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書目和期刊
土司工作室製作(2002),《新新關係:看新山人如何新加坡》,馬來西亞:大將事業社。
大衛.鮑德威爾、克莉絲丁.湯普遜(2013),《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曾偉禎),頁136-138,臺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
王虎(2010),《馬來西亞非政府組織研究》,廈門:厦門大學出版社。
方金英(2001),《東南亞“華人問題”的形成與發展》,頁81-83,北京:時事出版社。
李恩涵(2003),《東南亞華人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呂志昌(2015),《影視美術設計概論》,新北市:鳳凰網路有限公司。
見方顯(1970),《世界史、馬來亞史及東南亞史》,新加坡:上海書局有限公司。
林水檺,《堅持與成長:馬來西亞華教發展之路》,頁14,吉隆玻:拉曼大學。
林水檺(1999),《馬來西亞成立前華文教育的發展与教育政策的衝突》,見林水檺与傅孫中合編《東南亞文化衝突与整合》,吉隆坡:華總德麟文化基金及馬大中文系畢業生協會。
索倫.奧碧.克爾凱郭爾(2005),《論反諷概念:以蘇格拉底為主線》(湯晨溪譯),頁215-22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教總秘書處(1989),《林連玉公民權案》,馬來西亞:林連玉基金委員會。
張錦華(1997),《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頁29-37,臺北:正中書局。
許南明(1986),《電影藝術詞典》,頁119-133,頁159,頁322-325,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道利.安祖 (1988),《電影理論》(陳國富譯),頁126-131,臺北:志文出版社。
楊群(1998),《民族學概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齊隆壬(2013),《電影符號學:從古典到數位時代》,頁115-116,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塞.胡先.阿裡(2010) ,《馬來人的問題與未來》(賴順吉譯), 馬來西亞:策略資訊研究中心。
潘永強、魏月萍(2003),《再見馬哈迪》,馬來西亞:大將出版社。
編寫組(2002),《電影手冊-當代大獎卷》,頁14-19,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黃建業(2001),《世界電影年評鑑》,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鄭世仁(2004),《教育社會學導論》,頁55-56,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劉阿榮,陳冠華(2015),《文化創意與生活美學:藝術進入社區初探》,收錄於丘昌泰主編,《國家與社會-本期專題:文化創意產業》頁39,臺北: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劉鍔、何潤(1996),《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綱要》,頁15-22,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聶作平、李華編(2005) ,《夕陽下的艦隊:鄭和下西洋600週年評判》 ,成都市:巴蜀書社。
羅蘭‧巴特 (1997),《神話學》(許薔薔、許綺玲譯),台北:桂冠圖書。
Andre Bazin(1995),《電影是什麼》(崔君衍譯),臺北:遠流出版社。(原著出版 年:1985)。
Peter Kivisto(2007),《多元文化主義與全球社會》(陳宗盈 連詠心譯),頁49,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英文書目和期刊:
Abdullah Hassan, Pendidikan dan Patriotisme Malaya, Berita Persatuan Kakitangan Akademik Universiti Malaya, Kuala Lumpur, 1996.
Garth Alexander, Silent Invasion-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Macdonald & Company (Publishers) Limited, 1973.
Heng Pek Koon, Chinese Politics in Malaysia: A History of the Malaysia Chinese Association, OxFord Univeristy Press, 1988, New York.
John Kerry King, Southeast Asia in Perspective,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56, New York.
Kenneth Perry Landon, Southeat Asia-Crossroad of Religion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47.
Lois Mitchison, The Overseas Chinse, The Bodley Head Ltd, 1961.
Mary F.Somers Heidhues, Southeast Asia’s Chinese Minorities, Long, Australia.
Roeslan Abdulgani, Natinalism, Regionalism, And Security:Problems in Southest Asia ,Bnyuan Publications,1986.
Robert C.Bone, Jr.,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Random House, Inc, 1962, New York.
Tibor Mende, South-East Asia between Two Worlds, Library Publi-shers, 1955, New York.
Victor Purcell, The Chinese in Malay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Kuala Lumpur.
Victor Purcell, 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second edition, London, Kuala Lumpur, HongKong.
Wang Gungwu, Community and Nation-China, Southeast Asia and Australia, ALLEN & UNWIN Pty Ltd, 1992, Australia; China and the Chinese Overseas,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1月.
報刊
《安華事件的演變始末》,2004年9月3日,頁10,吉隆玻:星洲日報。
《國家面對經濟戰:安華呼籲全民支援》,1997年9月5日,頭版頁1,吉隆玻:星洲日報。
《國會解散:料18日提名28日投票》,1999年11月11日,頭版頁1,吉隆玻:星洲日報
《最優生擠不進醫學系:STPM總積分4.0 9大學拒收》,2013年7月14日,頁1,吉隆玻:中國報。
學位論文
王威人(2010),《下落村的來電》之創作論述,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陳欣瑋(2013),《辦桌》之創作論述,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詹嘉文(2011),《庭院》之創作論述,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杨岸青(2015),《消逝》之創作論述,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電影影片資料
李安(1994),《飲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en),臺灣。
周青元(2014),《一路有你》(The Journay),馬來西亞。
周青元(2015),《Ola Bola》(輝煌時代),馬來西亞。
陳玉珊(2015),《我的少女時代》(Our Times),臺灣。
梁智強(2002),《小孩不笨》(I not stupid),新加坡。
梁智強(2006),《小孩不笨2》(I not stupid too),新加坡。
梁智強(2008),《錢不夠用2》(Money no enough 2),新加坡。
鄭德祿(1998),《錢不夠用》(Money no enough),新加坡。
鄭建國(2011),《結婚那件事》(The Wedding Diary),馬來西亞/新加披。
滕華濤(2011),《失戀33天》(Love is Not Blind),中國。
魏德聖(2008),《海角七號》(Cape No.7),臺灣。
譚家明(2006),《父子》(After this our exile),香港。
Louis Lumière(1895),《工廠下班》(Workers Leaving the Lumiere Factory in Lyon) , 法國。
Louis Lumière(1896),《火車進站》(The Arrival of a Train),法國。
Puttipong Promsaka Na Sakolnakorn,Wasin pokpong(2010),《初戀那件小事》(泰語:สิ่งเล็กเล็กที่เรียกว่า...รัก),泰國。
網路資料
國陣,維琪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8B%E6%B0%91%E9%99%A3%E7%B7%9A
2020年宏願,維琪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20%E5%B9%B4%E5%AE%8F%E6%84%BF
李羅力, 1998,《亞洲金融危機對各國的深層次影響》,新加坡文獻館,http://www.sginsight.com/xjp/index.php?id=285。
新山,維琪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新山。
新柔長堤,維琪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6%9F%94%E9%95%BF%E5%A0%A4。
《高教部長曾與董總商討,目前對統考政策維持不變》,東方網, 2016年5月10日,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nation/gn45635010489292。
《移民局新措施‧嘲弄政府禁出國3年》,星洲網,2016年5月18日,http://news.sinchew.com.my/node/479593?tid=1。
《柔王儲爆料「有人爲控制選票不改善教育水準」》,東方網,2016年5月30日,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nation/gn45635010489900。
《張盛聞:不會拖至下屆大選 料不久後承認統考》,光華網,2016年5月9日,http://www.kwongwah.com.my/?p=137353。
《承認統考不止最後一裏路,高教部澄清現有政策不變》,當今大馬,2016年5月10日,https://m.malaysiakini.com/news/340999。
《JPA獎學金停發事件‧“無法資助請自付學費”‧15學生晤公服局晴天霹靂》,星洲網,2016年1月26日,http://news.sinchew.com.my/node/463457?tid=1。
《新國製造業裁員,馬勞回流或謀低職》,東方網,2016年3月21日,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nation/gn45635010487853。
《顧及國家利益主權,政府暫不承認統考》,東方網,2016年3月29日,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nation/gn45635010488089。
《論語》述而第七 ,中華經典網,引用日期2016年6月19日,http://www.ccview.net/。
駱淑慧、林彩雲,《馬來西亞教育發展概況》,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引用日期2016年7月9日,http://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11/pta_399_4671509_5336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