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教育部,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 臺北市, 2003a. [2] 教育部,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 台北市, 2003. [3] 徐新逸、賴婷鈴, “國際經驗對臺灣電子教科書發展之啟示,” 教科書研究, 6(2), pp. 1-31, 2013.[4] 林易增, “我國國民小學電子教科書設計、使用現況與未來發展,” 於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 南投市, 2013.[5] L. P. Riebe, “Animation in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Research & Development, 38(1), pp. 77-86, 1990. [6] 宋曜廷, “先前知識、文章結構與多媒體呈現對文章學習的影響,” 於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 台北市, 2000.[7] R. E. &. C. P. Mayer, “When learning is just a click away: Does Simple user interaction foster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multimedia messag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3(2), p. 390–397, 2001. [8] 朱建正, “國小數學課程的數學理論基礎,” 1996國科會成果報告, 台北市, 1997. [9] D. &. R. D. Muijs, Effective Teaching-Evidence and Practice, London: Paul Chapman, 2001. [10] 林碧珍, “TIMSS 2011 臺灣國小四年級學生的數學成就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III),” 科學教育月刊, 378, p. 2~21, 2015.[11] U. Schiefele, “Interest,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6, p. 299–324, 1991. [12] A. Krapp, “Basic need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est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5, pp. 381-395, 2005. [13] M. &. G. J. Mitchell, “Interest and anxiety in mathematics,”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cago, 1997. [14] S. Hidi, “Interest, reading, and learning: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3(3), pp. 191-208, 2001. [15] B. C. A. &. G. 1. Shen, “ Using achievement goals and interest to predict learn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 75, pp. 89-108, 2007. [16] 郭生玉, 心理與教育測驗, 台北: 精華, 2001. [17] 張春興, 張氏心理學辭典, 台北市: 東華, 1989. [18] 游福生, “談學習的興趣,” 國教輔導, 32(1), pp. 54-55, 1992.[19] J. F. F. H. M. &. B. O. Herbart, The science of education: Its general principles deduced from its aim and the aesthetic revelation of the world, DC Heath & co, 1895. [20] W. H. Kilpatrick, The Dutch schools of New Netherland and colonial New York, Washington: DC: Govt. Print., 1912. [21] 教育部,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核定本, 臺北市: 教育部, 2011a. [22] 朱更生譯:赫爾巴特(J. F.Herbert)原著, “根據行政專區參議格拉夫先生的構想對學校年級及其改革的教育學鑑定,” 收於李其龍主編。赫爾巴特文集4,教育卷二, p. 293_329, 杭州:浙江教育,原著出版年:1818年. [23] 鄭靜宜, 話在心.口難言:運動性言語障礙的理論與實務, 新北市: 心理出版社, 2013. [24] 林文昌, “融合網路多媒體在國小數學領域教學之學習成效與態度影響研究,” 於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數理教育碩士班(數學組), 新竹市, 2003.[25] 蔡俊男, “高雄市國小教師運用資訊設施教學意願之研究,” 於 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碩士論文, 高雄市, 2000.[26] 何榮桂、顏永進, “資訊科技融入學習領域設計策略初探,” 於 九年一貫課程議題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教育部, 2001. [27] 沈中偉、李忠屏, “資訊科技融入國小國語科教學活動之策略應用,” 國教天地, 155期, pp. 2-7, 2004.[28] 黃姿萍, “以資訊科技融入國小自然領域教學設計,” 於 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嘉義縣, 2014.[29] M. D. J. Roblyer, Integrat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2000. [30] 劉懷桐, “資訊科技對國小二年級學童時間概念教學之探討,” 於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台中市, 2003.[31] 張沼澤, “我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統合分析,” 於 台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台中市, 2005.[32] 鄭皓元, “資訊融入國小數學科教學效益之研究—以六年級面積概念為例,” 於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北市, 2006.[33] 張守端, “電腦多媒體應用於國小數學科教學效益之探究-以國小五年級等值分數概念為例,” 於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中市, 2006.[34] 楊立德, “資訊科技融入數學科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國小四年級數學分數為例,” 於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台北市, 2006.[35] 謝欣皓, “資訊科技融入國小數學科教學效益之研究-以國小五年級線對稱圖形為例,” 於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台中市, 2008. [36] 程柏豪, “資訊科技融入國小數學科教學效益之研究-以國小五年級體積與表面積為例,” 於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台中市, 2008.[37] 陳金葉, “資訊融入異分母分數加減單元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學習成效與動機之影響,” 於 國立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臺中市, 2009.[38] 黃英傑, “資訊融入教學輔以認知師徒制對學生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以「一元二次方程式」單元為例,” 於 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台北市, 2009.[39] 翁湘盈, “引導式資訊融入教學運用於國小中年級學童數學謎題之研究,” 於 國立台南大學數學教育學系數學科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南市, 2010.[40] 黃秀華, “資訊融入國小一年級長度概念之教學成效,” 於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碩士論文碩士論文, 台中市, 2010.[41] 曾意鈞, “探討GSP軟體融入數學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學習複合圖形面積之成效,” 於 國立臺南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臺南市, 2012.[42] 黃美嬋, “資訊融入分數數感教學對六年級學童分數數感能力與分數學習影響之研究,” 於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 台中市, 2013. [43] 李采臻, “探討將平板電腦結合App 融入數學教學-以國小高年級學生為例,” 於 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台南市, 2013.[44] 顏全朗, “以平板電腦為輔助教學工具融入等值分數單元對國小四年級學生等值分數的學習成效之研究,” 於 國立台南大學, 台南市, 2013. [45] 林玫均, “平板電腦應用於一年級數學領域教學之研究 -以數與量單元為例,” 於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新竹市, 2015.[46] 連靜儀, “運用平板電腦做為輔助教學於國小三年級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兩步驟的乘與除單元教學為例,” 於 國立台南大學應用數學系數學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台南市, 2015.[47] 李宗薇, 教學媒體與教育工學, 台北市: 師大書苑, 1991. [48] 何榮桂、顏永進, “資訊科技融入學習領域設計策略初探,” 於 九年一貫課程議題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教育部, 2001. [49] 李宗薇, “電子教科書的趨勢與發展-電子教科書的時代已來臨,” 教科書研究, 2(2), pp. 118-122, 2009. [50] 何冠慧, “掀開教科書發展的新篇章—談電子教科書的發展、特色與展望,” 教科書研究, 2(2), pp. 126-131, 2009. [51] 呂正華, “電子教科書發展趨勢與數位出版計畫,” 教科書研究, 2(2), p. 115, 2009. [52] 陳振威、陳木城, “數位教材vs.數位學習,” 教科書研究, 2(2), pp. 132-135, 2009. [53] 王維程, “電子教科書融入不同教學方法之成效分析:以國小六年級社會科為例,” 於 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嘉義縣, 2012.[54] 劉家惠, “國小教師對電子教科書使用滿意度與教學效能之研究-以合併前高雄市為例,” 於 樹德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高雄市, 2014.[55] 周淑卿, “豈是「一本」能了?-教科書概念的重建,” 教科書研究, 1(1), , pp. 29-47, 2008.[56] 吳志鴻, “臺北市國小教師使用國語科電子教科書之調查研究,” 於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北市, 2011.[57] 陳偉慈, “大高雄地區國小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的態度與意願之研究,” 於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碩士論文, 屏東縣, 2011.[58] 周良姿, “臺北市國小教師社會領域電子教科書使用情形之研究,” 於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臺北市, 2012.[59] 施玉青, “基隆市國民中學英語教師創新接受度與應用電子教科書知覺之相關研究,” 於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基隆市, 2012.[60] 李慧玲, “新北巿國小教師數學電子教科書使用滿意度、教學效能與資訊融入教學素養之研究,” 於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新北市, 2013.[61] 黃詩芳, “融入電子教科書於英語文法句型教學之個案研究,” 於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課程與教學領導所碩士論文, 台北市, 2013.[62] 鄭經文, “高雄市國小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之滿意度研究,” 於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組教育科技碩士論文, 屏東縣, 2013. [63] 陳穎青, “教科書與數位衝擊,” 教科書研究, 2(2), pp. 122-126, 2009. [64] 蔡麗娟, “以知識管理能力及教學能力的觀點探討國小教師持續使用電子教科書之意圖,” 於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服務業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澎湖縣, 2012.[65] 李靜儀、龔心怡、李文生, “未來教室,學習E 起Hi起來,”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3(7), pp. 72-75, 2014. [66] 唐玉樺, “自然科電子教科書導入註記與前導組織對國小學生學習之影響,” 於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台北市, 2011.[67] 張靜瑤, “電子教科書在數學教育之運用-以國小兩步驟問題為例,” 於 中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新竹市, 2011.[68] 林靜華、施智超, “電子教科書融入社會領域教學學習成效與態度之研究 - 以國小六年級學童為例,” 於 彰雲嘉大學校院聯盟學術研討會, 彰化縣, 2012. [69] 潘鈺筠, “國語科電子教科書註記與摘要提示對國小學生學習之影響,” 於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臺北市, 2012.[70] 何宛華, “偏遠地區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影響國小五年級學生數學領域學習成效之研究,” 於 亞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臺中市, 2013.[71] 楊美雲, “電子教科書應用於數學科教學成效之研究-以高雄市某國小為例,” 於 高苑科技大學資訊科技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雄市, 2014.[72] 潘姿延, “電子教科書融入英語教學對國中生英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影響,” 於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臺南市, 2014.[73] 陳雅惠, “電子教科書APP對六年級國語文學習表現與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 於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新竹市, 2015.[74] 陳孟婉, “電子教科書APP融入教學對國小二年級乘法學習之研究,” 於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新竹市, 2015.[75] 劉怡玲, “電子教科書APP融入教學於國小四年級數學領域學習之研究,” 於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新竹市, 2015.[76] 林靜純, “電子教科書APP應用於數學領域教學之研究 -以圓、圓的複合圖形為例,” 於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新竹市, 2015.[77] 陳燕玲, “電子教科書應用於數學領域之學習態度與成效之 研究--以國小二年級加減法文字題為例,” 於 南華大學學系碩士論文, 嘉義縣, 2015.[78] 涂金堂, SPSS與量化研究, 台北市: 五南書局, 2010. |
| |
|
|
|
|