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71.156)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27 10:0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俞良
研究生(外文):CHEN,SHU-LIANG
論文名稱:睡眠品質對大專甲組跆拳道選手運動表現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he Influence of Sleep Quality on Taekwondo Athlete Performance
指導教授:何立安何立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O,LI-AN
口試委員:吳慧君王淑華
口試委員(外文):WU,HUEI-JYUNWANG,SHU-HUA
口試日期:2016-06-1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學系運動教練碩博士班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競技運動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46
中文關鍵詞: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技擊運動專項技能
外文關鍵詞: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Martial sportsSpecial Skill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47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1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比較大專甲組跆拳道選手睡眠品質佳時的運動表現與睡眠品質不佳時的運動表現是否有差異。方法:以21名大專甲組跆拳道選手為實驗對象,平均年齡在20±2歲,並且接受超過5年以上跆拳道對打專項訓練,每周至少接受訓練10小時以上。本研究採受試者組內重複測量方式,測驗分成兩階段,(測驗一) 的部分將受試者分成兩組 (A組 「睡眠品質佳 」 B組 「睡眠品質不佳」 ) ,先進行五天的睡眠監控,並在五天後回顧一週睡眠狀況填寫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 (PSQI) 及運動表現檢測,而 (測驗二) 的部分是將原先A組 「睡眠品質佳」 和B組 「睡眠品質不佳」 的組別對調,同樣進行五天的睡眠監控,一樣在五天後回顧一週睡眠狀況填寫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 (PSQI) 及運動表現檢測,兩次測驗間隔七天。本研究所得資料,均使用SPSS統計軟體進行資料處理,顯著水準訂為α=.05。結果:研究結果發現選手在睡眠品質佳時旋踢踢擊磅數優於睡眠品質不佳時 (34.7±6.2 VS 31.7±6 lb,p=.001);在睡眠品質佳時旋踢踢擊反應顯著優於睡眠品質不佳時 (0.55±0.1 VS 0.61±0 sec,p=.01);在睡眠品質佳時垂直跳顯著優於睡眠品質不佳時 (42.7±9.5 VS 40.3±9.6 cm,p=.004)而在睡眠品質佳時的攻、反擊準確度與睡眠品質不佳時攻、反擊準確度未達顯著相關 (6.3±1 VS 6.7±1 fraction,p=.168) ( 7.8±1.3 VS 7.3±1.2 fraction,p=.197);。結論:大專甲組跆拳道選手在睡眠品質佳時,旋踢踢擊磅數、旋踢踢擊反應、垂直跳等運動表現均顯著優於睡眠品質不佳時。而攻擊、反擊準確度則無顯著差異。

關鍵詞: 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技擊運動、專項技能

Objective: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leeping quality on Taekwondo performance of collegiate athletes. Methods: 21 college taekwondo athletes participated as experimental subjects, The average age was 20 ± 2 years, and all subjects had more than 5 years of training in Taekwondo sparring, with at least 10 hours of training per week. In this study, all subjects received repeated – measure. in two conditions including good sleeping quality condition and poor sleeping quality condition. Sleeping quality of both conditions was monitored by using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Taekwondo performance was measured after both conditions. The two conditions were separated by 7 days. Resul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ith good sleeping quality, elite collegiate taekwondo athletes, performed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spining kick hit power (34.7±6.2 VS 31.7±6 lb,p=.001). the spin kick strike reaction (0.55±0.1 VS 0.61±0 sec,p=.01). and vertical jump (42.7±9.5 VS 40.3±9.6 cm,p=.004)..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performance of attack and counterattack (6.3±1 VS 6.7±1 fraction,p=.168) ( 7.8±1.3 VS 7.3±1.2 fraction,p=.197). In conclusion: "Good sleeping quality" had better influence on spin kick hit pounds, spin kick strike reaction and vertical jump than "poor sleeping quality." However, there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accuracy of attack and counterattack.

Key words: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Martial sports, Special Skills

目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假設 4
第四節 研究限制及範圍 4
第五節 名詞解釋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睡眠生理 6
第二節 睡眠品質 8
第三節 睡眠與人體行為表現 13
第四節 文獻總結 15
第參章 研究方法 16
第一節 實驗對象 16
第二節 實驗日期與地點 16
第三節 實驗流程 16
第四節 實驗方法及工具 19
第五節 統計分析 22
第肆章 實驗結果 23
第一節 受試者基本資料描述統計 23
第二節 受試者各項運動表現測驗描述統計 24
第三節 睡眠品質佳與睡眠品質不佳旋踢踢擊磅數之比較分析 25
第四節 睡眠品質佳與睡眠品質不佳旋踢踢擊反應之比較分析 26
第五節 睡眠品質佳與睡眠品質不佳攻擊準確度之比較分析 27
第六節 睡眠品質佳與睡眠品質不佳反擊準確度之比較分析 28
第七節 睡眠品質佳與睡眠品質不佳垂直跳之比較分析 29
第伍章 討論與結論 30
第一節 討論 30
第二節 結論 34
第三節 建議 34
參考文獻 35
中文部分 35
英文部分 40
附錄 42
睡眠佳-各項測驗成績(附錄一) 42
睡眠不佳-各項測驗成績(附錄二) 43
受試者同意書(附錄三) 44
英文版匹茲堡睡眠量表使用同意證明(附錄四) 45
中文版匹茲堡睡眠量表使用同意證明(附錄五) 46

表次
表4-1受試者基本資料統計表 18
表4-2受試者各項運動表現測驗統計表 19
表4-3大專甲組跆拳道選手睡眠品質佳與睡眠品質不佳旋踢踢擊磅數統計表 20
表4-4大專甲組跆拳道選手睡眠佳與睡眠不佳旋踢踢擊反應統計表 21
表4-5大專甲組跆拳道選手睡眠佳與睡眠不佳攻擊準確度統計表 22
表4-6大專甲組跆拳道選手睡眠佳與睡眠不佳反擊準確度統計表 23
表4-7大專甲組跆拳道選手睡眠品質佳與睡眠品質不佳垂直跳統計表 24

圖次
圖3-1實驗架構圖 12
圖3-2 測驗流程圖 13
圖3-3踢擊反應、磅數測驗圖 15
圖3-4垂直跳測驗圖 16
圖3-5攻擊、反擊準確度測驗圖 17
圖4-1睡眠佳與睡眠不佳旋踢踢擊磅數比較圖 20
圖4-2睡眠佳與睡眠不佳旋踢踢反應比較圖 21
圖4-3睡眠佳與睡眠不佳攻擊準確度比較圖 22
圖4-4睡眠佳與睡眠不佳反擊準確度比較圖 23
圖4-5睡眠佳與睡眠不佳垂直跳比較圖 24


中文部分
朱嘉華、方進隆 (1998)。國小教師運動習慣對睡眠品質的影響之研究。體育學報,26,217-224。

江裕陽、蔡盧浚、徐坤銘、黃伯瑜 (2008)。針刺治療失眠症的研究思路。臺灣中醫臨床醫學雜誌,14 (2),128-144。

李玉如 (2001)。音樂治療對安養機構老人睡眠品質與情緒狀態成效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

李宇宙 (2000)。睡眠醫學。臺北:健康文化。

李宇宙 (2007)。如何評估失眠與嗜睡。臺灣醫學,9 (3),347-353。

邱曉彥、邱艷芬 (2010)。睡眠品質之概念分析。護理雜誌,57 (4),106-111。

邱共鉦、蔡明志、陳淑貞、相子元 (2004)。2003世界大學跆拳道男、女國手與非國手身高、體重、體脂肪之探討。大專跆拳道學刊,1,155-165。

林聖博 (2005)。四二輪輪班制度、員工睡眠品質與工作狀況關係之研究-以矽統科技為例。未發表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真理大學。

林作慶、張志銘、許弘毅 (2011)。臺中電廠輪班員工身體活動對睡眠品質之相關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6 (1),110-121。

周桂名 (2010)。DAE-DO跆拳道電子護具比賽技術分析-以2010年第11屆世界大學跆拳道錦標賽為例。大專跆拳道學刊,2,85-94。

武文月 (2004)。影響某大學學生睡眠品質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洪淑真 (2005)。機構老人白天睡眠行為之因素及其與睡眠品質相關性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輔英科技大學。

陳銨漵、陳婉菁、陳文彥 (2013)。下肢震動刺激訓練對於大專跆拳道專長選手爆
發力及踢擊表現的影響。運動研究,24 (2),49-59。

陳金鈴、黃傑霖、唐詠雯 (2014)。一種簡易量測睡前腦波值用以評估睡眠品質方法。資訊科技國際期刊,8 (2),52-58。

張婉貞、莊紋娟、江界山、陳和德、林清和 (2004)。跆拳道基礎及專項肌力訓練法。文化體育學刊,2,211-216。

張碩文 (2010)。不同體適能表現大學生與睡眠習慣之線現況探討。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臺南市:國立臺南大學。

張素珠 (2002)。不同身體活動量與靜坐者睡眠品質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郭虹佑 (2012)。睡眠衛生教育對慢性精神科機構住民睡眠品質影響之探討。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

許書豪 (2013)。警務人員長工時輪班對專項技能與運動表現之影響。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新北市:聖約翰科技大學。

許喬雅 (2010)。臺北縣某國中學生睡眠品質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黃世銘、謝錦城 (2005)。個人與家庭背景因素對國小學童體適能之影響。體育學報,38 (2),13-26。

黃冠瑋 (2010)。睡眠剝奪對航行員航行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基隆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黃世銘、謝錦城 (2005)。個人與家庭背景因素對國小學童體適能之影響。體育學報,38 (2),13-26。

黃冠瑋 (2010)。睡眠剝奪對於航行員航行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基隆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彭春炳 (2015)。國小學童運動參與程度、睡眠品質與體適能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縣:大葉大學。

鄭智銘 (2002,7月19日):睡眠障礙與睡眠評估。元智大學 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資料引自http://designer.mech.yzu.edu.tw/articlesystem/article/compressedfile/(2002-07-20)%20%E7%9D%A1%E7%9C%A0%E9%9A%9C%E7%A4%99%E8%88%87%E7%9D%A1%E7%9C%A0%E8%A9%95%E4%BC%B0.aspx?ArchID=444

鄧竹庭 (2014)。巧合是故意的安排:跆拳道對打中假動作誘敵與被動攻擊時間差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鄭慧華、鐘詩琦、廖玟君 (2011)。不同班別護理人員的睡眠和飲食之探討。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7 (4),295-304。

熊道芬 (2008)。重症病人睡眠品質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陽明大學。

劉宏偉、關鐵雲 (2001)。跆拳道。臺北市:國家出版社。

劉聰達 (2012)。2012年倫敦奧運跆拳道世界區資格賽女子組49公斤級前三名技術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大學。

劉慶文 (2012)。電子護具對跆拳道踢擊技術及奪牌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

劉盈利 (2013)。飛航管制員工作疲勞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蔡明志、張榮三、宋景宏、邱共鉦 (2004)。2004奧運女子跆拳道第一量級菁英與 重點培訓選手比賽攻擊型態之攻擊數與得分數及得分成功率之分析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3,135-148。

蔡政楒 (2001)。認識睡眠障礙。臺北市:宏欣文化。

潘意鈴 (2009)。臺中市學齡前幼兒睡眠品質與學習注意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黎俊彥、吳家碧 (2002)。本校89級大一女學生健康體適能與睡眠品質之相關研究。育達研究叢刊,3,175-184。

謝文順 (2001)。身體活動與睡眠品質的關係。中華體育季刊,14,97-106。


謝美智、胡靜文、李彩歆 (2013)。護生初次實習壓力與睡眠品質之相關性研究。
安泰醫護雜誌,19卷3期,59-70頁。

英文部分
Buysse, D. J., Reynolds Ⅲ, C. F., Monk, T. H., Berman, S. R., & Kupfer, D.J. (1989).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a new instrument for psychiatric practice and research. Psychiatry Research, 28, 193-213.

Bentley, E. (2000). Awareness biorhythms sleep and dreaming. London:Rutledge.

Buysse, D. J., Reynolds Ⅲ, C. F., Monk, T. H., Berman, S. R., & Kupfer, D.J. (1991). Quantification of subjective sleep quality in healthy elderly men and women using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Sleep, 14 (4) ,331-338.

Daniel Erlacher, Felix Ehrlenspiel, Olufemi A. Adegbesan, Hamdi Galal El-Din. (2011) Sleep habits in German athletes before important competitions or game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9 (8) ,859-866

Cohen D, Eisdorfer C, Prinz P, Breen A, Davis M, Gadsby A. (1983) Sleep disturbances in the institutionalized aged., J Am Geriatr Soc, 31 (2) ,79-82.

Hui Ling Lai (2005).Self-Reported Napping and Nocturnal Sleep in Taiwanese Elderly Insomniacs. Public Health Nursing, 22 (3) ,240-247.

Hugh H. K. Fullagar, Sabrina Skorski, Rob Duffield, Daniel Hammes, Aaron J. Coutts, Tim Meyer (2014). Sleep and Athletic Performance: The Effects of Sleep Losson Exercise Performance, and Physiological and CognitiveResponses to Exercise, Sports Medicine, 45,161-186.

Laura E. Juliff, Shona L. Halson, Jeremiah J. Peiffer (2014) Understanding sleep disturbance in athletes prior to important competitions,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18(1) ,13-18.

Lawrence J. Epstin&Steven Mardon (2007) 李宛蓉 (譯) The Harvard Medical School guide to a good night’sleep. (哈佛醫生的優質睡眠全書)。台北市:商周出版。

Mohamed Arbi Mejri1, Omar Hammouda, Narimen Yousfi, Monoem Haddad, and Nizar Souissi1. (2014). Sleep, Sleep Loss and Performance in Taekwond Competition, Omics group ebooks (pp. 137-146).

Pilcher JJ, Schoeling SE, Prosansky CM. (1997) Self-report sleep habits as predictors of subjective sleepiness, Behav Medicine, 25 (4) ,161-8.

Tsai, P. S.*, Wang, S. Y., Wang, M. Y., Su, C. T., Yang, T. T., Huang, C. J., & Fang, S. C. (2005).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CPSQI) in primary insomnia and control subjects.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14, 1943-1952.

William H. Moorcroft (2013) 國家教育研究院 (主譯) 施惠娟 (譯) Understanding Sleep and Dreaming (睡眠與夢)。新北市:百譯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Souissi, N., Sesboue, B., Gauthier, A., Larue, J., & Davenne, D. (2003). Effects of one night's sleep deprivation on anaerobic performance the following day. European Journal Applied Physiology and Occupational Physiology, 89(3-4), 359-366.

Souissi, N., Souissi, M., Souissi, H., Chamari, K., Tabka, Z., Dogui, M., et al. (2008). Effect of time of day and partial sleep deprivation on short-term, high-power output. Chronobiology International, 25(6), 1062-1076.

Sage Rountree (2011) The Athlete's Guide to Recovery: Rest, Relax, and Restore for Peak Performance, Velo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朱嘉華、方進隆 (1998)。國小教師運動習慣對睡眠品質的影響之研究。體育學報,26,217-224。
2. 江裕陽、蔡盧浚、徐坤銘、黃伯瑜 (2008)。針刺治療失眠症的研究思路。臺灣中醫臨床醫學雜誌,14 (2),128-144。
3. 邱曉彥、邱艷芬 (2010)。睡眠品質之概念分析。護理雜誌,57 (4),106-111。
4. 邱共鉦、蔡明志、陳淑貞、相子元 (2004)。2003世界大學跆拳道男、女國手與非國手身高、體重、體脂肪之探討。大專跆拳道學刊,1,155-165。
5. 林作慶、張志銘、許弘毅 (2011)。臺中電廠輪班員工身體活動對睡眠品質之相關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6 (1),110-121。
6. 周桂名 (2010)。DAE-DO跆拳道電子護具比賽技術分析-以2010年第11屆世界大學跆拳道錦標賽為例。大專跆拳道學刊,2,85-94。
7. 陳金鈴、黃傑霖、唐詠雯 (2014)。一種簡易量測睡前腦波值用以評估睡眠品質方法。資訊科技國際期刊,8 (2),52-58。
8. 張婉貞、莊紋娟、江界山、陳和德、林清和 (2004)。跆拳道基礎及專項肌力訓練法。文化體育學刊,2,211-216。
9. 黃世銘、謝錦城 (2005)。個人與家庭背景因素對國小學童體適能之影響。體育學報,38 (2),13-26。
10. 黃世銘、謝錦城 (2005)。個人與家庭背景因素對國小學童體適能之影響。體育學報,38 (2),13-26。
11. 蔡明志、張榮三、宋景宏、邱共鉦 (2004)。2004奧運女子跆拳道第一量級菁英與 重點培訓選手比賽攻擊型態之攻擊數與得分數及得分成功率之分析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3,135-148。
12. 黎俊彥、吳家碧 (2002)。本校89級大一女學生健康體適能與睡眠品質之相關研究。育達研究叢刊,3,175-184。
13. 謝文順 (2001)。身體活動與睡眠品質的關係。中華體育季刊,14,9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