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內政部兒童局(2011)。民國九十九年台閩地區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報告。臺中:內政部兒童局。
王文崇(2004)。民營兒童課後安親班之市場區隔與消費者行為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義守大學,高雄市。王光彥(2002)試題情境真實性對數學學習態度之影響─以國小二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臺中市。王振世、何秀珠、曾文志、彭文松(譯)(2008)。教育測驗與評量。臺北:雙葉。(Miller M. David ; Linn Robert L.)
王順民(2006年7月12日):從「鑰匙兒」到「浮萍兒」的另類兒童留置現象-兼論賣場安親照顧模式的可能性。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評論。線上檢索日期:2015年8月11日。網址:
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S/095/SS-C-095-065.htm/
王珮玲(2013)。幼兒發展評量與輔導(第五版)。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雲東(2012)。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臺北:威仕曼文化。
王毓嫻(2013)。立體書應用於國小唐詩學習態度之研究-以花蓮縣某國小二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2)。中華民國2012年至2060年人口推計。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李秀華(2005)。國小書法欣賞教學對學生書法學習態度的影響。師大學報,50(2),69-88。
李新民(2001)。課後托育理論與實務。臺北:麗文文化。
李新民 (2003)。課後托育機構整合國小課程之初探。幼兒保育學刊,1,19-38。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2年台灣兒童課後照顧狀況調查。線上檢索日期:2015年5月24日。網址:http://www.children.org.tw/epaper/detail/544
林育如(譯)(2011)。研究方法五十個關鍵概念。新北市:韋伯。(Payne Geoff & Payne Judy)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臺北:巨流圖書。
姜雅玲、廖俊儒、王順正、林玉瓊等(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論。臺北:五南圖書。
洪建二(2008)。課後安親才藝班服務品質之滿意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直轄市及各縣市短期補習班資訊管理系統。線上檢索日期:2015年5月22日。網址:http://bsb.edu.tw/
高淑玲(2006)。從兒童的觀點來看課後照顧方案-以花蓮縣非營利機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慈濟大學,花蓮市。紐文英(2013)。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二版)。臺北:雙葉。
翁秀梅 (1995)。你的孩子上安親班嗎?學前教育,18(4),6-14。卓淑梅(2013)。「工作站學習法」對國小二年級學生乘法之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張秀樺、盧龍泉(2010)。學齡兒童課後托育之產品開發決策:運用聯合分學齡兒童課後托育之產品開發決策:運用聯合分析法之實證研究。服務業管理評論期刊,8,71-99。張春興、林清山(1998)。教育心理學(二十二版)。臺北:東華。
張春興(200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重修版。臺北:東華。
張春興(2011)。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厚粲、龔耀先(2009)。心理測驗學。臺北:東華。
陳秀芬、黃萬居(2007)。國小學童 A 型行為組型與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46,49-77。陳奎憙 (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師大書苑。
陳善瑜(2006)。臺灣課後安親業未來經營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臺中市。
陳燕玲(2015)。電子教科書應用於數學領域之學習態度與成效之研究-以國小二年級加減法文字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教育部(2012)。兒童課後照顧服務班與中心設立及管理辦法。線上檢索日期:2015年7月24日。網址: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0660/
教育部統計處。重要教育統計資訊。線上檢索日期:2015年5月24日。網址http://ppt.cc/z72QV
郭詩岑(2006)。安親班家長體驗之探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元智大學,桃園縣。郭靜晃(2007)。社會行為研究法。臺北:洪葉。
馮燕、張紉、賴月蜜等(2008)。兒童及少年福利。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黃怡瑾(2000)。台南市國小學齡兒童課後托育情形之初探。台南師院學報,33,233-262。
黃湘武、劉謹輔、陳忠志、杜鴻模、陸業堯、江新合(1985):國中生質量守恆、重量守恆、外體積觀念與比例推理能力的抽樣調查研究,中等教育,36(1),44-65。
黃薈樺(2004)。國小學童與家長對課後托育服務之看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黃慧美(2003)。國小二年級學童使用電腦輔助學習之學習態度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曾榮祥,吳貞宜(2004)。課後托育理論與實務。臺北:華騰。
新北市教育局(2015)。新北市補習班資訊管理系統。線上檢索日期:2015年5月22日。網址:http://bsb.edu.tw/
葉郁菁、陳乃慈、徐德成、陳正弘、詹喬雯、林麗員、石英桂、巫鐘琳、謝美慧(2013)。托育服務(第二版)。臺北:心理。
臺灣省政府 (1998) 。台灣省校外課後安親班輔導管理要點。線上檢索日期:2015年8月4日。網址:http://www.rootlaw.com.tw/LawContent.aspx?LawID=B240050021001100-0870115
趙純億(2014)。以英文繪本故事教學探討國小二年級學童英語學習態度與成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臺中市。蔡米絨 ( 2011)。孩子的第二個媽?安親老師的難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蔡崇建(1991)。智力的評量與分析。臺北:心理。
蔡瓊如(2011)。新北市國小學童參與校外課後安親班之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劉正(2006)。補習在臺灣的變遷、效能與階層化。教育研究集刊,52(4),1-34。劉美伶( 2010)。東南亞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課後托育服務之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劉瑞美(2009)。教育中不可忽視的新勢力與家庭外的替代親職功能:從教師的觀點看安親班。臺灣教育,64,29-31。劉翠華(1990)。兒童課後托育服務模式之研究─以台北市三個社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劉鎮寧(2007)。課後托育經營與管理。臺北:心理。
賴保禎、周文欽、林世華(1997)。心理與教育測驗(修訂再版)。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賴姿蓉 ( 2009)。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參加課後托育之現況與其適應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盧淑萍(2012)。變調的親子協奏曲 ─安親班在家庭與學校間的角色及其社會環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葛樹人(1988)。心理測驗學。臺北:桂冠。
顏千淑(2005)。台中市雙生涯家庭國小子女課後托育服務安排與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學,臺中市。蘇鈴琴(2012)。國小學童家長選擇課後托育機構的考量因素與滿意度─以台北市信義區為例。北市教大社教學報,11,443-476。二、英文文獻
Fishbein,M,Reading in Attitud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New York:John
Wiley,1967.Learners (pp.229-270). Cambridge, MA: MIT Press/ Bradford
Books.
Oakland, T. (1983). Effects of age, education and attitudes on learning by
older adults from a documentary program.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levision, 13(2), 95-113.
Posner, J. K.,&Vendell, D. L. (1994). Low-income children’s after-school
care: Are there beneficial effects of after-school porgrams?Child
development, 65, 440-456.
Rose nthal, R. and D. L. Vandell: 1996, “Quality of care at school-sged
child-care programs: Regulatable features, observed experiences, child
perspectives, and parent perspectives,” Child Development 67, 2434-2445
Thompson, M. E. (1976). The prediction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by a British
study habits inventory.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5(4), 365-372.
Webb, G. (1986). Factors affecting achievement in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GCE A-level geography examin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 28 (2), 13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