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古籍
(一)祁韻士著作
〔清〕祁韻士:《萬里行程記》,收入劉長海:《祁韻士集》(山西:三晉出版社,2014年)。
〔清〕祁韻士:《濛池行稿》,收入劉長海:《祁韻士集》(山西:三晉出版社,2014年)。
〔清〕祁韻士:《西域釋地》,收入劉長海:《祁韻士集》(山西:三晉出版社,2014年)。
〔清〕祁韻士:《西陲要略》,收入劉長海:《祁韻士集》(山西:三晉出版社,2014年)。
〔清〕祁韻士:《西陲竹枝詞》,收入劉長海:《祁韻士集》(山西:三晉出版社,2014年)。
〔清〕祁韻士:《鶴皋年譜》,收入劉長海:《祁韻士集》(山西:三晉出版社,2014 年)。
(二)一般古籍(按朝代先後順序編次)
〔漢〕班固:《漢書•西域傳》(臺北:宏業書局,1996年)。
〔漢〕班固:《漢書•鄭吉傳》(臺北:宏業書局,1996年)。
〔漢〕班固:《漢書•地理志下》(臺北:宏業書局,1996年)。
〔漢〕范瞱:《後漢書•班梁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明〕朱元璋:《皇明祖訓•首章》,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卷264(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
〔清〕梁份:《秦邊紀略》(臺北:廣文書局,1974年)。
〔清〕梁份著、趙盛世等校注:《秦邊紀略》(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收入《歷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
〔清〕松筠纂:《欽定新疆事略》(臺北:文海,1965年)。
〔清〕松筠撰,吳豐培校訂:《西招圖略》(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
〔清〕松筠:《西陲總統事略》,收入《中國邊疆叢書》第一輯(新北市:文海出 版社,196年,嘉慶十六年程振甲校勘本影印本)。
〔清〕洪亮吉:《洪北江全集•卷施閣文甲集》(光緒丁丑孟夏授經堂重校刊), 卷8,乾隆府厅州縣圖志序。
〔清〕溫達等修:《親征平定朔漠方略》卷7,收於《四庫全書》第354冊。
〔清〕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刑志二》(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清〕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地理一》(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清〕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傳》(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清〕程恩澤:〈戶部福建司郎中鶴皋祁公神道碑銘〉,收入劉長海:《祁韻士集》(山西:三晉出版社,2014年)。
〔清〕程振甲:《西陲竹枝詞•序》,收入劉長海:《祁韻士集》(山西:三晉出版社,2014年)。
〔清〕馬家鼎修,張嘉言纂:《壽陽縣志》卷8,《人物志上•鄉賢一•祁韻士》(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清〕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清〕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附錄於《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 局,1995年)。
〔清〕顧頡剛、史念海:《中國疆域沿革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二、 專著
(一) 中文專著(按姓氏筆畫編次)
方豪:《中西交通史》第1冊(臺北:華岡出版公司,1977年)。
李伯齊主編:《中國古代紀遊文學史》(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年)。
杜維運:《清代史學與史家》(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4年)。
余太山:《西域文化史》(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1996年)。
余太山主編:《西域通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來新夏:《中國地方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局,1995年)。
周予同主編,朱維錚修訂:《中國歷史文選 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周軒:《清宮流放人物》(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
周軒、高力:《清代新疆流放名人》(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
侯德仁:《清代西北邊疆史地學》(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年)。
袁大化、王樹楠:《新疆圖志•藝文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范宜如:《行旅.地誌.社會記憶 : 王士性紀遊書寫探論》(臺北:萬卷樓,2011年)。
馬大正、華立:《古代中國的北部邊疆》(呼河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
梁元生:《晚清上海——一個城市的歷史記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郭雙林:《西潮激盪下的晚清地理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郭麗萍:《絕域與絕學--清代中葉西北史地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
張大軍:《新疆史》(臺北:蒙藏委員會編印,1964年)。
彭明輝:《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
彭明輝:《晚清的經世史學》(臺北:麥田出版,2002年)。
葛綏成:《中國近代邊疆沿革考》(上海:中華書局,1934年)。
葛兆光:《宅茲中國》(臺北:聯經,2013年)。
黃愛平、王俊義:《清代學術文化史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黃愛平:《樸學與清代社會》(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黃興濤:《文化史的追尋:以近世中國為視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
賈建飛:《清代西北史地學研究》(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
廖炳惠:《關鍵詞200》(台北:麥田,2003年)。
蔣寅:《清代詩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12年)。
黎錦熙:《方志今議》(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
齊清順:〈清代新疆遣員研究〉,《西域史論叢》(第三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年)。
鄭毓瑜:《性別與家園——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 : 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2005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上海市:地圖出版社,1982年)。
謝國禎:《明末清初的學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二) 外文譯著(按姓氏字母順序編次)
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2007年)。
約翰•柏格(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城邦出版,2010年)。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臺北:聯經,2006年)。
Paul Cloke等編,王志弘等譯:《人文地理概論》(台北:巨流出版社,2006年)。
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段義孚(Yi-Fu Tuan)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日〕和辻哲郎著,陳力衛譯:《風土》(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日〕羽田亨著,耿世民譯:《西域文明史概論》(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三、 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編次)
牛海楨:〈清代的西北邊疆史地學〉,《史學史研究》第4期,1999年。
牛海楨:〈清代西北邊疆史地學的開創者祁韻士〉,《伊犁師範學院學報》第3期,2001年。
王明珂:〈王崧的方志世界──明清時期雲南方志的本文與情境〉,收入《新史學》卷2,(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沈松僑:〈江山如此多嬌──1930年代西北旅行書寫與國族想像〉,《臺大歷史學報》,第37期,2006年6月。李淳:〈韓信嶺懷古〉,《黃河》,2007年第5期。
呂文利:〈1839年:張穆學術人生轉折若干問題〉,《清史研究》第1期,2007年2月。
宋彩鳳:〈清代新疆竹枝詞綜論〉,《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第24卷(2010年)。
周啟榮、劉廣京:〈學術經世:章學誠之文史論與經世思想〉收於《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 )。
周軒:〈《大清律例》與清代新疆流人〉,《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
年第25卷第4期。
周軒:〈西域流放研究〉,收於馬大正、楊鐮主編《西域考察與研究續編》(烏魯
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
星漢:〈乾嘉時期 伊犁流人詩作論〉,《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
年,第27卷第1期)。
胡曉真:〈《黔書》的治書框架與西南審美經驗〉,《清華中文學報》第10期,2013年12 月。
徐松巍、田志勇〈祁韻士:19世紀西北邊疆史地學第一人〉,《北方工業大學學
報》第10卷第4期。
唐景升:〈清儒西北地理學述略〉,《東方雜誌》第28卷,第21號,1931年11月。
師道剛〈西北史地學研究的開創者--祁韻士〉,《晉陽學刊》第1期,1980年。
郭院林、張燕:〈松筠「文化治邊」思想及影響研究〉,《伊犁師範學院學報》(社
會科學版)第1期,2010年3月。
郭嬌:〈祁韻士《西陲竹枝詞》詩下自注研究〉,《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31期第1卷,2014 年。
張建春:〈清代西域竹枝詞的歷史價值〉,《西域研究》第3期,2007年。
喬治忠、侯德仁:〈乾隆朝官修《西域圖志》考析〉,《清史研究》第1期2005
年。
賈建飛:〈論松筠與晚清西北史地學的興起〉,《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第14卷第1
期,2004年3月。
賈建飛:〈清代中原士人西域觀探微〉《清華大學學報》第3期,2010年。
齊清順:〈清代新疆遣員研究〉,《西域史論叢》(第三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
出版社,1990年)。
暴鴻昌:〈清代史學經世致用思潮的演變〉,《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生院學報》第1
期,1991年。
四、 學位論文(按姓氏筆畫編次)
吳佳玲:《清代乾嘉時期遣犯發配新疆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查蕙琳:《清代乾嘉時期山水詩之知識性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7年。
胥麗娟:《乾嘉時期新疆流人及文學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
士論文,2002年。
溫順德:《清代乾嘉時期關內漢人流移東北之研究》,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塗怡萱:《清代邊疆輿地賦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