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76.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10 19:2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徐碧蓮
研究生(外文):HSU,PI-LIEN
論文名稱:樂齡主播營學員媒體近用實踐歷程之行動研究
指導教授:余嬪余嬪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 PING
口試委員:劉廷揚陳志賢余嬪
口試委員(外文):LIU, TING YANGCHEN, CHIH HSIENYU, PING
口試日期:2017-06-2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成人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成人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6
中文關鍵詞:樂齡課程高齡主播媒體近用
外文關鍵詞:Senior active learningSenior anchorAccess to the media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34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高齡者是傳統媒體的高度使用者,但傳統媒體對高齡者的新聞多數呈現的是貧、病、弱的負面刻板印象。成立樂齡主播營就是希望高齡者藉由手機APP的簡易操作,輕鬆進入新媒體世界,並進一步發表代表高齡族群觀點的新聞,真正達到接近媒體並使用媒體。
本研究研究目的有三:(一)瞭解學員參與主播營課程的學習目與學習過程、(二)瞭解主播營課程帶給學員在媒體近用方面的成長及收穫、(三)提出針對高齡族群最適化的主播營課程內容設計。
研究方案採用行動研究法,研究對象為106學年度高師大樂齡主播營共十四名學員,同時配合質性研究的深度訪談法、觀察法、學員回饋與研究者反思,尋找對高齡者較佳的課程設計,同時也觀察學員在媒體近用層面的改變,本研究將媒體近用的階段分為三部分,分別為:(一)初階:包含設備擁有與基本的使用。(二)中階:包含主動使用、內容產製的參與和產製技能的擁有。(三)進階:產製的內容包含社會參與、社區發展等公共性議題。
經過十堂課,每堂三個小時的實施,結果發現,高齡學員透過學習後媒體近用能力普遍獲得提昇至中階,但是能夠製作公共性社區性相關議題影片之學員僅兩位,主要受到學員個人先備知能、意願與興趣與課程設計的引導程度影響,課程設計若迎合學員生活與工作經驗,適性化教學能讓媒體近用教學更有成效,另外樂齡主播營多元的課程內容能夠讓學員多面向的成長,不過應給予學員更多課堂實作機會。最後希望本研究發現能提供將來老人與媒體教學相關研究之參考。
The elderly are the heavy users of traditional mass media in Taiwan.Unfortunately, the issues of the elderly in traditional mass media reveal negative stereotypes,like poor,sick or weak problems.The purpose of setting up the senior anchor camp is to help the elderly get access to new technical mass media and express their opinions by operating easy mobile applications.The real objective of the camp is to assist them in getting closer to mass media and using them.
There are three purposes of the paper:(1)To understand the senior anchor camp learner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process.(2)To study the learners’ growth and achievements of access to the media from the senior anchor camp.(3)To propose the most suitable curriculum designs for the senior learners.
The paper is studied with the approach of action research.Its research targets are the fourteen senior anchor camp learners of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of 2017.The author has looked for better curriculum designs for the elderly with qualitative research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 observation, student feedback and researcher’s reflective thought. Meanwhile, the author has also observed the learners’ changes toward the access to the media. The paper has been divided into three steps:
1‧the first step including facility supply and basic use.
2‧the second step including active use, participation in content production and productive skills.
3‧the third step: productive contents including public issues like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Finally, the author has found that most senior learners have improved to the second step after they have learned the class of access to the media in ten three-hour classes . However, only two of them have the abilities to make the films of public community issues. It is mainly because of the personal pre-course knowledge and skills, willingness and interest and the effects of curriculum designs. The adaptive teaching will make the instructions of access to the media get a better performance if the author takes learners’ lives and work experiences into consideration of curriculum designs. Further, the diversity of curriculum content can contribute to learners’ growth in many ways. Most importantly, it will get better results if the author gives learners more hours to practice in class. At last, it is hoped that the paper can be a reference for research between the elderly and media instructions.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錄…………………IV
表次…………………VI
圖次…………………VII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5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7
第貳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媒體近用之演變與內涵…………………8
第二節 樂齡主播營課程之內涵…………………16
第參章 研究方法…………………28
第一節 行動研究法與研究流程…………………28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參與研究者…………………30
第三節 教學方案設計與實施…………………32
第四節 研究設計與資料收集…………………35
第五節 資料編碼及研究信實度…………………38
第六節 研究倫理…………………40
第肆章 研究結果分析…………………41
第一節 主播營參與學習相關因素…………………41
第二節 媒體近用的實踐歷程…………………56
第三節 樂齡主播營課程建議調整設計…………………65
第伍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83
第一節 研究發現…………………83
第二節 結論…………………84
第三節 建議…………………87
第四節 教學者的反思與成長…………………89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91
英文部分…………………97

附錄一 學員初次訪談…………………98
附錄二 學員結業訪談…………………100
附錄三 學員課後隨機訪談與回饋單…………………102
附錄四 每週上課記錄表…………………104
附錄五 陪同教師訪談記錄…………………105
附錄六 學員研究參與同意書…………………106

表次
表2-1 媒體近用權國內學者定義…………………9
表2-2 國內學者認為主播應具備之能力…………………17
表2-3 國內學者認為主播應具備之形象…………………18
表2-4 國內外學者老人學習動機之研究…………………22
表2-5 學習遷移的障礙或增強因素…………………25
表3-1 學員基本資料…………………31
表3-2 樂齡主播營課程表…………………34
表3-3 學員上課回饋表…………………37
表3-4 資料編碼範例…………………39
表4-1 學員上課回饋表結果…………………76
表4-2 樂齡主播營課程建議修正表…………………77

圖次
圖3-1 研究流程圖…………………30
圖3-2 資料收集架構圖…………………35
中文部分:
牛隆光(2012)。校園新聞媒體經營與課程實踐。台北,學富文化。
孔令信(2016)。318學運帶動的媒體革命—夾腳拖與iPad網路直播模式的反思。傳播研究與實踐,6(1),229-250。
王文科、王智弘(2014)。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石世豪、鄭瑞城、劉靜怡(1999)。傳播媒體結構管制規範類型化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年度專題研究計畫案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7-2412-H-004-022),未出版。
江嘉琪(2006)。接近使用媒體的權利。法令月刊,6,27-36。
江佳陵(2003)。電視新聞台主播形象指標之建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朱仲謀(譯)(2006)。行動研究導論。(原作者:Johnson, A. P.)。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2005)
宋偉航譯(2000)。數位麥克魯漢。(原作者:Levinson, P.)。台北,貓頭鷹。(原著出版年:1999)
呂傑華(2010)。聽誰在說話?我國報紙投書版之南臺灣社群投書現象之研究。長榮大學學報,15,1-30。
呂傑華、白亦方(2012)。媒體素養教育與課程實踐歷程之再思與展望。課程與教學季刊,15(1),1-34。
呂惠敏(2005)。專業取勝?商業至上?電視台高階主管對新聞主播的角色認知與決策初探。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雅慧、葉俊廷(2014)。高齡學習者持續參與學習的動機之歷程。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10,51-63。
李秀珠(2002)。新傳播科技與媒體市場之經營管理。台北,廣電基金會。
李昆憲、羅希哲、蔡慧音、石儒居(2012)。中高齡族群之科技素養教育現況與展望。科技與工程教育學刊,45(2),35–53。
李旭峰(2013)。記者型-電視新聞主持人高校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南昌大學人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江西省南昌市。
吳翠珍、陳世敏(2007)。媒體素養教育。台北,巨流。
林子儀(1991)。論接近使用媒體權。新聞學研究,45,1-23
林麗惠(2002)。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之探究。成人教育學刊,6,107-129。
林照真(2009)。電視新聞就是收視率商品─對「每分鐘收視率」的批判性解讀。新聞學研究,99,79-117。
林宏聰(2006)。新聞之錨或新聞花瓶?一群臺灣電視新聞主播的專業知能研究。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傳久(2008)。由高齡學習看老人電視節目製播之跨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洪敏琬(譯)(1998)。成人學習規劃。(原作者: Caffarella,R. S.)。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4)
洪貞玲(2006)。誰的媒體?誰的言論自由?-解嚴後近用媒介權的發展。臺灣民主季刊,3(4),P1-36。
胡清暉(2013)。傳播研究中「菁英」意涵的分析:兼論網路對於「菁英」角色的衝擊。環境變遷下傳媒「公共性」的反思與挑戰。中華傳播學會2013年會,新北輔仁大學。
夏林清(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
高淑清(2011)。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高文音(2015)。誰是接班人?成為核心當家主播之養成策略。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組EMBA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孫曼蘋(2011)。在地發聲、媒介素養與社區行動—彰化縣員林鎮《員林鄉親報》之個案研究。新聞學研究,108,59-102。
陳世敏(1989)。讀者投書:接近使用權的實踐。新聞學研究,41,25-46。
陳世敏(1992)。新聞自由與接近使用媒介權。收錄於翁秀琪、蔡明誠編,大眾傳播法手冊(219-247)。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
陳建勳譯(2005)。草根媒體:部落格傳奇。(原作者:Gillmor, D.)。台北:美商歐萊禮。(原著出版年:2004)
陳淑貞(2011)。你也可以當主播。台北,書泉。
陳順孝(2009)。台灣網路公民媒體的發展與挑戰。收錄於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編,台灣傳媒再解構(239-276)。台北,巨流。
陳炳宏(2012)。由有線電視公用頻道檢視電視使用權的在地實踐:50年來台灣媒體近用權的反思。中華傳播學刊,22,99-130。
陳靖蓉(2006),台灣媒體產業下之主播形象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
許瓊文(2007)。數位化媒體教育課程實驗初探與省思:以某大學實習媒體爲例。中華傳播學刊,11,3-47。
許碧芳、丘采薇(2009)。商業電視台新聞主播評選模式之建立與應用。傳播管理學刊,10,117-132。
張露心(2014)。被忽略的多數?當代廣告中形象中老人再現之反思。藝見學刊,7,113-124。
張育蒼(2015)。「媒體近用」教學方案實施之行動研究:新店高中個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桂綸(2015)。客家電視台新聞主播評選之研究。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未出版。
郭昱均、高淑貴(2003)。高雄市長青學苑高齡者生活型態與學習需求之研究。農業推廣學報,20,57-80。
敖國珠(2010)。我國電視新聞主播養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富順主編(2008)。高齡教育學。台北,五南。
黃柏堯、吳怡萱、林奐名、劉倚帆(2005)。報紙讀者投書版之多元性分析:以《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為例。多元文化的想像與再現。中華傳播學會2005年年會,台北臺灣大學。
黃聿清(2014)。以行動研究初探高等教育之進階媒體識讀教學—以「媒體再現與行動」課程為例。跨媒介、文化創意與反思。中華傳播學會2014年年會,台北銘傳大學。
黃仲珊、曾垂孝(1993)。口頭傳播:演講的理論與方法。台北,遠流。
曾淑芬(2002)。台灣地區數位落差問題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編號:RDEC-RES-090-006),未出版
曾揚容(2003)。老人社會大學高齡學習者學習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意菁(2004)。民意與公共性:批判解讀台灣電視談話節目。新聞學研究,79,1-47。
楊雅惠,彭佳玲(2015)。我國數位落差縮減成效評估研究。資訊社會研究,29,27-47。
楊慧娟(譯)(2006)。網路新聞學:新媒體的應用實務與展望。(原作者: Stovall, J. G.)。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2004)
詹慧珍(2009)。高齡者參與生命故事敘說活動歷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琰、臧國仁(2008)。熟年世代網際網路之使用與老人自我形象與社會角色建構。新聞學研究,97,1-43
蔡琰、臧國仁(2012)。老人傳播:理論、研究與教學實例。台北,五南。
蔡宜真(2013)。中華職棒賽事主播形象之研究-以緯來體育台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培村(1995)。成人教育與生涯發展。高雄,麗文文化。
潘世尊(2011)。論行動研究論文審查上的一些問題。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9(4),41~83。
潘慧玲(2003)。緒論:轉變中的教育研究觀點。收對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1-34)。台北,高等教育。
劉慧雯(2015)。從媒體素養到新素養:試論教學策略與認識論的轉變。中華傳播學刊,27,67-98。
鄭瑞城(1991)。從消息來源途徑詮釋近用媒介權:台灣的經驗。新聞學研究,45,39-56。
鄭瑞城、羅文輝(1987)。電視新聞消息來源人物之背景與呈現方式之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編號:NSC76-0301-H004-003),未出版。
鄧宗聖(2004)。誰在近用媒介?初探報紙讀者投書的文化資本生態。中華傳播學刊,6,195-239。
鄧宗聖(2010)。媒體、教育與社會-媒體近用與媒體素養教育論文集。台北,巨流。
鄧青雲(2015)。「媒體近用權」在公用頻道的實踐性——從系統經營業者和使用民眾的角度來看。李美華(主持人),從高雄出發:跨文化與新媒體想像。中華傳播學會2015年會,高雄義守大學。
薛宇珊(2004)。大學生對電視新聞主播形象之評估。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羅曉南、余陽洲主編(2005)。批判的媒體識讀。台北,正中。
羅文輝、蘇蘅、林書煒等(2009)。主播解碼:當上主播的第一本書。台北,台灣商務。
羅彥傑(2015)。老人、失智與污名:新聞報導如何建構受損身分。李美華(主持人),從高雄出發:跨文化與新媒體想像。中華傳播學會2015年會,高雄義守大學。
蘇蘅(2013年6月18日)。台灣媒體的更正答辯與媒體近用新發展。媒體觀察報,1。
蘇瑞仁(1988)。電視新聞播報人專業形象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英文部分
Carr,N. G. (2003). IT Doesn’t Matter,Harvard Business Review:93-102.
Engstrom, E. & Ferri, A. J. (2000), “Looking through a Gendered Lens: Local U.S. Television News Anchors’ Perceived Career Barrier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44(4),614-634
Gauntlett, D.(2011).Making is connecting:The social meaning of creativity, from DIY and knitting to YouTube and web 2.0.Cambridge,MA:Polity Press.
Gillmor, D.(2004).We. The Media.Sebastopol,CA:O'Reilly.
Goldberg, R. & Goldberg, J. G. (1990).Anchors:Brokaw, Jennings, Rather andthe evening news.New York,NY:Birch Lane Press.
Herbert, J.(2000).Journalism in the digital age.Oxford,UK:Focal Press.
Hilt,M.L.,and Lipschultz,J.H(2004).Elderly Americans and the internet:E-mail,TV news,information and entertainment.websites.Educational Gerontology.30,57-72.
Nussbaum, J.F., Pecchioni, L.L., Robinson, J.D., & Thompson, T.L.(2000). Communication and aging(2nd. Ed.).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Thompson, L., Aidinejad, M. R., & Ponte, J. (2001). Aging and the effect of facial and prosodic cues on emotional intensity ratings and memory reconstructions.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r, 25(2):101-126.
van Dijk, J. (2004).Divides in succesion:Possession, skills, and use of new media for societal participation. 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孔令信(2016)。318學運帶動的媒體革命—夾腳拖與iPad網路直播模式的反思。傳播研究與實踐,6(1),229-250。
2. 江嘉琪(2006)。接近使用媒體的權利。法令月刊,6,27-36。
3. 呂傑華(2010)。聽誰在說話?我國報紙投書版之南臺灣社群投書現象之研究。長榮大學學報,15,1-30。
4. 呂傑華、白亦方(2012)。媒體素養教育與課程實踐歷程之再思與展望。課程與教學季刊,15(1),1-34。
5. 李雅慧、葉俊廷(2014)。高齡學習者持續參與學習的動機之歷程。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10,51-63。
6. 林子儀(1991)。論接近使用媒體權。新聞學研究,45,1-23
7. 林麗惠(2002)。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之探究。成人教育學刊,6,107-129。
8. 林照真(2009)。電視新聞就是收視率商品─對「每分鐘收視率」的批判性解讀。新聞學研究,99,79-117。
9. 洪貞玲(2006)。誰的媒體?誰的言論自由?-解嚴後近用媒介權的發展。臺灣民主季刊,3(4),P1-36。
10. 孫曼蘋(2011)。在地發聲、媒介素養與社區行動—彰化縣員林鎮《員林鄉親報》之個案研究。新聞學研究,108,59-102。
11. 陳世敏(1989)。讀者投書:接近使用權的實踐。新聞學研究,41,25-46。
12. 陳炳宏(2012)。由有線電視公用頻道檢視電視使用權的在地實踐:50年來台灣媒體近用權的反思。中華傳播學刊,22,99-130。
13. 許瓊文(2007)。數位化媒體教育課程實驗初探與省思:以某大學實習媒體爲例。中華傳播學刊,11,3-47。
14. 張露心(2014)。被忽略的多數?當代廣告中形象中老人再現之反思。藝見學刊,7,113-124。
15. 郭昱均、高淑貴(2003)。高雄市長青學苑高齡者生活型態與學習需求之研究。農業推廣學報,20,5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