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嘉蜜(2002)。國小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態度與學校行政運作知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王增勇、林思伶、孫效智(2000)。建構學校生命教育體系先導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朱慧芬(2014)。臺南市國民小學品德教育推動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江惠玲(2012)。桃園縣品格實踐學校實施計畫現況之研究-學校行政人員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但昭偉(2002)。道德教育理論、實踐與限制。台北市:五南。
但昭偉(2007)。老師該做的工作—道德教育要義的掌握。教師天地,149,43。何琦瑜(2003a)。品格,大不如前。天下雜誌,287,42-46。
何琦瑜(2003b)。超過半數國中生︰作弊沒關係。天下雜誌,287,48-52。
何琦瑜(2005)。家庭生活體檢大調查—台灣父母做得好嗎?天下雜誌,335,120-127。余碧玉(2007)。品德教育融入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吳明素(2011)。宜蘭縣國民小學學生實踐品德教育核心價值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市: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吳財福(2005)。國民中學道德教育調查研究—以台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吳清山、林天祐(2005)。品格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64,150。
吳寶珍(2004)。國民中學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呂敏華(2006)。高雄市國民小學品格教育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李介至、邱紹一(2004)。西方品格教育對我國中學品德教育的啓示。教育研究月刊,120,46-48。李奉儒(2004)。九年一貫課程中實施道德教育的困境與突破。學生輔導雙月刊,92,38-55。李怡樺(2010)。國家認同與多元文化:新加坡小學公民與道德教育教科書分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6(2),113-144。李思儀(2009)。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品格教育實施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李珀(2005)。品格教育。教師天地,135,66-71。
李素貞、蔡金鈴(2004)。中小品格教育之實施與評量。教育研究月刊,120,53-68。
李琪明(2000)。德育課程之理想與建構—我國國民中小學德育課程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李琪明(2003)。德行取向之品德教育理論與實踐。哲學與文化,30(8),153-174。李琪明(2006)。新品德教育的興起與發展—美國經驗在臺灣的反思與轉化。課程與教學季刊,9(2),55-74。李琪明(2011)。品德教育與校園營造。台北市:心理。
沈六(2004)。論道德發展的心理本質與歷程—說道德教育。臺灣教育,625,2-14。沈六(2006)。中小學品德教育的挑戰與經營對策。中等教育,57(3),180-208。
周桂菁(2010)。臺中市國民小學實施品德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台中市。周慧菁(2003)。品格—新世紀的第一堂課。天下雜誌,287,34-40。林佳樺(2010)。《論語》對國小品德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林意欽(2012)。桃園縣品格實踐學校實施計畫執行現況之研究-教師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邵瑞珍、皮連生(1993)。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品格教育推展行動聯盟(2006)。品格教育的蝴蝶效應。台北市:財團法人千代文教基金會。
品格教育推展行動聯盟(2010)。落實品格教育-從核心價值談起。台北市:財團法人千代文教基金會。
施能杰(2002)。法治取向德育教學對國小學童道德判斷與法律知識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洪蘭(2008)。通情達理:品格決定未來。台北市:遠流。
翁福元(2001)。知識經濟時代之親職教育。兩性平等教育月刊,16,13-21。
高雄市左營國小(2006)。大手攜小手深耕計畫。取自http://www.typs.kh.edu.tw
高雄市品德教育電子報創刊號(2005)。取自http://www.khjh.kh.edu.tw/character/news-1/index.htm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14)。高雄市各級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促進方案」計畫。取自http://ce.naer.edu.tw/upload/news/201510220001_15_1445497644.pdf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振成(2001)。生命教育的本質與實施。教育資料與研究,39,49-52。
張瑞豐(2005)。變遷社會中價值觀代間差異之研究∼以一個台北市立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市:正中。
教育部(2004)。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第一期)。台北市:教育部。取自http://ce.naer.edu.tw/policy.php
教育部(2009)。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第二期)。台北市:教育部。取自http://ce.naer.edu.tw/policy.php
教育部(2014)。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台北市:教育部。取自http://ce.naer.edu.tw/policy.php
郭為藩(1994)。人文主義的教育信念。台北市:五南。
陳彤羚(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經驗、父母教養方式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陳鳳珠(2013)。《百孝經》之品德教育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傅佩榮(2003)。約、恕、儉、敬勾勒人生全景。天下雜誌,287,108-113。喬.羅賓森(2005)。「過度工作」傷害家庭最深。天下雜誌,335,40-41。
單文經、汪履維編譯(1986)。道德發展與教學。台北市:五南。
黃光國(2003)。教改錯在哪裡?—我的陽謀。台北市:印刻。
黃政傑(1989)。課程改革。台北市:漢文。
黃德祥(2003)。學生行為輔導與品格教育。載於嘉義大學主編,「教育論壇」研討會論文集,27-33。國立嘉義大學。
黃德祥、謝龍卿(2004)。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教育研究月刊,120, 35-43。楊素英(2002)。高雄市國民小學道德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楊國樞(1993)。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台北市:桂冠。
葉天男(2010)。澎湖縣國小教師對品德教育實施現況意見調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葉俊緯(2011)。國小六年級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實施影片融入品德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詹益正(2009)。國民小學低年級階段實施品德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賈馥茗(1999)。人格教育學。台北市:五南。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4)。臺北市推動品德教育實施計畫。取自:http://www.doe.gov.taipei/public/Attachment/4710118313.pdf
趙聖秋(1997)。國民小學家長與教師親師溝通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劉佳惠(2009)。桃園縣國民小學品格教育實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劉玲玉(2010)。高雄市學生家長對國小品格教育實施之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蔡敏綺(2015)。李潼少年小說對提昇高年級品德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鄧運林(2001)。認識生命教育。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頁21-23)。台北市:心理。
鄭石岩(1994)。覺.教導的智慧。台北市:大眾。
鄭石岩(2004)。中小學生道德發展的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61,7-13。鄭進丁(2007)。學校推動品德教育的理念與做法。教育研究月刊,154,77-86。蕭揚基、游俊閔(2003)。中學生道德價值面貌的測察。公民訓育學報,15,79-112。蕭雅云(2014)。國小品德教育特色學校推動品德教育核心價值與實施策略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親子天下網站(2009)。高雄市華山國小-品格教學典範學校。取自http://parenting.cw.com.tw/web/do
親子天下網站(2009)。高雄市陽明國小-品格教學典範學校。取自http://parenting.cw.com.tw/web/do
賴昭岑(2013)。運用繪本實施品德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以臺中市國小二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台中市。謝明昆(1994)。道德教學法。台北市:心理。
鍾宜禎(2012)。桃園縣國民小學品格教育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簡成熙(2004)。道德教育的進行:傳統、現代與後現代的省思。基礎教育學報,13(1),81-93。二、英文部分
Berger, E. (1996). K-12 character education in Locust Valley. The Fourth and Fifth Rs-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2(2), 3-4.
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 (2004). What is character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character.org/key-topics/what-is-character-education/
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2003). CEP’s eleven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character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character.org/elevenprinciples
Gibbs, L. J. , & Earley, E. J . (1994). Using Children’s Literature to Develop Core Value. Bloomington:Phi Delta Kappa Education Found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66992).
Lickona, T. (1991). Educating for Character : How Our Schools Can Teache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N.Y. : Bantom Books.
Lickona, T. (1991). Education for Character: How Our Schools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New York: Bantam.
Lickona, T. (1993). The return of character education. Educational Lleadership, 51 (3), 6-11.
Lickona, T. (2003). The center of our character: Ten essential virtures. The Fourth and Fifth Rs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10(1), 1-3.
Macnityre, A. (1982). After Virtue. London : Duckworth.
Munson, B. R. (2002). Character Education : The Missing Ingredient of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February 2000ED440 069)
Otten, E. H. (2000). Character education: An ethical choice for higher education. Retrieved December 6, 2015, from http://www.uvm.edu/~vtconn/journal/1995/murray.html.
Pearson, Q. M. , & Nicholson, J. I. (2000). Comprehensive character education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Strategies for administrators, teachers, and counselors. Humanistic Counseling, Education & Development, 38(4), 243-251.
Revell, L. (2002). Childrens responses to character education. Education Studi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670 507)
Rose, C. M. , & Sharon, W. W. (2001). Classroom idea-sparkers. Childhood Education, 77, 222-227.
Ryan, K. , & Bohlin, K. E. (1999). Building Character in Schools : Practical Ways to Bring Moral Instruction to Life.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Vess, K. A., & Halbur, D. A. (2003). Character Education : What Counselor Educatorsneed to Know. ERIC Clearinghouse on Counseling and Student Services, Greenshoro.NC.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75 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