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奏摺檔案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0873,〈奏為備陳東平府賑務仰慰聖德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0884,〈奏為勘辦荷澤城工仰祈聖鑒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0885,〈查勘賑務城工並雨水情由〉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1727,〈雨水情形〉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2007,〈雨水麥收情形〉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2366,〈陳明藩庫收支銀兩情形〉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3022,〈藩庫傾銷並無銀號舞弊〉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3512,〈雨雪情形〉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3520,〈得雨情形〉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3592,〈續得雨澤〉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4018,〈請省給憑具文由〉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4019,〈沿途麥收雨水情形〉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4235,〈請復捐監舊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5178,〈奏報督臣吳達善病故日期〉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5266,〈請辦新疆貿易緞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5267,〈奏陳酌擬新疆歲需紙硃等項〉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5268,〈覆奏被災處加賑後大有起色〉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5269,〈護理督篆情形〉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5270,〈黃公瓚家口全數過蘭〉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5405,〈請以王臣陞署靜寧州等由〉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5406,〈撥還甘肅道庫銀兩情由〉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5407,〈參奏新德營守備馬奮麟擅騎營馬等由〉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5408,〈吳達善妾富氏殉節〉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5409,〈請令木和倫在烏魯木齊同知任守制由〉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7802,〈雨水禾苗情形〉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7803,〈請用京斗以免弊混由〉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7804,〈設法鼓勵請封人員〉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8984,〈陝甘總督勒爾駁尹改斗之奏議〉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22445,〈奏報伏請御制詩集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3309,〈奏為恭請聖訓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3311,〈奏為恭謝天恩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3449,〈奏為奏聞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3661,〈奏為奏聞沿途情形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3662,〈奏為恭謝天恩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4273,〈奏為循例奏明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4428,〈奏為恭繳御書仰祈睿鑒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4457,〈奏為恭謝天恩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4458,〈奏為恭請聖訓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4677,〈奏為敬陳沿路情形仰祈睿鑒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4683,〈奏為恭謝天恩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4826,〈奏為循例奏明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4827,〈奏為奏聞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4886,〈奏為遵旨覆奏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6548,〈奏為敬陳秋審事宜仰祈睿鑒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6549,〈奏為請嚴軍流脫逃處分仰祈睿鑒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6550,〈奏為奏聞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6729,〈奏為恭謝天恩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6731,〈奏為恭請陛見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6867,〈奏為恭謝聖訓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6868,〈奏為敬陳愚悃仰祈睿鑒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6869,〈奏為奏報到任日期恭謝天恩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6870,〈〉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8741,〈奏為恭謝天恩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31011,〈查繳尹嘉銓書籍〉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31046,〈查繳尹嘉銓書籍由〉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7799,〈奏為奏請聖恩垂鑒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019188,〈奏為奏明請旨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6998,〈奏為查出漏銷等案仰祈聖鑒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8741,〈奏為恭謝天恩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28763,〈奏為奏聞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39145,〈奏為奏聞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39594,〈奏為續經查出尹嘉銓編纂各書遵旨解京銷燬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39880,〈奏為查繳尹嘉銓書籍恭摺奏聞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39992,〈奏為查繳違礙書籍恭摺具奏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42350,〈奏為彙繳應燬書籍恭摺奏聞事〉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文獻編號403046852,〈奏為循例奏明事〉
二、叢書資料
[清]王灝編:《畿輔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3月,《百部叢書集成》,影印光緒五年定州王氏謙德堂本)
[清]姚覲元編:《咫進齋叢書》一百卷,(清光緒九年歸安姚氏刊本)
[清]姚覲元編:《咫進齋叢書》九十三卷,(清光緒九年歸安姚氏刊本)
[清]姚覲元編:《咫進齋叢書》八十二卷,(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清光緒九年歸安姚氏刊本)
中華古籍出版社印:《文淵閣本四庫全書書前提要》(臺北:中華古籍出版社,2008年10月)
王德毅主編:《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7月)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5年9月)
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年8月)
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8月)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編:《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
王雲五主編:《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1月)
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
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上海復旦大學圖書館古籍部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
三、古籍資料
經部
[清]尹嘉銓撰:《小學考證》(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8月《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影印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民國六年刻尹氏《小學大全》本)
[清]尹嘉銓撰:《小學或問》(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8月《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影印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民國六年刻尹氏《小學大全》本)
[清]尹嘉銓撰:《小學後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8月《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影印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民國六年刻尹氏《小學大全》本)
[清]尹嘉銓撰:《小學義疏》(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8月《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影印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民國六年刻尹氏《小學大全》本)
[清]尹嘉銓撰:《小學釋文》(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8月《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影印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民國六年刻尹氏《小學大全》本)
[清]尹嘉銓撰:《儀禮探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8月《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影印北京圖書館藏清刻本)
[清]高愈輯:《小學纂註》(臺南:莊嚴文化,1995年9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影印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清乾隆十二年刊本)
史部
[唐]皮日休:《皮子文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1月《四部叢刊正編》,影印上海涵芬樓借湘潭袁氏藏明刊本)
[清]尹會一修:《博陵尹氏家譜》(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8月《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影印北京圖書館藏清刻本)
[清]尹會一著,[清]張受長編:《尹少宰奏議》(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3月,《叢書集成簡編》,影印《畿輔叢書》光緒五年定州王氏謙德堂本)
[清]尹會一撰,[清]鄭端輯:《政學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6月,《叢書集成簡編》,影印《畿輔叢書》光緒五年定州王氏謙德堂本)
[清]尹會一撰,嚴一萍選輯:《撫豫條教》(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百部叢書》,影印《畿輔叢書》清光緒五年王氏謙德堂本)
[清]尹會一輯:《四鑑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3月,《叢書集成簡編》,影印《畿輔叢書》光緒五年定州王氏謙德堂本)
[清]尹會一輯:《四鑑錄》(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四庫未收書輯刊》,影印《畿輔叢書》光緒五年定州王氏謙德堂本)
[清]王先謙撰:《東華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光緒十年長沙王氏刻本)
[清]呂熾撰:《清尹健餘先生會一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12月)。
[清]易宗夔著:《新世說》(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2月)
[清]英廉等編:《清代禁毀書目四種》(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年6月)
[清]恩聯等修,[清]王萬芳等纂:《襄陽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清]清仁宗敕撰:《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臺北:華文出版社,1964年1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年)
王鍾翰點校:《清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周駿富編:《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1月)
孫殿起輯:《清代禁書知見錄》(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書目類編》,影印《民國46年排印本》)
秦國經主編:《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10月)
國史館、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纂:《清史稿校註》(臺北:國史館,1989年2月)
張書才主編,呂堅編輯:《清代檔案史料:纂修四庫全書檔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
清史編纂委員會編纂:《清史》(臺北:國防研究院,1961年5月)
子部
[南朝梁]劉勰原著,林其錟、陳鳳金著:《增訂文心雕龍集校合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清]尹會一撰,王步青輯:《健餘剳記》(臺北: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百部叢書》,影印《畿輔叢書》清光緒五年王氏謙德堂本)
[清]尹會一撰,嚴一萍選輯:《呂語集粹》(臺北: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百部叢書》,影印《畿輔叢書》清光緒五年王氏謙德堂本)
[清]尹會一撰,嚴一萍選輯:《健餘先生讀書筆記》(臺北: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百部叢書》,影印《畿輔叢書》清光緒五年王氏謙德堂本)
[清]尹會一撰:《健餘先生講習錄》(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8月《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影印北京圖書館藏清乾隆敦崇堂藏本)
[清]尹嘉銓撰:《表揚錄續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影印上海大學圖書館藏,清乾隆三十九年博文齋刻本)
集部
[清]尹會一著,[清]王擊瑲編:《健餘先生文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3月,《叢書集成簡編》,影印《畿輔叢書》光緒五年定州王氏謙德堂本)
[清]尹會一撰,嚴一萍選輯:《健餘先生尺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百部叢書》,影印《畿輔叢書》清光緒五年王氏謙德堂本)
[清]尹嘉銓著:《偶然吟》(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2000年1月《四庫禁燬書叢刊》,影印上海圖書館藏,清乾隆二十九年六有齋刻本)
[清]尹嘉銓撰:《真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8月《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影印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乾隆三十九年博文齋刻本)
[清]尹嘉銓撰:《隨五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清代詩文集彙編》,影印清乾隆日宣齋刻本)
四、近人著作
經部
汪受寬著:《諡法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6月)
張卜庥:《諡法及得諡人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5月)
史部
丁原基著:《清代康雍乾三朝禁書原因之研究》(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3年2月)
上海書店出版社編:《清代文字獄檔》(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1月)。
王英志主編:《清代閨秀詩話叢刊》(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4月)
王彬主編:《清代禁書總述》(北京:中國書店,1999年1月)
王爾敏:〈滿清入主華夏及其文化承緒統一政術〉,《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5年9月)
王鍾翰著:《清史十六講》(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5月)
安平秋、章培恒主編:《中國禁書大觀》(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3月)
安平秋、章培恒主編:《中國禁書解題》(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2月)
安平秋、章培恒主編:《中國禁書簡史》(臺北:竹友軒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2月)
艾永明、李晟:《臣綱:清代文官的遊戲規則》(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2月)
吳宗國主編:《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
吳哲夫著:《清代禁燬書目研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80年8月)
沈津著:《翁方綱年譜》(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2年)
施廷鏞編著:《清代禁毀書目題注/外一種》(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4月)
秋禾、少莉編:《舊時書坊》(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12月)
范慕韓主編:《中國印刷近代史》(北京:印刷工業出版社,1995年7月)
徐世昌等編纂:《清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0月)
馬通著:《甘肅回族史》(甘肅:甘肅民族出版社,1994年11月)
高翔著:《康雍乾三朝統治思想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10月)
崔蘊華著:《書齋與書坊之間──清代子弟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張秀民著,韓琦增訂:《中國印刷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
張崇琛著:《中國古代文化史》(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
張紹勛著:《中國印刷史話》(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4月)
戚福康著:《中國古代書坊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7月)
馮林英著:《清代宮廷服飾》(北京:朝華出版社,2000年1月)
黃進興著:《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出版,1994年8月)
楊乾坤著:《中國古代文字獄》(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
楊鳳城等著:《千古文字獄──清代紀實》(北京:南海出版公司,1992年11月)
趙志強:《清代中央決策機制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雒啓坤、王德明主編:《中國歷代禁書》(北京:九州圖書出版社,1998年2月)
戴逸著:《乾隆帝及其年代》(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
子部
[清]朱彭壽撰:《舊典備徵》(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清]李斗撰,汪北平點校:《揚州畫舫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清]昭槤撰,何英芳點校:《嘯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清]段玉裁撰,鍾敬華校點:《經韵樓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
[清]徐錫麟、錢泳輯:《熙朝新語》(臺北:文海出版社,1992年)
[清]楊鍾羲著,雷恩海、姜朝暉校點:《雪橋詩話全編》(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
[清]福格撰,汪北平點校:《聽雨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清]趙翼撰,李解民點校:《簷曝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清]蕭奭撰,朱南銑點校:《永憲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江慶柏編:《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集部
[清]方苞著,劉季高校點:《方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5月)
魯迅著:《且介亭雜文》(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0年3月)
四、期刊論文
丁原基:〈尹會一、嘉銓父子禁燬著述研究〉,《東吳文史學報》,第4期(1982年4月),頁85-100。丁淑梅:〈丁日昌設局禁書禁戲論〉,《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011年1期(2011年1月),頁143-149。
卜貝:〈焚書與禁書〉,《歷史月刊》,第94期(1995年11月),頁98-99。尹德民:〈孔子廟從祀賢儒歷史觀〉,《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6卷5期(1983年5月),頁27-33。王彩紅:〈清代前期淫詞小說之禁〉,《大家》,第2010年18期(2010年9月),頁7-8。
王富鵬:〈屈大均佚著《羅浮書》的發現與辨析〉,《文獻》,2009年第1期(2009年1月),頁186-189。
王穎:〈乾隆時期小說禁毀的特點〉,《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6期(2012年6月),頁33-36。
王顗瑞:〈王灝《畿輔叢書》初探〉,《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15期(2009年8月),頁97-118。丘東江:〈文字獄.禁書.《四庫禁燬書叢刊》〉,《圖書與資訊學刊》,第26期(1998年8月),頁28-35。司馬朝軍:〈乾隆時期的禁毀實錄-從《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看禁書標準〉,《出版科學》,2008年第6期(2008年6月),頁82-91。
艾文錦:〈尹會一評傳〉,《河北師範大學學報》,1985年第3期(1985年3月),頁107-113轉頁89。
何振作:〈王錫侯著述考〉,《江西圖書館學刊》,第2010年02期(2010年2月),頁118-120。
吳哲夫:〈清代禁書中關於詆譭「夷狄」暨「清室」文字蠡測〉,《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4:7期(1971年7月),頁41-45。李沂秋、孫紹龍:〈明清通俗小說的變遷與禁毀〉,《廣西社會科學》,第2010年4期(2010年4月),頁116-120。
李爽:〈《錢注杜詩》禁毀後原刻批校本題識輯述〉,《文獻》,第2010年2期(2010年4月),頁78-84。
李瓊娟:〈淺論王灝《畿輔叢書》〉,《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第30期(2015年6月),頁73-104。汪天順、沈潔:〈略述宋代的禁書〉,《保定學院學報》,2011年第5期(2011年5月),頁74-77。
狄馬:〈明清時期禁書的兩個優點〉,《雜文月刊(選刊版)》,2010年第3期(2010年3月),頁56-57。
肖燕:〈清代的文禁〉,《文史雜志》,第2010年4期(2010年4月),頁61-64。
孟麗:〈晚清上海禁毀小說初探〉,《明清小說研究》,第2008年1期(2008年1月),頁198-201。
宗孝忱:〈歷代尊孔及諸賢儒從祀述略〉,《中國一周》,第492期(1959年9月),頁10-11。胡海義、程國賦:〈論乾隆朝小說禁毀的種族主義傾向〉,《明清小說研究》,第2006年2期(2006年2月),頁37-44。
高遠:〈清修《四庫全書》河南采進本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8年第3期(2008年5月),頁52-57。
高遠:〈清修《四庫全書》時河南禁毀書查繳研究〉,《平頂山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2009年3月),頁38-41。
張運君:〈晚清政府對違禁書籍的查處〉,《出版科學》,2011年2期(2011年2月),頁95-102。
梅桑榆:〈乾隆帝的禁書運動〉,《語文新圃》,2009年第12期(2009年12月),頁39。
莊吉發:〈清高宗禁燬錢謙益著述考〉,《大陸雜誌》,第47:5期(1973年11月),頁22-30。許崇德:〈由「四庫全書」子部「術數類」禁燬書論禁燬標準的發展與形成〉,《故宮學術季刊》,第21:4期(2004年,夏),頁111-147+215。陳景增:〈秦代禁書對書籍相關權利的影響〉,《韶關學院學報》, 2012年第9期(2012年9月),頁107-109。
賀吉元:〈中國歷史上的毀檔禁書〉,《文史天地》,2011年10期(2011年10月)
黃承紅:〈宋代禁書的歷史認知〉,《圖書館學刊》,2011年第4期(2011年4月),頁119-121。
黃進興:〈學術與信仰:論孔廟從祀制與儒家道統意識〉,《新史學》第5卷2期(1994年6月),頁1-82。寧俠:〈四庫禁書的研究史回顧(1883-2010年)〉,《陰山學刊》,2011年6期(2011年6月),頁27-34。
寧俠:〈清代各省奏繳請毀書籍匯考-《四庫禁書》研究札記之一〉,《陰山學刊》,2012年1期(2012年1月),頁21-59。
趙曉耕:〈一柱樓詩案-清朝奇案系列〉,《中國審判月刊》,第2008年10期(2008年10月),頁94-96。
趙曉耕:〈清雍正朝曾靜投書謀反案〉,《中國審判月刊》,第2008年5期(2008年5月),頁92-95。
齊如山:〈清朝的諡法〉,《中國文選》,第15期(1968年7月),頁96-101。劉乃英:〈清代禁毀書《靜悱集》考述〉,《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年第8期(2009年8月),頁53-54。
劉玉珺:〈四庫禁毀唐集考述〉,《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6期(2010年6月),頁90-107。
劉易穎:〈《說岳全傳》在清代的傳播研究〉,《有鳳初鳴年刊》第10期,頁349-369。劉家駒:〈清高宗纂輯四庫全書與禁燬書籍(上)〉,《大陸雜誌》,第75:2期(1987年8月),頁5-21。劉家駒:〈清高宗纂輯四庫全書與禁燬書籍(下)〉,《大陸雜誌》,第75:3期(1987年9月),頁6-18。劉家駒:〈纂輯四庫全書的另一面:乾隆的禁燬書籍〉,《故宮文物月刊》,第4:5=41期(1986年8月),頁130-136。劉衛群、邱進春:〈一部字書引發的文字獄-王錫侯《字貫》案〉,《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10年4期(2010年4月),頁76-77。
蔡勁雄:〈清代知府政務的觀察──以尹會一為例〉,《洄瀾春秋》第3期(2006年7月),頁59-68。衛道存:〈同治年間的禁書〉,《春秋》,第20:5期(1974年5月),頁41。霍艷芳:〈明代禁書原因淺析〉,《山東圖書館學刊》,2012年第6期(2013年6月),頁93-95。
五、學位論文
李璇:《明清兩朝的禁書與思想專制》(臺北:吉林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4月
商哲雅:《禁淫詞:明末清初人欲論述與禁書政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