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3.238.125.76) 您好!臺灣時間:2022/06/29 12:04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王雯
研究生(外文):
WANG,WEN
論文名稱:
論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繪畫創作思維
論文名稱(外文):
On the Painting Thinking of Living Art, Artistic Life
指導教授:
翁美娥
指導教授(外文):
UENG,MEEI-ER
口試委員:
許坤成
、
翁美娥
、
張旭光
口試委員(外文):
SHEU, KUEN-CHERNG
、
UENG, MEEI-ER
、
CHANG, HSU-KUANG
口試日期:
2016-06-27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學門:
藝術學門
學類:
美術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7
中文關鍵詞:
古斯塔夫.克林姆
、
象徵性
、
符號
外文關鍵詞:
Gustav Klimt
、
symbolic
、
symbols
相關次數:
被引用:
1
點閱:580
評分:
下載:90
書目收藏:0
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1862-1918)維也納分離派 (Vienna Secession)大師,他喜以情愛、生活甚至是生命等題材來入 畫,畫面中除了用幾何形、有機形與多種的花樣符號之外,更搭配 上豐富且浪漫的色彩。克林姆所繪製的畫面有如拜占庭的鑲嵌壁畫, 色彩與光澤的設色,呈現出既浮華又獨特的迷幻風格,而這更增添 了畫作豐富的象徵性意涵。
克林姆的裝飾性繪畫風格,與「分離派」中所倡導的藝術性口 號「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之間,到底有何關聯性?筆者將在 本論文深入探討他是如何在繪畫、設計、建築和室內設計領域等實 踐此口號,和分析他所運用的繪畫性符號其表現技法。
此外,筆者亦剖析自我創作中的畫作實質內涵;繪畫中慣用的 筆法與符號;以及符號所傳達的意義。當然亦不忽略符號在多元媒 材上應用的可看性,以及如何將其融入畫面空間而賦予作品更深入 的寓意。
Gustav Klimt (1862-1918), the master of Vienna Secession master, was pleased with love, living, even life to be the theme of painting. In addition to the geometric, organic-shaped patterns with a variety of symbols, even with the rich and romantic colors in picture. The picture painted by Klimt is like a Byzantine mosaic mural, the color and the painted gloss of which showing both flashy and unique fantastic style, and which adds wealthy symbolic meaning of paintings.
In the end what is the relevance between Klimt’s decorative painting style, and the artistic slogan "Living art, Artistic life" advocated by "Secession"? The author in this thesis deeply explores how he practiced this slogan in painting, design, architecture, and interior design fields, and analyzes the paintings symbol he used and his performance techniques.
In addition, the author also analyzes the substance of self-created paintings, conventional brushes and symbols used in painting, and the meaning conveyed by symbols. Of course, the author does not ignore the worth watching of symbols applied in multiple mediums, as well as how to integrate which into the picture space giving works a deeper meaning.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次................................................................................ v
表目次............................................................................ vi
圖目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步驟與方法................................................. 3
第二章 象徵性繪畫語彙的詮釋—以古斯塔夫克林姆的創作為例 4
第一節 繪畫解析.......................................................... 5
第二節 「虛」與「實」的暗示....................................... 7
第三章 分離派的藝術性口號「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 9
第一節 生活藝術化....................................................... 9
第二節 藝術生活化...................................................... 28
第四章 繪畫作品的符號表現方式....................................... 35
第一節 點................................................................... 36
第二節 線................................................................... 41
第三節 面................................................................... 42
第五章 自我繪畫創作剖析................................................. 43
第一節 自我創作思維—從零開始................................... 43
第二節 符號形式與技法................................................ 46
第三節 油畫作品賞析................................................... 52
第六章 結論.................................................................... 68
參考書目........................................................................ 70
翻譯索引........................................................................ 72
朱介英。《色彩學》。臺北市:美工科技,2001。
朱介英。《色彩學》。臺北市:美工科技,2001。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
周宏。《新藝術運動大師圖典》。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林昆範。《色彩原論》。臺北市:全華圖書,2007。
陳兆復。《中國畫研究》。再版。臺北市: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
陳英德。《喬治.秀拉:新印象主義大師》。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2。
曾長生。《克林姆:維也納分離派大師》。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3。
葉渭渠。《日本繪畫》。上海市 : 上海三聯書店,2006。
傅抱石。《中國繪畫理論》。臺北市:里仁出版社,1995。
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二版。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俞建章、葉舒憲。《符號:語言與藝術》。再版。臺北市:九大文化事業出版,1992。
康丁斯基。《點線面》。吳瑪悧譯,再版。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13。
羅蘭.巴特。《符號學美學》。董文學、王葵譯。臺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1992。
安海姆(RUDOLF ARNHEIM)。《藝術與視覺心理學》(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 a psychology of the creative eye)。李長俊譯。修訂新版。臺北市:雄獅圖書公司,1982。
馬蒂斯(Henri Matisse) 。《馬蒂斯語錄》(Henri Matisse : Eochcrits) 。蘇美玉譯。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2。
John Russell。《秀拉》(Seurat)。張心龍譯。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
Paco Asensio。《華格納與克林姆 : 當城市美學建築師碰到裝飾畫家》。王偉譯。臺北市:好讀出版社,2005。
Wladyslaw Tatarkiewicz。《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劉文潭譯。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Fliedl,Gottfried. KLIMT. Köln:TASCHEN,2006.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以符號學觀點分析動畫角色圖像的象徵性
2.
福田繁雄公益海報表現手法與象徵性研究
無相關期刊
1.
論蒙德里安的「新造形主義」創作思惟及其表現技法
2.
盧梭「真善美」之樸素畫境
3.
論「迷幻空間」畫作的虛幻組合元素
4.
論後立體畫派繪畫的「虛實」空間分割技法之運用
5.
生活中的璀燦藝術生活化 生活基督化
6.
公平貿易咖啡店之關係品質與場所依附之研究-以顧客正向情緒為中介變數
7.
《你還愛我嗎?》舞台劇劇本及其創作理念
8.
二二八事件研究史 –以臺灣的相關研究與出版品為中心
9.
企業社會責任與股權結構對資訊不對稱之影響—中國之實證
10.
我國無一定雇主勞工納入就業保險之研究
11.
靜物畫作的寫實技法探索
12.
意涵.寓含 —— 陳怡妏繪畫創作研究
13.
藝術‧生活‧認同-曾己鴻創作論述
14.
歐陽脩的生活藝術
15.
以台灣歌謠為素材之揚琴創作曲《花之戀》、《雨的聯想》、《丟丟咚傳奇》之樂曲分析與詮釋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