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一)專書
王文宇,公司法論,元照,2008年9月。
沈中華 李建然,事件研究法─財務與會計實證研究必備,華泰出版社,2000年9月。
林國全,證券交易法研究,元照,2000年9月。
張紘炬審校 蔡宗儒等著,現代統計學,華泰文化,三版,2008年1月。
張清溪 許嘉棟 劉鶯釧 吳聰敏,經濟學,張清溪自版,2011年。
張瓊嬌 何志峰 沈育展 王景南 陳志鈞等著,證券投資分析,國立空中大學發行,2013年1月。
陳春山,證券交易法論,五南,七版,2004年9月。
陳家彬 廖大穎 何曜琛等著,財經犯罪與證券交易法理論實務,新學林,2009年6月。
黃啟倉,基礎經濟學:個體與總體理論,冠唐國際,2014年。
廖大穎,證券市場與股份制度論,元照,1999年5月。
廖大穎,證券交易法導論,三民,二版,2006年5月。
劉連煜,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二),初版,三民書局,1998年4月。
蕭文龍,多變量分析最佳入門實用書,碁峰資訊,2008年4月。
賴英照,股市遊戲規則-最新證券交易法解析,賴英照作,初版,2006年2月。
(二)期刊論文
王志誠,直接或間接操縱市場行為,台灣法學雜誌,238期,頁126-135,2013年12月。
王志誠,連續交易之認定基準及實務爭議,月旦民商法雜誌,第19期,頁5-34,2008年3月。
王志誠,證券交易法目的論之省思與實踐,集保月刊第75期,2000年2月。
余雪明,證券交易法的立法意旨,月旦法學第15期,頁86-88,1996年8月。
杜文禮、張純明、廖敏齡,台灣上市櫃公司買回庫藏股與股價、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全球管理與經濟,第4卷第1期,頁31-48,2008年6月。
林宜男,關係企業交叉持股之弊端研討,臺大法學論叢第32卷第2期,頁105-166,2002年10 月。
林書楷,論操縱市場最-資本市場價格形成真實性的觀點-,興國財經法律學報,第1期,第62-108頁,2011年5月。
林國全,以散布流言或不實資料方法操縱價格-台灣高等法院九十二年度金上重訴字第九號判決評析,月旦民商法雜誌,第7期,頁148-156,2005年3月。
林麗香,企業取回自己股份之法律問題,臺北大學法學論叢,頁69-173,第48期, 2001年6月。
柯菊,禁止公司取得自己股份緩和論之研究,臺大法學論叢,第24卷第2期,1995年6月。
洪令家,證券犯罪防治不可承受的痛-操縱市場,朝陽商管評論,特刊,頁139-158,2012年5月。
洪秀芬 陳貴瑞,交叉持股對公司治理之影響,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19期,頁221-249,2003年12月。
洪鑌、鐘智遠,控制權私人收益研究評述,現代商貿工業,2011年。
許美麗,庫藏股制度之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66期,2001年6月。
陳俊仁,論庫藏股制度與證券市場操縱行為,集保月刊,第140期,2005年7月。
陳峰富,金融機構對關係企業違法融資之案例研究,台灣本土法學第61期,頁104,2004年8月。
陳貴瑞,我國擬議中庫藏股制度之評析,財稅研究第32卷第1期,頁80-86,2000年1月。
陳嘉惠、劉玉珍、林炯垚,公開市場股票購回因素分析,證券市場發展季刊,第59期第15卷,頁27-61,2003年10月。
黃國昌 林常青 陳恭平,資訊、變項及關連性(上),臺灣法學雜誌,第183期,頁127-141,2011年9月。
黃國昌 林常青 陳恭平,關聯性與迴歸(上),臺灣法學雜誌,第191期,頁66-79,2012年1月。
黃銘傑,交叉持股vs.公司監控,台大法學論叢第30卷第1期,頁200-247,2001年1月。
黃銘傑,自己股份買回與公司法-財政部庫藏股制度草案的問題點與盲點,臺大法學論叢,第28卷第1期,1998年9月。
詹德恩,我國金融犯罪特性與抗制難題,中正財經法學,第7期,頁,2013年7月。
廖大穎,庫藏股制度與證券交易秩序,月旦法學雜誌,第34期,頁90-97,1998年3月。
劉永欽、洪榮華,企業生命週期與實施庫藏股動機,企業管理學報,第75期,頁101-104,2007年12月。
劉啟群、陳妮雲,買回庫藏股實際執行率宣告市場反應之研究,證券市場發展,頁139-176,2010年4月。
劉連煜,論庫藏股制度-以證交法草案第二十八條之二之評論為中心,頁38-50,月旦法學雜誌,第39期,1998年8月。
戴銘昇,金融控股公司法之評析-論交叉持股之禁止,軍法專刊,第49卷第5期,頁27-33,2003年5月。
謝碧珠,庫藏股制度分析,證交資料,第438期,1998年10月。
(三)學位論文
李陽,台灣上市公司實施庫藏股與股價異常報酬反應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邱秋芳,股份有限公司買回自己股份法律問題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法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楊翠萍,財務彈性-上市公司實施庫藏股之實證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潘玉娟,台灣企業庫藏股購回動機與溢價決定因素綜合評析,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蕭淳之,公司購回庫藏股動機之訊號假說檢驗,南華大學管理經濟學系暨經濟學碩士論文,2012年。簡建益,我國採行加速購回庫藏股法評議,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研究所,2008年。
(四)報章及政府資料
彭淮南,亞洲金融風暴的反省與啟示,經濟日報1998年2月4日。
立法院公報,第86卷第49期,1997年11月。
全球大崩盤 台股暴跌 國安基金護盤,蘋果日報,2015年8月25日,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50825/36740639/。
災星齊聚!亞洲金融風暴凶兆浮現 市場憂心重演,財經新報,2015年8月 24日,http://finance.technews.tw/2015/08/24/asia-financial-crisis/。
亞洲金融風暴陰影再現,蘋果日報,2015年7月30日,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inance/20150730/36693226/ 。
光喊不買-庫藏股恐淪狼來了,聯合晚報,2015年10月26日http://udn.com/news/story/7251/1272936-%E8%A7%80%E5%AF%9F%E7%AB%99%EF%BC%8F%E5%85%89%E5%96%8A%E4%B8%8D%E8%B2%B7-%E5%BA%AB%E8%97%8F%E8%82%A1%E6%81%90%E6%B7%AA%E7%8B%BC%E4%BE%86%E4%BA%86。
二、英文文獻
(一)專書
BOOTH RICHARD A., FINANCING THE CORPORATION (West Group 2010).
ELLIS CHARLES D, YOUNG ALLAN E ,THE REPURCHASE OF COMMON STOCK (Ronald P, US 1971 ).
HAZEN THOMAS LEE , PRINCIPLES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 (Thomson/WEST 2005).
HAZEN THOMAS LEE AND RATNER DAVID L., SECURITIES REGULATION (9 thThomson/WEST 2006).
JOHNSON CHARLES J., JR. AND MCLAUGHLIN JOSEPH, CORPORATE FINANCE AND THE SECURITIES LAWS (3rd Wolters Kluwer/Law & Business 2004).
MARKHAM JERRY W. AND GJYSHI EDS RIGERS, RESEARCH HANDBOOK ON SECURITIES REG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Edward Elgar 2014).
MONONEY NIAMH, EC SECURITIES REGULATION (2rd Oxford 2008).
SELIGMAN JOEL, PAREDES TROY AND LOSS LOUIS, FUNDAMENTALS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S (6th Wolters Kluwer/Law & Business 2013).
(二)期刊論文
Bargeron Leonce, Manoj Kulchania and Shawn Thomas, Accelerated Share Repurchases, 101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No.1 69 (2011).
Colesanti J. Scott, Circuit Breakers and the Mission of Stock Market Stability, 15 NEXUS 43 (2009).
Comments, Market Manipulation and the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46 YALE L.J. 624 (1936).
Cook Douglas O. and Kim Jin S., Derivatives in Share Repurchaser Programs, unpublished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Alabama (2006).
Cook Douglas O., Krigman Laurie and J. Chris Leach, An Analysis of SEC Guidelines for Executing Open Market Repurchases, 76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No.2 289 (2003).
Donald David C., Regulating Market Manipulation through an Understanding of Price creation, 6 NTU L. REV. 55 (2011).
Fischel Daniel R. and Ross David J., Should The Law Prohibit Manipulation in Financial Markets?, 105 HARV. L. REV. 503 (1991).
Fried Jesse M., Informed Trading and False Signaling with Open Market Repurchases, 93 CAL. L. REV. 1323 (2005).
Fried Jesse M., Insider Signaling and Insider Trading with Repurchase Tender Offers, 67 U. CHI. L. REV. 421 (2000).
Fried Jesse M., Open Market Repurchase : Signaling or Managerial Opportunism?, 2 THEORETICAL INQ. L. 865 (2001).
Gelb David S., Corporate Signaling with Dividends, Stock Repurchases, and Accounting Disclosures: An Empirical Study, 15 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 FINANCE ISSUE 2 99, 99 (2000).
Gordon Jeffrey N. and Kornhauser Lewis A., Efficient Markets, Costly Information, and Securities Research, 60 N. Y. U. L. REV. 761 (1985).
Lowenfels Lewis D., Section 9(a)(1) and 9(a)(2) of the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 An Analysis of Two Important Anti-Manipulative Provisions, 85 NW. U. L. REV 698 (1990).
Macey Jonathan R., Mitchell Mark and Netter Jeffry, Restriction on Short Sales : An Analysis of the Uptick Rule and Its Role in View of the October 1987 Stock Market Crash, 74 CORNELL L. REV. 799 (1988).
Marcel Kahan, Securities Laws And The Social Costs Of “InaccurateStock Prices, 41 DUKE L. REV. 977 (1992).
Marquardt Carol, Tan Christine and Young Susan, Managing EPS through accelerated share repurchases: Compensation versus capital market incentives, Baruch College–CUNY Working Paper (2007).
Moskowitz Mark R., Corporate Stock Repurchase Under the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 51 NEB. L. REV. 193 (1971).
Nelemans Matthijs, Redefining Trade-Based Market Manipulation, 42 VAL. U. L. REV. 1169 (2007).
Phillps Robert L., The Concept of a Corporation's Purchase of Its Own Shares, 15 ALTA . L. REV. 324 (1977).
Song Ok-Rial, Hidden Social Costs of Open Market Share Repurchases, 27 J. CORP. L. 425 (2001).
Technical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s(IOSCO), Report On Stock Repurchase Programs (2004).
Thel Steve,$850,000 In Six Minutes—The Mechanics Of Securities Manipulation, 79 CORNELL. L. REV. 219 (1994).
Using Derivatives To Facilitate Share Repurchase Programs, 17 HARRIS NESBITT 1 (2000).
Vermaelen Theo, Share Repurchases, 1 Foundations and Trends in Finance No.3 171 (2005).
Vermealen Theo, Common Stock Repurchase and Market Signaling: An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no.9 139 (1981).
三、網路資源
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mops.twse.com.tw/mops/web/index,最後瀏覽日2015年5月30日。
臺灣證券交易所網站http://newmops.tse.com.tw/,最後瀏覽日2015年5月30日。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網站https://www.sec.gov/,最後瀏覽日2015年5月30日。
康乃爾大學法律學系網站https://www.law.cornell.edu/,最後瀏覽日2015年5月30日。
美國德拉瓦州公司法網站http://delcode.delaware.gov/title8/index.shtml,最後瀏覽日2015年5月30日。
歐盟經濟委員會法規查詢網站 http://eur-lex.europa.eu/homepage.html,最後瀏覽日2015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