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1fb:e713:2b67:6e79)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2 16:4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迎迪
研究生(外文):Wang.Ying-Ti
論文名稱:從安身到立命-吞霄社的遷徙與社會適應(1645-1945)
指導教授:李宗信李宗信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李進億謝仕淵李宗信
口試日期:2016-05-1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歷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4
中文關鍵詞:吞霄社熟番社會適應
外文關鍵詞:Tun Xiao SheShu Fansocial adap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85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4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文以吞霄社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分析與地理資訊系統(GIS),探究其歷史與社會變遷。吞霄社位於今苗栗縣通霄鎮境內,自然地形以丘陵為主。荷治時期外力逐漸進入吞霄地區,但吞霄社仍保有原始經濟生活;直至清代以降,國家政策的變異牽動著熟番經濟活動,漢人的入墾使得熟番生活面臨衝擊,為適應漢人社會文化,熟番逐漸改變既有的風俗習慣與生活方式。
根據本文對土地交易契字、方志與文獻等觀察,乾隆年間開始,漢人漸次移入吞霄地區,並於吞霄溪出海口的海岸平原建立街庄,而後沿著吞霄溪、南勢溪中上游推進,熟番土地逐漸流失到漢人手中,番社位置也因而屢變。至清代中葉,熟番頻繁找洗、出典顯見經濟窘迫,面對生活的無以為繼,部分吞霄社番選擇遠走他鄉,另闢家園;道光年間陸續移入埔里盆地,逐漸與留在原鄉的番眾形成不同的歷史境遇。
透過清代歷來編修的方志與日治初期的調查紀錄分析,漢人移入吞霄後,吞霄社原有的社域、聚落充斥漢人田宅,漢人在吞霄逐漸成為優勢族群,熟番的風俗習慣、語言慢慢受其影響,直至日治初期,吞霄社在風俗習慣及語言皆已漢化。而移入埔里的吞霄社番則仍有少數耆老能說族語。在經濟方面,吞霄社於日治時期再次受到國家政策的衝擊,因大租權收買政策,熟番失去了賴以為生的番租,社務運作與部落組織因而被摧毀,熟番遷居外地,逐漸混同於漢人社會中。無論是留居吞霄或移入埔里的吞霄社番,最終在漢人為強勢族群的地方社會裡,逐漸認同漢人信仰,以建立社會聲望與累積社會資本。
綜觀吞霄社在歷史時期的發展,外來政權與漢人入墾導致熟番經濟生活產生變化,吞霄社為求安身立命,不僅接納漢人文化,從其婚配對象觀察,可知有策略性的與他族合作,延續其身份、血統,在順應漢人社會的同時,熟番仍希望藉此保有自身文化。而部分熟番為減少、避免衝突,遠走他鄉,以適應社會變遷,也可說是社會適應下的另種選擇。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 case study based on Tun Xiao She, investigating 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via the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s and GIS. Tun Xiao She is located
in nowaday Tongsiao Township of Miaoli County, mainly composed of hills as for
topography. Economically, people in Tun Xiao She still maintained aboriginal life
though the foreign forces gradually permeated through Tun Xiao region during Dutch
Occupation Period. Not until the occupation of Qing Dynasty, their economical life
changed along with the variation of the policy. The exploitation of Han People had the
profound impact on their lives. To accommodate themselves to Han culture, Shu Fan
progressively changed the original customs, conventions, and life styles.
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ion of the land contracts, chorography, and literature
reviews in this paper, Han People gradually immigrated into Tun Xiao region during
Qianlong years, building their villages in the coastal plain at the mouth of Tun Xiao
Creek, and further moving forward to the upper and middle valleys of Tun Xiao Creek
and Nan Shi Creek. Shu Fan’s lands shifted to Han People by degrees; thus, the
location of Tun Xiao She frequently changed. Until the mid-Qing dynasty, Shu Fan’s
recurrent of using rental as a guarantee to borrow money from Han People indicated
their economic predicaments. Faced with the incapability of sustaining lives, parts of
Shu Fan in Tun Xiao She chose to successively moved into Puli Basin, Daoguang
years, encountering distinct historical events, compared with those who staying in the
original.
Through the compilation of chorogaphy in Qing Dynasty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in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fter the immigration of Han People, the
original region of Tun Xiao She was congested with the cultivation and residence of
Han People; thus, Han People were becoming the superior ethnic group and further
progressively affected the social conventions and the languages of Shu Fan. Till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social conventions and the language of Tun Xiao She
were all Chinese localization, and only few of the elderly moving into Puli Basin
could speak their own language. In terms of economy,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un Xiao She was struck by the policy of rental right. The operation of tribal
affairs and tribal organization was destroyed since Shu Fan lost the rental supported
their lives. Shu Fan emigrated to other places and mingled with Han People. A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un Xiao She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s
shows that foreign forces on politics and the exploitation of Han People resulted in the
economic changes of Shu Fan. To settle themselves down, Shu Fan in Tun Xiao She
accepted Han culture; further, from their marriage choice, it is found that they
strategically cooperated with other peoples to continue their identity and descent. Shu
Fan still hoped to retain their own culture while accommodating Han society. To adapt
to social changes, some parts of Shu Fan emigrated to far places to reduce and avoid
conflicts, which could be another choice in the social adaption.
目錄
緒論……………………………………………………………………………1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二、 文獻回顧………………………………………………………………3
三、 研究方法與史料運用…………………………………………………8
四、 論文架構………………………………………………………………10
第一章 自然環境與生活空間………………………………………………12
第一節 自然地理……………………………………………………………12
第二節 史前遺址……………………………………………………………20
第三節 社域與社址…………………………………………………………22
第二章 社群與文化…………………………………………………………28
第一節 V.O.C.與明鄭時期的吞霄社………………………………………31
第二節 清代的吞霄社………………………………………………………38
第三節 日治初期的吞霄社…………………………………………………47
第三章 漢人的入墾與影響…………………………………………………51
第一節 抗官事件……………………………………………………………51
第二節 吞霄社土地轉移歷程………………………………………………58
第三節 漢、番勢力的消長…………………………………………………63
第四章 尋找新天地…………………………………………………………78
第一節 徙蘭與入埔…………………………………………………………78
第二節 通婚圈與人際網絡的延伸…………………………………………86
第三節 身份與風俗習慣的改變……………………………………………89
結論……………………………………………………………………………103
參考書目………………………………………………………………………105
附錄……………………………………………………………………………113

參考書目
一、史料
(一)檔案
1.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二)》(臺南:臺南市政府,2002年)。
2.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三)》(臺南:臺南市政府,2003年)。
3.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四)》(臺南:臺南市政府,2011年)。
4.通霄鎮戶政事務所藏,「戶口本籍調查簿」。
5.通霄鎮戶政事務所藏,「戶口本籍除戶簿」。
6.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淡新檔案」。

(二)方志
1.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2.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總編纂,《通霄鎮志》(苗栗縣:通霄鎮公所,2001年)。
3.余文儀主修、黃佾等纂輯,《續修臺灣府志》(臺北:成文,1984年)。
4.沈茂蔭,《苗栗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5.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6.波越重之編,《新竹廳志》(臺北:成文,1985年)。
7.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8.高拱乾,《臺灣府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9.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10. 陳朝龍、鄭鵬雲纂輯,《新竹縣采訪冊》(臺北:成文,1984年)。
11.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12. 蔡振豐,《苑裏志》(臺北:成文,1984)。
13. 鄭鵬雲、曾逢辰,《新竹縣志初稿》(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年)。

(三)契約文書
1. 洪麗完,《臺灣中部平埔族群古文書研究與導讀(上冊)》(臺中:臺中縣政府文化局,2002年)。
2. 陳水木、潘英海,《道卡斯蓬山社群古文書輯》(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2年)。
3. 潘英海,《道卡斯古契文書圖文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5年)。
4. 簡史朗,《水沙連眉社古文書研究》(南投:南投縣政府,2005)。

(四)地圖
1.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調製,《臺灣堡圖》(臺北:遠流出版社,1996年)


二、專書
1. 中村孝志,《荷治時期臺灣史研究下卷:社會‧文化》(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年)。
2. 伊能嘉矩著、江慶林譯,《臺灣文化志(上、中、下)》(臺北:臺灣書房,2011年)。
3.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竹北市:新竹縣文化局,2001年)。
4.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研院社會所,2001年)。
5. 洪麗完,《道卡斯族崩山八社與拍瀑拉四社(上)》(臺中:中縣文化,2002年)。
6. 洪麗完,《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北:聯經,2009年)。
7. 陳秋坤,《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8. 陳秋坤、許雪姬主編,《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1992年)。
9. 陸傳傑,《裨海紀遊新注》,(臺北:大地地理,2001年)。
10. 詹素娟、張素玢,《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一):北臺灣平埔族群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11.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第五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12. 劉澤民,《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續編(上、下冊)》(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4年)。
13. 劉澤民、陳文添、劉義芳編譯,《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年,2001年)。
14. 鄭維中譯、韓家寶著,《荷治時期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播種者文化,2002年)。
15. 龍冠海主編,《社會學》(臺北:商務,1971年)。
16.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土地慣行(第一編、第二編、第三編)》(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年)。
17.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大租取調書附屬參考書(上卷、中卷、下卷)。》(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4年)。
18.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臺灣土地慣行一斑》(臺北:南天,1998年)。

三、論文(含期刊論文、論文集與學位論文)
(一)期刊論文
1.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許賢瑤譯,〈荷蘭時代的臺灣番社戶口表〉,《臺灣風物》,第44卷第1期(1994年),頁197~234。
2. 石文誠,〈清代拍瀑拉(Papora)社群社址與社域範圍之探討〉,《臺灣風物》,51卷3期(2000年),頁113~140。
3. 吳聰敏,〈贌社制度之演變及其影響,1644-1737〉,《臺灣史研究》,第16卷第3期(2009年),頁1-35。
4. 李文良,〈土地行政與契約文書—臺灣總督府檔案抄存契約文書解題〉,《臺灣史研究》,第11卷第2期(2004年),頁223-242。
5. 李文良,〈清代臺灣岸裡社熟番的地權主張〉,《歷史人類學刊》,第3卷第1期(2005年),頁1-29。
6. 李宗信,〈日治初期崩山八社租權的地理歷史分析〉,《臺灣學研究》,第8卷(2009年),頁31-81。
7. 李宗信,〈平埔族社址/居住地的考證與推定:以崩山社群為例〉,《臺灣文獻》,第63卷第2期(2012年),頁1-52。
8. 李宗信,〈歷史上的崩山八社〉,《原住民族文獻》,第12期(2013年12月),頁32-39。
9. 李信成,〈清代臺灣中部平埔族遷徙噶瑪蘭研究〉,《臺灣文獻》,第56卷第1期(2005年),頁93-130。
10. 杜正勝,〈平埔族風俗圖像資料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2(1999年6月),頁343。
11. 周翔鶴,〈清代臺灣土地文書中的「四至」問題〉,《臺灣研究集刊》,第4期(2001年),頁34-39+47-77。
12. 岸本美緒著、何淑宜譯,〈明清地域社會論的反思-《明清交替と江南社會》新書序言〉,《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2000),頁164-176。
13. 岸本美緒著、何淑宜譯,〈歷史學與區域研究:以東臺灣地區的研究為例〉,《東臺灣研究》,第7期(2002年),頁103-134。
14. 林聖欽,〈日治時期戶籍資料的內容及其史料價值:以玉里、池上為例〉,《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23期(1995年),頁27-54。
15. 邱正略、康豹,〈日治時期烏牛欄庄的人口結構與族群關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1 期(2011年),頁89-155。
16. 施添福,〈社會史、區域史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研究方法論為中心〉,發表於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史學專題講座」(2006年)。
17. 施添福,〈國家、賦役與地域社群:以清代臺灣北部後壠社群為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專題演講稿,未出版(2007年)。
18. 施添福,〈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9期(1990年),頁67-92。
19.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第55卷第4期(2004年),頁143〜209。
20. 柯志明,〈理性的國家與歷史的機遇-清代臺灣的熟番地權與族群政治〉,《臺灣史研究》,第6卷第2期(1999年),頁1-76。
21. 柯志明,〈熟番地權的「消滅」:岸裡社平埔族大小租業的流失與結束〉,《臺灣史研究》,第16卷第1期(2009年),頁29-86。
22. 洪麗完,〈二林地區漢人拓墾過程與平埔族群移居活動之探討〉,《臺灣研究》,4:1(1999年),頁49-96。
23. 洪麗完,〈檔案利用與平埔研究:以日治時期之戶籍舊簿為中心〉,《臺灣文獻》,第50卷第1期(1999年),頁17-72。
24. 計文德,〈牛罵頭的平埔族-清水地區日據時代拍瀑拉族人的初步調查〉,《臺灣文獻》,第50卷第1期(1999年),頁75-101。
25. 張士陽,〈雍正九、十年臺湾中部の先住民の反乱について〉,《臺湾近代史研究》,第6號(1988年),頁5-55。
26. 張士陽著,鄧孔昭譯,〈雍正九、十年臺灣中部的原住民叛亂〉,《臺灣研究集刊》,第33卷第2期(1991年),頁72-84。
27. 張素玢,〈平埔社群空間地圖地重構與解釋:以東螺社與眉裡社為中心〉,《臺灣文獻》,第57卷第2期(2006年),頁75~98。
28. 張素玢,〈從契字看後壠社群的分化與貧化〉,《臺灣文獻》,第54卷第1期(2003年),頁75~104。
29.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下)〉,《臺灣文獻》,第32卷第1期(1980年),頁136~157。
30. 温振華,〈清代中部平埔族遷徙埔里分析〉,《臺灣文獻》,第51卷第2期 (2000年),頁27-37。
31. 黃富三,〈清代臺灣之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上),《食貨月刊》,復刊第11卷第1期(1981年),頁19~36。
32. 黃富三,〈清代臺灣之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下),《食貨月刊》,復刊第11卷第2期(1981年),頁26~34。
33. 詹素娟,〈族群歷史研究的「常」與「變」:以平埔研究為中心〉,《新史學》,第6卷4期(1995年),頁127-163。
34. 詹素娟,〈臺灣平埔族的身分認定與變遷(1895-1960)—以戶口制度與國勢調查的分類為中心〉,《臺灣史研究》,第12卷第2期(2005年),頁121-166。
35. 劉益昌主講,高淑媛紀錄,〈史前文化與原住民關係初步探討〉,《臺灣風物》,第45卷第3期(1995年),頁75~98。
36. 鄭喜夫,〈清代道卡斯族蓬山社群姓名資料〉,《臺灣史蹟》,37(2000年12月),頁17-47。
37.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大小租業〉,《臺北文獻》,第4卷第8期(1963年),頁1-45。

(二)論文集
1. 李壬癸,〈臺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李筱峰、張炎憲、戴寶村等人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市:玉山社,2003年),頁43~68。
2. 李季樺,〈清代「番兒至老而無妻」原因初探-以竹塹社為例〉,《臺灣史學術研究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9年),頁73-100。
3. 林文凱,〈清代臺灣熟番地權的創設與流失:以竹塹社為個案的歷史分析〉,詹素娟編《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施添福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1年),頁133-183。
4. 林玉茹,〈閩粵關係與街庄組織的變遷-以清代吞霄街為中心的討論〉,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樂學書局,2011年),頁81~99。
5. 施添福,〈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岸裡地域為例〉,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年),頁39-71。
6. 施添福,〈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南港: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頁33-112。
7. 張素玢,〈南崁地區的平埔族群〉,劉益昌、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頁61-96。
8. 詹素娟,〈地域社群的概念與檢驗:以金包里為例〉,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樂學書局,2000年),頁63-80。
9. 劉益昌、潘英海,〈序:區域研究在平埔族群研究上的意義〉,劉益昌、潘英海編《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頁i-iv。

(三)學位論文
1. 吳奇浩,〈清代臺灣之熟番地權-以道卡斯族為例〉,國立國際暨南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2. 李宗信,〈崩山八社租業的形成與終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論文, 2011年。
3. 洪雅芳,〈通霄雕刻產業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4. 洪麗完,〈從部落認同到「平埔」我群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之考察(1700-1900)〉,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5. 高世賢,〈清代苑裡地區之拓墾-以漢番聚落消長為中心〉,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6. 張惠妹,〈清代後壠地區的開發與社會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7. 郭慈欣,〈清代苗栗地區的開發與漢人社會的建立〉,國立暨南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8. 黃偉豪,〈清代臺灣熟番地權結構的變遷-以道卡斯族後壠社群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暑期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11年。
9. 黃國峯,〈清代苗栗地區街庄組織與社會變遷〉,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10. 溫凱婷,〈埔里平埔族的墾殖及其地方社會〉,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11. 劉慧真,〈清代苗栗地區之族群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12. 鄭威聖,〈清代臺灣街庄總理與地方社會-以吞霄街庄總理為中心〉,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13. 鍾文娟,〈清代苑裡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1683-18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14. 簡志維,〈清代苗栗大湖墾隘的發展-國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四、電子資料庫
1.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建置,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址: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aspx
2.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建置,日治時期戶口調查資料庫,
網址:http://www.rchss.sinica.edu.tw/popu/index.php#
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建置,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網址http://tais.ith.sinica.edu.tw/sinicafrsFront/index.jsp
4. 臺灣大學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建置,臺灣數位圖書館THDL,
網址:http://thdl.ntu.edu.tw/THDL/RetrieveDocs.php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許賢瑤譯,〈荷蘭時代的臺灣番社戶口表〉,《臺灣風物》,第44卷第1期(1994年),頁197~234。
2. 2. 石文誠,〈清代拍瀑拉(Papora)社群社址與社域範圍之探討〉,《臺灣風物》,51卷3期(2000年),頁113~140。
3. 3. 吳聰敏,〈贌社制度之演變及其影響,1644-1737〉,《臺灣史研究》,第16卷第3期(2009年),頁1-35。
4. 4. 李文良,〈土地行政與契約文書—臺灣總督府檔案抄存契約文書解題〉,《臺灣史研究》,第11卷第2期(2004年),頁223-242。
5. 6. 李宗信,〈日治初期崩山八社租權的地理歷史分析〉,《臺灣學研究》,第8卷(2009年),頁31-81。
6. 7. 李宗信,〈平埔族社址/居住地的考證與推定:以崩山社群為例〉,《臺灣文獻》,第63卷第2期(2012年),頁1-52。
7. 9. 李信成,〈清代臺灣中部平埔族遷徙噶瑪蘭研究〉,《臺灣文獻》,第56卷第1期(2005年),頁93-130。
8. 10. 杜正勝,〈平埔族風俗圖像資料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2(1999年6月),頁343。
9. 12. 岸本美緒著、何淑宜譯,〈明清地域社會論的反思-《明清交替と江南社會》新書序言〉,《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2000),頁164-176。
10. 15. 邱正略、康豹,〈日治時期烏牛欄庄的人口結構與族群關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1 期(2011年),頁89-155。
11. 18. 施添福,〈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9期(1990年),頁67-92。
12. 19.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第55卷第4期(2004年),頁143〜209。
13. 20. 柯志明,〈理性的國家與歷史的機遇-清代臺灣的熟番地權與族群政治〉,《臺灣史研究》,第6卷第2期(1999年),頁1-76。
14. 21. 柯志明,〈熟番地權的「消滅」:岸裡社平埔族大小租業的流失與結束〉,《臺灣史研究》,第16卷第1期(2009年),頁29-86。
15. 23. 洪麗完,〈檔案利用與平埔研究:以日治時期之戶籍舊簿為中心〉,《臺灣文獻》,第50卷第1期(1999年),頁1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