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張衡《西京賦》,收在(梁)蕭統編、(唐)李善等註,《六臣註文選》,收在《四部叢刊初編 集部》,臺北:臺灣商務,1965,第399冊,據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宋刊本影印。
(宋)趙希鵠,《洞天清錄》,臺北:臺灣商務,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71冊。
(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6,據明刊本影印。
(明)曹昭,《新增格古要論》,臺北:臺灣商務,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71冊。
(清)張潮,《焦山古鼎考》,收在《中國文字大系‧金文文獻集成‧古代文獻、銘文及考釋》,香港:明石文化,2004,第十六冊,據清道光十三年(1843)世楷堂昭代叢書乙集本影印。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第870冊。
(清)張照、梁詩正等奉敕撰,《石渠寳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第824冊。
(清)阮元,《揅經室四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
(清)翁方綱,《兩漢金石記》,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76,據乾隆五十四年(1789)南昌使院本影印。
(清)羅士琳,《周無專鼎銘考》,收在《中國文字大系‧金文文獻集成‧古代文獻、銘文及考釋》,香港:明石文化,2004,第十六冊,據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文選樓叢書本鈔本影印。
(清)陳經,《求古精舍金石圖》,收在《中國文字大系‧金文文獻集成‧古代文獻、圖像與銘文綜錄》,香港:明石文化,2004,第二冊。
(清)何紹基,《東洲草堂文鈔》,收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臺北:文海,1974,第89輯,第885冊。
(清)釋達受,《寶素室金石書畫編年錄》,收在《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第144冊,清鈔本影印。
(清)管庭芬,《管庭芬日記》,北京:中華書局,2013。
(清)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2008,鑑賞類,第九冊。
(清)曹雪芹、高鶚原著,馮其庸等校注,《紅樓夢校注》,臺北:里仁,2003。
(清)張廷濟編撰,《清儀閣所藏古器物文》,臺北:台聯國風,1980,第一冊,據中國文化學院涵江樓文庫藏本影印。
(清)張廷濟,《焦山周鼎文》,收在《中國文字大系‧金文文獻集成‧古代文獻、銘文及考釋》,香港:明石文化,2004,第十六冊,據1920年石印手稿本影印。
(清)曹載奎,《懷米山房吉金圖》,收在《中國文字大系‧金文文獻集成‧古代文獻、圖像與銘文綜錄》,香港:明石文化,2004,第七冊,據日本明治十五年(1882)文石堂翻刻本影印。
(清)吳雲,《兩罍軒彝器圖釋》,收在《中國文字大系‧金文文獻集成‧古代文獻、圖像與銘文綜錄》,香港:明石文化,2004,第八冊,據清同治十一年(1872)自刻木本影印。
(清)吳雲,《兩罍軒尺牘》,收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臺北:文海,1968,第27輯,第264冊。
(清)陳介祺,《陳簠齋文筆記》,收在《石刻史料新編》,臺北:新文豐,2006,第三輯,第35冊。
(清)吳大澂,《吳大澂書札》(致潘祖蔭)第20通,稿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轉引自李軍,《吳大澂交遊新證》,復旦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11年),頁134。
(清)吳大澂著,謝國楨編,《吳愙齋(大澂)尺牘》。臺北:文海,1971。
(清)吳大澂,《愙齋集古錄》,台北:台聯國風,1976,第四冊,據中國文化學院圖書館涵江樓文庫藏本影印。
(清)端方,《陶齋吉金錄》,收在《中國文字大系‧金文文獻集成‧古代文獻、圖像與銘文綜錄》,香港:明石文化,2004,第八冊,據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石印本影印。
(清)張鳴珂,《寒松閣談藝瑣錄》,卷四,收入盧輔聖主編,《中國書畫全書》,上海:上海書畫,1999,第14冊,據光緒戊申(1908)初刻本斷句排印。
(清)竇鎮輯,《國朝書畫家筆錄》,卷四,收入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藝林類》,臺北:明文,1985,第82冊。
(清)楊逸輯,《海上墨林》,臺北:文史哲,1975。
《申報》(上海版)1885年12月22日,第4560號,第4版。
《申報》(上海版)1887年4月10日,第5020號,第1版。
丁羲元1987《虛谷研究》,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孔令偉2001〈海派博古圖初探〉,收在上海書畫出版社編,《海派繪畫硏究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頁57-64。
王屹峰2015 〈六舟的一八四六〉,收在《典藏‧古美術》第264期,2015年9月,頁22-27。
王章濤2003《阮元年譜》,合肥:黃山書社。
石守謙著,李定恩譯2009 〈중국 근대미술사 연구에 대한 몇 가지 사고의 틀(中國近代美術史研究的幾種思考架構),收入洪善杓編,《동아시아 미술의 근대와 근대성》(東亞美術的近代和近代性),首爾:學古齋,頁251-272。
白謙慎2005 《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臺北:石頭。
白謙慎2013《吳大澂和他的拓工》,北京:海豚。
白謙慎2015〈晚清文物市場與官員收藏活動管窺:以吳大澂及其友人為中心〉,《故宮學術季刊》,33卷1期,頁400-441。
呂世浩2007 〈多寶格中的仿古銅器——以「笵金作則」為例〉,《故宮文物月刊》,294期,頁28-39。
林莉娜2013〈盆中清翫——明清盆景繪畫精選〉,《故宮文物月刊》,361期,2013年4月,頁20-35。
仲威2015〈六舟和尚與雁足燈〉,《中國書法》,263期,2015年第3期,頁150-155。
李玉珉主編2003 《古色:十六至十八世紀藝術的仿古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李鑄晉、萬青力1988 《中國現代繪畫史‧晚清之部(一八四〇至一九一一)》,臺北:石頭。
李鑄晉2001〈海派與金石派〉,收在上海書畫出版社編,《海派繪畫研究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頁245-249。
邱仲麟2007 〈宜目宜鼻——明清文人對於盆栽與瓶花之賞玩〉,《九州學林》,5卷4期,頁120-164。
周佩珠2004 《傳拓技藝槪說》,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俞劍華編1981 《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新華發行。
浙江省博物館編,西泠印社出版社2014 《六舟──一位金石僧的藝術世界》。
許雅惠2003 〈晚明的古銅知識與仿古銅器〉,收在李玉珉主編,《古色:十六至十八世紀藝術的仿古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頁264-275。
陸易2011 〈視覺的遊戲──六舟《百歲圖》釋讀〉,《東方博物》,第41輯(2011年4期),頁5-14。
桑椹2004 〈青銅器全形拓技術發展的分期研究〉,《東方博物》,12期(2004),頁32-39。
桑椹2014〈六舟與早期全形拓〉,收在浙江省博物館編,《六舟──一位金石僧的藝術世界》,西泠印社出版社,頁9-18。
高明一2010 《積古煥發:阮元(1765-1849)對「金石學」的推動與相關影響》,國立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盛叔清1985 《清代畫史增編》,卷六,收入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藝林類》,臺北:明文,第78冊。
陳芳妹2000 〈藝術史學與考古學的交會〉,收在《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硏院史語所,頁181-248。
陳芳妹2005 〈追三代於鼎彝之間——宋代從「考古」到「玩古」的轉變〉,《故宮學術季刊》,23卷1期,頁267-332。
陳秀玉 2002 〈失落的技藝──全形拓〉,《古今論衡》,7期(2002),頁130-144。陳佩芬2004《夏商周青銅器研究:上海博物館藏品》,上海:上海古籍,第四冊。
陳勇成2012〈「敏古好求」──談中國古董瓷雜收藏的博古文化〉,收在禚洪濤等編輯,《博古賞珍特展》,宜蘭: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頁21-29。
賈雙喜2010《傳拓與傳拓技法問答》,北京:國家圖書館。
廖彩惠2009〈絕學外傳──以撲子作畫的全形拓技藝〉,《古今論衡》,20期(2009),頁155-170。
薛永年1988〈揚州八怪與海派的繪畫藝術〉,收入楊涵編,《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篇11‧清代繪畫下》,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頁1-20。
薛永年2011〈晚清金石拓片與書畫結合的博古畫〉,《粵海藝叢》,第二輯,頁285-298。
萬青力2005《並非衰落的百年──十九世紀中國繪畫史》,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盧輔聖2001〈海上繪畫全集序〉,收在盧輔聖主編,《海上繪畫全集》,上海:上海書畫,第一冊,頁5-8。
Bai, Qianshen2007“From Composite Rubbing to Pictures of Antiques and Flowers (Bogu huahui): The Case of Wu Yun,” in Orientations, no.38, pp. 52-60.
Bai, Qianshen2010“Composite Rubbings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The Case of Wu Dachen (1835-1902) and His Friends,” in Reinventing the past: archaism and antiquarianism in Chinese art and visual culture, edited by Wu Hung,Chicago, IL: Center for the Art of East Asia, Dept. of Art Histo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Art Media Resources, pp. 291-319.
Cahill, James1982 The Compelling Image: Nature and Styl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Painting, Cambridge, Mas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hill, James1988 “Hsieh-I as a Cause of Decline in Later Chinese Painting,” in Three Alternative Histories of Chinese Painting, Lawrence Kansas: University of Kansas, pp. 100-112.
Clunas, Craig2004 Superfluous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中譯本見柯律格著,高昕丹、陳恒譯,《長物: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狀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
Lawton, Thomas1995 “Rubbings of Chinese Bronzes,” in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no. 67, pp. 7-48.
Lee, Sherman E.1964 A History of Far Eastern Ar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Rowe, William T. 2009 China’s last empire: the great Qing.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中譯本見羅威廉(William T. Rowe)著,李仁淵、張遠譯,《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
Shen, Kuiyi2001“Local as National: The Jiangnan Epigraphic Style as a Response to Chinese Modernity,” 收在《海派繪畫研究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頁1025-1050。
Starr, Kenneth2008 Black tigers: a grammar of Chinese rubbing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