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文文獻
Acemoglu, Daron, and Robinson, James A. (2005) Economic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eng,Tun-jen(1989)Democratizing the Quasi-Leninist Regime in Taiwan. World Politics 61(4): 471-99.
Levine, Daniel H.(1988)Paradigm Lost: Dependence to Democracy. World Politics, Vol. 40, No. 3 ,pp. 377-394.
Lipset, Seymour Martin(1959) Some Social Requisites of Democrac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53, pp.69-105.
Passerini, Luisa(1987) Fascism in Popular Memory: The Cultural Experience of the TurinWorkingCla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rzeworski, Adam, and Limongi, Fernando (1997) Modernization: Theories and Facts. World Politics , Vol.49, No.2, pp.155-183
Rueschemeyer, Dietrich、Stephens, Evelyne Huber and Stephens, John D. (1992) Capitalist Development and Democrac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cott, James C. (1990) 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 Hidden Transcripts. Yale University Press.
Wu, Nai-The(1987),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Ph.D.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二、中文文獻
Daniel K. Berman(1992)筆桿裡出民主—論新聞媒介對臺灣民主化的貢獻,李連江譯。臺北:時報文化。
Goffman,Erving(2012)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徐江敏等譯。台北:桂冠。
Huntington, Samuel P. (1991)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 劉軍寧譯。台北:五南。
Moore, Barrington, Jr.(1966)民主與獨裁的社會起源, 蕭純美譯。台北:遠流。
O’Donnell, G. and Schmitter, P. (1986)威權統治的轉型—關於不確定民主的試探性結論,景威、柴绍锦譯。北京:新星出版社。
Potter, David、Goldbalt, David、Klloh, Margaret and Lewis, Paul (1997)民主化的歷程, 王謙等譯。台北:韋伯。
Thompson,E.P.(1963) 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賈士蔚譯。台北:麥田。
Wolf , Eric R. (2003)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賈士蔚譯。台北:城邦。
王甫昌(1994)族群同化與動員:台灣民眾政黨支持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7期,頁1-34。王甫昌(1996)台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一九七九∼一九八九年兩次挑戰高峰的比較。台灣政治學刊,第1期,頁129-210。
王甫昌(1998)族群意識、民族主義與政黨支持:1990年代台灣的族群政治。台灣社會學研究,第二期,頁1-45。
王振寰(1989)臺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頁71-116。
民主進步黨(2007)尋找創黨精神: 民主進步黨臺北縣20年 : 1987-2007。臺北縣板橋市 : 民進黨臺北縣黨部。
江蓋世(1997)我走過的台灣路。台北:前衛。
何明修(2000)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民間社會:以台灣的環境運動為例(1986-1998)。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呂政達(1995)謝長廷:人生這條路。台北:大村文化。
吳乃德(1989)搜尋民主化的動力。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頁145-161。
吳乃德(2000)人的精神理念在歷史變革中的作用:美麗島事件和台灣民主化。台灣政治學刊,第4卷,頁57-104。
吳乃德(2013)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臺北:衛城出版。
吳介民(1990)政體轉型期的社會抗議—台灣1980年代。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明時(2004)一九九○年代的基層臺獨運動—一個社會運動的觀點。國史館學術集刊,第四期,頁229-285。吳陞銘(2008)民主進步黨組黨之研究(1978-1987)。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李筱峰(1987)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李筱峰(1995)國家認同的轉向──戰後台灣反對人士的十個個案。台灣,我的選擇!:國家認同的轉折,頁1-72。台北:玉山社。
林佳龍(1988)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群眾基礎:台灣選民政黨支持的比較分析(1983-1986年)。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林佳龍(1989)威權侍從政體下的台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臺灣社會研究第2卷1期,頁117 -143。林佳龍(2000)台灣民主化與政黨體系的變遷:菁英與群眾的選舉連結。台灣政治學刊第四期,頁3- 55。
胡慧玲(2013)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三)民主的浪潮。臺北:衛城出版。
范雲(1994)民主進步黨地方黨部的組織與動員網絡的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徐火炎(1993)選舉競爭與政治分歧結構的變遷:國民黨與民進黨勢力的消長。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六卷第一期,頁37-75。高明輝(1995)情治檔案─一個老調查員的自述。台北:商周。
康寧祥/論述, 陳政農/撰(2013)台灣,打拼:康寧祥回憶錄。台北:允晨文化。
張以忠(2013)台灣非暴力抗爭的歷史考察。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炎憲(2008)民主崛起—1980’s台灣民主化運動訪談錄。台北:五南。
張富忠、邱萬興/編著(2005)綠色年代1975~2000:台灣民主運動25年。台北:財團法人綠色文教基金會。
陳世宏(2009)戒嚴時期對民主運動的壓制。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頁267-296。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陳信行(2004)我的野百合--一個1990年三月學運參與者的自我批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4期,頁253-276。陳信傑(2000)民主進步黨的創黨過程:外省菁英分子所扮演的角色。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順珍(2007)民主進步黨創黨過程中首任黨主席江鵬堅的角色分析。師大政治論叢7/8 2007.02,頁111-200。台北:陳詩瑜(2004)我國政黨重組之研究--從一九七七年到二OO五年。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彭琳淞(2004)黨外雜誌與台灣民主運動。二十世紀台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頁693-782。台北:國史館。
游盈隆(1996)民意與臺灣政治變遷:1990年代臺灣民意與選舉政治的解析。台北:月旦。
湯志傑(2006)重探台灣的政體轉型:如何看待1970 年代國民黨政權的「正當化」。台灣社會學,第12期,頁141-190。
湯志傑(2007)勢不可免的衝突:從結構/過程的辯證看美麗島事件之發生。台灣社會學,第13期,頁71-128。
馮建三(1983)政論雜誌讀者型態的比較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黃麗芬(2005)政治社會化與政治認同之變遷──以「外獨會」為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碩士論文。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1999)沒有黨名的黨─美麗島政團的發展。台北:時報文化。
楊祖珺(1992)玫瑰盛開:楊祖珺十五年來時路。台北:時報文化。
葉欣怡(2001)台獨論述與民進黨轉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葉春嬌(2010)國族認同的轉折:台灣民眾與菁英的敘事。台北:稻鄉。
董建輝、徐雅芬(2011)底層民眾與政治權力—西方政治人類學視野中的弱勢群體研究述評。國外社會科學,2011年第6期,頁18-24。
劉義周(2001)解嚴後台灣政黨體系的發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89-118。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研究推動委員會。
歐陽晟(1994)臺灣民主轉型期政黨競爭形態的社會基礎(1986-1992)。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蕭阿勤(1999)1980年代以來台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以「台灣(民族)文學」為主的分析,臺灣社會學研究第3期,頁1-51。賴昭呈(2004)台灣政治反對運動:歷史與組織分析(1947-1986)。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謝國雄(2013)港都百工圖:商品拜物教之實踐與逆轉。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三、報紙雜誌
民進報週刊第六號,19870409。
民進黨機場事件緊急聲明(1986)新觀點週刊第37期。
呂儀(1987)亮出底牌走上街頭──全面支持民進黨「六一二行動」。九十年代第12期。
戒嚴尚未解除,同胞仍須努力──「519綠色行動」大家談。民主時代週刊第114期。
李淑華(2011)國民黨呼喚失聯黨員盼回娘家。中央社2011年6月10日。
林明炎(1986)黨外聯合參選踏出成功一步。政治家雜誌第139期。
桃園機場事件二十五日執行(1988)新聞時代週刊第213期。
陳明遠(1987)民進黨的草根大戰—地方黨部籌組形勢分析。自由時代週刊第167期。
硯文(1986)走上街頭總比坐在家中好──陳萬富通往牢獄之路。自由台灣週刊第11期。
賁馨儀(1986)我們,分享了民主的盛宴—記第二屆民主實踐研究班。新觀點週刊第33期。
項江(1986)綠色風潮四地起──記全國五場「五一九說明會」。民主時代週刊第120期,頁49。
楊遠薰(2012)愛與非暴力運動的推手:林哲夫教授的故事。太平洋時報2012年2月8號。
葉安安(1985)點燃民主的火種 加深黨外的光明—記第一屆民主實踐研究班。新路線週刊第12期。
趙樹清(1986)司法魔爪指向民眾。新觀點週刊第29期。
黨外公共政策研究會報第3期,19861018。
黨外公共政策研究會報第5期,19861018。
四、網路資料
大渡山學會
http://www.tunghaiwatch.org/?p=1381
民主進步黨官方網站
http://www.dpp.org.tw/index.php
民主進步黨維基百科條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民主進步黨
李筱峰教授個人網站:台灣戒嚴時期政治案件的類型
http://www.jimlee.org.tw/history_detail.php?articleSN=8716
黃耀明個人部落格:政治、經濟、軍事、社會觀察、家族記事─隨筆記錄人生百態
http://blog.yam.com/taiwansansui
掌握時代潮汐 認識新潮流系 歷史戰役篇(何榮幸)
http://forums.chinatimes.com/special/DPP_new/
五、影像資料
綠色小組(1987)從戒嚴到國安法。套帶「台灣就是這樣長大的」12卷之6。台北:民進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