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6 00:5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民鴻
研究生(外文):Min-Hung Yang
論文名稱:機械製圖作品量化評分原則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n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mechanical drawing and weight
指導教授:羅志成羅志成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h-Cheng Lo
口試委員:王俊賢陳狄成羅志成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1
中文關鍵詞:機械製圖專家調查法層級程序分析法
外文關鍵詞:mechanical drawingexpert investigation method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46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機械製圖是利用圖樣確切表達機械的結構、尺寸、作動原理和技術要求的專業技術,被稱為工程界的語言。然而,目前高職在機械製圖人員的教育訓練中,對於機械製圖作品之優劣評估則是各個學校評量標準不一,即使相同單位中每位專家評估準則與權重也未具有一致性。因此,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是建立機械製圖相關職種之技藝競賽參賽者、指導教師與評審或學術界專家,對機械製圖之各類作品優劣判斷有量化的指標參考。
本研究研究方法為專家調查法與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以技藝競賽評審、製圖實習課程教師及產業界相關人員作為研究母群,從專家角度思考與建構,歸納機械製圖作品評分之各項指標。本研究藉由蒐集之專家意見與研讀相關文獻作為本研究理論基礎,據以發展調查問卷,利用層級分析法以瞭解機械製圖作品評估指標與權重。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其關鍵因素為:一、視圖表現構面;二、尺寸標註構面;三、表面織構符號與幾何公差構面;四、標題欄與零件表構面;五、彩現構面;六 、設計創新構面等六大影響構面,尺寸標註構面為影響其製圖作品優劣之最重要因素,視圖表現構面及表面織構符號與幾何公差構面為次重要影響因素。
本研究之主要貢獻為透過市場產業及學者專家不同的專業論點來收斂,以及建立機械製圖作品量化評分準則及權重,茲以提供給國內相關之職業訓練參考。

Focusing Mechanical Drawing is the implication of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the exact mechanical structure, size, actuation principle and technical expertises, as a well an known engineering language. However, the training of Mechanical Drawing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enable students to develop the skills and implicit these skills widely, but the evaluation priciples are not well organized.Therefor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Mechanical Drawing skills, interview of instructor or academic expert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e developed the structured indicators to evaluate the skills of Mechanical Drawing.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employed an expert survy with an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construt the assessment indicators by surveying expericned high school teachers and industrialexpertises. Based on above, we futher used AHP to establish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Mechanical Drawing and weights.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key indicators are as follows :1. surface of drawing,2. Size marks,3. surface texture and geometric tolerance symbols,4. Table title and parts,5. Version,6. Design Innovation. The dimension of Size marks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dicator and folliwng by surface of drawig and surface texture and geometric tolerance symbols.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study is to establish a Mechanical Drawing quantitative evalusion criteria and weights which summarizedfrom industrial and academic experts from different professional viewpoints. This could be beneficial for the implication of vocational training.

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I
謝誌 V
目次 VII
圖次 IX
表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五節 名詞譯義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機械製圖職能發展 13
第二節 機械製圖相關檢定與競賽評分準則 24
第三節 製圖作品評分基本指標 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9
第二節 研究資料分析 54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問卷設計 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59
第一節 機械製圖作品量化評分因子一致性檢定 59
第二節 機械製圖作品量化評分因素權重分析 7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5
第一節研究結論 75
第二節研究建議 79
參考文獻 83
壹、中文部分 83
貳、英文部分 88
附 錄 91
附錄一 電腦輔助機械製圖職類能力目錄 91
附錄二 電腦輔助機械設計製圖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徒手畫評審表 95
附錄三 電腦輔助機械設計製圖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電腦畫評審表 97
附錄四 層級程序分析法專家學者調查問卷 100

圖次
圖1-1 研究步驟圖 7
圖3-1層級程序分析進行流程圖 51
圖3-2完整(左)及不完整(右)層級結構圖 52
圖3-3層級架構分析圖 55

表次
表2-1 製圖實習單元課程內容綱要 17
表2-2 機械製圖專業能力相關研究彙整 22
表2-3 第44屆全國CAD機械製圖評審項目配分表 29
表2-4 全國賽CAD機械製圖競賽評分表 29
表2-5 工科賽機械製圖職種競賽配分表 31
表2-6 工科賽電腦輔助機械製圖職種競賽配分表 31
表2-7 機械製圖評分重點 32
表2-8 電腦輔助機械製圖評分重點 34
表2-9 機械類概念設計組評分比例 37
表2-10機械類實物測繪組評分比例 37
表2-11六大構面涵蓋範圍 39
表2-12六大構面與次準則對照表 47
表3-1 層級程序分析評估尺度意義及說明 53
表3-2 研究對象名單 56
表4-1 隨機指標(RI)表 60
表4-2 第一級指標六大構面一致性檢定數據分析表 62
表4-3 視圖表現次準則一致性檢定數據分析表 63
表4-4 尺寸標註次準則一致性檢定數據分析表 64
表4-5 表面織構符號與幾何公差次準則一致性檢定數據分析表 65
表4-6 標題欄與零件表次準則一致性檢定數據分析表 66
表4-7 彩現次準則一致性檢定數據分析表 67
表4-8 設計創新次準則一致性檢定數據分析表 8
表4-9 整體影響因素評量準則權重排序表 71

吳清炎(2014)。製圖實習I。臺北市:華興文化出版社。
吳冠麗(2009)。技能檢定對高職製圖科學生升學競爭力及就業力之探討(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7KUAS8041003)
吳思華(2014)。中華民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簡介。臺北市:教育部。
李金祥(2004)。關于機械圖樣中表面粗糙度標注方法。工程圖學學報,3,91-95。
李彥儀(2009)。落實證照制以提升技專校院學生就業能力。訓練與發展,5,66-70。
林仲威(2003)。我國金融從業人員對金融證照認知之研究─以理財規劃人員專業能力測驗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
林純珍(2014)。經營輕食咖啡連鎖業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以The Naked Cafe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洪明顯(2014)。互動式3D電腦輔助教學應用於正投影視圖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 102NTTI5641010) 。
胡夢蕾(2004)。餐旅學生人格特質對實習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2,103-132。
高維禮(2012)。3D空間渲染圖建構流程研究-以室內設計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0TTU05038018)
康鳳梅、李金泉、賈子慶、鄭光臣、彭世寶、謝松佑、黃淙誠、黃郁婷、葉品逸 (2005)。機械產品導向學習電腦輔助設計與製圖課程網站建置之研究。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10,121-135。
康鳳梅、鄭光臣、蕭吉男(2002)。電腦輔助製圖在我國機械業應用概況與發展趨勢之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期刊,71,25-31。
康鳳梅、蕭吉男(2004)。機械製圖員專業能力標準之研究。職業教育學報,8,41-63。
康鳳梅、戴文雄、王照明(1994)。我國工業技術人力所需知識建構之研究-機械製圖業。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82-0111-S-003-059 ),未出版。
康鳳梅、簡慶郎(2000)。建構製圖科機械製圖與實習課程變革應有教學對策之研究。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3,1-12。
張景昇(1997) 。AutoCAD 實體模型之公差標註與分析自動化系統(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85NCHU0489037)
曹勝雄、容繼業、劉麗雲(2000)。專科餐旅教育「三明治教學制度」實施之認知研究:從教師觀點。高雄餐旅學報,3,53-68。
許家豪(2003)。表面粗糙度效應對一有限長滑塊軸承動態負荷擠壓性能之影響(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1CYCU5489010)
郭書吟(2012)。民宿設置評估指標系統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0NKHC5708013)
陳君帆(2009)。工業設計人員能力指標與測驗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7NCKU5038011)
陳育甄(2002)。模糊層級分析法應用於城際運具選擇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0NCKU5347017)
勞動部動力發展屬數位學習平台(2015)。電腦輔助機械製圖職類能力目錄,取自http://www.vtu.wda.gov.tw/admin/abilityFront.do?act=findAbilityCourse&;num=30。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技能檢定中心全球資訊網 (2015) 。全國技能競賽CAD機械製圖評分表。取自http://www.labor.gov.tw/home.jsp?pageno=201202050001&;contlink=ap/news1.jsp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技能檢定中心全球資訊網(2015)。電腦輔助機械設計製圖技術士技能檢定評審表。取自於http://www.labor.gov.tw/home.jsp?pageno=201109290022
黃貞美(2014)。運用模糊分析層級程序法於國小優良教師評選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9CHPI5041052)
葉書銘(2012)。海運承攬業發展多國併櫃之關鍵成功因素與行銷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0NTOU5301042)
褚志鵬(2003)。層級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ory)(未出版之研究季刊)。
褚志鵬(2009)。層級分析法(AHP)理論與實作(未出版之教學講義)。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花蓮縣。
趙雅靜(2010)。我國高職技藝競賽評選機制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8TIT05653047)
歐特克創意設計競賽(2014)。機械類組評分比例表。取自http://adskcontest.com.tw/mechanical/index
蔡銘玹(2010)。我國高級職業學校製圖科教師製圖專業能力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8NTNU5037072)
蔣偉寧(2013)。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27, 105-122。
鄭國銘(2012)。以Lagrange Multiplier為基礎之最佳公差配置探討(博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9NCHU5311037)
黎詩雅(2012)。工業設計系學生成為設計師的學習經驗敘說,(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0TNUA5819018)
龔弘偉(1997)。多組特徵方形工件切削加工之尺寸公差與幾何公差評估(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86YZU00030024)
Berentsen, L.W. (2006). Team teaching with academic core curricula teachers:Using aviation concepts.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acher Education, 43(2),7-19.
Bulter, F. (1978). The concept of competency:An operational definition.Educational Technology, 18, 7-18.
Chang, J.C. (2005).The creative operation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New horizon bimonthly for teachers in Taipei,139, 59-63.
Gordon ,S.P. (2004).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school improvement.Boston: Pearson Educational, Inc.
Jarvis, P. (1990).An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Kang, F. M. &; Tai, W. S. (1999). A Study of Competency Items for Engineering Draftsman: Gain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CAD Related Industri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Part D, 1(1), 20-23.
Nadler, L. &; Nadler, Z. (1990).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 Concepts &; a Model, (3r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aaty,T.L.(1980). Mathematical Methods of Operations Research,anybook,176-185.
Vargas, L.G.(1990).An overview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its applicat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48, 2-8.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