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10:1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雅婷
研究生(外文):Wu,Ya-Ting
論文名稱:吳文英詞之音韻風格研究──以自度曲為例
指導教授:張慧美張慧美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陳弘昌耿志堅張慧美
口試日期:2016-06-24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94
中文關鍵詞:吳文英自度曲音韻風格慣用聲母頭韻押韻形式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8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吳文英作詞講究協律,其自度曲具有「聲韻諧美」的特質,本論文運用「語言風格學」的觀念與方法,以吳文英十八闋自度曲, 總計1746個字為研究範圍, 探討其自度曲的音韻風格。
本論文首先從「慣用聲母」來看吳文英自度曲的音韻風格, 分析其自度曲聲母的發音部位與發音方法,根據其所選用的次數進行研究,以一窺其慣用聲母的風格特色。接著從「頭韻現象」來看吳文英自度曲的音韻風格, 分析同句頭韻中,「相同聲母的重複現象」以及「同類聲母的頭韻形式」,由此說明吳文英自度曲擅長的頭韻形式與聲母聲情表現。再來從「押韻情形」來看吳文英自度曲的音韻風格,分析其自度曲「句末用韻」與「句中押韻」的情形,說明其安排的押韻、聲調情形所呈現出來的聲情與音韻特色。最後發現其自度曲之音韻風格,如下:
一、 慣用「齒、喉音」、「見母」營造音韻效果。
二、 慣用「塞音、擦音」 聲母表現音韻特色。
三、 聲母相同的重複頭韻,擅長「間隔使用頭韻」;同類聲母,擅長「連續與間隔使用頭韻」 以增加抑揚變化。
四、 頭韻擅長「間隔一字」、「連續二字」,形成和諧美感。
五、 善用「一韻到底」使音韻前後呼應。
六、 句末、 句中押韻呈現不同音韻、聲調風貌。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2
第四節 前人研究成果 14
第二章 吳文英、 詞作及語言風格學研究之意涵 23
第一節 吳文英之生平 23
第二節 吳文英之詞作 35
第三節 運用語言風格學研究吳文英自度曲之意涵 60
第三章 從慣用聲母來看吳文英自度曲之音韻風格 65
第一節 依發音部位歸納 68
第二節 依發音方法歸納 92
第三節 結語 116
第四章 從頭韻現象來看吳文英自度曲之音韻風格 121
第一節 頭韻的音韻效果 121
第二節 聲母相同的重複現象 126
第三節 同類聲母的同句頭韻 149
第四節 結語 184
第五章 從押韻情形來看吳文英自度曲音韻風格 195
第一節 韻的音響效果 196
第二節 句末用韻的情形 198
第三節 句中押韻的情形 228
第四節 結語 274
第六章 結論 281
參考書目 285
附錄
附錄一:吳文英 18 闋自度曲作品原文 1
附錄二:吳文英 18 闋自度曲音韻分析一覽表 7

參考書目
一、古籍專書【依朝代先後排列】
(一)吳文英專書
【宋】吳文英:《夢窗詞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宋】吳文英著,楊鐵夫箋釋:《改正夢窗詞選箋釋》,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6月。
【宋】吳文英著,楊鐵夫箋釋:《夢窗詞全集箋釋》,臺北:學海出版社,1974年,11月。
【宋】吳文英著,吳蓓箋注:《夢窗詞匯校箋釋集評(上中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4月。
朱祖謀校輯:《彊村叢書(六)‧夢窗詞集附補遺》,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
朱祖謀校定:《彊村四校定本夢窗詞集》(附陳洵《海绡說詞》、夏承燾《吳夢窗繫年》、夢窗詞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88年4月三版。

(二)其他專書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梅聖俞詩集序》,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3月。
【宋】張炎注,夏承燾校注、沈義父著,蔡嵩雲箋釋:《詞原注‧樂府指迷箋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7月。
【宋】陳彭年等著:《新校宋本廣韻》,臺北:紅葉文化事業,2001年。
【清】戈載《詞林正韻》,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清】杜文瀾校註:《宋七家詞選》,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5月。
【清】阮元輯:《宛委別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清】張宗橚輯,許仁圖發行:《詞林紀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9月。
【清】聖祖玄燁御編:《詞譜》,臺北:洪氏出版社,1980年11月。
【清】萬樹撰,恩錫、杜文瀾校,楊家駱主編:《詞律(上下)》,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11月。
【清】萬樹:《索引本詞律》,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89年10月。

二、近現代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由少而多排列】
(一)詞人與詞學
王易:《詞曲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10月。
王兆鵬:《唐宋詞史的還原與建構》,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月。
王兆鵬:《詞學研究方法十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
王偉勇:《南宋詞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9月。
王光前:《李清照和他的作品》,高雄:前程出版社,1983年。
王幼安:《人間詞話蕙風詞話》,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10月。
田玉琪:《徘徊於七寶樓臺─—吳文英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8月。
呂慧娟、劉波、盧達編:《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第三卷(宋金),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年。
呂正惠:《詩詞曲格律淺說》,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12月。
李勤印,張建業著:《中國詞曲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何文匯:《詩詞曲格律淺說》,臺北:臺灣書店,1999年。
金啓華、張惠民、王恒展、張宇聲、王增學編:《唐宋詞集序跋匯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林玉枚:《宋詞背後的秘密》,臺北:如果出版,2015年12月。
胡雲翼:《宋詞研究》,台南:大行出版社,1990年6月。
徐信義:《詞譜格律原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1月。
夏瞿禪:《唐宋詞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3年10月。
唐圭璋編:《全宋詞》,臺北:中華書局,1981年。
唐圭璋:《詞話叢編》五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2月。
馬志嘉、章心綽:《吳文英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
崔海正編,鄭紅梅、侯方元著:《南宋詞研究史稿》,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8月。
陳邦炎:《詞林觀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4月。
陳振寰:《讀詞常識》,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0年。
陶爾夫、劉敬圻:《吳夢窗詞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梁鑒江:《杜甫詩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11月。
閔宗述、劉紀華、耿湘沅選注:《歷代詞選注》,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黃少甫:《夢窗詞箋》,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8年12月。
黃兆漢:《夢窗詞選注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黃雅莉:《宋詞雅化的發展與遞嬗:以柳、周、姜、吳為探究中心》,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6月。
葉嘉瑩:《迦陵論詞叢稿》,台北:明文書局,1987年。
楊鐵夫箋釋,陳邦炎、張奇慧校點:《吳夢窗詞箋釋》,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
劉子庚:《詞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2年。
劉永濟:《詞論》,臺北:龍田出版社,1982年。
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趙慧文、徐育民編著:《吳文英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7年1月。
錢鴻瑛:《夢窗詞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04月。
謝雲飛:《文學與音律》,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78 年11月。
龍沐勛:《唐宋詞格律》,臺北:里仁書局,1986年12月。
龍沐勛:《倚聲學:詞學十講》,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
龍榆生校箋:《東坡樂府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0年。
蘇虹苓:《吳文英的生涯和他的「節序懷人」詞》,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年。

(二)語言學及語言風格學
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6月。
何大安:《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二版,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9月。
竺家寧:《聲韻學》二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竺家寧:《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二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
周碧香:《《東籬樂府》語言風格研究》,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8年。
周世箴:《語言學與詩歌詮釋》,臺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周同春:《漢語語音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
林尹著、林炯陽注釋:《中國聲韻學通論》五版,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9月。
唐作藩:《音韻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3版。
陳新雄:《聲韻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
張德明:《語言風格學》,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1994年。
程祥徽:《語言風格初探》,台北:書林出版,1991年。
程祥徽、鄧駿捷、張劍樺:《語言風格》,香港:三聯書店,2002年3月。
董同龢:《漢語音韻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10月十六版。
廣文編譯所:《國音中古音對照表》,臺北:廣文書局,1982年10月,再版。
羅常培、王均著:《普通語音學綱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三)其他
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講稿》,北京:中華書局出版,2007年7月。
王國瓔:《中國文學史新講(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6年9月。
左宏閣:《中國古代士風與文學研究》,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12。
申小龍:《語文的闡釋》,臺北:紅葉文化,1993年。
朱光潛:《詩論》,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12月25日。
屈萬里:《尚書今註今譯》,臺北:聯經出版有限公司,1984年。
張高評:《會通化成與宋代詩學》,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出版,2000年。
葉桂桐:《中國詩律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6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鑑賞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6年。
程千帆、吳新雷:《兩宋文學史》,高雄:麗文文化事業,1993年10月。
傅庚生:《中國文學欣賞舉隅》,臺北:萬卷樓圖書,2002年12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2006年8月。
羅立乾注譯、李振興校閱:《新譯文心雕龍》,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頁324。

三、論文期刊【依年代先後排列】
(一)學位論文
● 與吳文英音韻相關
宋美瑩:《夢窗詞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卓惠婷:《《夢窗詞》藝術表現與美感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
楊坤榮:《宋南渡時期詞人詞作入聲用韻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 音韻風格
陳穩如:《韓愈古體詩之音韻風格》,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黎采綝:《黃庭堅七言律詩音韻風格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5年。
丁憶如:《司馬相如賦篇之音韻風格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陳靜儀:《孟浩然五言律詩音韻風格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吳麗靜:《鄭愁予詩的音律風格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8年。
郭麗蘋:《李清照詞之音韻風格》,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語文研究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曾義宭:《席慕容詩的音韻風格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楊雅惠:《楊喚詩歌之音韻風格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周育如:《「古詩十九首」的音韻風格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簡雅慧:《柳永《樂章集》長調之音韻風格─以創調、僻調為對象》,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鄭雅心:《論清真詞的沈鬱頓挫風格——從語言學的角度分析》,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陳彥文:《向陽十行集之音韻風格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初審論文,2010年。
劉文芳:《李商隱七言愛情詩語言風格研究─以音韻和詞彙為研究範圍》,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 吳文英相關
林瑞芳:《吳文英夢詞研究》,台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1998年。
普義南:《吳文英詠物詞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蘇芳民:《夢窗憶姬詞意象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在職進修夜間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
鄧昭群:《晚清夢窗詞學之研究──以校勘、編選為探討範圍》,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普義南:《吳文英詞接受史》,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2010年。
蘇虹菱:《吳文英的生涯和他的「節序懷人」詞》,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楊翰:《南宋題畫詞研究─以吳文英、周密、張炎為探究中心》,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方妙鳳:《宋詞中的杭州書寫》,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吳宜蓁:《夢窗詠花詞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趙國蓉:《夢窗詞之讀者反映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
周祐榆:《夢窗詞於清代評論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曾詩涵:《夢窗詞與彊村詞比較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二)期刊資料
● 臺灣期刊
梁啟超:〈吳夢窗年齒與姜石帚〉,《圖書館學季刊》三卷三期(1929 年9月)。
陳邦炎:〈吳夢窗生卒年管見〉,《文學遺產》第1期(1983 年),頁64-67。
黃坤堯:〈吳文英的節令詞〉,《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4期(1995年),頁101-119。
謝明陽:〈《蕙風詞話》與《人間詞話》論吳文英詞〉,《中華學苑》47期(1996年3月),頁103-130。
黃坤堯:〈宋代詞韻與現代方言〉,《聲韻論叢》第7期(1998年3月),頁121-135。
桑魯卿:〈晚有弟子傳芬芳--評Grace S. Fong《吳文英與南宋詞》[Wu Wenying and the Art of Southern Song Ci Poetry]〉,《聯合文學》4:9=45(1999年7月),頁199-202。
史克振:〈吳文英及其「夢窗詞」〉,《新亞論叢》4期(2002年8月),頁188-198。
許懿丰:〈近十年夢窗詞研究述評(1992-2001)──以大陸、臺灣、香港單篇論文為主〉,《書目季刊》36:2(2002年9月),頁29-50。
黃雅莉:〈柳、周、姜、吳四家詞情與景組合方式的嬗變〉,《中國文化月刊》272卷(2003年8月),頁9-30。
徐小燕:〈張壽鏞《四明叢書》之文獻價值〉,《國家圖書館館刊》94:1(2005年6月),頁135-163。
陳宏銘:〈〈鶯啼序〉創調者考略〉,《國文學誌》第12期(2006年6月),頁81-98。
曾金城:〈夢窗〈木蘭花慢〉(紫騮嘶凍草)相關問題之討論──以「夾協」與「短叶」為核心〉,《政大中文學報》第5期(2006年6月),頁33-65。
涂佩鈴:〈葉嘉瑩〈論吳文英詞〉評析〉,《中國語文》99:3=591(2006年9月),頁51-65。
林郁屏:〈《人間詞話》評夢窗詞探析〉,《實踐博雅學報》第十期(2008年7月),頁23-46。
曾詩涵:〈張炎對夢窗其人其詞的接受狀況〉,《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第二十二期(2013年6月),頁45-62。

● 中國期刊
朱德慈:〈吳夢窗生卒年新證──兼與陳邦炎先生商兌〉,《寧波師院學報學報》第17卷1期(1995年2月),頁8-13。
亓琪:〈臨水照花,此花幽獨──論吳文英的詠梅詞〉,《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8卷2期(2009年3月),頁102-103。
孫書平(Shu-Ping Sun):〈論吳文英詞的風格特徵〉,《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0卷3期(2010年6月),頁151-152。
張麗:〈姜夔與吳文英詞之比較〉,《絲綢之路》2010卷18期(2010年9月),頁60-61。
戴偉華(Wei-Hua Dai):〈說吳文英詞〉,《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0卷6期(2010年12月),頁1-4。
佘筠珺:〈問塗•經歷•回還─周濟「四家學詞門徑」的理論建構〉,《東華漢學》第17期(2013年6月),頁137-170。

四、網路資料
【清】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http://sou-yun.com/CiHua.aspx?file=%E4%BB%8B%E5%AD%98%E9%BD%8B%E8%AB%96%E8%A9%9E%E9%9B%9C%E8%91%97+%E6%B8%85+%E5%91%A8%E6%BF%9F&lang=t, 2015.5.20搜尋。
《小學堂中古音》: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zhongguyin,2015.9.8查詢。
《東方語言學》:http://www.eastling.org/,2015.8.27瀏覽。
《倚聲填詞》: http://cls.hs.yzu.edu.tw/FillODE/HOME.HTM,2015.8.28搜尋。

五、工具書【依作者姓氏筆劃由少而多排列】
吳藕汀:《詞名索引》,臺北:新宇出版社,1995年10月。
林慶彰:《學術論文寫作指引:文科適用》,臺北:萬卷樓,2010年9月。
馬興榮、吳熊和、曹濟平:《中國詞學大辭典》,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
潘慎主編:《詞律辭典》,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9月。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黃坤堯:〈吳文英的節令詞〉,《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4期(1995年),頁101-119。
2. 謝明陽:〈《蕙風詞話》與《人間詞話》論吳文英詞〉,《中華學苑》47期(1996年3月),頁103-130。
3. 黃坤堯:〈宋代詞韻與現代方言〉,《聲韻論叢》第7期(1998年3月),頁121-135。
4. 桑魯卿:〈晚有弟子傳芬芳--評Grace S. Fong《吳文英與南宋詞》[Wu Wenying and the Art of Southern Song Ci Poetry]〉,《聯合文學》4:9=45(1999年7月),頁199-202。
5. 史克振:〈吳文英及其「夢窗詞」〉,《新亞論叢》4期(2002年8月),頁188-198。
6. 許懿丰:〈近十年夢窗詞研究述評(1992-2001)──以大陸、臺灣、香港單篇論文為主〉,《書目季刊》36:2(2002年9月),頁29-50。
7. 黃雅莉:〈柳、周、姜、吳四家詞情與景組合方式的嬗變〉,《中國文化月刊》272卷(2003年8月),頁9-30。
8. 徐小燕:〈張壽鏞《四明叢書》之文獻價值〉,《國家圖書館館刊》94:1(2005年6月),頁135-163。
9. 陳宏銘:〈〈鶯啼序〉創調者考略〉,《國文學誌》第12期(2006年6月),頁81-98。
10. 曾金城:〈夢窗〈木蘭花慢〉(紫騮嘶凍草)相關問題之討論──以「夾協」與「短叶」為核心〉,《政大中文學報》第5期(2006年6月),頁33-65。
11. 涂佩鈴:〈葉嘉瑩〈論吳文英詞〉評析〉,《中國語文》99:3=591(2006年9月),頁51-65。
12. 林郁屏:〈《人間詞話》評夢窗詞探析〉,《實踐博雅學報》第十期(2008年7月),頁23-46。
13. 曾詩涵:〈張炎對夢窗其人其詞的接受狀況〉,《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第二十二期(2013年6月),頁45-62。
14. 佘筠珺:〈問塗•經歷•回還─周濟「四家學詞門徑」的理論建構〉,《東華漢學》第17期(2013年6月),頁13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