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獻
于國華(2003)。文化.創意.產業—十年來臺灣文化政策中的「產業」發展。典藏今藝術,128:46-49。尹遯(2000)。閒置空間與藝術村的關係:訪談藝術家陳建北。閒置空間.新造化。臺北:文建會,3,10-13。
文化部(2014)。2012文化統計。新北:文化部。
文建會(2010)。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第二期(97-102年)第二次修正計畫(核訂本)。3-4。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啓祥(2002)。從休閒觀點析論博物館觀眾的困境與對策。博物館學季刊,16(4),121-131。
王嘉驥(2006)。視覺藝術產業發展概況。2006年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44-45。臺北:工業局。
田潔菁(2009)。文化產業與都市更新—英國雪菲爾CIQ的經驗。藝術家,68(3),146-150。石隆盛(2000)。華山藝文特區跨界藝術的經營與挑戰。閒置空間.新造化。臺北:文建會,3,25-28。
行政院文建會(2006)。規劃設置創意文化園區。2006年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270-275。臺北:工業局。
余岱珈(2012)。華山1914.文創園區目的地品牌人格特質與遊客自我概念一致性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吳明隆(2010)。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臺北:五南。
吳明隆(2011)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易習圖書。
李靜芳、許博婷、邱明嬌(2012)。玩的與動的:教育取向的美術館參與式展覽策劃與其觀眾經驗之研究。載於2012第五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抽印本),1-35。
周立筠(2014)。歷史古蹟空間再造之體驗行銷與體驗價值及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松山文創園區為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姚政存(2014)。文化創意園區體驗行銷之研究–以華山文化創意園區為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建築及都市設計碩博士班。林良哲(2001)。臺中酒廠。臺中市政府。
林依慧(2011)。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與周邊地區互動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林孟章(1994)。臺灣古蹟保存政策執行與保存論述關係初探,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建築(工程)學系。林明美(2006)瞭解你的觀眾—十三行博物館營運及觀眾行為調查分析研究。臺北縣:十三行博物館。
林欣玫(2005)。遊憩產業遊客之體驗與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林崇熙(2009)。跨域建構.博物館學。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林翠如(2008)。「臺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未來經營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 : 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五南。
柯丞珮(2012)。民眾前往臺中文化創意園區之生活型態、休閒動機與其休閒效益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未。柳鳳儀(2007)。從展覽成效探討美術館之現代化管理—以臺北市立美術館2006臺北雙年展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胡幼慧主編(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倪再沁(2004)。關於「華山」的再省思。藝術家,355:210-212。
夏均(2009)。創意產業變身老上海—上海的創意產業聚集區。中外文化交流,5,30-33。
夏學理主編(2011)。文化創意產業概論。臺北:五南。
馬英華(2013)。藝文活動參與者之休閒動機、休閒射入對休閒效益之影響—以松山文化創意園區為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張彥頡(2012)。城市文化觀光之旅遊美感體驗—以文化創意園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旅遊管理研究所。張春興、楊國樞(1983)。心理學。臺北:三民。
張婉真(2014)。當代博物館展覽的敘事轉向。北藝大:遠流。
張翔智(2012)。體驗行銷與體驗價值對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之關聯性研究—以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為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張瑞峰(2004)。空間再生與觀眾互動:博物館學的觀點,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張慧青(2003)。上下之間的迷思:談國內五大創意文化園區規劃現況。典藏今藝術,129:109-113。
張錦俊(2007)。由英國經驗看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園區規劃與都市活化。科技發展政策報導,5:24-34。張譽謄(1995)。博物館觀眾研究的目的、範疇與方法。臺灣博物季刊,14(1),16-20。
郭士臻(2007)。為文化園區把脈。傳藝,73:32-35。
郭冠英(2000)。文化活保存.空間新契機:訪龍應臺、丘如華閒置空間再利用的看法。閒置空間.新造化。臺北:文建會,3,33-35。
許秋煌總編(2014)。2014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新北:文化部。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怡君(2009)。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建置與發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陳怡君(2011)。創意文化園區在臺灣。創意產業概論。臺北市:五南。
陳嘉芸(2016)。重組從容大器的都市空間:臺中文創園區R04館。臺中好生活,15,38-41。
陳嘉萍(2007)。輪廓臺灣文化園區。傳藝,73:10-15。
陳慧玲(2003)。淡水旅遊動機及滿意度之研究—以淡水老街為例。健康休閒觀光餐旅產官學研討會論文集,1-23。
傅朝卿(2001)。臺灣閒置空間再利用理論建構。2001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國際研討會。文建會。
曾如禎(2010)。美術館觀眾的學習發現:國立臺灣美術館常設展成人觀眾參觀經驗之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班。黃水潭(2003)。臺灣閒置空間再利用文化政策評估:以臺中二十號倉庫藝文空間為例,碩士論文。東海地學公共事物研究所在職專班。黃鈺琴(2006)。美術館的魅力—21世紀初美術館教育經驗分享。臺北:藝術家。
楊純純(2007)。文化園區經營之道。傳藝,73:36-41。
楊敏芝(2009)。創意空間: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
劉大和(2005)。文化與文化創意產業。臺北:魔豆創意。
劉婉珍(2002)。美術館教育理念與實務。臺北:南天書局。
劉婉珍(2011)博物館觀眾研究。臺北:三民。
劉舜仁(2000)。空間的滅絕與再生。閒置空間.新造化。臺北:文建會,3,14-19。
劉維公(2003)。為什麼我們需要創意文化園區:創意文化園趨勢強心劑?還是打錯針?。典藏今藝術,129:102-105。劉慶宗(2001)。博物館參觀經驗之研究—以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蔡海廣(2012)。博物館特展教育活動規劃與評量初探—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歡迎光臨絲樂園」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鄭竹修(2011)。以地方居民探討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對地方發展影響之研究—以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為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鄭景雯(2007)。文創新標地,華山文化園區。新臺風,8,9-11。
蕭宗煌(2010)。始業式。2010地方文化館人才專業成長培訓工作坊成果報告,11。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蕭麗虹(2003)。讓私人企業投入以創意產業相關的土地再利用—文化創意園區的國外考察分享。典藏今藝術,129:106-108。謝明忠(2009)。桃園市陽明運動公園使用者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翻譯文獻
Bogdan, R. C. & Biklen, S. K.(1998)。黃光雄主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濤石。
Burcaw, G. Ellis(1997)。張譽騰等譯(2000)。博物館這一行。臺北:五觀。
Crabtree, B. F. & Miller, W. L.(1999)。黃惠雯等譯(2002)。質性方法與研究。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David, H.(2009)。廖珮君譯(2009)。文化產業分析。臺北:韋伯文化。
Dean, D.(2006)。蕭翔鴻譯(2006)。展覽複合體:博物館展覽的理論與實務。臺北:藝術家
Miles, M. B. & Huberman, A. M.(2005)。張芬芬譯(2005)。質性研究資料分析。臺北:雙葉。
外文文獻
Bammel, G. & Burrus-Bammel, L. L. (1992). 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 (2nd ed.). Dubuque, IA: Wm.C.Brown Publishers.
De Propris, L., & Wei, P. (2007). Governance and competitiveness in the Birmingham jewellery district. Urban Studies, 44(12), 2465-2486.
Driver, B. L., Brown, P. J., & Perterson, C. L. (1991). Benefits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Falk, J. H., & Dierking, L. D. (2000). Learning from museums: Visitor experiences and the making of meaning. Altamira Press.
Frost-Kumpf, H. A. (1998). Cultural districts: The arts as a strategy for revitalizing our cities. Americans for the Arts.
Hein, G. (1998). Learning in the museum. New York: Routledge.
Loomis, R.(1993). Planning for the visitor: The challenge of visitor studies. In: S. Bicknell & G. Farmelo (Eds.), Museum Visitor Studies in the 90s, pp. 13-23. London: Science Museum
Montgomery, J. (2003). Cultural quarters as mechanisms for urban regeneration. Part 1: Conceptualising cultural quarters. Planning, Practice & Research, 18(4), 293-306.
Moss, L. (2002). Sheffield's cultural industries quarter 20 years on: 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a pioneering examp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8(2), 211-219.
Neulinger, J.(1981).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2nd Ed.). Springfield,Ⅰ1:Charles C. Thomas.
Pine, B. J., & Gilmore, J. H. (1998). 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6, 97-105.
Santagata, W. (2002). Cultural Districts, Property Rights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6(1), 9-23.
Wankel, L. M., & Berger, B. G. (1991). The personal and social benefits of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Benefits of leisure, 121-144.
Weissinger, E., & Bandalos, D. L. (1995). Development,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scale to measure intrinsic motivation in leisur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7(4), 379-400.
Witt, P. A. & Bishop, D.W., (1979). Situational Antecedents to Leisure Behavior.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 64-77.
參考網頁
文化部文化統計指標,http://stat.moc.gov.tw/StatisticsPointer.aspx。瀏覽日期2016/03/01。
文化部網站,http://www.moc.gov.tw/information_302_34100.html。瀏覽日期:2016/06/04。
全國博碩士論文網,http://ndltd.ncl.edu.tw/。瀏覽日期:2015/07/28。
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訊網,http://readopac.ncl.edu.tw/nclJournal/。瀏覽日期:2015/07/28。
閒置空間再利用政策之檢討,http://www.npf.org.tw/post/2/4332。瀏覽日期:2013/03/20。
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網站,http://tccip.hach.gov.tw/tccp/main.php?page=situation。瀏覽日期:2016/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