型領導、人格特質與工作績效之研究-情緒智力的中介效果。南華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西文部分
Averill, J. R. (1999).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otional Creativity: Structure and Correlat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7(2), 331-371.
Bar-On, R. (2000). Emotional and Social Intelligence: Insights from the Emotional Quotient Inventory. In R. Bar-On & J. D. A. Parker (Eds.), The Handbook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orman, W. C., & Motowidlo, S. J. (1993). Expanding the Criterion Domain to Include Elements of Context Performance. Personnel Selection in Organization, 71-98.
Campbell, J. P., McHenry, J. J., & Wise, L. L. (1990). Modeling Job Performance in a Population of Jobs. Personnel Psychology, 43, 313-334.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theory of MultipleIntelligence. NewYork: Basic Books.
Katz, D., & Kahn, R. L. (1978).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ations. NewYork: John Willy and Sons, Inc.
Lam, L. T., & Kirby, S. L. (2002). I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 Advantage? An Exploration of the Impact of Emotional and General Intelligence on Individual Performance.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2(1), 133-143.
Lazarus, R. S. (1991). Emotion and Adapt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iff, S. B. (2003). Social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s for Developmental Educ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ducation, 26, 28-34.
Mayer, J. D., & Salovey, P. (1997). What I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P. Salovey & D. Sluyter (Eds.), 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plications for Educators. New York: Basic Books.
Payne, W. L. (1985). A Study of Emotion: Developmen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elf-integration; Relating, to Fear, Pain and Desir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on for Experiment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Salovey, P., & Mayer, J. D. (1990).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9,185 -211.
Schermerhorn, J. M., & Osborn, R. N.(2000).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Y: John Wiley & Sons.
Thorndike, E. L. (1920). Intelligence and Its Use. Harper's Magazine, 140, 227-235.
Wong, C. S., & Law, K. S. (2002). The Effects of Leader and Follower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n Performance and Attitude: An Exploratory Study.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13, 243-27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宏益、黃德祥、魏麗敏(2014)。國小教師運動參與、情緒智力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9(4)。88-102。
2. 王健原(2013)。工作偏好對消防員性別與工作績效關係之中介效應。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9(2)。29-36。
3. 江文慈(2001)。透視教學中的關鍵張力-教師情緒。師友月刊。408。43-47。
4. 江文慈(2003)。教育改革中的教師情緒。師友月刊。436。0-5。
5. 江文慈(2009)。“和顏悅色”與“忍氣吞聲”的背後:國小教師情緒勞動的心理歷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40(4)。553-576。
6. 吳宗祐(2008)。主管威權領導與部屬的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信任的中介歷程與情緒智力的調節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30。3-63。
7. 吳宗祐、鄭伯壎(2006)。工作投入、調節他人情緒能力與情緒勞動之交互作用對情緒耗竭的預測效果。中華心理學刊。48(1)。69-87。
8. 周彥君、王全興(2013)。國小教師的工作情緒經驗之探究。教師專業研究期刊。5。49-84。
9. 林子超、簡君倫、劉旭冠(2013)。人口統計變數在工作生活品質、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之差異性分析:以臺灣的國際觀光旅館櫃檯人員為例。餐旅暨觀光。10(1)。1-26。
10. 邱從益(2005)。組織氣氛與學校經營。學校行政。36。71-86。
11. 張松山、孫仲山、陳冠年(2011)。績效評估指標、組織溝通、評核方式與工作績效關聯性之實證研究。工業科技教育學刊。4。57-64。
12. 張學善(2004)。情緒管理課程對提昇教育學程學生情緒智慧之成效研究。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6(2)。37-56 。
13. 梁珀華、陳崇慧(2011)。教師班級經營風格與情緒教育對國小一年級學童情緒智力之影響。朝陽人文社會學刊。9(1)。199-233。
14. 彭于萍(2012)。探析大學圖書館員工作滿意、工作自主性與工作績效之關係模式。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9( 4)。563-608。
15. 游明原、謝欣宏、袁建漢(2013)。組織公民行為與工作績效-南部某區域醫院之實證研究。寶建醫護與管理雜誌。1(2)。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