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崇一(1978)社會變遷中的權力人物─社區領導人與權力結構比較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6:1-30。文崇一(1989)。《臺灣的社區權力結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王明蘅(1996)。〈類型設定:一種住宅設計方法〉,《住宅學報》,第4卷,頁31-49。王明蘅、林傑仁、徐宏鑫、徐國書、黃衍明、陳修兀、郭書勝(2001)。《工廠別墅:一個類型的發生》。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王金壽(2004)重返風芒縣:國民黨選舉機器的成功與失敗,台灣政治學刊,8 (1):99-146。
丘昌泰(2002)從「鄰避情結」到「迎臂效應」:台灣環保抗爭的問題與出路,政治科學論叢,17:33-56。朱政德、林昭邑(2007)。〈集合住宅類型對鄰里關係與居住意識的影響-以台北市集合住宅為例〉,《設計學研究》,第10卷,第1期,頁115-137。江欣彥(2007)。〈「關係」的解構或重組-剖析「都會化」效應對地方派系的衝擊〉,「地方自治與民主發展:台灣經驗的省思學術研討會」論文。台中:東海大學政治學系,6月16日。
李淑嬪(2009)。《買一間屋?還是一個家的想像?—澄清湖特定區住宅商品廣告文本之研究》。高雄:國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何鴻明、王業立(2010)。〈地方派系如何操控寺廟的管理權?以大甲鎮瀾宮的人事選舉為例〉,《台灣民主季刊》,第7卷,第3期,頁123-186。
高永光(2000)。〈「城鄉差距」與「地方派系影響力」之研究—1998年台北縣縣議員與鄉鎭市長選舉的個案分析〉,《選舉研究》,第7卷,第1期,頁55-88。高永光(2004)。〈台北縣地方派系與黑道互動模式之研究〉,《選舉研究》,第11卷,第1期,頁33-72。吳重禮(2002)。〈台灣地區「派系政治」研究文獻 的爭議:美國「機器政治」分析途徑的啟示〉,《政治科學論叢》,第17卷,頁81-106。俞振華(2012)探討總統施政評價如何影響地方選舉-以2009年縣市長選舉為例,選舉研究,19 (1):69-95。柴彥威(譯),Ron Johnston(原著)(2005)。《人文地理學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紀順堂(2011)連棟透天住宅的另一種省思—以鳳山雙院透天住宅為例,空間設計學報,11:47-61。黃潤華、孫穎(譯),Sarah Hollway, Stephen Rice and Gill Valentine(原著)(2008)。《當代地理學要義-概念、思維與方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黃光國(2013)。《社會科學的理路》第三版。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俊升(2004)。《都市化程度對地方派系影響力影響之研究-以台南市與高雄市為例》。台南: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系碩士論文。葉高華(2011)。《臺灣總統選舉的地理脈絡》。台北: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論文。趙永茂(1998)地方政治生態與地方行政的關係,政治科學論叢,9:305-328。
趙永茂(2002)。《台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台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
劉阿榮、石慧瑩(2004)社群意識與永續發展:鄰避現象及補償金之分析,中國行政評論,13 (2):1-32。劉雲剛、王豐龍(2011)三鹿奶粉事件的尺度政治分析,地理學報(Acta Geographica Sinica),66 (10):1368-1378。
蕭怡靖(2012)民眾對立法委員選舉之政黨不分區名單的認知與影響:以2008 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選舉研究,19 (1):33-67。蔡運龍、江濤(譯),Ron Johnston(原著)(2001)。《哲學與人文地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賴進貴、葉高華、張智昌(2007)。〈投票行為之空間觀點與空間分析-以臺灣2004年總統選舉為例〉,《選舉研究》,第14卷,第1期,頁33-60。衛萬明、洪介仁(2001)。〈社區配置及居民特質於鄰里關係影響之研究〉,《都市與計劃》,第28卷,第1期,頁39-67。Basak Tanulku (2012). “Gated Communities: From “Self-Sufficient Towns” to “Active Urban Agents”.”, Geoforum, Vol. 43, No. 3: 518-528.
Francesco Landini (2013). “Peasants’ Social Representation of Politicians in a Clientelist Rural Context.”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Vol. 23, No. 2: 115-127.
Jean-Marie Baland and James Robinson (2012). “The Political Value of Land: Political Reform and Land Prices in Chile.”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56, No. 3: 601-619.
Neil Smith (1992) Contours of a Spatialized Politics: Homeless Vehicl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Geographical Scale, Social Text, No. 33: 54-81.
Rebecca Weitz-Shapiro (2012). “What Wins Votes: Why Some Politicians Opt Out of Clientelism.”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56, No. 3: 568–583.
Tawfiq Abu-Ghazzeh (1999). “Housing layout, social interaction, and the place of contact in Abu-Nuseir, Jord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Vol. 19, No. 1: 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