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隆港務分公司網站http:// kl.twport.com.tw/ chinese/cp.aspx?n = 735ECE 30 DD173FBC) (上網日期:2015/05/24)。
[2] 自由時報網站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45393(上網日期:2015/05/24)。
[3] 袁順光(2010),大型船舶進港之安全評估模式-以基隆港為例,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商船學系碩士論文,pp6。[4] 柯明德、陳志立、簡仲璟(2007),船舶進出港操航作業程序研究,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5] 林鐘堯(2007),國際港埠船舶交通服務系統(VTS)建置考量因素探討- 以高雄港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運籌管理系碩士論文,pp16。
[6] 基隆港務分公司航管中心工作日誌簿(2005年~2015年10月)。
[7] 倪崇杰(2008),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在VTS中的應用,船舶科技第 36期,pp46-69中華民國船舶機械工程學會。
[8] 林曉萍(2009),我國基、高兩港與亞洲主要貨櫃港口船舶交通服務系統之比較,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商船系碩士學位論文。[9] IMO, "Guidelines for Vessel Traffic Services", 1985&1997。
[10] 胡延章(2006),高雄港實施船舶交通服務系統效益評估分析,國立臺 灣海洋大學商船學系碩士論文。[11] 陳志立、汪進財,(1997)「海上交通工程之發展與應用」,交通運輸研 究所,第13期,pp105。[12] 柯明德、陳志立、簡仲璟(2007),船舶進出港操航作業程序研究,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13] Cutland,M.J.(1987).COST 301 Final Report:Shore-base Marine Navigation Aid System (Main Report), The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14] Canadian Cost Guard.(1984).Vessel Traffic Services.
[15] 柯明德、陳志立、簡仲璟(2007),船舶進出港操航作業程序研究,交通部運輸研究所,pp2-10
[16] 邵約伯(2002),STDMA之多解析度時間估測及其在AIS上之應用,國立 臺灣海洋大學碩士論文。[17] IMO(1998),Universal Shipborn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UAIS。
[18] IMO Resolution A.917 (22) ,Adopted on 29 November 2001。
[19] 劉千豪(2005),船舶自動辨識系統應用於國際海上避碰規則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商船學系碩士論文。[20] 周和平(2001),航海儀器精解,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運研究中心。
[21] 台灣WIKI網站http:// www. twwiki.com/ wiki/%E8%88%AA%E6%B5% B7%E9% 9B%B7%E9%81 %94(上網日期:2015/05/11)。
[22] IALA Aids to Navigation Guide CHAPT 4 Universal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System。
[23] 趙忠飛,基層海事處執行力探討(J),中國水運,2009,9(12):18-19。
[24] Ingo Harre, 2000, AIS Adding New Quality to VTS Systems,Journal of Navigation,Volume53,September.2000, PP527~539
[25] 許傳宗、羅逢源、柯明德,2010,航海儀器概要,教育部
[26] 邱柏翰、高聖龍、蘇健民(2009),海洋地理資訊系統於電子海圖之研究,地理資訊系統季刊Vol.3 No.1 Jan. 2009[27] 財團法人三聯教育科技基金會http:/ /www.sanlien.com/ad /san_tech.nsf/ foundationview /(上網日期:2015/05/03)。
[28] 海洋數位典藏http://meda.ntou.edu.tw/martran/(上網日期:2015/05/03)。
[29] 王朝網路http://tc.wangchao.net.cn/baike/detail_1942725.html(上網日期:2015/05/10)。
[30] 林彬、郭俊良、薛朝光(2008),「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探究漁船海難之 發生原因」,2008年中華海員品質提升研討會論文集,pp2。
[31] 邱展發、秦賢次等8員(1991),「海上保險」,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 心,pp25-27。
[32] 周和平(2013/7),海難與事故調查,,倫悅企業有限公司,pp2。
[33] 涂劭琥(2000),臺灣主要港口航行安全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運 輸與航海科學系碩士學位論文,pp15。[34] 陳彥宏(2004)台灣海上交通與安全之願景/船舶與海運通訊/第5期/專 題報導/pp11-18。
[35] Fischer(2004), Robert. Introduction to Security. 7th edition, Elsevier Science。
[36] Purpura, Philip(2005).“The Security Handbook,” 2nd, Elsevier,。
[37] 吳兆麟(1993)/海上交通工程/大連海運出版社/大連。
[38] 鄭中義、黃中國、吳兆麟(2006),港口交通事故與環境要素關係,交通 運輸工程學報,6(1),118-126。
[39] 徐國裕、張運杰、吳兆麟(2006),船舶在港口水域安全航行的影響因素, 大連海事大學學報,6(3)。
[40] 基隆港務分公司網站http:// kl.twport.com.tw/chinese/ cp.aspx?n= 735EC E30 DD 173FBC / (上網日期:2015/05/11)。
[41] 基隆港、臺北港及蘇澳港未來發展及建設計畫(101-105年)。
[42] WlodzimierzFilipowicz,(2004),Vessel Traffic Control Problems, Journal of Navigation, Volume 57, PP15~24。
[43] K.H MDD-AI-26型數位雷達,http://maritech.com.vn/ uploads/admin/ files/manual-products/kelvinhughes/mantarad. ar-brochure.pdf(上網日期:2015/04/24)
[44] J.T TR2600 AIS, http://www.jotron.com/ ai_files/tron_ais _tr_2600_base station_511485.pdf. 上網日期: 2015/04/24)。
[45] SR40AIS,http://www.siitech.com/files/base/base_r40.pdf/(上網日期:2015/04/24)。
[46] 基隆港區船舶引領作業要點http://www.motcmpb.gov.tw/MOTCMPBWeb/wSite/public/Attachment/f136817755 4944.pdf(上網日期:/2015/04/25)。
[47] 基隆港務分公司監控中心提供。
[48] 周和平、周明道(2003),海上交通管理,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運研究中心。
[49] 連淑君、陳彥宏(2005),引水人環境變異認知與教育訓練需求之調查,航運季刊,Vol. 14 No. 4,pp. 31~48。[50] 袁順光(2011/9),大型船舶進入基隆港之安全評估模式,航運季刊,第20卷第3期,19頁~37頁。
[51] 劉正恩,(2008),船舶進出港口人為碰撞過失及乳酪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 海洋科技大學航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pp58。[52] 自由時報電子報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569540(上網日期:2015/05/28)。
[53] 基隆港務局-基港年鑑http://www.ebooks.lib.ntu.edu.tw/1_file/klhb/ 042605/ 0422no29.htm(上網日期:2015/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