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5.16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6 02:2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白庭瑄
研究生(外文):Ting-Hsuan Pai
論文名稱:1872年朱偁、任薰《博古花卉圖四屏》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Bogu huahui: The Collaborative Work of Zhu Cheng and Ren Xun in 1872
指導教授:石守謙石守謙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施靜菲梅韻秋
口試日期:2016-06-2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史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綜合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9
中文關鍵詞:十九世紀博古花卉全形拓朱偁任薰
外文關鍵詞:nineteenth centurybogu huahuicomposite rubbingsZhu ChengRen Xu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39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論文以1872年朱偁、任薰《博古花卉圖四屏》作為主要材料,首先針對全形拓的目標與視覺效果進行分析,指明全形拓與既有圖繪的關鍵差異在於拓片能夠呈現器面的質感,而《博古花卉圖四屏》拓片的選擇說明對於器物形象的關注。其次梳理全形拓的製作方式,注意到全形拓其實相當倚賴繪製的草圖,而透過分析《博古花卉圖四屏》採用的拓片可以注意到不合乎器物結構的現象,說明此套作品採用翻刻拓片。最後聚焦於朱偁與任薰兩位畫家補繪花卉,透過補繪的物象位置與落款方式,可以知道此套作品是在任薰完成後,畫主蘭生再委託朱偁補繪而成,而《博古花卉圖四屏》此類作品之所以在上海盛行,與上海在十九世紀下半葉成為金石收藏與繪畫活動的中心關係密切。
本論文檢討前人研究將全形拓定位為機械複製器物的技術,關注全形拓與圖繪之間的關係,並透過《博古花卉圖四屏》結合翻刻的全形拓與職業畫家補繪的簡筆花卉,說明此類作品不再只侷限於特定的金石藏家群體,已經成為完全職業化的作品。

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collaborative work of Zhu Cheng and Ren Xun in 1872. The first part of the thesis illustrates the goals and visual effects of composite rubbings.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existing illustrations and composite rubbings is the surface texture of bronzes that composite rubbings show. In the second part, this thesis reconstructs the way of making composite rubbings and indicates that making composite rubbings relies on sketching. Because the composite rubbings of the collaborative work of Zhu Cheng and Ren Xun in 1872 show some compositions that do not meet the structures of bronzes, there are carved rubbings in this work. The final part of the thesis focuses on how Zhu Cheng and Ren Xun painted flowers. By analyzing the positions of flowers we can discover this work is completed after Ren Xun painted it. However the owner Lansheng entrusted this work to Zhu Cheng again. Zhu Cheng and Ren Xun both worked in Shanghai.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hanghai became the center of the epigraphy and painting activities so bogu huahui prevailed in Shanghai.
This thesis tries to revise previous studies that define composite rubbings as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technology. The collaborative work of Zhu Cheng and Ren Xun in 1872 indicates bogu huahui no longer confines to a specific group of collectors, and bogu huahui becomes professional painting.

論文口試委員審定書 i
謝辭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錄 v
緒論 1
一、十九世紀中國畫史相關研究 1
二、「博古花卉」相關研究回顧 4
三、章節規劃 6
第一章 「博古花卉」的定義、器物圖繪與全形拓 9
第一節 「博古花卉」的定義 9
第二節 全形拓的器物選擇 14
第三節 全形拓的目標與效果 17
結語 23
第二章 器物收藏與全形拓製作 25
第一節 「博古花卉」與器物收藏 25
第二節 全形拓的製作 34
一、摹拓原器的全形拓與拓片入畫 35
二、非摹拓原器的全形拓:刻版摹拓 38
結語 43
第三章 朱偁、任薰的補繪花卉 45
第一節 再次補繪 45
第二節 花卉與器物拓片的結組 49
第三節 選擇任薰、朱偁補繪的原因 55
第四節 海派與「博古花卉」 58
結語 60
結論 63
參考書目 65
圖版出處 72
圖版 82

(東漢)張衡《西京賦》,收在(梁)蕭統編、(唐)李善等註,《六臣註文選》,收在《四部叢刊初編 集部》,臺北:臺灣商務,1965,第399冊,據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宋刊本影印。
(宋)趙希鵠,《洞天清錄》,臺北:臺灣商務,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71冊。
(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6,據明刊本影印。
(明)曹昭,《新增格古要論》,臺北:臺灣商務,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71冊。
(清)張潮,《焦山古鼎考》,收在《中國文字大系‧金文文獻集成‧古代文獻、銘文及考釋》,香港:明石文化,2004,第十六冊,據清道光十三年(1843)世楷堂昭代叢書乙集本影印。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第870冊。
(清)張照、梁詩正等奉敕撰,《石渠寳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第824冊。
(清)阮元,《揅經室四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
(清)翁方綱,《兩漢金石記》,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76,據乾隆五十四年(1789)南昌使院本影印。
(清)羅士琳,《周無專鼎銘考》,收在《中國文字大系‧金文文獻集成‧古代文獻、銘文及考釋》,香港:明石文化,2004,第十六冊,據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文選樓叢書本鈔本影印。
(清)陳經,《求古精舍金石圖》,收在《中國文字大系‧金文文獻集成‧古代文獻、圖像與銘文綜錄》,香港:明石文化,2004,第二冊。
(清)何紹基,《東洲草堂文鈔》,收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臺北:文海,1974,第89輯,第885冊。
(清)釋達受,《寶素室金石書畫編年錄》,收在《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第144冊,清鈔本影印。
(清)管庭芬,《管庭芬日記》,北京:中華書局,2013。
(清)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2008,鑑賞類,第九冊。
(清)曹雪芹、高鶚原著,馮其庸等校注,《紅樓夢校注》,臺北:里仁,2003。
(清)張廷濟編撰,《清儀閣所藏古器物文》,臺北:台聯國風,1980,第一冊,據中國文化學院涵江樓文庫藏本影印。
(清)張廷濟,《焦山周鼎文》,收在《中國文字大系‧金文文獻集成‧古代文獻、銘文及考釋》,香港:明石文化,2004,第十六冊,據1920年石印手稿本影印。
(清)曹載奎,《懷米山房吉金圖》,收在《中國文字大系‧金文文獻集成‧古代文獻、圖像與銘文綜錄》,香港:明石文化,2004,第七冊,據日本明治十五年(1882)文石堂翻刻本影印。
(清)吳雲,《兩罍軒彝器圖釋》,收在《中國文字大系‧金文文獻集成‧古代文獻、圖像與銘文綜錄》,香港:明石文化,2004,第八冊,據清同治十一年(1872)自刻木本影印。
(清)吳雲,《兩罍軒尺牘》,收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臺北:文海,1968,第27輯,第264冊。
(清)陳介祺,《陳簠齋文筆記》,收在《石刻史料新編》,臺北:新文豐,2006,第三輯,第35冊。
(清)吳大澂,《吳大澂書札》(致潘祖蔭)第20通,稿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轉引自李軍,《吳大澂交遊新證》,復旦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11年),頁134。
(清)吳大澂著,謝國楨編,《吳愙齋(大澂)尺牘》。臺北:文海,1971。
(清)吳大澂,《愙齋集古錄》,台北:台聯國風,1976,第四冊,據中國文化學院圖書館涵江樓文庫藏本影印。
(清)端方,《陶齋吉金錄》,收在《中國文字大系‧金文文獻集成‧古代文獻、圖像與銘文綜錄》,香港:明石文化,2004,第八冊,據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石印本影印。
(清)張鳴珂,《寒松閣談藝瑣錄》,卷四,收入盧輔聖主編,《中國書畫全書》,上海:上海書畫,1999,第14冊,據光緒戊申(1908)初刻本斷句排印。
(清)竇鎮輯,《國朝書畫家筆錄》,卷四,收入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藝林類》,臺北:明文,1985,第82冊。
(清)楊逸輯,《海上墨林》,臺北:文史哲,1975。
《申報》(上海版)1885年12月22日,第4560號,第4版。
《申報》(上海版)1887年4月10日,第5020號,第1版。
丁羲元1987《虛谷研究》,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孔令偉2001〈海派博古圖初探〉,收在上海書畫出版社編,《海派繪畫硏究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頁57-64。
王屹峰2015 〈六舟的一八四六〉,收在《典藏‧古美術》第264期,2015年9月,頁22-27。
王章濤2003《阮元年譜》,合肥:黃山書社。
石守謙著,李定恩譯2009 〈중국 근대미술사 연구에 대한 몇 가지 사고의 틀(中國近代美術史研究的幾種思考架構),收入洪善杓編,《동아시아 미술의 근대와 근대성》(東亞美術的近代和近代性),首爾:學古齋,頁251-272。
白謙慎2005 《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臺北:石頭。
白謙慎2013《吳大澂和他的拓工》,北京:海豚。
白謙慎2015〈晚清文物市場與官員收藏活動管窺:以吳大澂及其友人為中心〉,《故宮學術季刊》,33卷1期,頁400-441。
呂世浩2007 〈多寶格中的仿古銅器——以「笵金作則」為例〉,《故宮文物月刊》,294期,頁28-39。
林莉娜2013〈盆中清翫——明清盆景繪畫精選〉,《故宮文物月刊》,361期,2013年4月,頁20-35。
仲威2015〈六舟和尚與雁足燈〉,《中國書法》,263期,2015年第3期,頁150-155。
李玉珉主編2003 《古色:十六至十八世紀藝術的仿古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李鑄晉、萬青力1988 《中國現代繪畫史‧晚清之部(一八四〇至一九一一)》,臺北:石頭。
李鑄晉2001〈海派與金石派〉,收在上海書畫出版社編,《海派繪畫研究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頁245-249。
邱仲麟2007 〈宜目宜鼻——明清文人對於盆栽與瓶花之賞玩〉,《九州學林》,5卷4期,頁120-164。
周佩珠2004 《傳拓技藝槪說》,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俞劍華編1981 《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新華發行。
浙江省博物館編,西泠印社出版社2014 《六舟──一位金石僧的藝術世界》。
許雅惠2003 〈晚明的古銅知識與仿古銅器〉,收在李玉珉主編,《古色:十六至十八世紀藝術的仿古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頁264-275。
陸易2011 〈視覺的遊戲──六舟《百歲圖》釋讀〉,《東方博物》,第41輯(2011年4期),頁5-14。
桑椹2004 〈青銅器全形拓技術發展的分期研究〉,《東方博物》,12期(2004),頁32-39。
桑椹2014〈六舟與早期全形拓〉,收在浙江省博物館編,《六舟──一位金石僧的藝術世界》,西泠印社出版社,頁9-18。
高明一2010 《積古煥發:阮元(1765-1849)對「金石學」的推動與相關影響》,國立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盛叔清1985 《清代畫史增編》,卷六,收入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藝林類》,臺北:明文,第78冊。
陳芳妹2000 〈藝術史學與考古學的交會〉,收在《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硏院史語所,頁181-248。
陳芳妹2005 〈追三代於鼎彝之間——宋代從「考古」到「玩古」的轉變〉,《故宮學術季刊》,23卷1期,頁267-332。
陳秀玉 2002 〈失落的技藝──全形拓〉,《古今論衡》,7期(2002),頁130-144。
陳佩芬2004《夏商周青銅器研究:上海博物館藏品》,上海:上海古籍,第四冊。
陳勇成2012〈「敏古好求」──談中國古董瓷雜收藏的博古文化〉,收在禚洪濤等編輯,《博古賞珍特展》,宜蘭: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頁21-29。
賈雙喜2010《傳拓與傳拓技法問答》,北京:國家圖書館。
廖彩惠2009〈絕學外傳──以撲子作畫的全形拓技藝〉,《古今論衡》,20期(2009),頁155-170。
薛永年1988〈揚州八怪與海派的繪畫藝術〉,收入楊涵編,《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篇11‧清代繪畫下》,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頁1-20。
薛永年2011〈晚清金石拓片與書畫結合的博古畫〉,《粵海藝叢》,第二輯,頁285-298。
萬青力2005《並非衰落的百年──十九世紀中國繪畫史》,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盧輔聖2001〈海上繪畫全集序〉,收在盧輔聖主編,《海上繪畫全集》,上海:上海書畫,第一冊,頁5-8。
Bai, Qianshen2007“From Composite Rubbing to Pictures of Antiques and Flowers (Bogu huahui): The Case of Wu Yun,” in Orientations, no.38, pp. 52-60.
Bai, Qianshen2010“Composite Rubbings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The Case of Wu Dachen (1835-1902) and His Friends,” in Reinventing the past: archaism and antiquarianism in Chinese art and visual culture, edited by Wu Hung,Chicago, IL: Center for the Art of East Asia, Dept. of Art Histo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Art Media Resources, pp. 291-319.
Cahill, James1982 The Compelling Image: Nature and Styl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Painting, Cambridge, Mas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hill, James1988 “Hsieh-I as a Cause of Decline in Later Chinese Painting,” in Three Alternative Histories of Chinese Painting, Lawrence Kansas: University of Kansas, pp. 100-112.
Clunas, Craig2004 Superfluous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中譯本見柯律格著,高昕丹、陳恒譯,《長物: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狀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
Lawton, Thomas1995 “Rubbings of Chinese Bronzes,” in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no. 67, pp. 7-48.
Lee, Sherman E.1964 A History of Far Eastern Ar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Rowe, William T. 2009 China’s last empire: the great Qing.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中譯本見羅威廉(William T. Rowe)著,李仁淵、張遠譯,《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
Shen, Kuiyi2001“Local as National: The Jiangnan Epigraphic Style as a Response to Chinese Modernity,” 收在《海派繪畫研究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頁1025-1050。
Starr, Kenneth2008 Black tigers: a grammar of Chinese rubbing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