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1.王朝琴(民94),休閒事業經營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以走馬瀨農場為例,成功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學位論文。2.朱鴻森(民99),應用灰關聯分析探討休閒業區關鍵成功因素-以南投縣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學位論文。
3.江榮吉、沈建宏、林國仕(民83),台灣休閒農業發展策略,台灣農業,30卷4期,27-37頁。
4.行政院主計總處(民101),99年農林漁牧業普查初步統計結果提要分析,台北:行政院主計總處編印。
5.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網站(民105):http://www.coa.gov.tw/show_news.php?cat=show_news&serial=coa_diamond_20131119211633。
6.李孟訓、許雅琪(民97),休閒農場經營績效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從平衡計分卡的觀點,農業經濟叢刊,14卷1期,111-148頁。7.李宗儒、黃靜瑜(民100),建構休閒農場體驗活動標準作業流程之研究,J.Agri.&Fore,60卷1期,31-50頁。
8.沈進成、蔡瑞明、曾慈慧(民97),休閒農場體驗品牌定位之研究,生物與休閒事業研究,6卷1期,66-79頁。
9.呂姿慧(民92),休閒農場導入績效評估制度之研究―以平衡計分卡觀點探討,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碩士論文。10.宋文娟(民90),一種質量並重的研究法--德菲法其在醫務管理學研究領域之應用,醫務管理期刊,2卷2期,11-20頁。11.吳盈璇(民94),中部地區體驗型休閒農場經營模式之研究,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12.吳怡蓉(民97),遊客旅遊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安平港歷史風貌園區為例,開南大學觀光與餐飲旅館學系碩士論文。13.吳明一(民98),休閒農業區景觀環境與遊客滿意度之研究-以枕頭山休閒農業區為例,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碩士論文。14.林光志、林樂健(民71),牧場觀光之研究-以味全食品公司埔心牧場為例,興大園藝,7期,1-8頁。15.林俊昇、黃文琪(民91),休閒農場經營績效評估之分析,農業經營管理年刊,8期,1-17頁。16.林慧雯(民92),推展文化觀光策略之研究以阿罩霧地區再開發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究所碩士論文。17.林俊昇(民94),不同類型遊客的遊憩動機與滿意度對重遊意願之關聯性分析-以渡假型休閒農場為例,戶外遊憩研究,18卷2期,25-47頁。18.林欣玫(民94),遊憩產業遊客之體驗與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19.林士彥、陳元陽、張良漢(民97),休閒牧場服務規劃決策因子之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刊,1卷1期,26-40頁。20.林富輝(民97),六龜鄉休閒產業關鍵成功因素與發展策略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21.林若慧、張德儀、陳垗鄄(民102),以遊客觀點探索休閒農場之情緒體驗,戶外遊憩研究,26卷2期,1-29頁。22.周旭華譯(民87),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Michael E. Porter著,競爭策略:產業環境與競爭者分析,初版,台北:天下文化。
23.段兆麟(民93),休閒農場資源與體驗活動設計,台灣休閒農業學會會訊,2期,3-8頁。
24.侯金日(民104),休閒農牧場經營管理,未出版。
25.夏業良、魯煒、江麗美譯(民102),The Experience Economy/ B.Joseph Pine ll&James H.Gilmore著,體驗經濟時代,初版,台北:經濟新潮社。
26.陳水源(民87),遊客遊憩需求與遊憩體驗之研討,戶外遊憩研究,1卷3期,25-51頁。27.陳昭郎、段兆麟、李謀監、方威尊(民85),休閒農業工作手冊,台北:台大農業推廣學系。
28.陳昭郎(民88),台灣休閒農業發展策略,興大農業,31期,8-12頁。
29.陳昭郎、李謀監、段兆麟(民88),台灣休閒農業行銷策略之研究,農業推廣文彙,44期:253-267頁。
30.陳文和(民96),休閒農場資源、體驗活動與遊客滿意度之研究-以新光兆豐休閒農場為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1.陳光哲(民98),休閒農業經營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32.陳垗鄄(民98),休閒農場遊客樂趣體驗模式之研究,高雄餐旅學院旅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3.陳志偉(民99),茶園轉型為體驗活動是休閒農場之歷程與經營策略-以椿萱農場為例,台北大學教育學院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34.陳慶得、曾慈慧(民99),以休閒農場和節慶經營關鍵成功因素探討熱帶農業博覽會競爭優勢,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亞太創意技術學院,267-288頁。
35.陳吉星(民100),休閒農場經營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以三好米休閒農場為例,高雄餐旅大學旅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6.陳貴凰、方翠禪、吳雅君(民100),主題餐廳菜單設計評估指標建構-以修正式德爾菲法與層級分析法為例,運動休閒餐旅研究,6卷3期,01~27頁。37.陳寬裕、林士豐(民101),博物館解說服務滿意度對紀念品購買意願的影響:衝動性特質的干擾效果,科技博物,16卷1期,71-94頁。38.陳素卿 (民101),綠色港口環境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學系碩士論文。39.陳燕釗(民103),休閒農業區內休閒農場差異化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德霖學報,27期,147-156頁。40.許美雲(民94),台灣農村酒莊經營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亞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41.許啟昭(民95),宜蘭縣休閒農場經營效率分析-Meta-Frontier之應用,國立宜蘭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42.張孝銘、林永森(民98),休閒農場遊憩吸引力、服務品質、與遊憩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飛牛牧場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1卷4期,59-71頁。43.張琡敏(民98),優質休閒農場經營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以台灣四家休閒農場為例,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44.張宏政(民102),休閒農場之體驗經濟、休閒教育與行銷管理分析,休閒產業管理學刊,6卷1期,71-102頁。45.國家教育研究院網站(民105):http://www.naer.edu.tw/bin/home.php。
46.喻琬真(民95),台灣地區有機休閒農場經營關鍵因素之探討,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47.農業委員會農業易遊網(民105):http://ezgo.coa.gov.tw/ezgo_Rec。
48.楊琬琪(民96),休閒農場經營管理策略之研究—以嘉義縣綠盈農場為例,遠東學報,24卷2期,143-158頁。49.楊弦倡(民99),休閒農場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所學位論文
50.黃宗成、吳忠宏、高崇倫(民89),休閒農場遊客遊憩體驗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3卷4期,1-25頁。51.黃慧真(民95),學校組織學習能耐衡量指標建構之研究-模糊德爾菲法語模糊層級分析法之應用,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52.黃秋蓮、王俊豪(民99),休閒農場生產因素對營運收入之影響,台灣農學會報,11卷3期,239-352頁。
53.黃有傑、張瑜娟(民101),解說人員專業能力指標建立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6卷4期,77-92頁。54.黃英錫(民101),休閒農場服務品質辨識及改善策略之研究-以飛牛牧場為例,中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55.黃國正(民103),應用IPA法分析觀光工廠DIY活動體驗及服務場景-以興隆毛巾觀光工廠為例,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旅遊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56.曾國雄、鄧振源(民78a)。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27卷6期,5-22頁。57.曾國雄、鄧振源(民78b)。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27卷7期,1-20頁。58.曾南彥、蔡榮哲、劉耀中(民100),中小學生教育體驗需求與滿意度之研究-以嘉義縣中埔鄉休閒農場為例,體驗教育學報,5期,52-67頁。59.游智雯、賴勤宜、曾裕琇、沈進成、歐展吟(民101),台灣休閒農場戶外教學消費者調查暨體驗活動開發研究-以綠盈牧場為例,2012全國餐飲創新研發暨文化深耕產學合作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餐旅大學,144-152頁。
60.游雅雯(民102),以文化創意產業觀念開發嘉義農場之可行性研究,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61.葉結實、段兆麟(民91),體驗經濟觀點的休閒農場遊憩管理構思,農業經營管理年刊,8期,197-222頁,台北:中國農業經營管理學會。62.綠盈農場網站(民104):http://www.greening.com.tw/。
63.劉健哲(民75),遊憩休閒與農業發展,台灣農業,22卷1期,8-13頁。
64.劉倩茹(民98),遊客對休閒農業規劃之遊憩體驗需求與滿意度研究-以南投縣竹山鎮富州休閒農業區為例,國立中興大學農村規畫研究所碩士論文。65.劉碧梧(民102),有機休閒農場經營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生產系碩士學位論文。66.趙家玉(民102),建構新北市農會文山農場經營績效評估指標-以平衡計分卡的觀點,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67.鄭健雄(民87),台灣休閒農場企業化經營策略之研究,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究所博士論文。68.謝佳慧(民93),休閒牧場經營方式與遊客滿意度之研究-以金雞蛋休閒農場為例,台灣大學畜產學研究所博士論文。69.賴美蓉、王偉哲(民88),遊客對休閒農業之認知與體驗之研究-以苗栗飛牛牧場為例,戶外遊憩研究,12卷1期,19-40頁。70.鍾正全(民98),以資源基礎觀點論休閒農場之關鍵成功因素,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1.蕭崑杉著(民80),農業推廣理念,初版,高雄:復文。
72.蕭惠勻、林怡君(民97),遊客對休閒農場功能認知與體驗效益之關係─以飛牛牧場為例,觀光休閒暨餐旅產業永續經營學術研討會,8期,408-416頁。
73.褚志鵬(民98),層級分析法理論與實作,花蓮: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學講義。
74.潘韵文(民101),大陸來臺旅客旅遊動機、服務品質、知覺價值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75.蔡佳瑾(民97),休閒農業人員解說服務效果之分析-以南投縣鹿谷鄉為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碩士學位論文。76.顏建賢、朱珍茹(民102),都會區有機農產品消費者農業體驗動機與活動類型偏好,農業推廣文彙,58期,123-149頁。
77.羅鳳恩、林翠香、馬克魯、夏先瑜(民101),影響遊客參與休閒農場體驗活動之因素,生物產業科技管理叢刊,4卷1期,1-17頁。78.顧碧琪(民95),從資源基礎理論探討休閒農業經營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會計學系企業高階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二、英文部分
1.Crawford D. W.、Jackson E .L. & Godbey G.(1991),A hierarchical model of leisure constraints,Leisure Sciences,13,pp.309-320.
2.Dalkey N. C.(1969),The Delphi method: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group opinion,Santa Monica,CA: The Rand Corporation.
3.Driver B. L.&Tocher R. C.(1970),Toward a behavioral interpretation of recreational engagement with implications for planning,In B. L. Driver Elements of Outdoor Recreation Planning,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pp.9-31.
4.Hill K. Q.&Fowles J.(1975),The methodological worth of the Delphi forecasting technique,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7, pp.179-192.
5.Hull R. B.、Steward W. P. & Yi Y. K. (1992),Experience patterns: Capturing the dynamic nature of a recreation experience,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4(3),pp.240-252.
6.Kelly. (1987),Freedom to be – A new sociology of leisure. Macmillan,New York.
7.Linstone H. A.&Turoff M. H. (1975),The Delphi Method: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Massachusetts:Addison-Wesley.
8.Murry J. W.&Hammons, J. O.(1995),Delphi:A versatile methodology for conduc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 18(4), pp.423-436.
9.Pine B. J. & Gilmore J. H. (1998),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76(4),pp.97-105.
10.Pine B. J. & Gilmore J. H.(1998),The Experience Economy,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pp.25-42.
11.Raymore L.、 Godbey G.、Crawford D.& VonEye A.(1993),Nature and process of Leisure constraints:An empirical test.Leisure Sciences,15(2).
12.Raymore L. A.、Godbey G. C.&Crawford D. W.(1994),Self-esteem gender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Their relation to perceptions of constraint on leisure among adolescent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6(2).
13.Rowe G. & Wright G.(1999).The Delphi Technique as a Forecasting Tool: Issues and Analys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casting,15,pp.353-375.
14.Saaty Thomas L.(1977), A Scaling Method for Priorities in Hierarchical Structure,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 vol.15, no.3, pp.234-281.
15.Saaty T. L.(1980),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New York,NY: Mc Graw -Hill.
16.Schmitt B. H. (1999),Experiential Marketing: How to Get Customers to Sense Feel Think Act and Relate to Your Company and Brands,New York: Free Press.
17.Schmitt B. H.(1999a),Experiential Marketing,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vol. 15,No. 1,pp.53-67.
18.Schmitt B. H. (1999b),Experiential Marketing:How to Get Customers to Sense Feel Think Act and Relate to Your Company and Brand. Simon & Schuster Inc.
19.Sinha, I. & W. S. DeSarbo (1998),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ward the Spatial Modeling of Perceived Customer Value,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35 (May),pp.23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