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王金國(2014)。一起來「活化教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0),73-74。
王金國(2015)。活化教學,不可忽略學習倫理與教學原理。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4(12),107-109。
史家瑩(2012)。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教師手冊。臺南市:翰林出版社。
何平、尚紅(2003)。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音樂學習心理分析與課程。載於趙宋光(主編),音樂教育心理學概論(141-153頁)。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何慧群、永井正武(2015)。活化教學,活潑教學?合作學習?教育標準化!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0),59-70。
李惠瑄(2007)。兒童音樂劇之教學與提升國小學童音樂能力之關係。國立臺南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李宜芳(2013)。活化教學的策略與應用-建構Facebook班級學習社群。新北市教育,7,62-64。尚紅(2003)。中國古代音樂教育心理學思想概述。載於趙宋光(主編),音樂教育心理學概論(6-9頁)。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金信庸(2004)。情境導向的創意音樂教學探索。課程與教學季刊,7:1,47~64。林舜惠(2008)。國小藝術與人文教科書之音樂欣賞內容分析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林騰蛟(2013)。活化教學 讓學習更精彩。新北市教育,7,4。
吳清山(2014)。善用活化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效能。師友月刊,559,31-35。張虹音(2008)。音樂教師對六年級學生音樂能力看法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雅淨(2013)。活化教學是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基石。教育資料與研究,100,
230-231。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2015年9月30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2015年9月30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教育部(201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藝術領域課程綱要草案。2015年9月30日取自:http://multi-aes.com.tw/page09-detail.php?id=2530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3)。活化教學 適性輔導~成就每一個孩子。2015
年9月30日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 Node=1088&P
Age=19620&wid=ddc91d2b-ace4-4e00-9531-fc7f63364719&Index=1
陳美然(2008)。國小音樂欣賞教學之探討。國教新知,55(2),22-30。陳美然(2012)。以音樂欣賞結合音感、認譜、演唱、演奏、創作教學。國教新知,59(2),2-7。郭美女(1999)。音樂教育的基礎--聲音感知教學。課程與教學季刊,2(1),125~138。曹理、何工(2000)。音樂學習與教育心理學。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黃虹、何平(2003)。西方音樂教育心理學概述。載於趙宋光(主編),音樂教育心理學概論(54-61頁)。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黃虹、周廣平(2003)。音樂聽覺感知及其發展。載於趙宋光(主編),音樂教育心理學概論 (164-166頁)。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黃麗卿(1998)。創意的音樂律動遊戲。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鄭方靖(1993)。本世紀四大音樂教育主流及其教學模式。臺北:奧福教育出版社。
鄭儒因(2007)。國小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音樂教師音樂欣賞教學態度與教學策略
運用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蔡文榮(2004)。活化教學的錦囊妙計。臺北市:學富文化。
蔡聖賢(2013)。活化教學為十二年國民教育奠基。教育資料與研究,108,
176-178。
劉芳妤(2009)。台北市國民中小學音樂教師音樂欣賞教學之後設認知研究。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雅黛(2012)。臺南市國民中學音樂教師音樂欣賞教學之後設認知研究。國立臺 南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戴韻梅(1995)。音樂欣賞。臺北市:華立圖書。
西文部分
Boyle, J. D. (1992). Evaluation of musical ability. In. Colwell, R.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sic teaching and learning(pp.247-265).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Gifford, C. & Mullaney, J. (1997). From rhetoric to reality: Applying the communication standards to the classroo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ortheast conference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 (ERIC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21880).
Storms, J. (1995). 101 Music Games for Children: Fun and Learning with Rhythm and Song. Minnesota, U.S.A.:Hunter House.
Parker, O. G. (1978). The relationship of musical ability, intelligence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to aesthetic sensitivity. Psychology of Music, 6, 30-35.
Pike, R. (1989). Creative training techniques handbook. Minneapolis, MN: Lakewood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