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台灣)總統府網頁,2006,「全民的國防(國防篇)」,2006年5月21日,取自http://www.president.gov.tw/1_president/achieve/subject04.html。
吳美連、蔡銘洋、張振傑、莊文隆(2007)。師徒功能對組織社會化影響之研究-以志願役軍官為例。中原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學報第七卷第二期,頁071-092。
朱家興(2008)。大專校院軍事危機融入危機管理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2011)。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頁148:229)。台北市:紅葉文化。
李政賢譯(2009)。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文化出版社。
屈家妤(2011)。志願役士兵從軍動機、心理資本對部隊適應之關聯探討。國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專班碩士論文。林雅芸(2010)。國中原住民學生自我覺察、生涯覺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邱華源(2007)。國軍預備役政戰初官工作適應歷程之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俞筱鈞譯(1996)。適應與心理衛生-人生週期之常態適應(頁62:287-288)。台北:揚智。
姚惠忠(2012)。危機情境與反應策略之研究-組織與受眾認知落差之分析。公共行政學報,頁73-98。張芳全(2008)。問卷就是要這樣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春興(2004)。心理學概要(修訂版)(頁182-183)。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楊國樞(1989)。心理學(頁117)。三民書局。
張惠珍(2009)。休閒體驗的自我覺察在生命歷程之連結─以公立高中職女性教師為例。屏東市: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保健系碩士論文。施筱芬(2014)。反彈復甦力、工作壓力及工作適應之關係—以後備指揮部為例。台南市:南台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人力資源管理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彭成裕(2014)。國軍志願役官士兵背景對工作認知、部隊適應與留營意願之研究—以中部地區新訓中心為例。台中市:朝陽科技大學財經金融系碩士論文。許秋嬉(2014)。我國海軍艦艇軍官工作適應、家庭關係與工作投入之研究。屏東市: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郭靜晃(1994)。心理學(頁105:148-149)。台北市:揚智文化。
譚傳毅、王肇隆(2000)。我國最佳兵力制度與兵力結構,第三屆軍是社會科學學
術研討會。台北:政戰學校。
蔡忠達(2002)。國軍志願役軍官家庭功能與生活滿度之關聯性研究。政治作戰 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組碩士論文。
陳玉菁(2005)。國小藝術才能學童自我覺察、生涯覺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陳雅利(2005)。臺北市綜合高中學校行政人員工作適應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曾旭稜(2014)。高風險社工情緒勞務、自我覺察及關係涉入之相關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程禹欽(2013)。國軍志願役官兵工作認知、部隊適應、工作承諾與留營意願相關聯性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與社會工作學系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黃梓松(2004)。社會福利機構外籍監護工工作適應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雷詠棋(2012)。組織變革對員工適應能力、工作滿意度與知覺組織支持之關係研究-以科技業為例。清雲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冠婷(2007)。國際觀光旅館業員工工作生活品質、工作適應與離職意願之關聯性研究。國立高雄餐旅學院碩士論文。劉翔飛(2008)。海軍部隊組織承諾與工作滿足關聯之研究-以海軍某戰隊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政戰學院政治系。
劉曉雯(2014)。自我導向學習、專業發展自我覺察、支持性組織氣候對教師專業發展之影響:階層線性模式分析。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維基百科(2015)中華民國海軍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6%B5%B7%E8%BB%8D。
潘中道、胡龍騰譯(201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第二版。台北:學富文化。
趙中先(2005)。適應判別模式之研究—以海軍士官兵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滕正格(2009)。生、心理因素對女警從事派出所工作適應影響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碩士論文。鄭怡芬(2011)。青少年網路使用與自我覺察和社會資本的相關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賴秋樺(2009)。軍隊領導管理模式與海軍義務役士兵適應問題之關係。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龔昶銘(2002)。基層員警工作困擾、組織投注感與工作適應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邱皓政(2008)。量化研究法(一)研究設計與資料處理。台北市:雙葉書廊。
二、英文部分
Ashford, S. J., & Taylor, S. M. (1990). “Adaptation to Work transitions: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source Management 8: 1-39.
Ashford, S. J. (1989). “Self-assessment in organizations: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tegrative model.”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1:133-174.
Barton, L. (1993). Crisis in Organizations. Cincinnati: Southwestern Publishing Company.
Coombs, W. T. (1998). “An analytic framework for crisis situations: better responses from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10:177-191.
Dawis, R. V. & Lofquist, L. H. (1976 ). “Personality style and the process of work adjust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3:55-59.
Dawis, R. V., & Lofquist, L. H. (1984). A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Work Adjustment.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Dawis, R. V. (1987). “The Minnesota Theory of Work Adjustment.” Pp. 203-217 in Bolton, B. (Ed.), Handbook of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Rehabilitation. MD: Brookes.
Holland, M. (1981). “Relationship between vo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self-concept in sixth grade student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8:228-236.
Hershenson, D. B. (1981). “Work adjustment, disability and the three R.S. of vocation rehability: a conceptual model.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Bulletin 25:91-97.
Hershenson, D. B. (1996). “Work adjustment: A neglected area in career counsel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4:442-446.
Lofquist, L. H., & Dawis, R. V. (1978). “Values as second-order needs in the theory of work adjust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ur 12:12-19.
Mead, G. 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olster, E., & Polster, M. (1973). Gestalt Therapy Intergrated: Contour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Brunner/Maz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