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王姵雯( 2011)。國中生自傷行為、失落經驗及依附風格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昭琪( 2005 )。生活壓力、憂鬱經驗與青少年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市。王柳婷( 2012)。臺北市公立國中生失落經驗與生涯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王琡棻( 2011 )。復原力研究新趨勢∼在學校脈絡中促進學生教育性復原力。輔導季刊,47(3),1-14。王琡棻、盧台華( 2014 )。國小資優生與一般生復原力保護因子之比較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0,1-26。王濬楷( 2013 )。國中生人格特質、網路成癮和復原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市。王齡竟( 2008)。家庭衝突及社會支持對青少年憂鬱情緒及偏差行為之影響:補償抑或緩衝作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王櫻芬、連廷嘉( 2012 )。青少年社交能力在其人際依附與心理健康間的中介角色探討分析研究。諮商輔導學報,24,67-94。包康寧( 2011 )。臺北市國中生依附關係、求助態度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朱伊文( 2008)。國小高年級學生依附關係、人際關係與生命意義感相關之研究。南華大學,嘉義縣。
朱宥靜( 2008)。國中學生父母管教方式、依附關係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朱森楠( 1999)。從復原力觀點談國中中輟復學生的復原因素―以一個個案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江志正( 2008 )。學校領導者復原力的思考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 (3),173-196。江麗美、李叔珺、陳厚愷譯 ( 2008 ) 。家族再生:逆境中的家庭韌力與療癒(原著:Froma Walsh)。臺北:心靈工坊。
何佳玲( 2011)。青少年復原力之論述與建構。教育與發展,28(3),P107-111。
何長珠( 2008 )。悲傷影響因素之初探。生死學研究,7,P139 – 192。吳中勤( 2014 )。同儕依附對知覺到的同儕支持與憂鬱情緒之影響。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6-2,1-20。吳沛妤、譚子文、董旭英( 2012 )。台南市都會區國中生自我傷害行為關聯性研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4(2),69-108。
吳秀莉( 2002 )。復原力對國中單親家庭學生生活適應之影響(未出版之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吳佩靜( 2009)。國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生活型態、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明純( 2007)。堅毅特質、社會支持對家庭不利條件兒童適應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新竹。吳明穎( 2000)。青少年的分離─個體化、父母依附及其人際互動、憂鬱的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吳清山( 2013)。學業復原力。教育研究月刊,232,131-132。
吳麗雲( 1998)。人際歷程取向團體諮商對不安全依附類型大學生人際困擾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呂羿慧( 2010)。青少年面對死亡事件之失落反應與因應。諮商與輔導,301,10-13。呂謂正( 2008)。國中生網路成癮與青少年憂鬱症之相關研究-以新竹縣市國中生為例。中原大學,桃園縣。
李奇勵 (2011)。女性單親家庭親子韌力開展歷程(未出版碩士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李佩怡( 1996)。台灣地區大學生失落事件、失落反應與調適行為之描述性研究 — 以北部四所大學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9 (1),27-54。李佩怡( 1998)。失落的自我調適─如何運用創意度過悲傷。學生輔導通訊,54,84-99。李佩怡( 2000)。失落與悲傷。生死學。臺北:紅葉
李秋涼( 2012 )。弱勢家庭國中生堅毅特質、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李開敏、林方晧、張玉仕、葛書倫(譯)( 2004)。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第二版)-心理衛生實務工作者手冊(原作Worden, J. W.,2001)。 臺北市:心理。
李鈺卿( 2012)。臺中地區國中生人格特質、課業壓力與挫折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李閨華、張玉仕、劉靜女譯(2001)。死亡與喪慟:兒童輔導手冊。(原著Corr, C. A., & Corr, D. M. Handbook of childhood death and bereavement .)。臺北市:心理。
沙兆清( 2009)。 台中地區高中生生活壓力, 復原力與憂鬱傾向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兒童福利聯盟( 2016)。爸媽離婚分居!3成孩子陷入高度痛苦中。http://www.children.org.tw/research/research_list
林志哲( 2007)。發現復原力─一個來自心理脈絡的觀點。輔導季刊,43(1),1-8。林青秀( 2009 )。青少年失落經驗、社會支持與自我傷害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林亮岑( 2001)。國中生保護與危險因子及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勇璁 ( 2013)。探討國中生依附風格、交友品質與幸福感。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林威利( 2011 )。 談喪親兒童的哀傷處理。諮商與輔導,304,53-55。林柏廷( 2006 )。國中學生依附關係、自尊、完美主義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家瑩 ( 1999 )。喪失子女的父母失落與悲傷反應及復原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林浥雰(2010):青少年情緒智能、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綺雲 ( 2009 )。癒花園-失落、悲傷與生命轉化的心靈花園。諮商與輔導,281,53-60。林綺雲主編(2007)。生死學。第七版。臺北:紅葉。
林慧貞( 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社會支持、依附關係與其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林麗娟( 2004 )。國中生學業成就與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林讓均( 2009 )。復原力,讓孩子懂得賞識自己。遠見雜誌,280。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5379_3.html
邱暐茜( 2008 )。國中學生自我設限與親子依附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馨瑩( 2016)。家將團青少年復原力之展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臺中市。邵惠玲 ( 2007 ) 。青少年復原力量表編製與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凃文和( 2011 )。彰化縣國中學生依附關係 、人格特質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洪俐婷 ( 2015 )。國中生挫折容忍力與復原力之關係-社會支持調節效果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洪雅琴( 2013 )。失落、悲傷與憂鬱的心理治療。諮商與輔導,334, 58 – 63。洪福源 ( 2005 )。強化個人生活的力量與自信─復原力的觀點。輔導季刊,41(2),37-45。洪慧芳譯( 2005 )。挫折復原力:在人生中找到平衡、自信與能量(原著:Robert Brooks )。親子天下,臺北市。
紀怡如( 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壓力知覺與其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大學,屏東市。胡薰方( 2010 )。青少年發展性資產與復原力對偏差行為之影響。大葉大學,彰化市。
唐秀麗( 2015 )。嘉義縣國中生上吊自殺,身旁一堆成績單。http://udn.com/news/story/2/865174-
孫世維( 1994)。青少年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依附的性質與重要性。法商學報,29,259-304。
徐晉偉( 2007)。國小高年級兒童依附關係、樂觀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徐嫚淳( 2007)。國中生生活壓力,自尊與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復原力的觀點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翁聞惠( 2015)。從系統的觀點看青少年復原力。諮商與輔導,352, 49-52.高旭繁、黃子琳 ( 2013 )。不同依附風格者分手後因應方式之差異:以復原力為調節變項。玄奘社會科學學報,11,37-72。
常欣怡( 2012 )。在兒童安置機構中青少年復原力與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常欣怡、宋麗玉( 2007)。青少年復原力概念與相關研究之探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 , 171-192張育甄( 2013)。國小高年級學童樂觀信念、復原力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張芝鳳( 2000)。青少年與父母以及與同儕間的依附關係對其自我價值之影響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
張春興( 1989)。現代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 1998)。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秋香( 2009 )。青少年家庭環境、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市。張秋蘭( 2000 )。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美儀( 2005 )。修訂學童復原力量表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臺北市。
張高賓( 2002 )。單親青少年失落諮商歷程中情緒轉變之分析。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張淑敏、宋惠娟( 2004 )。促進高危險性兒童的優原力。護理雜誌, 50(5),61-63。張淑慧 (2007 )。中輟輔導的思考─談中輟少年的復原力。中等教育期刊,58(5),56-73
張靜玉、顏素卿、徐有進、徐彬、黃慧玲、章薇卿、徐慧娟譯( 2004 )。死亡教育與輔導(原著Corr, C. A., & Nabe, C. M., & Corr, D. M., 2003)。臺北:洪葉。
梁遠如( 2011)。大高雄地區國中生依附風格、失落經驗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章薇卿( 2007)。走在失落的幽谷-悲傷因應指引手冊。臺北:心理。
莊瑞君、陳慶福( 2007 )。走過死亡幽谷邊界之生命復原力的展現,輔導季刊,43(1),9-19。
莊麗雯(2002)。國小學童的家庭狀況、親子互動與依附風格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許明松(1997)。大學生的依附關係與其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許瑞蘭( 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郭芳君、譚子文、董旭英( 2011 )。內在性自我控制、復原力對不同類型青少年偏差行為之交互作用效應。教育與社會研究,22,1-37。郭啟瑞(2005)。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人際關係、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文棋譯 ( 1998 )。失落感(原著:Ann,K.S.)。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84)。
陳彤羚( 2007)。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自我概念、人際衝突與情緒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大學,臺南市。
陳承璋( 2014 )。女國中生會考失常,「人生沒希望」竟自殘。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012097
陳金定( 2006 )。復原性適應:自我調適歷程為復原性適應之可能機制(二)。輔導季刊,42(4),11-21。陳金定( 2006 )。復原性適應:復原性適應與各類相關因子之動力關係 (一)。輔導季刊,42(3),1-11。陳金定( 2008 )。依附關係與憂鬱症狀之因果關係模式探討;罪惡感與羞愧感之中介角色及其與憂鬱症狀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39,491-512。陳金彌、陳月枝( 2007 )。青少年復原力之概念分析。腫瘤護理雜誌,7(1),31-41。陳姵君( 2007 )。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認同.獨處能力與情緒調節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宥慈( 2016 )。臺南市國中學生父母管教方式、學習適應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陳淑娟( 2012 )。憂鬱與自我概念、歸因風格、依附關係、社會支持關係之後設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陳雲芬(2005)。效益管理導向之活動計劃模式對國中生復原力與自我控制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陳增穎(1998):同儕死亡對青少年之死亡態度、哀傷反應、因應行為影響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陳增穎(1998a)。青少年的哀傷反應及其對諮商與輔導的啟示。學生輔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54,70-83。陳瑩珊( 2000 )。國小學童依附關係、失落經驗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靜儀( 2006)。國小高年級單親兒童的自我概念、依附關係、情緒智力與行為困擾之關係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嬿茹( 2007)。不同社會計量地位國中生的疏離感、依附關係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陸若君( 2005 )。復原力對失業家庭青少年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曾文志( 2004 )。如何和孩子談復原力。師友月刊,448,60-65。曾文志( 2005 )。長處 韌性 有復原力的自我。師友月刊,461, 39-46。
曾文志( 2006 )。復原力保護因子效果概化之統合分析。諮商輔導學報,14,1-35。曾仁美(1998)。走出生命的幽谷--談導師對青少年死亡失落之輔導。班級學生輔導手冊--問津與渡口。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臺南。
曾端真( 1994)。正視兒童的問題行為。諮商與輔導,97,26-27。曾端真( 2011)。兒童的失落與悲傷。諮商與輔導,302,25-30。游恆山譯( 1991)。生存的理由―與心靈對話的意義治療學(原著Frankl)。臺北:五南。
賀豫斦( 2008 )。臺北市師範院校學生生命意義感與挫折復原力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賀豫斦、黃雅文( 2008 )。六年級學生壓力事件、因應方式與挫折復原力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30,133-148。
馮觀富( 1992 )。壓力、失落與危機處理。臺北:心理。
黃小玲 ( 2009 )。愛的力量─從經歷哥哥車禍死亡看見自己及家人的哀傷與韌力之自我敘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永志( 2014 )。青少年依附關係、情緒智力對學校生活適應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黃玉珍( 2003 )。高市國中學生人格依附類型生活適應與師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如璽( 2010 )。國中生失落經驗、悲傷反應與因應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黃君瑜( 2002 )。悲傷治療之理念演變。諮商與輔導,199,2-5。黃玟萃( 2003 )。突破逆境-單親子女的危機與轉機。南華大學,嘉義縣。
黃素英( 1994)。由互動層次探討依附系統中的情緒變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黃素娟、張碧琴譯 ( 2011 )。照顧孩子的有效策略:以依附關係為焦點之親職教育(原著Daniel A. Hughes)。臺北,心理。
黃淑清( 1997)。失落的因應歷程之探討-以青少年時期父(母)過世的成人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臺北。
黃傳永( 2012 )。藝術治療運用在失落悲傷調適之探討。台灣心理諮商季刊,4(2),22-41。
黃筳琇( 2012)。國中生復原力、求助行為、自尊與學業成就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黃慧涵( 1992)。青年學生對父母過世的哀傷反應、調適行為與家庭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黃曉雯( 2007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情緒能力、依附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黃靜宜( 2008 )。青少年依附關係、父母教養方式與其異性交往態度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月棋( 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依附關係與情緒智力關係之研究-以台中縣市國小為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楊孟惠( 2015 )。青少年愛情分手復原力模式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楊芳彰( 1997)。國小六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與敵意、社交地位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
楊淑萍( 1995)。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玉珠( 2008)。影響國中生科學創造力的個人特質及其學習歷程(1)。國科會專案(NSC 96-2511-S-004-001-MY2)。
葉玉珠、劉佳閔( 2009 )。幼兒的依附關係、語文智能及人際關係與心智理論能力之關係。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065
詹雨臻,葉玉珠,彭月茵、葉碧玲( 2009 )。青少年復原力量表之發展。測驗學刊,56(4),491-518。鄔佩麗( 1998 )。從失落經驗看單親家庭因應、策略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1),23-50。劉小菁譯( 2002)。理情行為治療(原作者:Albert Ellis)。臺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廖哲欣( 2015)。國小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及感恩心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臺南師範大學,臺南市。
劉劭純( 2002 )。依附關係與兒童人際發展之探討。師友月刊,418, 42 – 45。
劉俊良( 2001)。父母管教方式、依附關係對國中生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劉修全( 1997)。青少年的父母教養方式、依附-個體化、與自我統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劉素琴( 2006 )。高中職學生人際困擾、求助態度與求助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
劉淑燕、林玉茹( 2005 )。偏差行為少年與一般少年之休閒心理特質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中正教育研究,4(2),37-56。劉智菁( 2013 )。綻放生命中的水芫花─高風險家庭青少年復原力之發展歷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歐陽儀( 1998)。教養方式與依附關係代間傳遞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歐陽儀 ( 1998)。教養方式與依附關係代間傳遞模式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2),33-58。
潘貴美( 2007 )。國中學生情緒智力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蔡秀玲(1997)。大學男女學生依附關係、個體化與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河霖( 2010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以屏東縣新移民子女為例。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衛生福利部( 2010)。單親家庭狀況調查。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x?f_list_no=312..
鄧煌發( 2013)。武勝關公的復原力,師友月刊,556,63-67。
鄭玉英( 1994 )。與家人共舞。臺北,信誼。
鄭秀足( 2004)。國中生生活壓力、自尊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鄭培蒂(2006)。不同依附關係之國小兒童對童話中友誼概念之詮釋。 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盧蘇偉( 2008 )。復原力:激發孩子逆境向上的潛能。臺北:寶瓶。
蕭金土、陳瑋婷( 2014)。臺灣學生依附關係、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8(2),23-48
蕭美雯( 2011)。中部地區國中教師制握信念、復原力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市。蕭雅芳( 2015 )。基隆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風格與復原力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基隆市。
賴佳伶( 2003 )。青少年親子依附關係及情緒因應方式、情緒因應能力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臺中教育大學,臺中。賴怡霖( 2007)。喪親兒童的失落與復原。諮商與輔導,262,25-28。戴怡婷( 2015)。國中生復原力對緊張因素、負向情緒與偏差行為間關係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戴薏珊( 2003)。大學生父親依附、母親依附、同儕依附與自我認同風格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謝麗紅( 1990)。父母離異對兒童身心影響之探討及其輔導策略。輔導月刊,26(9),27-33。謝廣全、謝佳懿( 2010 )。SPSS與應用統計學。臺北:五南。
簡匯育( 2011)。高中職生親職化量表編製與其復原力、身心健康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簡獻宗( 2015)。失戀紓壓,國中生自殘21刀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01229/33071431/
魏銘相( 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譚秀儀( 2013)。國中生依附關係、幸福感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嚴敏秀( 2014)。從失落事件談悲傷的復原之路。諮商與輔導,339, 39-43。蘇建文(1991)。家庭與個體發展。臺北:心理。
蘇建文、丁心平、許錦雲( 1990):陌生情境中嬰兒行為及其依附類型研究初探。教育心理學報,23,49-70。蘇建文、黃迺毓( 1993)。幼兒與母親間依附關係與其學校社會能力表現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6,23-51。龔慧珠( 1992 )。面對轉換與失落。學生輔導通訊,22,56-61。二、英文文獻
Ainsworth, M. D. S.,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Hillsdale. NJ:Erlbaum.
Ainsworth, M.D.S.(1989). Attachment Beyond Infa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 4), 709-716.
Armsden, G. C., & Greenberg, M. T. (1987). 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6(5), 427-454.
Arnett, J. J.( 2007).Adolescence and emerging adulthood: a cultural approach.Upper Saddle River, N. J.:Prentice Hall.
Barankin, T., & Khanlou, N. (2007). Growing up resilient: Ways to build resilience in children and youth. Centre for Addiction and Mental Health.
Baron, R. M., & Kenny, D. A. (1986).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 1173-1182.
Benard, B. ( 2004). Resiliency: What we have learned. San Francisco: WestEd.
Benard, B. (1995). Foster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 ERIC Diges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86327)
Benard, B. (1997). Turning it around for all youth: From risk to resilience. ERIC/CUE Digest, 126, 1 - 4.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1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73). Attachment and loss: Vol.2 Separ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75). Attachment theory, separation anxiety, and mourning. In D. A. Hamburg & H. K. H. Brodie (Eds), American handbook of psychiatry, Vol. 6,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80). Attachment and loss: Vol.3 Loss. New York: Basic Books.
Caplan, G. (1976). The family as a support system. In C. L. Carr, V. E. (2007). Gender differences in protectiv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ducational, emotional and dual domain resilienc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Indiana, Bloomington, IA.
Carver, C. S., &; Scheier, M. F. (1990).Origins and function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s: A control-process view. Psychology Review, 97(1),19-35
Cooper & R. Rayne (1980) Current concerns in occupational stres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Engels, R. C. M. E., Finkenauer, C., Meeus, W., & Dekovi, M. (2001). Parental attachment and adolescents' emotional adjustment: The associations with social skills and relational competenc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8, 428-439.
Erickson, E. H. (1950).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Fergus, S., & Zimmerman, M. A. (2005). Adolescent resilience :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for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ace of risk. 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 26(1), 399-419
Fraley, R. C.(2002) . Attachment stability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 Meta-analysis and dynamic modelimg of development mechanism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review, 6, 125-151.doi: 1207/S15327957PSR0602_03
Freud, S. (1957). Mourning and Melancholia,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London: Hogarth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17).
Friborg, O., Barlaug, D., Martinussen M., Rosenvinge, JH., Hjemdal, O.(2005).Resilience in relation to personality and intellig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thods in Psychiatri Research, 14(1), 29-42.
Glass, J. C.(1991). Death, loss, and grief among middle school children: Implications for the school counselor.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26(2), 139-148.
Grotberg, E. H.(1995). The international resilience project: Promot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Civita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Grotberg, E., (1997) The International Resilience Project: Findings from the Research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In B. Bain et al. (Eds)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in the 21at Century: Proceedings of the 54th Annual Convention.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Psychologists. Edmonton: ICP Press 118-128.
Hamilton,C.E. (2000).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of attachment from Infancy through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71, 690-694. doi:10.1111/1467-8624.00177
Hazan, C., & Shaver, P.(1994).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511-524.
Heath, C. P.(1985). Helping children understand and cope with death.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61 322)
Hedges, A. S. (1983). Listening perspectives in psychotherapy. New York: Aronson.
Howard,S.,&Dryden, J. (1999). Children resilience : Review and Critique of literature. Oxford of Review Education, 25(3), 307-323.
Khanlou, N., & Wray, R. (2014). A Whole Community Approach toward Child and Youth Resilience Promotion: A Review of Resilience Litera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l health and addiction, 12(1), 64-79.
Lagrand, L. E. (1981). Loss reac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A descriptive analysis. Death Education, 5(3), 235-248.
Lagrand, L. E. (1982). How colled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cope with loss. In R. A. Pachoiski, & C. A. Corr(Eds.), Priorities in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85-97. Arlington, VA: Forum for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Lagrand, L. E.(1986). Coping with separation and loss as a young adult. Illinois: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Lucini, B. (2014). What Is Resilience ?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Disaster Resilience from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 31-35.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Luther, S. S., Cicchetti, D., & Becker, B. (2000). 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 Child Development, 71(3), 543-562.
Ma, C.Q.&Huebner,E.S(2008).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and adolescents Life satisfaction: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 45(2), 177-190.
Marta, S. Y.(1996). When death or divorce occur: Helping children cope with los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2 023)
Masten, A. S., & Reed, M-G. J. (2005).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 In C. R. Snyder &S. J.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74-88.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sten, A. S., Hubbard, J. J., Gest, S. D., Tellegen, A.,Garmezy, N., & Ramirez, M. (1999). Competence in the text of adversity: Pathways to resilience and maladaptation from childhood to late adolescence.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1(1), 143 -169.
Mikolashek, D. L. (2004). A meta-analysis of empirical research Studies on resilience among students at-risk for school failur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Mortada, S. H. Filipp &; M. J. Lerner(Eds.). Life crises and experiences of loss in adulthood. Hillsdale: LEA.
Oatley, K., & Bolton, W.(1985) A social-cognitive theory of depression in reaction to life events. Psychological Review, 92(3):372-88.
Rak, C. F., & Patterson, L. E. (1996). Promoting resilience in at-risk children.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4(4), 368-373
Rheingold, A. A., Smith, D.W., Ruggiero, K.J., Saunders, B.E., Kilpatrick, D.G., & Resnick, H.S. (2003). Loss, Trauma Exposure, and Mental Health in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12-17-Year- Old Youth: Data from the National Survey of Adolescents. Journal of Loss and Trauma, 9, 1-19.
Rice, K. G. (1990). Attachment in adolescence: A narrative and metra-analytic review.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9, 511-538. doi: 10.1007/BF01537478
Rutter, M. (1990). Psychosoci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 In J. Rolf, A.S. Masten, D. Cicchetti, K.H. Nuechterlein, & S. Weintraub (Eds.),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pathology ,181-214. New York: Cambridge.
Rutter, M. (1993). Resilience: Some conceptual consideration.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14(8), 626-631.
Saleebey, D. (Ed.) (2002).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3rd ed.) Boston, MA: Allyn & Bacon.
Schickedanz, J. A., Schickedanz, D. I., Forsyth, P. D., & Forsyth, G. A. (2000). Understandi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Shaffer,D.R., & Kipper.(2009). Development Psychology: Choldhood and adolescence(8th ed).Belmont,CA:Wadsworth/Cengage Learning.
Sroufe, L. A., & Waters, E. (1977). Attachment as an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 Child Development, 48, 1184-1199
Stroebe, M., Stroebe, W., &; Hansson, R. O. (1995). Handbook of bereavemen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roebe, W., &; Stroebe, M. S., (1992). Beravement and health: Process of adjusting to the loss of a partner. In L.
Ward, B. (1996). Good Grief: Exploring feelings, loss and death with under elevens (2nd ed.). London and Bristol, Pennsylvania.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Werner, E. E. (1992). The children of Kauai: Resiliency and recovery in adolescence and adulthood.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13(4), 262-268.
Worden,J.W.(2001).Grief counseling and grief therapy(3th.ed.): A handbook for the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Wyman, P. A., Cowen, E. L., Work, W. C., Hoyt-Meyers, L, Magnus, K. B., & Fagen, D. B. (1999). Caregiving and develop- mental factors differentiating young at-risk urban children show- ing resilient versus stress-affected outcomes: 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Child Development, 70(3), 645 -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