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01.84) 您好!臺灣時間:2023/10/03 08:4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廖淑娟
研究生(外文):Liao, Shu-Chuan
論文名稱:影響消費者使用載具索取電子發票意願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Consumers’ Willingness to Utilize E-Invoice
指導教授:郭昱瑩郭昱瑩引用關係洪綾君洪綾君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uo,Yu-YingHung,Ling-chun
口試委員:蔡馨芳吳怡融
口試委員(外文):Tsai, Hsin-fangWu ,Yi-jung
口試日期:2016-05-0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行政管理學研究所(含博、碩專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9
中文關鍵詞:電子發票載具發票無紙化政策行銷
外文關鍵詞:E-InvoiceCarriersPaperless InvoicePolicy Market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4
  • 點閱點閱:89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為因應電子商務交易型態,我國政府自95年推行電子發票政策,首先推動虛擬通路開立電子發票。自99年12月起,試辦實體通路開立電子發票(B2C),而環顧現行實體通路開立電子發票並未真正達到「發票無紙化」的政策目標。
交易時,消費者需主動告知店家服務人員,使用「載具」索取電子發票,始能將應取得之紙本發票存置於雲端,真正達到「發票無紙化」。若未主動告知營業人採用電子發票時,店家服務人員仍然開出電子發票證明聯,交付消費者。依104年度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統計資料顯示,以載具索取電子發票張數佔全部已開立電子發票張數僅有9.05%,可見尚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電子發票是政府的創新政策,本研究係以行銷組合4Ps「產品」、「價格」、「通路」及「推廣」四個構面為自變項,「載具索取電子發票意願」為依變項,背景變項有性別、年齡、職業及教育程度,以政策行銷角度,來探討影響消費者對行銷組合4Ps的了解程度,與使用載具索取電子發票之意願,是否具有顯著關係。採用非隨機便利抽樣法,發放紙本問卷及線上問卷,運用SPSS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重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消費者對「產品」了解程度與使用載具索取電子發票之意願有正向之顯著關係。
二、消費者對「價格」、「推廣」了解程度與使用載具索取電子發票之意願有正向關係,但未達顯著性。
三、消費者對「通路」了解程度與使用載具索取電子發票之意願有反向關係。
In response to various patterns of e-commerce transactions, the government has been promoting the e-invoice policy since it first promoted the issuance of e-invoices through a virtual channel in 2006. From December 2010, it has implemented a pilot program for issuing e-invoices offline (Business to Customer, B2C). However, looking at the existing distribution channels, it is obvious that issuance of e-invoices has not achieved the policy goal of "paperless invoice."
During the transaction, the consumer need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of informing store staff to use a "carrier" to obtain e-invoices.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being able to access paper invoices stored in cloud, achieving "paperless invoicing." When the initiative is not taken to inform store staff of the desire to use e-invoice, they would still issue paper invoices. According to the 2015 statistics from the Fiscal Information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using carriers to obtain e-invoices account for only 9.05% of the total number of e-invoices. From this figure, it is obvious that there is room for major improvement.
E-invoice is an innovative policy of the government. The study uses the four facets of the marketing mix: "product," "price," "place" and "promotion" as its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the willingness to use a carrier to receive e-invoice " as its dependent variable; variables include gender, age, occupation, and educational level. From a marketing policy standpoint, it explores whether the levels of understanding consumers have for the 4Ps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ir willingness to use a "carrier" to obtain e-invoice. The study utilizes the non-random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 with survey and online questionnaires before using the SPSS statistical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data obtained. Major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There i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s of understanding consumers have for the product and the willingness to use a "carrier" to obtain e-invoice.
2.There i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vels of understanding consumers has for price and promotion and the willingness to use a "carrier" to obtain e-invoice. However, this relationship is not significant.
3.There is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s of understanding consumers has for "place" and the willingness to use a "carrier" to obtain e-invoice.
目 次
頁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6
第四節 研究流程 7
第二章 電子發票推動歷程 9
第一節 統一發票制度演變 9
第二節 電子發票推動及資訊化歷程 13
第三節 國內電子發票相關介紹 21
第三章 文獻探討 29
第一節 政策行銷相關文獻討論 29
第二節 電子發票(B2C)相關文獻討論 40
第三節 小結 41
第四章 研究設計 43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方法 44
第三節 問卷設計 45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 51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55
第一節 信度分析與樣本結構分析 55
第二節 描述性統計分析 57
第三節 個人背景與各研究變項間之關係 63
第四節 迴歸分析 71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7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77
第二節 政策建議與後續研究建議 83
參考文獻 87
附 錄 93
附錄一 研究問卷初稿 93
附錄二 專家意見彙整表 97
附錄三 研究問卷正式版 98

表 次
頁次
表1-1 載具索取電子發票張數比例 4
表1-2 統一發票印製數量 6
表1-3 開立電子發票營業人家數 7
表2-1 電子發票推動歷程 18
表2-2 多元載具介紹 28
表4-1 依變項的操作型定義 46
表4-2 主構面「產品」之操作型定義 47
表4-3 主構面「價格」的操作型定義 48
表4-4 主構面「通路」的操作型定義 49
表4-5 主構面「推廣」的操作型定義 50
表5-1 樣本回收情形 55
表5-2 問卷信度分析表 56
表5-3 有效樣本結構分析表 57
表5-4 受訪者對各構面意見分布情形 58
表5-5 產品構面及題項次數分配表 58
表5-6 價格構面及題項次數分配表 60
表5-7 通路構面及題項次數分配表 61
表5-8 推廣構面及題項次數分配表 62
表5-9 性別與各變項間t檢定 63
表5-10 年齡與各變項間之單因子變異數檢定表 65
表5-11 職業與各變項間之單因子變異數檢定表 67
表5-12 教育程度與各變項間之單因子變異數檢定表 69
表5-13 個人背景變項與各研究變項之關係檢定彙整表 71
表5-14 各研究變項相關分析表 72
表5-15 自變項與載具索取電子發票的意願之迴歸關係分析表 74
表5-16 所有變項與載具索取電子發票的意願之迴歸關係分析表 75
表5-17 研究假設檢定結果 76
表6-1 受訪者目前使用電子發票狀況 78

圖 次
頁次
圖1-1 電子化政府推動歷程 3
圖1-2 研究流程圖 8
圖2-1 二聯式統一發票 10
圖2-2 三聯式收銀機統一發票 11
圖2-3 二聯式收銀機統一發票 11
圖2-4 電子計算機統一發票 12
圖2-5 電子發票證明聯 12
圖2-6 全球運籌發展計畫具體推動措施 14
圖2-7 擴大資訊科技及網路網路應用 14
圖2-8 電子發票推動歷程 20
圖2-9 紙本統一發票大小不一 23
圖2-10 實體通路開立電子發票流程圖 27
圖4-1 本研究架構圖 43



壹、中文部分
朱瑞陽(2013)。電子發票雲個人資料保護之研究-以載具號碼為核心。資訊安全 通訊,19,3。
王佳煌等合譯(2002)。Neuman,W.L.著。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Social research method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台北:學富。
王達樂(2010)。公務人員陞遷公平認知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各地政機關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丘昌泰、余致力、羅清俊、張四明、李允傑(2001)。政策分析。台北:空中大學。
丘昌泰(2011)。政府施政與民眾感受之間的連結器。研習論壇月刊,129。
台北畫刊(2014)。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562,57。
李旭峰(2012)。適用於實體消費通路之優化電子發票機制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呂育誠(2011)。政策行銷意涵與目的的再定位。T&D 飛訊,133,1-10。
余致力、毛壽龍、陳敦源、郭昱瑩合著(2008)。公共政策。台北:智勝。
林秀雲譯(2013)。Earl Babbie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13 ed.)。台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
林佳慧(2005)。公部門政策行銷策略之研究。T&D 飛訊,39,1-20。
吳 定(2006)。公共政策辭典(三版)。台北:五南。
吳明珠(2014)。繳稅管道政策行銷之研究。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純慧(2013)。影響消費者對電子發票的使用滿意度及使用意圖之研究。虎尾科技大學,未出版,雲林。
林家瑋(2013)。影響消費者使用悠遊卡電子發票意願之研究分析。長庚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孟繁宗(2011)。公務人力發展中心。游於藝電子報,121。
邱皓政(2009)。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第三版,台北,五南。
周惠玲(2014)。紙上發票上雲端、節能減碳作伙來。財稅研究,創刊號,81-85。
周惠玲、王培得、盧志山、張中行(2010)。全面推動電子發票應用之可行性研究。財政部財政資料中心。
洪綾君、郭昱瑩(2011)。政策管理:政策怎能不行銷? T&D 飛訊,110,1-18。
徐仁輝、蔡馨芳(2007)。結果導向的學習:績效管理與組織學習。T&D 飛訊,61,1-15。
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2009)。98年度電子發票應用整體規劃報告。
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2011)。政府機關資訊通報,285。
翁培祐、歐德馥、紀再仲、穆永霞、鍾覺非、陳炫妙(2013)。促進政府機關創新務作法之探討-以實體消費通路開立電子發票為例。T&D 飛訊,166,6-7。
孫本初、傅岳邦(2009)行銷型政府的治理模式-政策行銷與政策網絡整合的觀點。文官制度季刊,1(4),25-55。
高中等譯(1999)。Boone,Louis E.and David L.Kurtz著。行銷學。台北:五南。
陳敦源、韓智先(2000)。是誰告訴人民他們要什麼﹖媒體、民意與公共議程設定,研考雙月刊,24(1),頁19-31。
陳彥錕(2011)。殯葬政策行銷之研究-以環保自然葬之推廣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威豪(2010)。電子發票應用於企業對消費者(B2C)交易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榮源、謝耀霆(2009)。文官制度季刊,1,4,79-110。
黃榮護(2000)。公共管理。台北:商鼎。
許泰祥(2008)。工會勞工對勞退新制認知與其政策行銷之研究。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黃政元(2011)。自然人憑證政策行銷與創新擴散之研究。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
黃俊英(2011)。善用價格手段推動公共政策。T&D 飛訊,132。
黃俊英(2011)。整合性行銷工具—強化政策宣導與溝通的利器。文官制度季刊,3,2。
郭思妤譯(2007)。Kotler 著。柯特勒談政府如何做行銷(Marketing In The Public Sector)。台北:台灣培生教育。
游麗雪(2011)。電子發票採用意願之實證研究-創新擴散的觀點。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
國家文官學院(2015)。薦任公務人員晉升簡任官等訓練課程教材。
張世賢(2002)。電子化政府的政策行銷,國家政策報告,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張秀旭(2015)。影響自然人憑證接受度與使用因素研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凌佩勤(2014)。影響民眾使用載具索取電子發票因素之實證分析。國立應用科技大學財富與稅務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統一發票使用指南(2005)。台北市:稅務日報社。
楊治清、徐志榮(2012)。消費者對電子發票使用行為意圖之研究。當代財政,20,55-73。
鄒芷昀(2014)。以創新擴散理論探討我國電子發票的接受程度。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張振明譯(2004)。Philip Kotler著。行銷是什麼?(Marteting Insights from A to Z,初版)。台北:商周(原書於2003年出版)。
趙羽晨(2012)。影響民眾使用手機條碼電子發票意願之因素。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黎萬益(2008)。電子發票促進企業經營效率。研考雙月刊,32.1,77-86。
劉哲瑋(2014)。實體通路電子發票載具使用意圖因素探討。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潘 諺(2013)。消費者使用電子發票載具之行為研究-以手機條碼為例。中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魯炳炎(2011)。以議題為中心,以政策為本位:是行銷政策,還是政策行銷?T&D 飛訊,132。
謝佑晟(2013)。以政策行銷途徑評估台北市自行車道政策-跨機關協力之審視。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羅詩婷(2013)。電子發票新紀元-淺談電子發票實施作業要點規定。當代財政,34,58-62。
蘇偉業(2004)。政策行銷之研究:以限制使用購物用塑膠袋及塑膠類免洗餐具政策為例。中山管理論壇-知識經濟、新公共管理與傳播學術研討會,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高雄。
蘇俊榮(2012)。Open 168,整合送給你-「導入雲端運用,強化財政資訊」。當代財政,17,9-18。
財政部財政史料陳列室(2015)。2015年3月31日,取自:http://www.mof.gov.tw/museum/

財政部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2015)。2015年10月31日,取自:https://www.einvoice.nat.gov.tw/wSite/mp?mp=1
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2015)。2015年11月8日,取自:http://www.fia.gov.tw/dp.asp?mp=1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網頁(2015)。2015年12月21日,取自: http//www.ntbt.gov.tw/etwmain/front/ETW118W/CON/1815/508539324897278 6222?tagCode=電子發票專區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5)。2015年11月1日,取自:
https://www.ndc.gov.tw/News_Content.aspx?n=C90548F2DB23E8B9&sms=AB593F5AE64A02BE&s=8BAC183A656F950A經建會新聞稿歷史資料區(2001~2014/1/21)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5)。2015年12月21日,取自: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E0C48B7F39ACB61F電子化政府計畫

貳、英文部分
Buurma,Hans(2001),“Public Policy Marketing:Marketing Exchange in the Public Sector”,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Vol.35,No.11/12,April 2001,pp.1287-1300.
Drucker, P. F. (1973). Management: Task,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Kotler, P., & K. Keller (2009). Marketing Management (13th Ed.). Upper Saddle River,Kotler,Pilip (1982),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2nd Ed.).
Kotler,Pilip(1979),“Strategies for Introducing Marketing Into Nonprofit Organization”Journal of Marketing,Vol.43,Januany 1979,37-44
Mokwa,Michael P.and Permut,Steven E.(1981),Government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Praeger.NJ: Pearson Education. NY:Harper & Row.
Philip Kotler and Sidney J.Levy(1969),“Boarden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Journal of Marketing,Vol.33,Jan.,1969,pp.10-1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