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14:0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俊捷
研究生(外文):Chun-Chieh Huang
論文名稱:台灣「後─新電影」中的在地性生產─以《父後七日》、《陣頭》、《總舖師》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Local production for revolutionized movie in Taiwan – based on Seven Days in Heaven, Leader of the Parade, and Zone Pro Site
指導教授:朱惠足朱惠足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張文薰李育霖
口試日期:2016-06-2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台灣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2
中文關鍵詞:台灣「後-新電影」在地性文化全球文化
外文關鍵詞:Revolutionized movie in TaiwanLocal cultureGlobal cultur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82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台灣電影,自從實施「文化創意產業計劃」(2009-2013年)開始,導演們便陸續拍攝出一波以貼近大眾周遭生活為主軸的在地性議題,有趣的是,這些影像在受到台灣觀眾喜愛之餘卻未曾獲得國際上的任何獎項,顯然政府的策略不見效益可言,而屬於台灣的在地性生產可能也令人不感興趣,甚至可謂無法符合資本主義底下的運轉機制。然而,台灣電影似乎已趨向異質化的型態發展,內容不僅消解了全球化所帶來的同質化觀點也鬆脫了文化的既定形象。對此本文將以2010年上映的《父後七日》、2012年《陣頭》、2013年《總鋪師》三部電影為研究對象,分別針對不同在地議題之文本再現,探討導演是以何種方法、面向在作品中演繹出全球化的視野及想像,希望從中見到在地性的生產價值。

第二章以《總鋪師》為題材,探討電影對於「地方」的形塑,透過空間的互動、疆界的鬆動以及返鄉的移動,並結合台灣族群、飲食的雜揉面相,展開對於地方的開放性思維。第三章是以《父後七日》為題材,從「歡笑」加入喪禮的悲傷氛圍之中,探討儀式的本質性,進而挖掘出荒謬底下的情感、性別、鄉土等議題之重新建構。第四章則是以《陣頭》為題材,探討技藝的可塑性,經由顯著「衝突感」所帶來的傳統/現代對立關係,進一步思考看似「創新」的局面,是如何透過「傳統」激盪出豐富的文化價值觀。總而言之,本文試圖從作品中點出在地論述的多元議題,並且藉由非本質化的分析傳達出自我檢視的效益。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Plan in 2009-2013 in Taiwanese movie, various of directors have started filming localized topics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day-to-day life style, in particular the most interesting part is that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se movies are highly favored by audience in Taiwan it has never received any international award, thus, the effectiveness of government policy is in question. Furthermore, there is lack of interest in local production in Taiwan, and perhaps even does not conform to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under capital market. However, Taiwanese movie has tended toward heterogeneous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and the content not only is different from globalized homogenization views as well as loosen established image on culture. This study imposes Seven Days in Heaven (2010), Leader of the Parade (2012), and Zone Pro Site (2013) as the three movies for exploration. Respectively based on different localized topics to explore how directors implement different way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globalized vision and imagination, in the attempt to find the value for local production.

Chapter 2 is based on Zone Pro Site as the theme to explore movie’s local perception,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space, border looseness, and home return. In addition, combine Taiwan’s ethnic groups, diet, to expand the open mind locally. Chapter 3 is based on Seven Days in Heaven as the theme to explore the nature of the funeral from happy theme to attend grief atmosphere funeral and then dig out the reconstructed emotion, gender, and local topics. The fourth chapter is based on Leader of the Parade as the theme to explore skill formability, and via significant sense of conflict to demonstrate the confli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generation. Moreover, to find out how ‘innovative’ situation can demonstrate rich culture value via ‘traditional’ way. All that been said, this study attempts to point out multiple topics on local disclosure and with none essential analysis to convey the benefit of self-review.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文獻回顧2
一、 台灣電影發展的脈絡2
二、 台灣「後─新電影」的蹤跡與定義3
三、 全球語境下的在地性論述4
四、 全球/在地的對立及共存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5
一、 在地文化的非本質化6
二、 在地文化的重新組織、創造6
第四節 章節內容概述7

第二章 從《總舖師》談:開放性地方想像的形塑9
第一節 互動的地方性9
第二節 地方疆界的鬆動13
第三節 近觀、遠眺的地方差16
第四節 小結20

第三章 從《父後七日》談:參與者於儀式中的反思21
第一節 荒謬下的情感建構21
第二節 親情於儀式中的性別觀25
第三節 鄉土的轉捩點29
第四節 小結32

第四章 從《陣頭》談:技藝於衝突下的可塑性34
第一節 傳統的型態35
第二節 創新的元素37
第三節 認識、觀看技藝的途徑40
第四節 小結44

第五章 結論45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各章摘要45
第二節 研究成果之綜合討論46
第三節 結論與未來發展議題47

參考書目49

參考書目

電影:
王育麟、劉梓潔,《父後七日》,(海鵬影業有限公司),2010年12月。
陳玉勳,《總鋪師》,(美商華納兄弟公司台灣分公司),2013年8月
馮凱,《陣頭》,(二十世紀福斯),2012年1月。

專書:
ARMES著,廖金鳳、陳儒修譯,《第三世界電影與西方》,(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7年。
Arjun Appadurai著,鄭義愷譯,〈生產地方性〉,《消失的現代性》,(台北:群學),2009 年11月。
Clifford Geertz著,楊德睿譯,〈常識乃一文化體系〉(Common sense as a cultural system),《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台北市:麥田),2007 年3 月。
Graeme Turner著,林文淇譯,《電影的社會實踐》,(台北:遠流),1997年1月。
John Tomlinson著,鄭棨元、陳慧慈譯,《文化與全球化的反思》,(台北:韋伯文化),2007年9月。
McGrew著,林祐聖˙葉欣怡譯,《全球化與反全球化》,(台北:弘智文化),2005年。
Mario J. Valdes著,使慧鳳譯,《詩意的詮釋學─文學、電影與文化史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5月。
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2006年。
Ulrich Beck著,孫治本譯,《全球化危機》(Was Ist Globalisierung?),(臺北:商務),1999年9月。
丁人傑,《當代漢人民俗宗教研究:論述、認同、與社會再生產》,(台北:聯經),2009年12月。
小野、陽光衛視著,《翻滾吧,台灣電影:看台灣人如何十年翻身,翻出台灣人特有的熱血奮鬥精神》,(台北:麥田: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11年9月。
朱惠足著,《「現代」的移植與翻譯:日治時期台灣小說的後殖民思考》,(台北:麥田: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9年,8月。
呂興昌等作著,《風格的光譜:十場臺灣當代文學的心靈饗宴》,(台北:印刻),2006年8月。
李天鐸編,《當代華語電影論述》,(台北:時報文化),1996年。
李天鐸編,《文化創意產業讀本-創意管理與文化經濟》,(台北:遠流),2011年5月。
李臺芳著,《女性電影理論》,(台北:楊智),1996年7月。
周蕾著,孫紹誼譯,〈視覺性、現代性以及原初的激情〉,《原初的激情─視覺、性慾、民族誌與中國當代電影》,(台北:遠流),2001年。
林文淇、王玉燕編,《台灣電影的聲音:放映周報VS台灣影人》,(台北:書林),2010年5月。
張小虹著,《假全球化》,(台北:聯合文學),2007年10月。
焦雄屏著,《台灣電影90新新浪潮》,(台北:麥田:城邦文化發行),2002。
焦雄屏著,《新亞洲電影面面觀》,(台北:遠流),1991年。
黃儀冠著,《從文字書寫到影像傳播─台灣「文學電影」之跨媒介改編》,(台北:台灣學生),2012年9月。
游惠貞編,《女性與影像─女性電影的多角度閱讀》,(台北:遠流),1994年8月。
雷蒙•賽爾登、彼得•維德生、彼得•布魯克合著,林志忠譯,《當代文學理論導讀》,第四版,(台北:巨流),2005年。
葉維廉,〈歷史書寫的設限與超越〉,葉蓁、黃宛瑜譯,《想望台灣:小說、電影、國家中的文化想像》,(台北:書林),2010年10月。
葉月瑜、戴樂為(Darrell William Davis)著,《東亞電影驚奇──中港日韓》,(台北:書林),2011年1月。
葉月瑜著,《歌聲魅影:歌曲續是與中文電影》,(台北市:遠流),2000年。
葉蓁著,黃宛瑜譯,《想望台灣:文化想像中的小說、電影和國家》,(臺北:書林),2011年8月。
愛德華˙希爾斯(Adward Shils)著,傅鏗、呂樂譯,《論傳統》,(台北:桂冠),1992年。
聞天祥著,《過影:1992-2011台灣電影總論》,(台北:書林),2012年3月。
廖金鳳著,《消失的影像:台語片的電影再現與文化認同》,(台北:遠流),2001年。
鄭秉泓著,《台灣電影愛與死》,(台北:書林),2010年6月。
盧非易著,《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1998年12月16日。

學位論文:
白敏澤,《民俗文化與地方生產─論台灣「後─新電影」中的鄉土性(2008-2012)》,(國立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1月。
宋育成,《全球化潮流與異質化策略:論《海角七號》與台灣電影史的,「台灣性」在地想像》,(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7月。
何杰,《物換星移:三個世代的懷舊模式語彙探討》,(逢甲大學經觀與遊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
洪千媚,〈建構與荒謬─論電影《父後七日》中的台灣喪葬文化〉,(國立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中正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10期,2012年6月。
郭東益,《跨國製作對台灣電影製作影響之探討:以《雙瞳》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
黃奕君,《台灣電影中的台客視覺元素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6月。
梁瓊芳,《文學.影像.性別-八○年代臺灣「文學電影」中的女身卅女聲》,(國立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期刊論文:
邱貴芬,〈在地性論述的發展與全球空間-鄉土文學論戰三十年〉,《思想》第6期,2007年9月。
邱貴芬,〈尋找「台灣性」:全球化時代鄉土想像的基進政治意義〉,《中外文學》第32卷第4期,2003年9月。
李歐旎、史書美著,沈尚玉譯;蘇榕校譯,〈由弱裔出發,進行跨國思考〉,《中外文學》,第36卷第2期,2007年6月。
孫松榮,〈輕歷史的心靈感應-論台灣「後-新電影」的流體影像〉,《電影欣賞學刊》第142期,2010年3月。
陳筱筠,〈台灣新電影的餘續與後新電影的過渡:從張作驥電影中的敘事美學、地方意義與多樣現代性談起〉,《電影欣賞學刊》第142期,2010年3月。
彭小妍,〈《海角七號》意外的成功?回顧台灣新電影〉,《電影欣賞學刊》第142期,2010年3月。
焦雄屏,〈拓展國片的海外能見度〉,「世界電影」第362期,1999年。
焦雄屏,〈國片復甦的嗎?〉,「世界電影」第407期,2002年。
詹閔旭,〈從《海角七號》談草根台灣想像的形塑〉,《電影欣賞學刊》第142期,2010年3月。
魏玓著,〈從在地走向全球:臺灣電影全球化的歷程與類型初探〉,《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6期,2004年12月。

網頁:
鄒倩琳,〈忽然一鄒──父後七日〉,「中天名人堂」,資料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X__sgx4ZUU
曾芷筠,〈荒謬情境中我記起父親的身影──專訪《父後七日》導演劉梓潔、王育麟〉,「放映週報──放映頭條」,資料來源: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313
游千慧,〈鄉土、武俠、青春、魔幻、寫實劇:《總舖師》──專訪導演陳玉勳〉,「放映週報──放映頭條」,資料來源: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473
詹以真,〈電影《陣頭》九天技藝團的故事──專訪導演馮凱〉,「中央廣播電台」,資料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u_6XaVAMI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