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 中文書目
1. 方秀雲,《藝術家的自畫像》,台北市:藝術家,2008。
2. 王國芳、郭本禹,《拉岡》,臺北市:生智文化事業出版社,1997。
3. 杜聲鋒,《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台北市:遠流,1988。
4. 劉瑞祺,《近代肖像意義的論辯》,臺北市:遠流,2012。
5. 熊秉真,《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台北市:麥田,2000。
6. 朱孟庠,《心靈畫語—藝術裡的精神表現》,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06。
7. 方若茵,《教孩子就是這樣簡單》,台北縣:好文化出版社,2008。
8. 凱信教養線編輯團隊,《敢作夢,興趣就能當飯吃!》,台北縣中和市:凱信企管出版,2010。
二、 翻譯書目
1. Parram?on’s Editorial Team著,陳碧珠譯,凌玉心校訂,《畫藝百科系列--肖像畫》,台北市:三民書局,1997。
2. Muntsa Calb’o Angrill著,鍾肇恒譯,《畫藝大全系列--肖像畫》,台北市:三民書局,1997。
3. 約翰.伯杰著,戴行鉞譯,《藝術觀賞之道》(Way of Seeing),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
4. 蒙特梭利著,單中惠譯,《童年的秘密》,臺北縣永和市:上游出版社,2003。
5. 派拉蒙出版公司編輯部原著,張楊美群譯,《油畫技法大全:藝術家不可缺少的隨身手冊》,台北縣中和市:新形象,2006。
6. Parram?on’s Editorial Team 著,王留栓譯,林文昌校訂,《畫藝百科系列:壓克力畫》,台北市:三民書局,1997。
7. QUARTO PUBLISHING PLC編,羅之維、楊淑娟譯,《藝術家手冊:壓克力與不透明顏料》,臺北,視傳文化,2005。
三、 期刊論文
1. 李照富,《一位獨特出色的女畫家-卡莎特》,《空大學訊》,2008年。
2. 周幸蓉,《瑪麗‧卡莎特的藝術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3. 劉國正,《童顏、心象創作論述》,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4. 《人物畫的時代意義》, e世紀的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設計組論文集,2002年3月。
5. 劉俊蘭,《自省與觀人:藝術家的自畫像與肖像畫(1)--畢卡索》,《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期刊》, 2000年第3期。6. 何宗益撰,《自畫像:自我的超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創作論文,2011年。
7. 于敏玲,《凝視》,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在職碩士班創作論文,2015年。8. 彭瓊儀撰,《哈囉!你好嗎?--與內在小孩的對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14年。
四、 網路文獻
1. 人生如戲 解密「大眼睛」, 2016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new0.net/%E4%BA%BA%E7%94%9F%E5%A6%82%E6%88%B2%20%E8%A7%A3%E5%AF%86%E3%80%8C%E5%A4%A7%E7%9C%BC%E7%9D%9B%E3%80%8D-70122.html
2. 奈良美智-中文百科在線,2016年4月10日取自 http://www.zwbk.org/zh-tw/Lemma_Show/214340.aspx
3. 我們都愛奈良美智~@葛菈愛說話 。 2016年4月15日取自http://cutegerara.pixnet.net/blog/post/40084628-%E6%88%91%E5%80%91%E9%83%BD%E6%84%9B%E5%A5%88%E8%89%AF%E7%BE%8E%E6%99%BA%EF%BD%9E
4. 我不介意你忘了我—奈良美智和他的邪惡娃娃, 2016年5月6日取自http://chuansong.me/n/339409244663
5. 面對現實的惶惑(劉野:國際藍)。 2016年5月16日取自http://www.sothebys.com/zh/auctions/ecatalogue/2013/contemporary-asian-art-hk0455/lot.906.html
6. 不做別人,只做自己─專訪中國藝術家劉野, 2016年5月21日取自http://passage.life/2015/11/interview-with-liu-ye/
7. 劉野知道蒙德里安, 2016年6月2日取自 http://liuye.artron.net/news_detail_36548
8. 劉野:我的童話三原色, 2016年5月27日取自 http://liuye.artron.net/news_detail_1953
9. 肖像畫的凝視——對自我空白的可能性填補與修復, 2016年7月2日取自https://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blog.artintern.net/article/295375&prev=search
10. “玩兒”是最好的教育,解析英國早教孩子是怎樣在玩兒中學習的? 2016年6月28日取自https://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7debf160102w46s.html&prev=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