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7 22:2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羅子桓
研究生(外文):Zih-Huang Luo
論文名稱:中共五代領導人對臺政策的調適:戰爭與和平(1949-2016)
論文名稱(外文):The Transition and Adaption of China’s Policy of Five Leaders on Taiwan Between 1949 and 2016: War and Peace
指導教授:吳秀玲吳秀玲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siu-Ling Wu
口試委員:周繼祥范世平
口試委員(外文):Jih-Shine ChouShih-Ping Fan
口試日期:2016-07-1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3
中文關鍵詞:中共領導人對臺政策戰爭觀和平觀漸進式模式戰略棋盤圖
外文關鍵詞:Chinese LeadersChina’s Policy on TaiwanWarPeaceProgressive ModeStrategic Quadra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6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論文將以歷史綜觀研究分析中共五代領導人「戰爭」與「和平」觀與對臺政策間相互影響所導致的間斷調適,敘述上,筆者將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五代中共領導人的「戰爭」與「和平」思維透過國外和國內兩種變項進行闡述,來展現國內外環境對於中共領導人對臺政策上與「戰爭」、「和平」思維的關鍵影響,企圖經由判讀領導人重要談話資料和文獻資料等,來對於中共五代領導的「戰爭」和「和平」思維在對臺政策上的重要關鍵點進行分析。

研究發現國內外環境對於中共領導人對臺政策與「戰爭」、「和平」思維主要由四個面向主導,分別為「國際秩序格局轉變」、「全球化衝擊下的和平發展戰略」、「臺灣內部質變的對臺政策意涵調整」與「對臺政策訴諸對象的層次演進」並將其整理入四個象限、九個關鍵點之上,嘗試繪製出戰略棋盤圖,並考慮中共對臺政策的一致性與連續性,套用「漸進式模式」的架構,推導出戰略棋盤圖變形。

戰略棋盤圖以「戰爭」與「和平」作為X軸,「國際」與「對臺」作為Y軸,分成「和平-國際」、「戰爭-國際」、「和平-對臺」、「戰爭-對臺」四個象限,「和平-國際」象限上的關鍵點為「和平與發展」、「反和平演變」、「中國和平崛起」;「戰爭-國際」象限上的關鍵點為「意識形態對抗」、「國家利益」、「國家安全」;「和平-對臺」象限上的關鍵點為「黨對黨」、「寄希望於臺灣人民」、「中華民族復興」;「戰爭-對臺」象限上的關鍵點為「一中原則」、「反對『兩個中國』」、「反對『兩個中國』、『一中一臺』、『臺灣獨立』」。

最後做出三點結論,第一、在研究中共對臺政策的調適與各代領導人的「戰爭」與「和平」思維框架是否相互影響上,必須關注時間推展中的動態變化,否則容易忽略國內外因素的關鍵作用。第二、中共領導人「戰爭」與「和平」思維,主要受到國際秩序與國際格局之影響,而對臺政策則會因臺灣內部的情勢而在大原則上進行調整,但兩者亦會交叉作用。第三、嘗試繪製中共領導人「戰爭」與「和平」思維結合對臺政策的戰略棋盤圖,以供後續研究參考。


In this article, historical approaches will be utilized to analyze the “war and peace” viewpoints of the five leaders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It also explains the transition and adaption of China’s Policy of five Leaders on Taiwan between 1949 and 2016. Further, domestic and foreign variables are utilized to describe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Jiang Zemin, Hu Jintao and Xi Jinping’s “war and peace” viewpoints. In addition, by gathering and collecting important speech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s of the leaders,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key point of China’s policy on Taiwan.

The study find that there are four factors effecting the changes between China’s policy on Taiwan and “war and peace” viewpoints of the leaders. They are “International Order” 、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 “Implication’s Change of China’s Policy on Taiwan” and“Level’s Change of China’s Policy on Taiwan” .In the end, a strategic quadrant was being drawn to show the “war and peace” viewpoints of the leaders.

Finally, three conclusions are being made. First, in order to make the research upon the transition and adaption of China’s Policy of the leaders on Taiwan, 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ynamic change throughout time. Second, “war and peace” viewpoints of five leaders of the CCP mainly be affec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international order. And the China’s policy of five leaders on Taiwan mainly be affected by the situation in Taiwan. Las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es, efforts are being made to draw a quadrant chart to conclude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s policy on Taiwan and “war and peace” viewpoints of the leaders.


謝辭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圖表目錄 VII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問題意識 2
壹、研究緣起 2
貳、問題意識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主要研究問題 5
壹、研究目的 5
貳、主要研究問題 6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6
壹、研究途徑 7
貳、研究方法 9
第四節 研究架構 11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名詞界定 14
壹、中共領導人 14
貳、對臺政策 15
第二節 相關理論評析 17
壹、以歷史經驗模式分析 17
貳、以數學邏輯、符號互動等模式分析 28
第三節 相關研究檢討 36
壹、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共對臺政策研究 36
貳、中共首次對臺工作會議後的對臺政策研究 38
參、採「漸進式模式」的中共對臺政策研究 41
肆、以「個案式探討」的中共對臺政策研究 42
伍、小結 44
第三章 歷代中共領導人之「戰爭」思維與框架 45
第一節 毛澤東時期 45
壹、反帝國主義的情懷 45
貳、階級鬥爭的訴諸 52
第二節 鄧小平時期 57
壹、反霸權主義 58
貳、堅決反對「兩個中國」 60
第三節 江澤民時期 62
壹、爭霸與反霸的鬥爭 63
貳、反獨促統和「三個如果」 65
第四節 胡錦濤時期 69
壹、反獨重於促統 69
貳、反分裂國家法 71
第五節 習近平時期 74
壹、世界局勢下的國家安全觀 74
貳、穩中求進,堅決反獨 77
第四章 歷代中共領導人之「和平」思維與框架 80
第一節 毛澤東時期 80
壹、國際情勢的美蘇對抗 80
貳、兩岸分治係屬中國內戰,中國人的事自己解決 83
第二節 鄧小平時期 89
壹、以經濟發展與和平為主軸的中國特色 89
貳、和平統一臺灣的一國兩制 92
第三節 江澤民時期 96
壹、和平與發展 96
貳、以經促政、以民促官、以文促統 99
第四節 胡錦濤時期 101
壹、中國和平崛起 102
貳、讓利惠臺,擴大交流 104
第五節 習近平時期 106
壹、「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 107
貳、「中國夢」的民族復興 110
第五章 結論 113
第一節 研究回顧 113
壹、國際秩序格局的轉變 113
貳、全球化衝擊下的和平發展戰略 118
參、臺灣內部質變下的對臺政策意涵調整 122
肆、對臺政策訴諸對象的層次演進 127
第二節 研究發現 134
壹、中共歷代領導人對臺政策比較 134
貳、中共領導人「戰爭」與「和平」觀戰略棋盤圖 136
第三節 建議與檢討 141
壹、政策建議 141
貳、研究檢討 143
參考文獻 144


參考文獻

壹、中文

一、專書

毛澤東(1991a)。《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91b)。《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91c)。《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91d)。《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93)。《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99a)。《毛澤東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99b)。《毛澤東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99c)。《毛澤東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玉民(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紅葉文化。
王隆盛(1994)。〈歷史研究法的探討〉。《教育研究方法論文集-紀念蔡保田教授逝世三週年》。臺北:臺灣書店。
朱浤源(1999)。《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
江澤民(2006a)。《江澤民文選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江澤民(2006b)。《江澤民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江澤民(2006c)。《江澤民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何炳松(1930)。《歷史研究法》。上海:商務印書館。
吳新興(1995)。《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臺北:五南。
李弘祺等箸(1980)。《史學與史學方法論集》。臺北﹕食貨出版社。
杜維運(1999)。《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
周繼祥(2005)。《政治學:21世紀的觀點》。臺北:威仕曼文化事業公司。
洪儒明(2004)。《民進黨執政後的中共對臺政策》。臺北:秀威資訊。
范世平(2015)。《習近平對臺政策與蔡英文之挑戰》。臺北:博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徐崇溫譯,哈瑪柏斯著(1994)。《交往行動理論(第一卷)》。北京:重慶出版社。
張亞中、李英明(2000)。 《中國大陸與兩岸概論》。臺北:生智出版社。
陳明通(2005)。《民主化臺灣新國家安全觀》。臺北:先覺出版社。
麥克爾沙勒(1985)。《二十世紀的美國與中國》。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傅應川、沈遠峰、王志輝(2002)。《改變世界的軍事智慧:兵家述評》。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俊傑編譯(1981)。《史學方法論叢》。臺北﹕學生書局。
楊國樞(2000)。《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臺北:東華書局。
楊開煌(2005)。《出手-胡政權對臺政策初探》。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鄧小平(1994a)。《鄧小平文選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鄧小平(1994b)。《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鄧小平(1994c)。《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謝淑麗(2008)。《脆弱的強權:在中國崛起的背後》。臺北:遠流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任偉民(2003)。〈論江澤民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新理念〉,《軍事歷史研究》第1卷第3期:3-9。
江和華、張昌吉(2014)。〈世界權力格局與美國亞太政策〉,《樹德科技大學學報》第16卷第2期:93-107。
何貽綸(2003)。〈論江澤民對臺和平統一戰略思想〉,《黨史研究與教》第1卷第3期:4-8。
吳玉山(1997)。〈兩岸關係的理論詮釋〉,《政治科學論叢》第1卷第8期:259-280。
吳玉山(2000)。〈臺灣總統大選對於兩岸關系産生的影響:選票極大化模式與戰略三角途徑〉,《遠景季刊》第1卷第3期:1-33。
吳齊殷、張明宜、陳怡菁(2008)。〈尋找機制與過程:長期追蹤研究的功用〉,《量化研究學刊》第2卷第1期:1-23。
沈有忠(2006)。〈從臺灣的政治競爭推論「反分裂國家法」下的美中臺賽局〉,《遠景基金會季刊》第7卷第3期:105-137。
肖效欽(1979)。〈五四時期的毛澤東-五四運動前後毛澤東同志的思想發展〉,《紀念五四運動六十週年學術討論會文選》1979年第3期:60。
周溢潢(2001)。〈外交工作新局面的理論基礎-鄧小平關於戰爭與和平的論述〉,《外交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8-11。
周繼祥(2000)。〈「一個中國的原則與臺灣問題白皮書」發表後的兩岸關係發展〉,《立法院院聞》第28卷第4期:17-37。
房玉宇(2005)。〈中國和平崛起發展戰略研究〉,《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第28卷第6期:17-23。
明居正(1998)。〈向心競爭與中華民國政黨政治之發展〉,《理論與政策》第12卷第2期:142-156。
林賢治(2001)。〈「五四運動」時期毛澤東走上馬克思主義之路的探源〉,《逢甲人文社會學報》2001年第3期:143-160。
邱均平(2004)。〈關於內容分析法的研究〉,《中國圖書館學報》2004年第2期:1。
邵宗海(2006)。〈建立「依法涉臺」的原則-反分裂國家法的分析與評估〉,《遠景基金會季刊》第7卷第2期:1-42。
柳德軍(2006)。〈論中蘇關係惡化與尼克松北京之行〉,《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第8卷第30期:551。
范世平(2013)。〈胡錦濤時期中共對臺政策所面臨的瓶頸與挑戰〉,《展望與探索》第11卷第5期:44-65。
范世平(2015)。〈近期兩岸關係發展與我因應作為〉,《亞太評論》第1卷第2期:59-75。
范松楠(2010)。〈符號互動理論的緣起與發展〉,《新聞與傳播研究》2010年第4期:40。
范前鋒(2003)。〈論析毛澤東和平解決臺灣問題思路〉,《廣州社會主義院學報》2003年第3期:10-14。
孫代堯(2006)。〈中國共產黨對臺政策演變論析〉,《中共黨史研究》2006年第6期:2。
孫君龔耘(2015)。〈學習習總書記關於戰爭與和平問題的重要論述〉,《軍隊政工理論研究》第16卷第4期:12-15。
孫其明(2003)。〈中蘇關係的演變與中國經濟—二論中蘇關係惡化對中國的影響〉,《同濟大學學報》第14卷第3期:頁2-5。
徐淑敏(2004)。〈互賴理論中「敏感性與脆弱性」概念應用於兩岸互動關係的操作化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5卷第4期:204-207。
時映梅(2004)。〈中蘇關係惡化原因解析〉,《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第23卷第2期:63-65。
耿曙(2009)。〈經濟扭轉政治?中共「惠臺政策」的政治影響〉,《問題與研究》第48卷第3期:2。
馬德寶(2004)。〈論江澤民的戰爭觀〉,《南京政治學院學報》第20卷第3期:86-89。
高素蘭(2000)。〈中共對臺政策的歷史演變1949-2000〉,《國史館學術期刊》2000年第4期:189-228。
張子揚(2008)。〈美中戰略關係與臺灣安全〉,《亞太研究通訊》2008年第6期:107-132。
張亞中(2002)。〈全球化的臺灣安全:大戰略的思維〉,《遠景季刊》第3卷第1期:27-66。
張國安(2004)。〈論鄧小平的戰爭與和平觀〉,《毛澤東思想研究》第21卷第5期:35-38。
張登及(2001)。〈新世紀的兩岸關係〉,《中國事務》2001年第3期:34。
張運洪(2003)。〈論毛澤東和平解放臺灣的戰略〉,《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72-75。
張艷華(2001)。〈論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為解決臺灣問題所作的重要貢獻〉,《新時期軍事思想研究》2001年第4期:12-18。
曹開明(1999)。〈江澤民對臺政策與兩岸關係發表言論之語藝分析-1989至1999為分析範圍〉,《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1期:80-89。
許禎元(2003)。〈內容分析法的研究步驟與在政治學領域的應用〉,《師大政治論叢》2003年第1期:2。
陳承紅(2004)。〈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江澤民對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的豐富與發展〉,《新鄉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8卷第3期:4-7。
陳牧民(2006)。〈當和平崛起遇上臺灣問題:菁英認知下的中國安全戰略〉,《中國大陸研究》第49卷第4期:1-26。
陳亮智(2009)。〈尋找解釋美中戰略競爭的驅動力量:安全困境、權力平衡或是權力轉移〉,《中國大陸研究》第52卷第1期:87-124。
陳偉華(2010)。〈從「安全困境」至「防衛困境」:臺灣國防的反思與策勵〉,《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1卷第3期:60-63。
黃一玲(2010)。〈毛澤東對美外交戰略思想與啟示〉,《寧德師專學報》第4卷第1期:76。
楊仁厚(2014)。〈指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思想武器——學習習近平關於中國夢的重要論述〉,《貴州社會科學》2014年第12期:22。
楊立新、馬淑明(2002)。〈論毛澤東、周恩來對和平解放臺灣問題的歷史奠基〉,《長春大學學報》第12卷第6期:89-93。
楊開煌(1997)。〈中共對臺政策解釋和評估-決策人物取向研究〉,《東吳政治學報》第1卷第7期:5。
廖文義(2006)。〈中共的反分裂國家法及其影響之分析〉,《國防雜誌》第21卷第1期:64。
廖洪、高友才(2001)。〈論鄧小平的經濟發展觀〉,《中洲學刊》2001年第6期:25-29。
劉從德、願訓寶(2012)。〈鄧小平和平發展理論及其淵源與發展〉,《學習論壇》第28卷第5期:13-16。
蔡志銓、樊兆善(2015)。〈中共推動「一帶一路」的戰略意涵〉,《國防雜誌》第30卷第6期:29-52。
霍無忌(2015)。〈毛澤東的階級觀探析〉,《灘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報》第28卷第2期:38-42。

三、專書譯著

陳義彥等(譯),Fiona Devine(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 (2009)。《政治學方法論與途徑》。臺北:韋伯文化。
羅清俊、陳志瑋(譯),Thomas R. Dye(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2010)。《公共政策新論》。臺北:韋伯文化。

四、編著論文

包宗和(2011)。〈戰略三角角色轉變與類型變化分析-以美國和臺海兩岸三角互動為例〉,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頁233-250。臺北:五南
冷則剛(2011)。〈大陸經貿政策的根源:國家與社會的互動〉,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頁149-184。臺北:五南。
吳秀光(1999)。〈兩岸談判之結構分析:由博奕理論出發〉,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頁119-152。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吳秀玲(2009)。〈北京對臺政策的間斷漸進調適—從江澤民到胡錦濤〉,周繼祥(主編),《520後的中共對臺政策》,頁41-58。臺北:國立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高朗(2004)。〈從整合理論探索兩岸整合的條件與困境〉,包宗和、吳玉山(主編) ,《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頁41-77。臺北:五南。
陳明通(2011)。〈李扁時期臺灣與中國關係的比較-一項政治層面的「安全困境」分析〉,吳秀玲(主編),《兩岸關係60年》,頁12-18。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童振源(2002)。〈中共對臺政策:演變、特徵與變數〉,丁樹範(主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頁312-345。臺北:新新聞出版社。

五、學位論文

王士維(2004)。《中國大陸出境旅遊政策之研究》。臺北:國立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敏薰(2006)。《從整合理論分析反分裂法對兩岸統一之影響》。臺北:政大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胡敏遠(2005)。《國際關係理論中「文化霸權」與「溝通行動」的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
徐銘謙(2012)。《中共對臺政策變遷之研究(1990-2012.3)》。臺北:國立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書瑋(2005)。《中共對冷戰後美日同盟的評估:和平崛起論的困境》。臺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廖年仲(2004)。《守勢現實主義與冷戰後中共的安全政策》。臺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邦文(1997)。《中華民國大陸政策制定過程之研析(1987年-迄今)》。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論文碩士論文。

六、其他

周繼祥(2010)。〈臺灣政局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兩岸關係研討會」中國兩岸論壇。廣西:中共中央臺辦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2010年1月17日。
周繼祥(2013),《2012年總統大選後中共對臺策略及作為之研究》。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案。
張亞中(2014)。〈中國夢思維下的對臺政策與臺灣應有的因應〉,「習近平時代兩岸關係展望」論壇。臺北: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2013年4月30號。
陳溪清(2009)。《賽局理論之概念探討—兼論在文史上的應用》。嘉南藥理科技大學文化事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魏鏞(2002)。〈兩岸關係互動及整合模式之比較分析〉。《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專案研究報告》。
羅致政(2014)。〈習近平的中國夢與中共對臺政策〉,「習近平時代兩岸關係展望」論壇。臺北: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2013年4月30號。


貳、英文
Anthony Downs(1957). “An Economic Theory of Political Action in a Democrac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5(2): 135-150.

Carlo Lee Homrin and Sui Sheng Zhao(1995). Decision Making in Deng’s China: Perspectives from insiders. New York: Sharpe.

Carr, E.H.(1967). What is history?. New York: Random House.

DC Kang(2003)。“Getting Asia Wrong: The Need for New Analytical Framework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7(4): 57-85.

Ernst B. Haas(1964). Beyond the Nation-State. Func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John H. Herz(1951). Political Realism and Political Idealis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Karl W. Deutsch(1957).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laus Krippendorf(2004). “Reliability in Content Analysis: Some Common Misconcep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0 (3): 411-433.

Paul Kennedy(1987).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 New York: Random House.

Randall, J. H.(1953). History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

Richard Ned Lebow, and John G. Stoessinger(1974). Divided Nations in a Divided World. Trans. by Gregory Henderson. New York: David McKay Company.

Robert Jervis(1978)。“Cooperation Under the Security Dilemma.”World Politics 30(2): 167-214.

Robert O. Keohane and Joseph S. Nye(2001).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3rd Edition). London: Pearson Education.

Walter Lippmann(1922).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江和華、張昌吉(2014)。〈世界權力格局與美國亞太政策〉,《樹德科技大學學報》第16卷第2期:93-107。
2. 吳玉山(1997)。〈兩岸關係的理論詮釋〉,《政治科學論叢》第1卷第8期:259-280。
3. 吳玉山(2000)。〈臺灣總統大選對於兩岸關系産生的影響:選票極大化模式與戰略三角途徑〉,《遠景季刊》第1卷第3期:1-33。
4. 沈有忠(2006)。〈從臺灣的政治競爭推論「反分裂國家法」下的美中臺賽局〉,《遠景基金會季刊》第7卷第3期:105-137。
5. 周繼祥(2000)。〈「一個中國的原則與臺灣問題白皮書」發表後的兩岸關係發展〉,《立法院院聞》第28卷第4期:17-37。
6. 明居正(1998)。〈向心競爭與中華民國政黨政治之發展〉,《理論與政策》第12卷第2期:142-156。
7. 林賢治(2001)。〈「五四運動」時期毛澤東走上馬克思主義之路的探源〉,《逢甲人文社會學報》2001年第3期:143-160。
8. 邵宗海(2006)。〈建立「依法涉臺」的原則-反分裂國家法的分析與評估〉,《遠景基金會季刊》第7卷第2期:1-42。
9. 范世平(2013)。〈胡錦濤時期中共對臺政策所面臨的瓶頸與挑戰〉,《展望與探索》第11卷第5期:44-65。
10. 范世平(2015)。〈近期兩岸關係發展與我因應作為〉,《亞太評論》第1卷第2期:59-75。
11. 徐淑敏(2004)。〈互賴理論中「敏感性與脆弱性」概念應用於兩岸互動關係的操作化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5卷第4期:204-207。
12. 耿曙(2009)。〈經濟扭轉政治?中共「惠臺政策」的政治影響〉,《問題與研究》第48卷第3期:2。
13. 張亞中(2002)。〈全球化的臺灣安全:大戰略的思維〉,《遠景季刊》第3卷第1期:27-66。
14. 許禎元(2003)。〈內容分析法的研究步驟與在政治學領域的應用〉,《師大政治論叢》2003年第1期:2。
15. 陳牧民(2006)。〈當和平崛起遇上臺灣問題:菁英認知下的中國安全戰略〉,《中國大陸研究》第49卷第4期: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