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文獻
Blackley, A. B. (1994). Emergency Preparedness and Crisis Management. AEA
Technology, United Kingdom: The SRD Association.
Fink, S. (1986). Crisis management: Planning for the inevitable. New York: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Lerbinger, O. (1997), The crisis manager : Facing risk and responsibility,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Nunamaker, Jay F. Jr. , Weber, E. Sue & Minder Chen.(1989) ,Organizational Crisis
Management Systems: Planning for Intelligent Ac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5 (4):7-32.
Hermann, C. F. (1963). Some consequences of crisis whichlimit the viability of organization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8(1), 61-82.
中文文獻
三立新聞網(2014年8月1日)。〈高雄氣爆/被指禍首 李長榮化工:公布氣爆時間序列表〉,《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6年5月25日,取自http://www.setn.com/News.aspx?PageGroupID=6&NewsID=33410
于鳳娟譯(2001),《危機管理》。台北市:五南。(原書 Lerbinger, O. (1997), The crisis manager : Facing risk and responsibility,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中央社(2014年8月1日)。〈高雄氣爆肇事者?李長榮化工澄清〉,《中央通訊社》。上網日期:2016年5月25日,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8010331-1.aspx
中央社(2014年8月2日)。〈李長榮化工 氣爆關鍵問題仍未說明〉,《中央通訊社》。上網日期:2016年5月26日,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8020220-1.aspx
中華民國經濟部(2014年8月7日)。〈張部長辭職聲明〉(八月七日新聞稿)【公告】。台北市:中華民國經濟部。取自http://www.moea.gov.tw/Mns/populace/news/News.aspx?kind=1&menu_id=40&news_id=38292
內政部消防署(2016)。〈消防機關員額資料內政部〉【公告】。取自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nfa.gov.tw/main/Content.aspx?ID=&MenuID=234
王榮祥(2014年8月21日)。〈高市府四官員因氣爆辭職 明天生效〉,《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6年5月3日,取自http://iservice.ltn.com.tw/2014/specials/Kaohsiung_explosion/news.php?rno=1&type=l&no=1087055
王榮祥(2014年8月8日)。〈陳菊准市府4官員請辭 救災後生效〉,《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5年8月25日,取自http://iservice.ltn.com.tw/2014/specials/Kaohsiung_explosion/news.php?rno=1&type=l&no=1076093
朱愛群(2010)。《危機管理解讀災難謎咒》。台北市:五南。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9)。《風險管理及危險處理作業手冊》,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行政院新聞傳播處(2016年2月25日)。〈行政院會通過「災害防救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二月廿五日新聞稿)【公告】。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傳播處。取自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2.aspx?n=F8BAEBE9491FC830&sms=99606AC2FCD53A3A&s=01FC7DF7361EB211
宋乃午(2005)。《中華航空公司525空難事件危機處理之探討》。銘傳大學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李欣芳、鄭琪芳、洪臣宏(2014年8月9日)。〈氣爆重建 政院同意補助16億〉,《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5年9月4日,取自http://iservice.ltn.com.tw/2014/specials/Kaohsiung_explosion/news.php?rno=1&type=l&no=1078362
李長榮集團新聞中心(2014年8月8日)。〈李長榮化工8月9日針對高雄市氣爆事件發布聲明稿新聞稿〉(八月八日新聞稿)【公告】。台北市:LCY GROUP李長榮集團。取自http://www.lcygroup.com/lcygroup/tc/news-info.asp?enews_sn=89
李國瑞(2013)。《從危機管理途徑探討災民收容安置─以八八水災為例》。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李順德、林新輝(2014年1月5日)。〈內政部防災型都更計畫草案出爐〉。《聯合報》,第A6版。
李筠平(2014年5月1日)。〈消防員上街頭:要工會、減工時、補人力〉,《風傳媒》。上網日期:2015年5月30日,取自http://www.storm.mg/article/30646
李鴻典(2014年8月1日)。〈女網友憶18年前鎮興橋事件 今天,我們都是高雄人〉,《Nownews》。上網日期:2015年12月2日,取自http://www.nownews.com/n/2014/08/01/1349888
李鴻源(2014)。《臺灣如何成為一流國家》。台北:時報文化。
李鴻源(2015年7月5日)。〈星期透視/設防災總署 因應複合型災害〉,《聯合新聞網》。上網日期:2015年7月14日,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7339/1035829
災害防救法(2016年4月13日修正)。
明居正(1998)。〈危機管理實務(上)(下)〉,《人事月刊》,頁12-19。林倖妃、劉國泰(2014)。〈暗夜過後城市治理的必要〉,《天下雜誌》,頁86-92台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林淑馨(2012)。《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新北市:巨流。
林憲祥(2014年08月22日)。〈高雄氣爆 市府啟動代位求償〉,《中時電子報》。。上網日期:2016年5月6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22000193-260204
邱珮文(2014年8月18日)。〈2年12人殉職 消防員怒控制度殺人〉,《新頭殼newtalk.tw》。上網日期:2016年5月29日,取自http://newtalk.tw/news/view/2014-08-18/50478
洪與成(2014年10月22日)。〈高雄氣爆錄音檔曝光 中油知情不報釀慘劇〉,《風傳媒》。上網日期:2016年5月29日,取自http://www.storm.mg/article/37164
孫本初(1996),〈危機管理策略之探討〉,《人事月刊》,第22 卷、第6 期,頁17-29。翁裕峰(2014)。〈用愛思考高雄大爆炸:全災難災害防救的必要性〉,周桂田(主編),《永續之殤─從高雄氣爆解析環境正義與轉型怠惰》,頁200-222。台北市:五南。
翁裕峰(2014)。〈從高雄大爆炸看緊急應變制度的發展問題〉,王文基、傅大為、范玫芳(編),《台灣科技爭議島》,頁228-249。新竹市:交大出版社。
高雄市政府(2015年7月30日)。〈高雄石化氣爆週年 陳菊:不會忘記、重生前進〉。取自高雄市政府全球資訊網http://www.kcg.gov.tw/MayorTripSingle.aspx?s=10A00D62EC5AF257
高雄市政府新聞局(2015年10月28日)。〈104年度高雄市地下工業管線災害事故緊急應變與管束聯防演練 陳菊:產業發展應以城市安全為前提〉(十月廿九日新聞稿)【公告】。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新聞局。取自http://www.kcg.gov.tw/ActivitiesAlbum_Detail.aspx?n=8A96BAFA52C86CB8&ss=4A3FA9683F0BC3FA
高雄市政府新聞局(2015年10月28日)。〈高雄市舉辦石化管線論壇 陳菊盼調和居住正義與產業永續經營〉(十月廿八日新聞稿)【公告】。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新聞局。取自http://www.kcg.gov.tw/CityNews_Detail.aspx?n=F71DD73FAAE3BE82&ss=34F68496DE71BDD3E044B201C5F8C091F483111B15EDAB173E21373856EB871524B4775CDDA65076
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2015)。〈從高雄氣爆事件探討石化管線的管理機制〉,《「城市發展」半年刊》,第18期,頁8-22。
高雄市都市發展局(2014年11月19日)。〈重建區挽面整建 凱旋路首案開工〉(十一月十九日新聞稿)【公告】。高雄市:高政府都發局。取自http://urban-web.kcg.gov.tw/KDA/web_page/KDA020102.jsp?PK01=KDA070000001007。
張文馨(2015年2月4日)。〈身著血衣控訴 消防殉職是人禍〉,《風傳媒》。上網日期:2015年5月30日,取自http://www.storm.mg/article/41180
張賢龢(2015年1月26日)。〈除了買熱顯像儀、補足人力之外,我們還可以為消防做些什麼?〉,《udn專欄鳴人堂》。上網日期:2016年5月4日,取自http://socbu.kcg.gov.tw/kcg_gas/index.php?prog=11&news_id=45
張賢龢(2016年5月8日)。〈八仙事件週年省思—國家與社會準備好應變下一場災難了嗎?〉,《願景青年》。上網日期:2016年5月6日,取自http://vision.udn.com/627/dust/story/9162/1509814
陳文姿(2015年7月31日)。〈【高雄氣爆周年】石化管線怎麼管? 從中央地方與立法看氣爆檢討進度〉,《環境資訊中心》。上網日期:2016年5月25日,取自http://e-info.org.tw/node/108991
陳世勳(2010年1月7日)。《五用氣體偵測器》。取自消防影音新聞台http://enews.nfa.gov.tw/V4one-news.asp?NewsNo=13951
陳萬淇(1992)。《個案研究法》。台北:華泰書局。
陳嘉宏(1999年9月29日)。〈經濟部地質所前年預測強震 規模落點高度類似〉,《中時電子報》。上網日期:2015年12月2日,取自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921_quake/88092927.htm
曾志超(2014年8月12日)。〈從高雄氣爆事件論政府應變之道〉,《國政分析》。取自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ost/3/13967。
黃尹科(2012)。《塑化劑事件政府危機管理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黃巧雯(2016年6月6日)。〈中油確定南遷 李世光:今年完成設籍〉,《中央社》。上網日期:2016年6月25日,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606060263-1.aspx
黃良傑、王榮祥、張慧雯、黃佩君(2014年8月9日)。〈假扣押19億裁准 高市府勒令榮化停工〉,《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5年8月25日,取自http://iservice.ltn.com.tw/2014/specials/Kaohsiung_explosion/news.php?rno=1&type=a&no=803092
黃佳琳(2014年8月21日)。〈市府代位求償 罹難者約獲1200萬賠償〉,《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5年8月27日,取自http://iservice.ltn.com.tw/2014/specials/Kaohsiung_explosion/news.php?rno=1&type=l&no=1086673
黃國芳(2015年9月22日)。〈六輕氣爆 李進勇要求加強管理〉,《中央通訊社》。上網日期:2016年5月26日,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E5%85%AD%E8%BC%95%E6%B0%A3%E7%88%86-%E6%9D%8E%E9%80%B2%E5%8B%87%E8%A6%81%E6%B1%82%E5%8A%A0%E5%BC%B7%E7%AE%A1%E7%90%86-084038184.html
葉至誠、葉立誠(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商鼎文化。
葛祐豪(2014年8月2日)。〈高雄氣爆》華運倉儲:值班主管發現異常停止運料〉,《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6年4月25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1070913
詹中原(2003)。《危機管理 個案分析》。台北市:神州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詹中原(2004)。《危機管理》。台北市聯經。
廖欽福(2015)。〈城市安全、居住正義與工業風險、危險之預防與管理〉,《台灣法學雜誌》,第285期,頁41-71。
監察院(2015年4月8日)。《高雄氣爆案調查報告》(字號:104財調0004)。取自監察院全球資訊網http://www.cy.gov.tw/sp.asp?xdUrl=./di/RSS/detail.asp&mp=1&no=4362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2015)。《高雄大氣爆偵辦實錄》。高雄市:台灣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
劉宥廷、呂素麗、楊舒媚(2014年8月15日)。〈善款31億 高市勸募喊停〉,《中時電子報》。上網日期:2016年5月2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5000385-260102
劉靜瑀(2014年08月07日)。〈丙烯無法可管? 可燃高壓氣體 法定內政部管〉,《中時電子報》。上網日期:2015年12月9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7000229-260205
魯皓平(2014年8月6日)。〈為民賣命的英雄,你不知道的消防員艱辛〉,《遠見》。上網日期:2016年5月29日,取自http://www.gvm.com.tw/webonly_content_3042_1.html
穆思婕譯(2008)。《透視危機─有效辨識及處理危機的實務指南》(原作者:Max H. Bazerman、Michael D. Watkins)。新北市:中國生產力中心。(原書 Bazerman, M. H., & Watkins, M. D. (2004). Predictable Surprises. Boston: Ha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鮑建信(2014年8月11日)。〈氣爆案改列偵案 榮化、華運7員工列被告〉,《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6年4月25日,取自。http://iservice.ltn.com.tw/2014/specials/Kaohsiung_explosion/news.php?rno=1&type=l&no=1078567
鮑建信、李欣芳、王榮祥(2014年12月19日)。〈高雄氣爆 榮化董事長等12人起訴〉,《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6年4月25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40308
聯合報(2014年8月1日)。〈環保署毒災應變隊 五人燒燙傷〉,《聯合影音》。上網日期:2016年5月26日,取自https://video.udn.com/news/170570
韓應寧譯(1987)。《危機管理》(原作者:Steven Fink)。台北市:天下出版社。(原書 Fink, S. (1986). Crisis Management: Planning for the inevitable. New York: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羅振軒(2001)。《60秒人生危機管理:美國911危機管理啟示錄》。台北市:匡邦文化。
羅添斌(2016年5月14日)。〈中油高雄廠何時完成拆遷?經濟部:要花17年〉,《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6年6月25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breakingnews/1696229
嚴承宗(2015)。〈高雄市管線監理檢查費是罰則嗎?〉,《台灣法學雜誌》,第285期,頁34-40。
蘋果日報(2015年8月26日)。〈【陳菊專訪】管線辦公室監控高雄地下安全〉,《蘋果日報》。上網日期:2016年6月9日,取自http://www.nextmag.com.tw/breaking-news/news/20150826/24905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