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書籍
● 孟穎集註:《道德經玄妙解下》,靝巨書局,2008年出版。
● 李霖燦著:《中國美術史稿》臺北市,雄師美術,2008年1月出版。
● 孫健平編集:《趙無極中國講學筆錄》,廣西,廣西美術出版社,2000年1月
出版。
● 王德育著:《王德育的觀想意見》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14年8月初
版。
● 《太上道德真經講義》,台中市,聖賢雜誌社,2012年9月再版。
● 陳傳興著:《憂鬱文件》,臺北市,雄師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8月出版。
● 何政廣主編,李家祺等撰文:《美國滴彩畫大師ー帕洛克〉,臺北市,藝術家
出版社。
● 何清著:《藝術的陰謀:透視一種“當代藝術國際”》,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出版社,2005年.9月。
● 倪再沁著:《美感的探險》,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5
月初版。
● 陳鼓應著:《道家的人文精神》,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8月初版。
● 俞崑編著:《中國畫論類編》臺北市,華正書局,1975年3月出版。
● 黃河濤著:《禪與中國藝術精神嬗變》,臺北市,正中書局,1997年8 月初版。
● 魏明德、沈清松、邵大箴主編:《天心與人心──中西藝術體驗與詮釋》,(北
京;商務書館,2002年10月初版。
● 聶曉陽 著:《在最深的紅塵裡重逢,與倉央嘉措一起修行》,臺北市,方舟文
化出版,2013。
● 胡克敏著:《國畫六法》臺北‧永和,歐亞出版社,1963年3月出版。
● 郭因著:《中國古典繪畫美學》臺北市,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6年5月。
● 余秋雨著:《藝術創造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二次印刷。
● 陳學明著:《班傑明》,台北市,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2月出版。
二、中譯書籍
● ﹝法﹞亨利‧柏格森著,楊文敏譯:《思想和運動》,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2年11月。
● ﹝德﹞沃林格著,王才勇譯,《抽象與移情》,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年9
月初版。
● 羅蘭‧巴特著,懷宇譯:《顯義與晦義》批評文集之三,中國天津市;百花文
藝出版社,2005年8月初版。
● 康丁斯基著,吳瑪悧譯:《藝術的精神性》,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88年8月再版。
●﹝德﹞J席勒.C.F.Schiller著,徐恒醇 譯:《美育書簡》第十五封信,臺北市,
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出版。
●﹝法﹞亨利‧柏格森著,高修娟譯:《創造進化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3年1月初版。
● 奧修著,謙達那譯:《老子道德經》,臺北市,奧修出版社,2012年7月初版。
● 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北
市,張老師文化,2003年8月出版,2015年3月出版17刷,
● (法)德波著,王昭鳳譯:《景觀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 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著,吳瑪悧譯:《點線面》臺北市:藝
術家出版社,2013年4月。
● 康德(Immanuel Kant)著,鄧小芒譯,楊祖陶校訂,《判斷力批判》(臺北市:聯
經出版公司,2013年12月初版第四刷)。
● 榮格(C.G.Jung,1875–1961)主編,龔卓鈞譯:《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
Man and His Symbols》新北市新店區,立緒文化,2015年10月。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汪鳳炎、郭本禹等譯:《精神分析新論》,台北
市,胡桃木文化,2006年11月。
●Murray Stein著,朱況如譯,蔡昌雄校訂:《榮格心靈地圖》,台北縣新店市:
立緒文化,1999 年8月出版。
三、畫集
● 達尼埃爾‧馬歇索/邢晓舟前期編輯,莫束鈞/陳達凱譯:《趙無極繪畫60年
回顧》,巴黎,法國外交部藝術行動協會,上海三聯書店,1998,10月初版
2007年9月第二刷。
● Li Shengheng著,宋美慧翻譯:《東方抽象之語彙‧朱德群的抽象世界》臺
北市,帝門藝術中心,1994年出版。
四、網路資源
● 參考于百渡百科〈荆浩著,王伯敏標點注譯,邓以蛰校閱.《标点注译--笔法
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