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大眾運輸法(2014年6月4日)。
大專校院體育總會(2014)。世界大學運動會基礎資料系統【原始數據】。
取自http://infosu.ctusf.org.tw/index.phpoption=com_
content&view=article&id=15&Itemid=23
教育部(無日期)。中華民國教育部辭典-沿革【原始數據】。
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
cond=%AAu%AD%B2&pieceLen=50&fld=1&cat=&ukey=-1441758026
&serial=2&recNo=0&op=f&imgFont=1
教育部(無日期)。中華民國教育部辭典-勘檢【原始數據】。取自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
cond=%B0%C9%C0%CB&pieceLen=50&fld=1&cat=&ukey
=410681432&serial=2&recNo=0&op=&imgFont=1
王秀娟、蔡佳明、鄒欣樺、林蕙鈺(2012)。建築、道路與公園無障礙相關法令
整合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委託研究報告(編號:PG10101-0217)。新
北市: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內政部(2011)。中華民國100年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及各項需求評估調查報告。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台北市:內政部。
內政部營建署(2009)。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台北市:內政部營建署。
內政部營建署(2013)。建築物設置無障礙設施設備勘檢人員培訓講習教材。
高雄市:台灣無障礙協會。
內政部營建署(2014)。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台北市:內政部營建署。
台北市(2015)。台北捷運路線圖。取自http://data.but.tw/trtc/。
白瑀妍(2008)。特殊教育學校之無障礙環境探討─以國立和美實驗學校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
田蒙潔、劉王賓(2006)。新版無障礙環境設計與施工實務。台北市:詹氏。
朱君浩(2003)。台北都會區捷運系統車站無障礙設施建築設計規範之初探:以
肢體障礙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朱貞玲(2008)。國民中學對校園無障礙環境滿意度調查與維護管理之研究:以
高雄市三所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江嘉泓(2007)。臺北市捷運系統視障者無障礙環境設施之研究與探討(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台北市。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2013年9月2日)。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2015年12月16日)。
身心障礙者鑑定作業辦法(2014年10月15日)。
吳可久(2010)。通用化公園規畫參考手冊。新北市: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李克聰(2013)。大眾運輸學。台北市:華泰。
李佳音(2005)。台南市國民小學無障礙環境現況調查與改善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沈龍利、許浚嘉(2010)。大眾運輸規劃‧理論與實務。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邱大昕(2009)。無障礙環境建構過程中使用者問題之探討。臺灣社會福利學刊, 7(2),19 -46。
周俊華(2007)。台北縣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對無障礙校園環境的觀點與滿意度調
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振商(2006)。國民小學無障礙環境研究-以彰化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
周龍吟(2012)。臺北市國民小學校園無障礙環境設計用後評估之調查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林蕙瑛(2008)。一個校園魔法師的故事-創意教師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林寶貴(1994)。聽覺障礙教育與復健。台北市:五南。
施松村(2011)。無障礙引導警示系統技術報告。取自:
http://ir.c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440/2/11-
%E6%96%BD%E6%9D%BE%E6%9D%91.pdf
洪維強(1996)。臺北市木柵線捷運系統無障礙設施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郭生玉(201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新北市:精華。
陳芊灼(2007)。影響使用大眾捷運系統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陳冠宇(2015年12月)。台北捷運無障礙設施現況調查之初探-以北投站為例。
陳志軒(主持人),特殊教育現代化。2015東臺灣特殊教育學術研討會暨
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東區會員大會,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梁明華(2010)。高雄市新興國小無障礙校園環境現況及改善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陳姿伶(2010)。從通用設計原則探討大學校園無障礙環境之研究-以成功大學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梁真夤(2008)。臺北市國小普通班肢體障礙學生使用學校衛生設施設備滿意度
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許萍夙(2010)。臺灣大眾運輸系統無障礙電梯點字系統之研究-以臺北捷運、
臺灣高鐵及高雄捷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
張蓓莉(1985)。聽覺障礙學生的情緒問題。特殊教育季刊,15,6-9。黃建成(2011)。彰化縣國小國中無障礙電梯及點字系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
曾思瑜、林昌明(1997)。高齡者療養設施的生活空間設計與規劃研究-以雲林
縣老人療養設施為例。86學年度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
報告。研究編號:(NSC 86-2621-E-224-002)。台北市:國家科學委員會。
曾思瑜(1997)。圖書館空間之使用評估-以國立雲林技術學院圖書館為例。國
立雲林技術學院學報,3(6),275-285。
曾思瑜(2003)。從「無障礙設計」到「通用設計」美日兩國無障礙環境理念變
遷與發展過程。中華民國設計學報,2(8),57-76。
發展大眾運輸條例(民103年06月04日)。
黃義翔(2014)。讓行動和生活無礙-探究高中職校園無障礙環境現況以及肢障
生和主要照顧者心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黃劍虹(2007)。推動公共建設無障礙化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研究成
果報告。台北市:國家發展委員會。
游豐吉(1997)。大陸的交通與郵電。台北市:中共研究雜誌社。
葉淑芬(2008)。大眾捷運系統之無障礙設施使用現況探討-以台灣高鐵車站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
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2015)。臺北捷運客運概況【原始數據】。取自
http://stat.motc.gov.tw/mocdb/stmain.jsp?sys=100&funid=a2301
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1月14日)。使命與願景。取自
http://www.metro.taipei/ct.aspxItem=1315925&CtNode
=70045&mp=122035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15年03月02日)。全市發展概況【原始數據】。
取自http://www.planning.taipei.gov.tw/pages/detail.aspx?
Node=5&Page=1480&Index=0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14)。以通用設計概念建構臺北捷運無障礙環境。
取自http://www.dorts.gov.taipei/ct.asp?xItem=77972568&CtNode
=15090&mp=115001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11)。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無障礙設施設置準則
2011年修訂版報告案。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蔡昱欣(2012)。高雄捷運無障礙環境現況及肢體障礙者使用滿意度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廖彥璋(2006)。環境因素影響障礙者社會參與之初探-以肢體障礙者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台北市。
廖慧燕(2006)。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研訂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新北市: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練福星(2013)。102年版建築技術規則。台北市:茂榮書局。
衛福部統計處(2016)。身心障礙者人數按縣市及年齡別【原始數據】。取自
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x?
f_list_no=312&fod_list_no=4198
衛福部統計處(2016)。身心障礙者人數按類別及年齡別分【原始數據】。取自
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x?
f_list_no=312&fod_list_no=4182
衛福部統計處(2016)。身心障礙者人數按類別及發生障礙原因分【原始數據】。
取自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x?
f_list_no=312&fod_list_no=4182
衛福部統計處(2016)。現住人口數按單齡分【原始數據】。取自
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x?
f_list_no=312&fod_list_no=4194
鄭聰榮(2006)。國民小學無障礙環境研究-以彰化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逢甲大學,台中市。
戴文玲(2011)。國中校園無障礙廁所之通用設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二、外文部分
高齢者、障害者等の移動等の円滑化の促進に関する法律,日本,2007年。
高齢者、障害者等の移動等の円滑化の促進に関する法律施行令,日本,2007年。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101-336) 42 U.S.C. § 12101
(1990).
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 (2009.2), Bs 8300 Design of
buildings and their approaches to meet the needs of disabled
people-Code of Practice, BSI, UK.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1994). Introduction.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1-17). Tousand Oaks, CA: Sage.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ary.
Newbury Park, CA:Sage.
Urban Mass Transportation Act, (88-365) 49 U.S.C. § 1602 (1964).
Vincenti, W. (1990). What engineers know and how they know it:
Analytical studies from aeronautical history.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Vukan, R. V. (1981).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nd
technology. 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 Hall.
Weinberger, M. , & Radelet, M. L. (1983). Differential adaptive
capacity to hearing impairment.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
49, 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