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牛隆光(2012)。校園新聞媒體經營與課程實踐。台北,學富文化。
孔令信(2016)。318學運帶動的媒體革命—夾腳拖與iPad網路直播模式的反思。傳播研究與實踐,6(1),229-250。王文科、王智弘(2014)。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石世豪、鄭瑞城、劉靜怡(1999)。傳播媒體結構管制規範類型化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年度專題研究計畫案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7-2412-H-004-022),未出版。
江嘉琪(2006)。接近使用媒體的權利。法令月刊,6,27-36。江佳陵(2003)。電視新聞台主播形象指標之建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朱仲謀(譯)(2006)。行動研究導論。(原作者:Johnson, A. P.)。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2005)
宋偉航譯(2000)。數位麥克魯漢。(原作者:Levinson, P.)。台北,貓頭鷹。(原著出版年:1999)
呂傑華(2010)。聽誰在說話?我國報紙投書版之南臺灣社群投書現象之研究。長榮大學學報,15,1-30。呂傑華、白亦方(2012)。媒體素養教育與課程實踐歷程之再思與展望。課程與教學季刊,15(1),1-34。呂惠敏(2005)。專業取勝?商業至上?電視台高階主管對新聞主播的角色認知與決策初探。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李雅慧、葉俊廷(2014)。高齡學習者持續參與學習的動機之歷程。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10,51-63。李秀珠(2002)。新傳播科技與媒體市場之經營管理。台北,廣電基金會。
李昆憲、羅希哲、蔡慧音、石儒居(2012)。中高齡族群之科技素養教育現況與展望。科技與工程教育學刊,45(2),35–53。
李旭峰(2013)。記者型-電視新聞主持人高校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南昌大學人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江西省南昌市。
吳翠珍、陳世敏(2007)。媒體素養教育。台北,巨流。
林子儀(1991)。論接近使用媒體權。新聞學研究,45,1-23林麗惠(2002)。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之探究。成人教育學刊,6,107-129。林照真(2009)。電視新聞就是收視率商品─對「每分鐘收視率」的批判性解讀。新聞學研究,99,79-117。林宏聰(2006)。新聞之錨或新聞花瓶?一群臺灣電視新聞主播的專業知能研究。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周傳久(2008)。由高齡學習看老人電視節目製播之跨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洪敏琬(譯)(1998)。成人學習規劃。(原作者: Caffarella,R. S.)。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4)
洪貞玲(2006)。誰的媒體?誰的言論自由?-解嚴後近用媒介權的發展。臺灣民主季刊,3(4),P1-36。胡清暉(2013)。傳播研究中「菁英」意涵的分析:兼論網路對於「菁英」角色的衝擊。環境變遷下傳媒「公共性」的反思與挑戰。中華傳播學會2013年會,新北輔仁大學。
夏林清(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
高淑清(2011)。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高文音(2015)。誰是接班人?成為核心當家主播之養成策略。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組EMBA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孫曼蘋(2011)。在地發聲、媒介素養與社區行動—彰化縣員林鎮《員林鄉親報》之個案研究。新聞學研究,108,59-102。陳世敏(1989)。讀者投書:接近使用權的實踐。新聞學研究,41,25-46。陳世敏(1992)。新聞自由與接近使用媒介權。收錄於翁秀琪、蔡明誠編,大眾傳播法手冊(219-247)。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
陳建勳譯(2005)。草根媒體:部落格傳奇。(原作者:Gillmor, D.)。台北:美商歐萊禮。(原著出版年:2004)
陳淑貞(2011)。你也可以當主播。台北,書泉。
陳順孝(2009)。台灣網路公民媒體的發展與挑戰。收錄於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編,台灣傳媒再解構(239-276)。台北,巨流。
陳炳宏(2012)。由有線電視公用頻道檢視電視使用權的在地實踐:50年來台灣媒體近用權的反思。中華傳播學刊,22,99-130。陳靖蓉(2006),台灣媒體產業下之主播形象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許瓊文(2007)。數位化媒體教育課程實驗初探與省思:以某大學實習媒體爲例。中華傳播學刊,11,3-47。許碧芳、丘采薇(2009)。商業電視台新聞主播評選模式之建立與應用。傳播管理學刊,10,117-132。
張露心(2014)。被忽略的多數?當代廣告中形象中老人再現之反思。藝見學刊,7,113-124。張育蒼(2015)。「媒體近用」教學方案實施之行動研究:新店高中個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張桂綸(2015)。客家電視台新聞主播評選之研究。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未出版。
郭昱均、高淑貴(2003)。高雄市長青學苑高齡者生活型態與學習需求之研究。農業推廣學報,20,57-80。敖國珠(2010)。我國電視新聞主播養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黃富順主編(2008)。高齡教育學。台北,五南。
黃柏堯、吳怡萱、林奐名、劉倚帆(2005)。報紙讀者投書版之多元性分析:以《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為例。多元文化的想像與再現。中華傳播學會2005年年會,台北臺灣大學。
黃聿清(2014)。以行動研究初探高等教育之進階媒體識讀教學—以「媒體再現與行動」課程為例。跨媒介、文化創意與反思。中華傳播學會2014年年會,台北銘傳大學。
黃仲珊、曾垂孝(1993)。口頭傳播:演講的理論與方法。台北,遠流。
曾淑芬(2002)。台灣地區數位落差問題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編號:RDEC-RES-090-006),未出版
曾揚容(2003)。老人社會大學高齡學習者學習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楊意菁(2004)。民意與公共性:批判解讀台灣電視談話節目。新聞學研究,79,1-47。楊雅惠,彭佳玲(2015)。我國數位落差縮減成效評估研究。資訊社會研究,29,27-47。楊慧娟(譯)(2006)。網路新聞學:新媒體的應用實務與展望。(原作者: Stovall, J. G.)。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2004)
詹慧珍(2009)。高齡者參與生命故事敘說活動歷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琰、臧國仁(2008)。熟年世代網際網路之使用與老人自我形象與社會角色建構。新聞學研究,97,1-43蔡琰、臧國仁(2012)。老人傳播:理論、研究與教學實例。台北,五南。
蔡宜真(2013)。中華職棒賽事主播形象之研究-以緯來體育台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蔡培村(1995)。成人教育與生涯發展。高雄,麗文文化。
潘世尊(2011)。論行動研究論文審查上的一些問題。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9(4),41~83。潘慧玲(2003)。緒論:轉變中的教育研究觀點。收對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1-34)。台北,高等教育。
劉慧雯(2015)。從媒體素養到新素養:試論教學策略與認識論的轉變。中華傳播學刊,27,67-98。鄭瑞城(1991)。從消息來源途徑詮釋近用媒介權:台灣的經驗。新聞學研究,45,39-56。鄭瑞城、羅文輝(1987)。電視新聞消息來源人物之背景與呈現方式之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編號:NSC76-0301-H004-003),未出版。
鄧宗聖(2004)。誰在近用媒介?初探報紙讀者投書的文化資本生態。中華傳播學刊,6,195-239。鄧宗聖(2010)。媒體、教育與社會-媒體近用與媒體素養教育論文集。台北,巨流。
鄧青雲(2015)。「媒體近用權」在公用頻道的實踐性——從系統經營業者和使用民眾的角度來看。李美華(主持人),從高雄出發:跨文化與新媒體想像。中華傳播學會2015年會,高雄義守大學。
薛宇珊(2004)。大學生對電視新聞主播形象之評估。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羅曉南、余陽洲主編(2005)。批判的媒體識讀。台北,正中。
羅文輝、蘇蘅、林書煒等(2009)。主播解碼:當上主播的第一本書。台北,台灣商務。
羅彥傑(2015)。老人、失智與污名:新聞報導如何建構受損身分。李美華(主持人),從高雄出發:跨文化與新媒體想像。中華傳播學會2015年會,高雄義守大學。
蘇蘅(2013年6月18日)。台灣媒體的更正答辯與媒體近用新發展。媒體觀察報,1。
蘇瑞仁(1988)。電視新聞播報人專業形象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英文部分
Carr,N. G. (2003). IT Doesn’t Matter,Harvard Business Review:93-102.
Engstrom, E. & Ferri, A. J. (2000), “Looking through a Gendered Lens: Local U.S. Television News Anchors’ Perceived Career Barrier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44(4),614-634
Gauntlett, D.(2011).Making is connecting:The social meaning of creativity, from DIY and knitting to YouTube and web 2.0.Cambridge,MA:Polity Press.
Gillmor, D.(2004).We. The Media.Sebastopol,CA:O'Reilly.
Goldberg, R. & Goldberg, J. G. (1990).Anchors:Brokaw, Jennings, Rather andthe evening news.New York,NY:Birch Lane Press.
Herbert, J.(2000).Journalism in the digital age.Oxford,UK:Focal Press.
Hilt,M.L.,and Lipschultz,J.H(2004).Elderly Americans and the internet:E-mail,TV news,information and entertainment.websites.Educational Gerontology.30,57-72.
Nussbaum, J.F., Pecchioni, L.L., Robinson, J.D., & Thompson, T.L.(2000). Communication and aging(2nd. Ed.).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Thompson, L., Aidinejad, M. R., & Ponte, J. (2001). Aging and the effect of facial and prosodic cues on emotional intensity ratings and memory reconstructions.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r, 25(2):101-126.
van Dijk, J. (2004).Divides in succesion:Possession, skills, and use of new media for societal participation. 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